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来自长时间尺度多源遥感信息的约束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苏李扬 李辉 +3 位作者 顾延生 黄咸雨 张志麒 汪迎春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大九湖湿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热带高山湿地。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导致该湿地被严重破坏,2005年实施的“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使得湿地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为了解大九湖湿地近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 大九湖湿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热带高山湿地。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导致该湿地被严重破坏,2005年实施的“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使得湿地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为了解大九湖湿地近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及前人工作,构建了大九湖湿地9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2005年、2011年和2017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2018年的无人机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解译,研究了3个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和类型转换,探索湿地变迁的原因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5—2011年间,新增了湖泊(84.41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旱生草甸、林地和农田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和湿生草本沼泽转化。2011—2017年间,新增了中生草甸(80.07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湿生泥炭沼泽、湿生草本沼泽和旱生草甸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转换。总之,研究时段内,大九湖湿地类型和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湿地景观得到一定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驱动力分析表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有效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湿地 驱动力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症体验方案培训后联络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汪雅静 张超 +4 位作者 黄显玉 李兵晖 王磊 姚丽萍 吴莹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14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培训后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体验,为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5名接受过并发症体验培训的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培训后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体验,为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5名接受过并发症体验培训的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即知识更新、心理韧性提高、护理软技能提升、换位思考及共情能力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职业态度积极。结论并发症体验培训可以减轻糖尿病联络护士心理压力、提升护理软技能、心理韧性及换位思考能力,为护士培训探索出一条新途径。进一步从培训时间、内容、模式方面优化,从而更好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体验式培训 情景模拟 护士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SIRT6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林夏萍 黄仙玉 +5 位作者 孙健 李映莹 徐云燕 黄波 杨媛 吴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2-1659,共8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作用和机制,以及肝星状细胞在SIRT6沉默后其下游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作用和机制,以及肝星状细胞在SIRT6沉默后其下游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模型组(造模2、4、8、12周,n=24),采用腹腔注射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每周2次,持续12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评估肝损伤;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α-SMA、SIRT6、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 histone H3 at Lys9,H3K9ac)、第56位赖氨酸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 histone H3 at Lys56,H3K56ac)、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T6,HSC-T6)进行SIRT6基因沉默,分为NC siRNA组和SIRT6 siRNA组。Western blot检测SIRT6、H3K9ac和H3K56a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和Masson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病理变化逐渐加重,胶原纤维沉积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均显示,在8和12周模型组中肝脏α-SMA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Cl_(4)造模后各组小鼠肝脏中SIRT6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肝纤维化的加重逐渐降低;同时模型组小鼠肝脏H3K9ac、H3K56ac、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在8、12周时明显升高(P<0.05);SIRT6沉默后,与NC siRNA组比较,SIRT6 siRNA组中的H3K9ac和H3K56ac显著增加(P<0.05)。结论:SIRT6缺乏通过H3K9ac和H3K56ac的异常增多使得IL-1β和IL-18的表达升高,加剧炎症反应而促进肝纤维化进程,提示SIRT6的表达异常参与了肝纤维化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肝星状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及其特征研究
