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凹陷低渗储层成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武 侯国伟 +3 位作者 肖晓光 苗清 何苗 申雯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9,共10页
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及地化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勘探实践,分析了西湖凹陷低渗储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周缘岩浆岩(特别是花岗岩)、变质岩是断陷阶段晚期平湖组和拗陷阶段... 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及地化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勘探实践,分析了西湖凹陷低渗储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周缘岩浆岩(特别是花岗岩)、变质岩是断陷阶段晚期平湖组和拗陷阶段花港组形成的砂体的主要母岩来源,奠定了在深层低渗背景下依然发育优质储层的物质基础,而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通过影响储层内部的孔喉结构及孔隙演化特征控制了低渗储层的纵向分布,地温及成岩环境的差异控制了平湖组和花港组储层孔隙的差异演化。西部斜坡带平湖组地温梯度低,煤系地层有机酸供给充足,次生溶蚀普遍发育;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地温梯度较高,成岩演化程度较高,受限于油源断层的供酸,次生溶蚀规模相对小。西湖凹陷优质储层受沉积微相、差异溶蚀控制,不同层段也有各自的特点,其中花港组发育早期绿泥石环边保护原生孔且抑制后期胶结,而平湖组深层普遍发育超压保孔,多因素共同控制了深层优质储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低渗储层 成因 优质储层 主控因素
下载PDF
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平湖组源-汇体系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侯国伟 李帅 +3 位作者 秦兰芝 蔡坤 李峻颉 何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9,共11页
西部斜坡带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寻找富砂区、明确砂体展布主控因素是油气勘探开发深入的关键。从源-汇体系研究出发,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总结了西部斜坡带平湖组物源体系、输砂体系及汇聚体系特征。研究结... 西部斜坡带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寻找富砂区、明确砂体展布主控因素是油气勘探开发深入的关键。从源-汇体系研究出发,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总结了西部斜坡带平湖组物源体系、输砂体系及汇聚体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斜坡带具有海礁隆起及渔山东低隆起两大物源体系,下切沟谷输砂及坡折带控砂是主要的源-汇体系类型。构造特征差异控制了不同斜坡的源-汇模式:北部杭州斜坡发育沟谷加边界断裂坡折源-汇模式,中部平湖斜坡发育沟谷加断阶坡折源-汇模式,南部天台斜坡发育沟谷加挠曲坡折源-汇模式。杭州斜坡和平湖斜坡源-汇模式适合形成富砂区,转换带类型多样有利于形成构造控制下的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西部斜坡带 平湖组 源-汇体系 构造差异 转换带
下载PDF
东海丽水凹陷古新统源-汇系统及控砂模式 被引量:20
3
作者 侯国伟 刘金水 +2 位作者 蔡坤 王勇刚 姜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4,共10页
东海丽水凹陷浅层明月峰组下段和灵峰组上段已发现丽水36-1气田,但对中深层灵峰组勘探尚未获得大的突破,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中深层砂体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源-汇系统的研究思路,对物源类型、母岩特征、汇聚体系、聚砂模式等进行... 东海丽水凹陷浅层明月峰组下段和灵峰组上段已发现丽水36-1气田,但对中深层灵峰组勘探尚未获得大的突破,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中深层砂体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源-汇系统的研究思路,对物源类型、母岩特征、汇聚体系、聚砂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凹陷发育三大物源(闽浙隆起带、雁荡凸起和灵峰潜山)、3种汇聚通道(侵蚀沟谷、断面、断槽)以及5种控砂模式(陡坡带沟谷式控砂模式、断槽控制轴向源-汇控砂模式;缓坡带沟谷式控砂模式、缓坡带同生断层控砂模式和凸起陡坡带断面控砂模式)。缓坡带沟谷式控砂模式是浅层明月峰组砂体发育的有利模式,陡坡带沟谷式控砂模式、断槽控制轴向源-汇控砂模式、缓坡带同生断层控砂模式是丽水凹陷西次凹中南部深层灵峰组砂体发育的有利模式,凸起陡坡带断面控砂模式是东次凹陡坡带砂体发育的有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断陷盆地 物源分析 源-汇系统 控砂模式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断层组合样式及其控砂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哲 张昌民 +2 位作者 侯国伟 冯文杰 徐清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4-837,共14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含油气区,勘探实践中发现其内部断层及砂体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难度大,亟待解决砂体分布控制因素问题,深化砂体分布规律认识。运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叠合精细砂体解释...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是中国沿海重要的含油气区,勘探实践中发现其内部断层及砂体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难度大,亟待解决砂体分布控制因素问题,深化砂体分布规律认识。运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叠合精细砂体解释技术,对西湖凹陷平湖组同沉积断层分布及组合特征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根据同沉积断层发育规模的差异,划分出3个级别的断层,分别控制了凹陷格局、斜坡特征及砂体展布3个层次,分析了三级同沉积断层组合样式对砂体垂向沉积特征及平面展布方向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6种断层控砂模式,分别为正向断阶阶梯型、正向断阶掀斜型、正向断阶叠覆型、墙角型、反向断阶型和正反向断阶复合型控砂模式。其中由正向断层构成的断层组合样式有利于砂体向凹陷中央搬运,扩大了储层在凹陷内的分布规模,而由反向断层构成的断层组合样式,其富砂作用显著、油气聚集条件优越。