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黏性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重铬酸根离子吸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禹凡 张向阳 +2 位作者 朱海霖 于斌 郭玉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粉体在处理重金属离子水体时易团聚、难回收、易二次污染的问题,文中提出将自黏性MOFs负载于非织造布上制备复合材料。利用聚氨酯低聚物对锆基MOFs(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获得自黏性锆基有机框架材料...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粉体在处理重金属离子水体时易团聚、难回收、易二次污染的问题,文中提出将自黏性MOFs负载于非织造布上制备复合材料。利用聚氨酯低聚物对锆基MOFs(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获得自黏性锆基有机框架材料(Adh-UiO-66-NH_(2)),分析改性前后MOFs的晶型和形貌变化;经浸轧-焙烘将Adh-UiO-66-NH_(2)负载于PET非织造布上得到Adh-UiO-66-NH_(2)@PET非织造布复合材料,观测复合材料的形貌、亲疏水性和水通量,探究其对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低聚物与UiO-66-NH_(2)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制得Adh-UiO-66-NH_(2),但其仍保留原有的晶型,MOFs粒子均匀分散于聚氨酯基体中;经后整理后,Adh-UiO-66-NH_(2)以成膜的形式将非织造布纤维包裹,复合材料的亲水性相较纯PET非织造布亲水性增强且水通量增大;K 2Cr 2O 7水溶液经复合材料过滤后,颜色由淡黄色变至透明,Cr_(2)O_(7)^(2-)的紫外吸收峰明显变弱,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经5次连续的吸附-解吸-吸附工序,仍对Cr_(2)O_(7)^(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根离子 吸附 自黏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PET非织造布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廖琪琪 李成才 +6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达利 姜超 权慧 张师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材料。但PTFE膜的强疏水性限制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PTFE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并将其归纳为2种改性机制,综述了亲水改性PTFE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膜分离技术 亲水改性 水处理 应用进展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思思 赵洋 +3 位作者 程羽君 李成才 朱海霖 刘国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众多分离与纯化技术应运而生。耐有机溶剂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的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化工、环境、医药、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概括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 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众多分离与纯化技术应运而生。耐有机溶剂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的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化工、环境、医药、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概括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分离技术与分类,阐述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应用进展,并对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综述内容可为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策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有机溶剂 膜分离技术 膜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非均相类芬顿技术在分离膜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焦卓 李成才 +2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190,共9页
非均相类芬顿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均相芬顿受困于低pH和含铁污垢累积的问题,且易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制备出高效、应用环境广泛的自清洁膜。文中将国内外类芬顿膜的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概括为“催化剂-铸膜液共混”成膜和“后负载催化... 非均相类芬顿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均相芬顿受困于低pH和含铁污垢累积的问题,且易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制备出高效、应用环境广泛的自清洁膜。文中将国内外类芬顿膜的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概括为“催化剂-铸膜液共混”成膜和“后负载催化剂”成膜两大类方法,介绍了各自优缺点,并详细概括了类芬顿膜在各类废水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对类芬顿膜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类芬顿 分离膜 类芬顿膜 自清洁
下载PDF
氮硫硅协效阻燃剂的合成及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吉来 金小涵 +3 位作者 宁淑慧 马雪梅 朱海林 胡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94,共8页
为研究氮硫硅元素间的协效阻燃作用,以三聚氯氰、氨基乙磺酸、对氨基苯酚和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氮硫硅的阻燃剂2,2’-(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4-氨基... 为研究氮硫硅元素间的协效阻燃作用,以三聚氯氰、氨基乙磺酸、对氨基苯酚和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氮硫硅的阻燃剂2,2’-(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4-氨基乙磺酸钾-6-(4-(羟基苯基)氨基)-1,3,5-均三嗪)(KTS),并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碳酸酯(PC)/KTS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 94)及锥形量热(CONE)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KTS的加入虽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也促使复合材料提前分解成炭,抑制了材料的进一步分解;当KTS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LOI提高到34.6%,并通过了UL 94 V-0级;复合材料的热释放峰值和烟释放峰值分别降低了41.3%和35.3%。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结果表明,KTS的加入提高了炭层的表面规整性和石墨化程度,起到良好的凝聚相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阻燃性能 协效作用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芬顿氧化技术在膜上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丹 李成才 +3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达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181,共7页
