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追踪其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哨点监测结合暴发疫情监测的方法,收集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标本,对细菌病原采用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进行检测;对...目的了解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追踪其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哨点监测结合暴发疫情监测的方法,收集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标本,对细菌病原采用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进行检测;对病毒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型鉴定,并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总阳性率为35.61%,病毒检出率20.26%高于细菌检出率11.26%,混合病原感染检出率为4.09%。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O∶4群鼠伤寒型为主,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型和诺如病毒GⅡ.4Sydney[P31]型感染为主。不同监测、不同年份的病原谱构成及其基因型变迁规律各不相同:哨点医院监测细菌阳性率低而病毒阳性率高时,诺如暴发疫情随之增加;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感染为86.78%,其中69.43%为GⅡ型感染,12.42%为GⅠ型感染,混合感染占3.03%。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优势基因型为GⅡ.2[P16]占42.97%。结论 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鼠伤寒沙门菌、A组轮状病毒G9P[8]和诺如病毒GⅡ.4 Sydney [P31]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和优势血清/基因型;GⅡ.2 [P16]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优势基因型;通过连续哨点监测的数据支持,提前为暴发疫情做好了防控,促成了湖南省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平稳下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局部封闭麻醉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人,常规静脉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予0.9%生理盐水2~3 m L局部注射;试验组5...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局部封闭麻醉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人,常规静脉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予0.9%生理盐水2~3 m L局部注射;试验组50人,常规静脉全身麻醇,手术结束后予0.2%罗哌卡因2~3 m L局部封闭。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复苏室的生命体征,术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剂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3±1.15)vs.(6.8±0.76),(1.46±1.09)vs.(7.1±0.84),(1.52±1.15)vs.(7.33±1.06),P<0.001],术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剂量少于对照组(c2=45.38,P<0.001),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9.84±1.39)h vs.(12.20±1.47)h,t=-7.19,P<0.001],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9.32±4.69)h vs.(38.93±4.29)h,t=-9.16,P<0.001]。结论罗哌卡因局部封闭麻醉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能有效镇痛,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促使患儿更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追踪其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哨点监测结合暴发疫情监测的方法,收集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标本,对细菌病原采用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进行检测;对病毒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型鉴定,并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总阳性率为35.61%,病毒检出率20.26%高于细菌检出率11.26%,混合病原感染检出率为4.09%。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O∶4群鼠伤寒型为主,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型和诺如病毒GⅡ.4Sydney[P31]型感染为主。不同监测、不同年份的病原谱构成及其基因型变迁规律各不相同:哨点医院监测细菌阳性率低而病毒阳性率高时,诺如暴发疫情随之增加;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感染为86.78%,其中69.43%为GⅡ型感染,12.42%为GⅠ型感染,混合感染占3.03%。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优势基因型为GⅡ.2[P16]占42.97%。结论 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鼠伤寒沙门菌、A组轮状病毒G9P[8]和诺如病毒GⅡ.4 Sydney [P31]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和优势血清/基因型;GⅡ.2 [P16]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优势基因型;通过连续哨点监测的数据支持,提前为暴发疫情做好了防控,促成了湖南省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平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