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茎泽兰在中国的气候生态位稳定且其分布范围仍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博 刘林山 +6 位作者 谷昌军 于海彬 张镱锂 张炳华 崔伯豪 宫殿清 土艳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5,共12页
明确入侵物种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动态格局,不仅有助于理解入侵物种生态位的变化趋势,还可以使物种分布模型更真实地预测物种的扩散动态。本文使用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原产地及我国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 明确入侵物种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动态格局,不仅有助于理解入侵物种生态位的变化趋势,还可以使物种分布模型更真实地预测物种的扩散动态。本文使用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原产地及我国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生态位分析及物种分布模型,分析了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分布格局变化及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虽略有扩张,但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入侵的初始阶段(1980年之前)稳定性最高(NS=0.995),此后其气候生态位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该植物在中国更倾向于分布在潮湿(高最暖季降水量)、寒冷(低最干季平均温)且平均日较差低的生境。(2)过去50年里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显著增加(151.77%–271.14%),且其适宜分布区的重心在2010年之前表现出向东北(贵州西南部、四川南部)扩散的趋势,2010年以后表现出向西南(云南北部、贵州北部)扩散的趋势。在扩散过程中,该物种的气候生态位稳定性也表现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将进一步增加(111.97%),到2040年该物种基本可以扩散至其整个潜在适宜分布区,仅在藏东南地区有小范围的适宜生境受扩散限制无法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 气候生态位 潜在分布
原文传递
An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Local Region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Model
2
作者 Xiao Jiang haibin yu Shuaishuai L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20年第9期139-159,共21页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of a combined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 and a deep neural network in semantic segmentation, the local region condition random field (LRCRF) model is investigated which selectively ap...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of a combined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 and a deep neural network in semantic segmentation, the local region condition random field (LRCRF) model is investigated which selectively applies the condition random field (CRF) to the most active region in the image. The full convolutional network structure is optimized with the ResNet-18 structure and dilated convolution to expand the receptive field. The tracking networks are also improved based on SiameseFC by considering the frame relations in consecutive-frame traffic scene maps. Moreover, the segmentation results of the greyscale input data sets are more stable and effective than using the RGB images for deep neural network feature extr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takes advantage of the image features directly and achieves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high segment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Local Region Condition Random Field Model Deep Neural Network Consecutive Shooting Traffic Scene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布格局 被引量:38
3
作者 于海彬 张镱锂 +2 位作者 刘林山 陈朝 祁威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种子植物,但对该地区特有植物的区系特征以及多样性还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植物志(书)以及在线数据库,整理了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种子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科属特征、区系成分以及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种子植物,但对该地区特有植物的区系特征以及多样性还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植物志(书)以及在线数据库,整理了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种子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科属特征、区系成分以及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共有特有种子植物3,764种,隶属113科519属,多数为草本植物(76.3%);包含10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毛茛科、列当科等15个,属有马先蒿属(Pedicularis)、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紫堇属(Corydalis)等7个;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温带成分占主导(67.5%)。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多样性格局呈现从高原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中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而且多数物种分布在高原的中海拔地带。理解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特征及多样性格局对探讨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化历史和物种保护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格局 植物区系 特有现象 高山植物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不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胡敏 苗庆丰 +1 位作者 史海滨 于庆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在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同时筛选出适宜灌区玉米种植的地膜覆盖类型。试验设置普通地膜、生物地膜、液态地膜和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率、生长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 为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在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同时筛选出适宜灌区玉米种植的地膜覆盖类型。试验设置普通地膜、生物地膜、液态地膜和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率、生长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地膜覆盖条件下各指标与普通地膜覆盖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出苗率平均较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7.65%和8.24%,差异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物地膜覆盖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P<0.05),且在玉米生育前、中期差异性更为显著。生物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平均较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12.63%和14.69%,水分利用效率高13.55%和20.47%,差异性显著(P<0.05)。综合分析,河套灌区春玉米种植适宜采用生物地膜覆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出苗率 干物质累积 株高 叶面积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原位反应增容制备超韧聚乳酸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婷 顾林 +1 位作者 苏胜培 余海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二元醇(PCL-OH500)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共混增韧聚乳酸(PLA)。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表明,在PLA/PCL-OH500/MDI共混物中,PCL-OH500与MDI原位反应生成的聚氨酯为分散相,PLA为连续相。采用差... 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二元醇(PCL-OH500)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共混增韧聚乳酸(PLA)。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表明,在PLA/PCL-OH500/MDI共混物中,PCL-OH500与MDI原位反应生成的聚氨酯为分散相,PLA为连续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共混物的热性能。相比于纯PLA,PLA/PCL-OH500/MDI共混物热稳定性稍有下降。获得的PLA/PCL-OH500/MDI(80/20/0.5)显示了较好的韧性,其断裂伸长率相比纯PLA的5.33%增加了约10倍(48.51%),而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仅稍有下降。其增韧机理是分散相颗粒从基体中剥离产生了孔洞,诱导了剪切屈服引起基体塑性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韧 聚己内酯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下载PDF
多变量半自适应预测控制系统架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洪宇 王鹏 +2 位作者 邹涛 胡静涛 于海斌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73,共17页
针对模型因素引起的预测控制性能退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变量半自适应预测控制系统架构.该架构将传统的控制模式改变为测试模式,变传统的设定值控制为区间控制,从而实现了测试过程中输出变量的约束满足.所提出的半自适应预测控制体系... 针对模型因素引起的预测控制性能退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变量半自适应预测控制系统架构.该架构将传统的控制模式改变为测试模式,变传统的设定值控制为区间控制,从而实现了测试过程中输出变量的约束满足.所提出的半自适应预测控制体系架构能够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实现过程的开环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通过极大化测试信号的幅值来确保测试过程的信噪比.进一步地,将该框架从约束预测控制扩展到双层结构预测控制,引入平衡系数实现经济效益与测试之间的平衡.本文提及的测试方法是一种在线开环测试,避免了闭环测试过程中测试输入信号与不可测噪声的相关性问题.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系统辨识 参数估计 区间控制
原文传递
5种淡水鱼肌肉热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邵颖 王小红 +7 位作者 吴文锦 李新 熊光权 王海滨 乔宇 王俊 廖李 汪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0.1℃之间;50℃附近热吸收峰起始温度分布在37~41.57℃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60.47~62.33℃之间;变性热焓在1.680 0~2.499 7 J/g之间;70℃附近热吸收峰的起始温度分布在66.33~71.13℃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73.60~82.20℃之间,变性热焓在0.418 0~0.512 2 J/g之间;鱼肉的比热容在1.658 0~3.862 3 J/(g·K)之间。结果表明:在5种新鲜淡水鱼中,武昌鱼水分含量和冰点相对较低;草鱼肌球蛋白和鳜鱼肌动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热焓相对较高,蛋白质稳定性更高;新鲜鱼肉的比热容高于冻结鱼肉,加工后鱼肉的比热容高于未加工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冰点 变性温度 变性热焓 比热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