在6种断层控砂模式的指导下,有利于发现砂体垂向富集段及横向富集带,判断砂体展布方向及预测储层发育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断层 反向断层 控砂机制 砂体分布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W井区平湖组潮汐沉积模式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泽宇 徐清海 +3 位作者 侯国伟 张昌民 朱锐 刘思琦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发育大量潮汐沉积,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岩心与测井资料,对西湖凹陷W井区平湖组岩相及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江苏省东南部如东-东台沿海地区的现代沉积考察,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结合平...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发育大量潮汐沉积,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岩心与测井资料,对西湖凹陷W井区平湖组岩相及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江苏省东南部如东-东台沿海地区的现代沉积考察,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结合平湖组发育情况及现代潮汐沉积平面展布,明确了研究区平湖组潮汐沉积特征及发育规律,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平湖组发育一套潮控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沉积亚相主要包括三角洲前缘、潮上带和潮间带,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沼泽、泥坪、砂坪、混合坪、潮汐水道共9种沉积微相。在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潮控三角洲-潮坪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沉积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侧方入路与横向入路法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啸 钱燕 +1 位作者 侯国伟 陶国全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与横向入路方式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左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侧方入路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横向入路法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与横向入路方式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左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侧方入路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横向入路法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5天时取血,检测2组患者血清凋亡抑制因子(Livin)、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Polo样激酶(Plk1)、胸腺激酶(TK1)、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瘘、胰腺损伤及脾脏损伤)。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常规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术后第5天时,2组患者血清Xiap、TK1、Livin、Plk1、CEA及CA19-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TK1、Livin、CEA及CA19-9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侧方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横向入路法能够提高淋巴结清扫数,并且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横向入路 侧方入路 结肠癌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组低渗储层成岩环境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晓光 侯国伟 +3 位作者 张武 姜雪 苗清 谢晶晶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0,共11页
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包裹体分析、黏土矿物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电子探针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研究成果,对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和演化模式展开分析,恢复了储层孔隙演化... 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包裹体分析、黏土矿物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电子探针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研究成果,对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和演化模式展开分析,恢复了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并对孔隙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平湖组碎屑岩储层长期处于酸性成岩环境,同时存在酸碱过渡及碱性成岩环境,其中酸性成岩环境以碳酸盐矿物溶解、长石溶解蚀变为高岭石并伴生石英次生加大等为标志,碱性成岩环境以石英质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溶解、长石次生加大和含铁碳酸盐矿物沉淀为标志。研究区储层成岩环境大致经历了弱酸性—酸性—酸碱过渡—碱性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平湖组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为研究区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环境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碎屑岩储层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坡折带对油气圈闭发育的约束效应——以平湖斜坡带孔雀亭区平湖组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峻颉 蒋一鸣 +2 位作者 侯国伟 谢晶晶 姜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坡折带对复合岩性圈闭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平湖斜坡带孔雀亭地区具备坡折带发育的古地貌背景,研究其类型和对沉积砂体、相带发育及成圈模式的控制,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坡折带发育的构造位置及与洼陷的匹配关... 坡折带对复合岩性圈闭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平湖斜坡带孔雀亭地区具备坡折带发育的古地貌背景,研究其类型和对沉积砂体、相带发育及成圈模式的控制,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坡折带发育的构造位置及与洼陷的匹配关系,可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区坡折带、中区坡折带与低区坡折带。按成因机制不同,可在坡折区内进一步细分出三种类型,即断裂坡折、挠曲坡折和侵蚀坡折。高区坡折带以发育侵蚀坡折为主,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形成侵蚀沟谷圈闭;中区坡折带以发育断裂坡折和挠曲坡折为主,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前缘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与扇体,形成断块-河道侧向尖灭复合岩性圈闭;低区坡折带发育断裂坡折,控制复合砂坝,形成断块-砂坝复合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沉积相 岩性圈闭 平湖组 孔雀亭