将芬顿氧化技术应用在膜上,不仅可以解决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问题,而且克服了芬顿试剂不易回收、难以重复利用等缺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中综合国内外芬顿催化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并将... 将芬顿氧化技术应用在膜上,不仅可以解决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问题,而且克服了芬顿试剂不易回收、难以重复利用等缺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中综合国内外芬顿催化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并将其概括为“一步法”和“两步法”;详细概述了芬顿膜在含油废水、印染废水、医疗废水、焦化废水和农药废水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对芬顿膜的进一步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技术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制备方法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在0.5 mol/L H_(2)SO_(4)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7
作者 原梦颖 王德华 +3 位作者 楠惠开 耿涛 刘弘毅 朱海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5-1154,共10页
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正辛胺/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度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m)-2-C_(m)(m=6,8,12),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辨质谱... 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正辛胺/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3种不同疏水链长度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m)-2-C_(m)(m=6,8,12),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辨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合成的3种不同疏水链长的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6)-2-C_(6),C_(8)-2-C_(8)和C_(12)-2-C_(12))的表面活性;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疏水链碳数从6增加到12,3种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_(m)c)从0.059 mmol/L降低到0.013 mmol/L,pc_(20)值从1.23增加到1.89;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缓蚀率随疏水链亚甲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当C_(12)-2-C_(12)浓度为0.2 mmol/L时,其对45^(#)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5.03%;动电位极化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3种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在碳钢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 缓蚀性能 碳钢 硫酸溶液
下载PDF
含噻二唑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俊霞 刘建华 +3 位作者 陆小猛 孙永强 胡志勇 朱海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7-804,共8页
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一种含噻二唑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TOTB)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静态失重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MTOTB及相应的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MMTD)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 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一种含噻二唑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TOTB)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静态失重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MTOTB及相应的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MMTD)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MTOTB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36 mmol/L;当添加浓度为0.5 mmol/L时,MTOTB对在1 mol/L HCl溶液中浸泡48 h碳钢片的缓蚀率可达95.34%,同样条件下,MMTD对碳钢的缓蚀率为78.34%,说明MTOTB对碳钢的腐蚀抑制效率显著优于MMTD。SEM-EDS表明,MTOTB可以吸附在碳钢表面,有效抑制碳钢片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Q235钢 缓蚀性能
下载PDF
配筋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海林 朱良才 +2 位作者 冉红洲 崔福冰 郑志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48-52,共5页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是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变形分析及裂缝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制作了配筋混凝土试件开展配筋混凝土试件轴向拉伸试验,通过分离钢筋与混凝土分别承受的荷载,获得不同配筋率下的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段...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是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变形分析及裂缝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制作了配筋混凝土试件开展配筋混凝土试件轴向拉伸试验,通过分离钢筋与混凝土分别承受的荷载,获得不同配筋率下的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段拟合得到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并探讨了配筋率对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轴向拉伸试验 应力-应变全曲线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轴压作用下T形圆钢管节点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启明 马丽盟 +2 位作者 魏越 孙海林 祝磊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一些研究者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T形圆钢管节点在支管轴压作用下,节点周围区域沿着主管轴向和环向的应力分布,但其结果有矛盾之处。为解释这些矛盾,完成了3个不同支管主管外径比(β=0.26,0.51,0.74)的T形圆钢管节点在支管轴压作用下的... 一些研究者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T形圆钢管节点在支管轴压作用下,节点周围区域沿着主管轴向和环向的应力分布,但其结果有矛盾之处。为解释这些矛盾,完成了3个不同支管主管外径比(β=0.26,0.51,0.74)的T形圆钢管节点在支管轴压作用下的受力全过程试验,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模拟。有限元计算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节点周围区域沿着主管轴向和环向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结构 T形节点 试验研究 ABAQUS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