4
作者 黄纤玉 郝新 +3 位作者 陈静 欧阳威 ANARMAA Sharkhuu SOYOL-ERDENE Tseren-Ochir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蒙古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及中蒙边境生态屏障薄弱是2国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但目前全国尺度下综合性、多要素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特征及驱动因素等尚缺乏定量评估,影响了中蒙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的统筹推... 蒙古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及中蒙边境生态屏障薄弱是2国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但目前全国尺度下综合性、多要素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特征及驱动因素等尚缺乏定量评估,影响了中蒙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的统筹推进.本文总结了蒙古国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现状,采用AHP-CRITIC-博弈论法计算指标要素主客观组合权重,综合评价了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05−2021年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类型始终属于严重失调类型,生态环境发展滞后是目前发展阶段的特征.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禀赋是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域面积和森林资源减少、水质恶化以及沙尘天气等灾害/事故响应增加与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该特征形成且耦合协调度始终较低的原因.为推动双边绿色发展战略深化对接,中蒙2国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交流的同时,深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以恢复生态环境禀赋的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博弈论 蒙古国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东北长白山泥炭地硅藻−水位埋深转换函数
5
作者 徐双余 卜兆君 +3 位作者 黄咸雨 彭佳 李俊璐 陈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9-1469,共11页
本研究基于2016、2019和2021年夏季在东北长白山地区7处泥炭地采集的160个表层样品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表层样品硅藻分析,构建了硅藻属种与环境因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64个硅藻属种和11个环境变量。优势硅藻属种组合沿水位埋深梯度(0~6... 本研究基于2016、2019和2021年夏季在东北长白山地区7处泥炭地采集的160个表层样品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表层样品硅藻分析,构建了硅藻属种与环境因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64个硅藻属种和11个环境变量。优势硅藻属种组合沿水位埋深梯度(0~66 cm)呈现明显分异,偏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埋深单独解释了硅藻组合数据总方差的8.4%,远大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单独解释份额。基于此,选取加权平均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模型构建硅藻−水位转换函数。不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回归耐受值降权加权平均模型构建的硅藻−水位转换函数表现最佳,剔除残差大于20%水位梯度(13.2 cm)的样品后进行留一法交叉检验,该模型的推导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最大和推导误差最小。本文构建的硅藻−水位转换函数为定量反演长白山地区泥炭地过去水位变化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指标 典范对应分析 加权平均模型 水位埋深 定量重建
下载PDF
脂类单体碳同位素在湖沼古环境和古生态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咸雨 张一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3,共14页
地质载体中保存的脂类来源于生物细胞膜、叶片蜡质层等,能够指示特定的生物分类学类群或微生物功能群,也能够记录生物生长或早期成岩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信息,已经成为第四纪古环境和古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除了化合物含量和分子组成,脂类... 地质载体中保存的脂类来源于生物细胞膜、叶片蜡质层等,能够指示特定的生物分类学类群或微生物功能群,也能够记录生物生长或早期成岩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信息,已经成为第四纪古环境和古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除了化合物含量和分子组成,脂类的碳同位素组成也蕴含着重要的生态或环境信息。对于光能自养生物,这些信息来自光合作用和脂类的生物合成过程;对于异养生物,信息则来自摄食的底物和脂类的生物合成过程。总结了近些年来湖沼沉积中脂类单体碳同位素的研究进展,从长链正构烷烃、脂肪酸、陆源五环三萜等高等植物脂类和磷脂脂肪酸、藿类、四醚膜脂等微生物脂类等2个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重视实验技术,开发适合小样品量的分析方法,建立直接测试藿类和四醚类等分子量相对大的脂类碳同位素组成的新技术,加强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的应用;可以考虑多种脂类碳同位素的联合、同一脂类单体碳同位素和单体氢同位素的联合;建议加强脂类单体碳同位素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别是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过去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 单体碳同位素 湖沼沉积 生物地球化学 古生态
原文传递
沉积硅藻记录的近40年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水文变化
7
作者 何军 彭佳 +4 位作者 黄咸雨 赵若贤 杨婷 曾令晗 陈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7-2255,共9页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程,并探讨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五号湖的硅藻群落经历了3个主要演化阶段:1980-2008年以底栖硅藻为主,2008-2016年浮游硅藻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小型脆杆藻占主导。冗余分析表明,硅藻组合变化与总有机碳、总氮和Mn/Fe值显著相关。2008年以来硅藻组合变化反映了五号湖由早期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地向浅水湖泊转变,主要响应筑坝提升水位;2016年以来底栖和附生硅藻增多,响应大九湖移民搬迁后水生植物扩张、水体透明度增加的过程。沉积硅藻记录揭示了大九湖的环境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水位变化 生物多样性 古湖沼学 大九湖湿地