下载PDF
构造转换带制约下的砂体富集效应:以平湖斜坡孔雀亭区平湖组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峻颉 侯国伟 +2 位作者 秦兰芝 谢晶晶 苗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构造转换带是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领域,分布在多种类型的挤压或伸展盆地中。基于转换带的理论基础,认为同沉积时期其对砂体的汇聚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平湖斜坡带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处于断拗转换期,厘清该时期同沉积断裂体系所组成... 构造转换带是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领域,分布在多种类型的挤压或伸展盆地中。基于转换带的理论基础,认为同沉积时期其对砂体的汇聚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平湖斜坡带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处于断拗转换期,厘清该时期同沉积断裂体系所组成的构造转换带如何控砂控相,对下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录井资料研究,通过构造样式、断裂体系与生长指数梳理,厘清孔雀亭地区平行、共线与叠覆三种转换带类型;同时,转换带控制洼隆相间古地貌的形成,进而控制沉积砂体在近断裂转换点且可容纳空间大的地势低洼区卸载与富集,发育形成坡积扇、前缘水下扇和复合砂坝等沉积微相。根据古地貌特征、转换带类型与沉积砂体的匹配关系,厘定挠曲型平行转换带控砂模式、雁列型共线转换带控砂模式和扭动改造型叠覆转换带控砂模式。其中,挠曲型平行转换带与雁列型共线转换带聚砂效果最为显著。论文工作为后续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一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亭 平湖组 辫状河三角洲 构造转换带 控砂模式
下载PDF
丽水凹陷西凹中部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武 徐国盛 +1 位作者 侯国伟 肖晓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14-20,I0001,I0002,共9页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粉末粒度、物性、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物源、沉积微相对储层演化的耦合关系,在厘清储层基本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丽水凹陷西凹中部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发现,丽水凹陷西凹中部...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粉末粒度、物性、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物源、沉积微相对储层演化的耦合关系,在厘清储层基本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丽水凹陷西凹中部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发现,丽水凹陷西凹中部储层石英含量低,酸性火成岩岩屑占60%,抗压实性能力较弱;储集空间中原生孔隙占90%,重力流为主的低位扇沉积砂体分选、磨圆较差,叠合高塑性组分的酸性火成岩岩屑母岩,导致丽水凹陷西凹中部储层易压实致密;西凹中部以原生孔为主导的优质储层受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原始物性、沉积水动力、岩矿组分与储层质量密切相关,一般低位扇扇中微相的粗粒相带及高刚性颗粒含量砂体是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凹陷 储层特征 致密成因 优质储层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一种用于冗余机械臂解析逆运动学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11
作者 邝逸灵 吴迪 +2 位作者 后国炜 王清锋 谢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42,共9页
为实现工程机械的多自由度臂架智能运动控制,本文结合参数化关节方法,改进MOEA/D形成:IM-IK算法(Improved MOEA/D-inverse kinematics),来解决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该算法在MOEA/D算法框架中加入自适应区间搜索策略以提升算法局部搜... 为实现工程机械的多自由度臂架智能运动控制,本文结合参数化关节方法,改进MOEA/D形成:IM-IK算法(Improved MOEA/D-inverse kinematics),来解决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该算法在MOEA/D算法框架中加入自适应区间搜索策略以提升算法局部搜索能力,提高求解速度。本文将IM-IK算法应用到8自由度冗余机械臂上,与NSGA-II、MOEA/D及T-IK算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各项试验指标均证明了IM-IK算法在处理冗余机械臂的逆运动学问题上具有优于其他算法的综合性能,可在满足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位姿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同时保障机械臂关节运动连续性和有效避开关节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逆运动学 多目标优化 运动规划
下载PDF
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带火山机构三维雕刻及成因机制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望雪怡 刘强虎 +2 位作者 朱红涛 侯国伟 秦兰芝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0,共9页
