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激光康普顿散射伽马源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宏伟 范功涛 +11 位作者 刘龙祥 曹喜光 李薇 张岳 胡新荣 李鑫祥 王俊文 鲁同所 黄勃松 郝子锐 匡攀 黄玉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3,共11页
激光康普顿散射(Laser Campton Scattering, LCS)光源,是一种基于相对论电子束与激光光子相互作用的新型X-ray或Gamma-ray光源。它具有能量高、波长短、脉冲快和峰值亮度高的特性,已成为国际先进光源技术的重要选项之一。本文介绍了激... 激光康普顿散射(Laser Campton Scattering, LCS)光源,是一种基于相对论电子束与激光光子相互作用的新型X-ray或Gamma-ray光源。它具有能量高、波长短、脉冲快和峰值亮度高的特性,已成为国际先进光源技术的重要选项之一。本文介绍了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的产生原理、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际上运行和在建的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装置,其中重点介绍了上海光源二期正在建设的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 SLEGS)装置,以及在这一光源装置上可以开展的核物理、核天体物理、核废料处理及核医学应用等研究。随着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Soft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 SXFEL)升级为用户装置,以及未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硬X射线自由电子装置(Shanghai HIgh repetition rate XFEL aNd Extreme light facility,SHINE)的建设完成,基于直线电子加速器(LINear ACcelator, LINAC)的康普顿散射光源的伽马能量将会达到GeV量级的高能量。超短脉冲、高极化度、高通量的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康普顿伽马光源的核物理、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及应用基础研究也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康普顿散射 伽马光源 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 光核物理
原文传递
高危血栓栓塞风险心房颤动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同三联抗栓方案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柏松 丛洪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三联抗栓疗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置入术的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8月至2019...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三联抗栓疗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置入术的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528例行支架置入术的合并ACS的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按用药种类和剂量分为利伐沙班20 mg QD+DAPT组(127例)、利伐沙班15 mg QD+DAPT组(138例)、利伐沙班10 mg QD+DAPT组(151例)和华法林+DAPT组(112例),分析服药6个月后临床定义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服药6个月后,和利伐沙班20 mg QD+DAPT、华法林+DAPT标准三联抗栓疗法组相比,利伐沙班15 mg QD+DAPT组、利伐沙班10 mg QD+DAPT三联抗栓疗法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利伐沙班15 mg QD+DAPT组、利伐沙班10 mg QD+DAPT组均可显著降低具有临床意义的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P<0.05)。结论 与标准剂量利伐沙班联合DAPT或华法林联合DAPT的三联抗栓疗法比较,ACS接受PCI支架置入术的高危血栓栓塞风险NVAF患者术后服用中等或低剂量利伐沙班联合DAPT的三联抗栓疗法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抗栓效果相似,且安全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疾病 三联抗栓 预后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栓治疗的方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柏松 丛洪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用不同药物组合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探究抗凝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最佳搭配方案... 目的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用不同药物组合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探究抗凝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最佳搭配方案及优先选择药物。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患者共590例,根据双联抗栓药物组合方式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组157例、利伐沙班+替格瑞洛组146例、达比加群+氯吡格雷组153例和达比加群+替格瑞洛组1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6~12个月后终点结局指标差异。结果4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结束时,4组间血栓栓塞复合事件发生率(14.6%、13.0%、19.6%比17.9%,χ_(2)=2.955,P=0.399)、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发生率(14.6%、17.8%、17.0%比22.4%,χ_(2)=3.061,P=0.382)及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大出血:χ_(2)=2.993,P=0.393;小出血:χ_(2)=2.376,P=0.498;轻微出血:χ_(2)=1.730,P=0.6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PCI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利伐沙班+替格瑞洛、达比加群+氯吡格雷、达比加群+替格瑞洛4种双联抗栓治疗方案6~12个月后均安全有效,临床预后未显示差异,无优先级选择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CHA_(2)DS_(2)-VASc评分 抗凝剂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1430例中年中危血栓栓塞风险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方案
4
作者 黄柏松 丛洪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6,共10页
目的评估CHA_(2)DS_(2)-VASc评分为中危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中年患者是否接受抗凝治疗的疗效获益与安全风险,探讨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及不同新型抗凝剂效果对比。方法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 目的评估CHA_(2)DS_(2)-VASc评分为中危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中年患者是否接受抗凝治疗的疗效获益与安全风险,探讨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及不同新型抗凝剂效果对比。方法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HA_(2)DS_(2)-VASc评分=1分的男性和CHA_(2)DS_(2)-VASc评分=2分的女性非瓣膜性房颤中年患者1 430例,根据抗凝治疗与否及抗凝剂种类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n=476)、达比加群组(n=464)和未抗凝治疗组(n=490),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6~30个月后终点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基线临床资料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3组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房颤类型、房颤病程、HAS-BLED评分、既往病史、合并抗血小板药物)成为影响抗凝治疗与否和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结局之间相关性的临床混杂因素(P>0.05)。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组的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0.400,95%CI:0.103~0.717,P<0.001;达比加群组:OR=0.458,95%CI:0.094~0.841,P<0.001),而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3.204,95%CI:1.190~5.235,P<0.001;达比加群组:OR=4.173,95%CI:1.864~6.494,P<0.001),且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组的轻微出血比例高于未抗凝治疗组(利伐沙班组:OR=2.628,95%CI:1.538~3.734,P<0.001;达比加群组:OR=2.759,95%CI:2.005~3.525,P<0.001),其他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出血:χ^(2)=1.680,P=0.432;小出血:χ^(2)=2.888,P=0.236)。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间无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结局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6,P<0.001)。结论接受抗凝治疗对于CHA_(2)DS_(2)-VASc评分为中危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性房颤中年患者可提高临床净获益和改善近远期预后,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的抗凝效果相似,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中年人 CHA_(2)DS_(2)-VASc评分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