原文传递
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示踪碳循环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一鸣 黄咸雨 谢树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7-892,共16页
碳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命和调控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是碳循环的关键驱动者之一,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代谢活动的变化,能够影响温室气体的释放和碳储量,并进一步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在当前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需... 碳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命和调控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是碳循环的关键驱动者之一,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代谢活动的变化,能够影响温室气体的释放和碳储量,并进一步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在当前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碳代谢活动的特征和响应。磷脂脂肪酸(PLFA)因其快速的周转速率和多样的分子结构,已经被广泛用于原位识别不同环境中活体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在此基础上,PLFA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进一步指示了微生物利用哪些碳源,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同化这些碳源,从而揭示微生物介导的碳流通和碳循环过程。本文综述了PLFA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组成(Δ14C)在示踪微生物碳循环过程中的应用。对比了农田、草地、森林、湿地以及海洋沉积物中活体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和碳同化途径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微生物对碳源的偏好以及不同环境中底物碳的可用性有关。对比了岩石、地下水、表层和深层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对化石碳源和年轻碳源的差异利用,化石碳是岩石和地下水环境中活体微生物碳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现代活体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部分老碳;相反,表层和深层土壤微生物倾向于利用现代碳源,这些碳源可能来自根系分泌物和从表面垂直输送的溶解有机碳。随着加速器质谱和单个化合物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计PLFA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将在微生物碳循环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不同环境中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单体碳同位素 碳源代谢 老碳
原文传递
中国亚热带山区泥炭地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明 黄咸雨 陈旭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3-761,共9页
在中国,以往的泥炭普查主要围绕规模较大的泥炭资源展开,对零星分布在南方亚热带山区的泥炭地关注较少,而这些泥炭地正遭受着越来越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分布在中国亚热带山区的泥炭地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开展研... 在中国,以往的泥炭普查主要围绕规模较大的泥炭资源展开,对零星分布在南方亚热带山区的泥炭地关注较少,而这些泥炭地正遭受着越来越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分布在中国亚热带山区的泥炭地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开展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具有年代学数据的亚热带山区泥炭地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中国亚热带山区13个省(直辖市)泥炭地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中国亚热带山区泥炭地以造炭植物为草本植物的埋藏型泥炭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冷湿的山区;20处典型亚热带山区泥炭地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多为10~20℃,降水量多为1500~2000 mm,在气候略偏干的条件下,泥炭地全新世总有机质含量较大,泥炭的堆积速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地 亚热带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溶解有机碳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志麒 张一鸣 +4 位作者 黄咸雨 杜华 莫家勇 屈万国 皮婷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5,共9页
亚热带泥炭地在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溶解有机碳(DOC)是泥炭地中容易受到外界扰动的一部分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DOC可能通过降解或横向迁移从泥炭地中流失,潜在地威胁了泥炭地的碳... 亚热带泥炭地在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溶解有机碳(DOC)是泥炭地中容易受到外界扰动的一部分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DOC可能通过降解或横向迁移从泥炭地中流失,潜在地威胁了泥炭地的碳储存功能。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泥炭地DOC如何响应季节性尺度的环境变化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以位于北亚热带的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季节尺度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环境参数的监测。结果显示,在大九湖泥炭地中,表层0~10 cm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光谱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DOC浓度和光谱参数还表现出明显的深度差异性。相关性分析显示,DOC浓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直接受控于泥炭孔隙水的电导率和氨态氮浓度,可能还间接受到泥炭地水位和孔隙水硝态氮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季节性水位波动引起的泥炭水化学参数和营养盐的变化,可能显著改变表层泥炭DOC动态,需要重视这种季节性波动对亚热带泥炭地碳储存能力以及生态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 孔隙水 亚热带泥炭地 季节性变化 大九湖泥炭地