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区火成岩发育尤为丰富,其发育与分布对盆内储层改造、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影响。依据区内地震特征和构造环境,划分出中心式、裂隙式2种喷发类型;采用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系统刻画区内火成岩的三维时... 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区火成岩发育尤为丰富,其发育与分布对盆内储层改造、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影响。依据区内地震特征和构造环境,划分出中心式、裂隙式2种喷发类型;采用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系统刻画区内火成岩的三维时空展布以及火山喷发时期,发现区内火成岩具有始新世至中新世多期间歇性发育特征,且火山机构富集于天台斜坡西南部;在区内建立了中心式和裂隙式2种喷发模式,认为这些模式的建立对于正确预测火成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火成岩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解析与探讨,发现区内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运动相互影响、火山的时空展布与断裂也具有一定的配置关系,认为裂隙式喷发可能会形成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中心式喷发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基于此,我们将更容易找到区内有效的火成岩储层,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时空展布 喷发模式 成因机制 天台斜坡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部深层甜点气藏发育条件与分布预测
13
作者 张武 邹玮 +3 位作者 侯国伟 刁慧 肖晓光 余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3,共11页
深层致密气藏特征及甜点分布预测是制约油气高效勘探与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天然气碳同位素及含烃包裹体测温等实验分析,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论述西湖凹陷中部深层甜点发育条件及分布规律。结... 深层致密气藏特征及甜点分布预测是制约油气高效勘探与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天然气碳同位素及含烃包裹体测温等实验分析,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论述西湖凹陷中部深层甜点发育条件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中部Y构造花港组发育厚层洁净粗粒砂岩,次生溶孔发育且孔喉半径集中,4200~4500 m发育大量特低孔低渗甜点;②心滩微相优质砂体、有机酸溶蚀改造及晚期高熟气强充注是Y构造深层规模成藏的关键,H3气藏为先致密后成藏气藏,断砂耦合控制了强溶蚀区的发育且利于晚期高熟气的充注,邻近断层处形成局部甜点;③地质-地球物理联合预测显示H3砂组高气饱甜点主要分布于F1断层上盘,平面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好。基于成藏模式形成的地质-地震甜点预测技术,能明显提高深层/超深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甜点预测精度,对深层、少井区甜点预测具有推广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深层 花港组 发育模式 甜点预测
下载PDF
GeoServer空间服务自动发布与切片技术研究与实现
14
作者 侯国伟 王帅 秦攀科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10期67-70,共4页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多维空间信息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空间分析服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异构的地形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栅格地理数据的存储、处理、展示等。经研究,与WebGIS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空间数据服务,面向空间分析的...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多维空间信息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空间分析服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异构的地形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栅格地理数据的存储、处理、展示等。经研究,与WebGIS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空间数据服务,面向空间分析的GeoServer服务自动发布以及影像自动切片技术对于处理较复杂的空间数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将服务器上的动态空间数据减少人工干预,自动发布GIS服务,同时为加快数据访问效率,将数据进行自动切片,破解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发布空间服务的困境,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ERVER WEBGIS 空间数据服务 自动发布 自动切片
下载PDF
江苏北部条子泥潮滩波痕沉积物粒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国伟 张志垚 +5 位作者 陈哲 张昌民 尹太举 冯文杰 张金亮 徐发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7期9-14,M0002,共7页
粒度是沉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分析沉积物的粒度分布能够重建其沉积水动力方式和水动力条件,有效判断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对江苏北部东台县弶港镇条子泥潮滩的沉积构造进行了现场观察,识别了梳状波痕、平行波痕、不连续波痕、干涉波痕、... 粒度是沉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分析沉积物的粒度分布能够重建其沉积水动力方式和水动力条件,有效判断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对江苏北部东台县弶港镇条子泥潮滩的沉积构造进行了现场观察,识别了梳状波痕、平行波痕、不连续波痕、干涉波痕、平顶波痕和流水波痕等6种不同类型的波痕。选取不同波痕和波痕不同部位的1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的潮滩沉积物主要为极细砂和粉砂,10个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皆呈不对称单峰型,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多表现为两段式,表明沉积物总体分选较好。不同样品粒度参数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分选性不仅与潮滩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有关,也受局部水动力强度、水动力作用时间影响。该研究丰富了对条子泥潮滩沉积的地质认识,也为类似的地下潮汐成因砂体研究提供了可供对比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子泥潮滩 波痕 潮汐沉积 粒度 江苏北部
下载PDF
分支河流体系的概念及其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昌民 胡威 +2 位作者 朱锐 王绪龙 侯国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主要介绍分支河流体系(DFS)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分支河流体系是在运用Google Earth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的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主导了所有现代沉积盆地的沉积区,在挤压、拉张和走滑等背... 主要介绍分支河流体系(DFS)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分支河流体系是在运用Google Earth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的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主导了所有现代沉积盆地的沉积区,在挤压、拉张和走滑等背景条件下都有发育。分支河流体系具有6条判别标准,其表面的河道体系有6种类型,而分支河流体系自身有5种终端类型。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模式可以显示出比单个河道相模式范围更大的河流沉积体系特征,对深入认识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沉积体系及指导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河流扇 河流沉积 分支河流体系 沉积体系