下载PDF
生长压力对Bacillus subtilis磷脂脂肪酸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伟强 方家松 +4 位作者 黄咸雨 张一鸣 王亚松 张利 李江燕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8-947,共10页
已有研究表明,深海中嗜高压革兰氏阴性细菌在磷脂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稳定碳同位素分馏与细菌生长压力之间呈现出线性相关性,而表层革兰氏阳性细菌脂肪酸同位素特征与压力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不同压力培养、脂肪酸提取以... 已有研究表明,深海中嗜高压革兰氏阴性细菌在磷脂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稳定碳同位素分馏与细菌生长压力之间呈现出线性相关性,而表层革兰氏阳性细菌脂肪酸同位素特征与压力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不同压力培养、脂肪酸提取以及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等工作,研究了在0. 1,10,20,30,40,50MPa压力下,革兰氏阳性细菌Bacillus subtilis磷脂脂肪酸碳、氢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1)高压下(≥10MPa)支链与单不饱和脂肪酸氢同位素分馏随生长压力上升负偏趋势减弱,并与压力之间存在明显线性相关性。(2)高压下(≥10 MPa),支链与饱和脂肪酸的碳同位素分馏随压力上升而负偏趋势减弱,也与生长压力存在明显线性关系,并且,单不饱和脂肪酸δ13C保持稳定。由于压力促进了氢从NADPH向脂肪酸转化的效率,使反应更加完全,分馏效应减弱。因为碳、氢同位素分馏受压力控制,故而在研究深海有机物来源、转运、循环,尤其是深渊生物地球化学时,应充分评估:(1)稳定同位素分馏对生长压力的依赖;(2)嗜高压微生物对海底沉积物中有机物同位素组成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 BACILLUS SUBTILIS 嗜高压 脂肪酸生物合成 生长压力 深渊生物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以“五化”管理模式创建质量信得过班组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显玉 王惠 +5 位作者 杨敬磊 姜召峰 车亚妮 宋晓霞 车帅 张宗春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年第3期96-98,共3页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放射治疗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过程,提出量化、细化、专业化、最优化和信息化的“五化”管理模式,在保证整个班组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同时,确保了质量与安全。“五化”管理模式是一套科学完善的放射治疗全面质量...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放射治疗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过程,提出量化、细化、专业化、最优化和信息化的“五化”管理模式,在保证整个班组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同时,确保了质量与安全。“五化”管理模式是一套科学完善的放射治疗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物理科 全面质量管理 五化管理模式 质量信得过班组
下载PDF
无均整器模式对宫颈癌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13
作者 王惠 姜召峰 +3 位作者 杨敬磊 车帅 黄显玉 张宗春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53-455,45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VMAT)和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在宫颈癌中的剂量分布,探讨有无均整器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2019年1—8月35例宫颈癌患者,每例患... 目的通过比较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VMAT)和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在宫颈癌中的剂量分布,探讨有无均整器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2019年1—8月35例宫颈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FF-VMAT和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均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在系统中除分别采用FF和FFF两种模式外,其他参数设置均相同。分别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进行评估和比较;将两种放疗方式分别在加速器上模拟运行比较运行效率。结果FF-VMAT与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进行比较,靶区剂量评估中靶区2%体积对应的剂量(D2%)及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剂量梯度平均距离(GM)具有显著差异(t=3.43~5.46,P<0.05),D98%无显著差异(P>0.05),危及器官剂量评估中仅直肠Dmean和小肠Dmax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81、2.84,P<0.05),运行效率比较仅加速器跳数有显著差异(t=28.46,P<0.05)。结论FF-VMAT和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在剂量分布方面FF-VMAT较FFF-VMAT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容积旋转调强 无均整器模式 剂量分布 危及器官剂量 剂量效应关系 辐射 算法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下白垩统五龙组风成砂的发现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倩 肖国桥 +2 位作者 高慧 秦世玉 黄咸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7,共14页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下白垩统五龙组(K_(1)w)中发育的一套巨厚的白垩纪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沉积特征调查、室内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套砂岩分布于江汉盆地西缘白垩纪洪积扇的扇缘部位,出露厚度超过40 m,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其粒度组成十分均一,其野外特征和粒度组成符合风成沙的特征;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石英颗粒普遍磨圆较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撞击坑,以及溶蚀作用和沉淀作用导致的微观特征,与风成砂的特征一致;③该套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4个主要的峰值,分别约为2.46,1.85 Ga,780,170 Ma,这些年龄峰值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黄陵隆起之上沉积盖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一致,指示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陵隆起形成后其上覆盖的南华系-侏罗系的侵蚀物,同时可能也混入了部分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物质;④该套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19.9±2.8)Ma,指示该段地层的年龄不早于早白垩世晚期,与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将五龙组划归下白垩统一致。上述结果指示着该套砂岩为早白垩世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干旱盆地洪积扇边缘的沙漠沉积,指示着湖北宜昌地区在早白垩世副热高压的影响下已出现了地带性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风成砂 碎屑锆石 物源 行星风系 湖北宜昌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不同生境表土磷脂脂肪酸揭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美玲 张一鸣 +1 位作者 张志麒 黄咸雨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77-1886,共10页
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s)是活体微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通过改变细胞膜中PLFA组成,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目前,表土PLFAs研究主要集中于季节和植被群落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对于不同生境下表土PLFAs揭示... 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s)是活体微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通过改变细胞膜中PLFA组成,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目前,表土PLFAs研究主要集中于季节和植被群落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对于不同生境下表土PLFAs揭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尚不明确.基于此,对神农架大九湖7种不同生境表土进行PLFAs研究.结果表明,表土样品PLFAs集中分布于C14到C19;除湿生泥炭沼泽和湿生半退化沼泽生境外,其他生境以n16∶0为主峰.不同生境的PLFAs含量差异较大,沼泽生境TPLFAs含量是草甸及阔叶林生境下的3~8倍.PLFAs组成还揭示出生境间主要受到pH和含水率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不同生境下表层土壤PLFAs揭示的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及差异性.运用PLFAs对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划分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区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为研究微生物参与碳循环及古生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生境 微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结构 表土 地球生物学
原文传递
机械力活化硫化矿石的吸附孔分形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阳富强 黄贤煜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了揭示机械力活化影响硫化矿石吸附孔隙的分形特征,采集国内某一典型高硫矿山矿样,在六种不同条件下进行机械球磨。联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氮吸附试验,测量各个矿样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深入分析其孔隙形态特征。运用FHH模型... 为了揭示机械力活化影响硫化矿石吸附孔隙的分形特征,采集国内某一典型高硫矿山矿样,在六种不同条件下进行机械球磨。联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氮吸附试验,测量各个矿样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深入分析其孔隙形态特征。运用FHH模型计算出各个矿样的分形维数,揭示了活化矿样的分形维数与孔隙参数、气体吸附能力两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机械力活化条件下硫化矿样对气体的吸附主要集中在2~30 nm的介孔上;不同料球比活化条件下,硫化矿样比表面积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1∶3)<b(1∶6)<c(1∶10);不同球磨速率活化条件下,其大小顺序依次为:d(300 r/min)<e(400 r/min)<f(500 r/min);硫化矿样分形维数的大小顺序与其比表面积一致,但平均孔径却与之相反。机械力活化增大了硫化矿样的分形维数,提高其对氧气的吸附能力,从而有助于氧化自燃化学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机械活化 低温液氮吸附 分形维数 氧化自燃
下载PDF
亚热带落叶乔木叶蜡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杨婷 闫超阳 黄咸雨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叶蜡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陆相沉积古生态重建的重要研究方法。现代过程研究是提升叶蜡正构烷烃指标解译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关于落叶乔木叶蜡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δ^(13)C_(alk))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对两种... 叶蜡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陆相沉积古生态重建的重要研究方法。现代过程研究是提升叶蜡正构烷烃指标解译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关于落叶乔木叶蜡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δ^(13)C_(alk))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对两种典型亚热带落叶乔木(小叶栎、枫香)开展了为期2年的叶蜡烷烃δ^(13)C_(alk)研究。两个树种叶蜡烷烃的δ^(13)C_(alk)值在春季偏正,随后迅速偏负,秋季变幅较小,趋于稳定。这种季节性变化特征和初期利用储存的老碳而后期利用新合成的糖类有关。在生长季末期,两种落叶乔木叶蜡烷烃相对于叶片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处于−6‰~−8‰,相对于文献报道的平均值偏负,这可能是因为生长季后期仍有少量的长链正构烷烃合成。研究结果揭示,基于落叶乔木叶蜡烷烃单体碳同位素进行古环境重建时需要考虑环境信号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乔木 叶蜡烷烃 单体碳同位素 表观分馏系数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