下载PDF
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国伟 刘晓菲 陶国全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手术后来院复查或化疗的112例符合条件的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o...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手术后来院复查或化疗的112例符合条件的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or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以及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表(CQOL)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分析其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总分平均为(72.15±10.23)分,生活质量得分平均为(163.59±49.23)分,心理韧性量表中坚韧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27;r=0.207;r=0.242);自强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心理状况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196;r=0.130);乐观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精神状况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086;r=0.236);心理韧性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精神状况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356;r=0.301;r=0.223;r=0.307)(均P<0.05)。结论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总体表现为心理韧性水平较高,而生活质量水平则较低,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水平高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注重对照顾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指导,将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主要照顾者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短线预制箱梁节段线形误差的改进调整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凌宇 郑恒 +1 位作者 侯文崎 尹国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4,共6页
针对短线预制箱梁节段匹配误差调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两坐标系(预制整体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空间位置不重合的改进方法,以某在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4×40m连续刚构桥为例进行误差调整分析.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将预制... 针对短线预制箱梁节段匹配误差调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两坐标系(预制整体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空间位置不重合的改进方法,以某在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4×40m连续刚构桥为例进行误差调整分析.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将预制局部坐标系中的误差变换到整体坐标系中,提出改进的梁段平面轴线、立面高程误差修正方法,消除了在整体坐标系中直接调整局部坐标系中的误差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预制线形和理论匹配位置都满足控制要求;相比已有调整方法,其可以考虑两坐标系空间位置不重合的情况,且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线形控制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线法 梁段预制 预制线形 几何控制 坐标变换 误差调整
原文传递
30例双原发肺癌的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子奇 侯晶晶 +2 位作者 王慧娟 张国伟 马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674,共8页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双原发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DPL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DPLC患者...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双原发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DPL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DPLC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例中,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PLC,s DPLC)占3例(3/30,10%),异时性双原发癌(metachronous DPLC,m DPLC)占27例(27/30,90.0%)。病灶好发于右肺上叶(20/60,33.3%),病理类型以腺癌(25/60,41.7%)为主,病理类型相同者(17/30,56.7%)多于不同者(13/30,43.3%),病理类型相同者以腺-腺(10/16,62.5%)最常见。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4.349,95%CI:1.435-13.178,P=0.009)和重度吸烟史(HR=2.996,95%CI:1.089-8.240,P=0.034)是DPLC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PLC好发于右肺上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早期诊断、积极的治疗和严格的戒烟策略有望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原发肺癌 双原发肺癌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