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中汞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毕丽 贺纪正 +1 位作者 张丽梅 刘玉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59-2367,共9页
汞(Hg)污染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Hg的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差异大,其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甲基汞(MeHg)具有强神经毒性,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很强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环境中不同形态的Hg可以在生物与非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特别是微生... 汞(Hg)污染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Hg的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差异大,其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甲基汞(MeHg)具有强神经毒性,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很强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环境中不同形态的Hg可以在生物与非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特别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驱动着Hg的甲基化、去甲基化、还原与氧化,从而影响Hg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因此,理解微生物参与Hg转化的特征与机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Hg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但缺乏一个系统的总结与归纳.本文综述了关于Hg微生物甲基化、去甲基化、还原和氧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Hg甲基化微生物类群,分析了微生物对Hg的甲基化和还原机制,以及影响Hg甲基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提出未来关于Hg微生物转化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微生物 hgcAB 去甲基化 还原
下载PDF
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毕丽 杜帅 +3 位作者 于丹婷 张丽梅 贺纪正 韩丽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28-2737,共10页
病毒作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病毒能够影响宿主的死亡率、群落结构和进化,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但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为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组特... 病毒作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病毒能够影响宿主的死亡率、群落结构和进化,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但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为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组特征,采集了新疆棉花地和荒漠土壤样品。通过宏病毒组学分析发现,棉花地土壤和荒漠土壤分别注释到20个和15个病毒科,单链DNA(ssDNA)病毒占优势,其中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占比最高。仅在棉花地土壤中检测到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裸露病毒科(Nudiviridae)、多分DNA病毒科(Polydnaviridae)、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和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其中大部分病毒属于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本研究推测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人为活动、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动植物的差异可能影响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通过Virsorter共注释到1824条病毒contigs,主要为微小噬菌体科。进一步利用SEED数据库对病毒功能进行注释,发现两个土壤病毒组注释到的主要功能类似;在SEED level 2水平上,均以“Phage capsid proteins”和“Phage packaging machinery”占比最高。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土壤病毒生态功能和土壤食物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宏病毒组 病毒群落组成 微小噬菌体科
下载PDF
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继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年第7期166-168,共3页
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关乎一座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文章以大亚湾石化区第二条污水排海管线项目排海泵站为例,探讨了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 强夯法 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 处理技术
下载PDF
不同更新方式下亚热带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秋沙 严雨亭 +3 位作者 袁程昱 李帅军 贺纪正 于丹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探讨不同更新方式下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特征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次生林和原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宏病毒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更新... 探讨不同更新方式下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特征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次生林和原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宏病毒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原生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主要病毒类群为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62.60%、31.49%),而杉木人工林主要土壤病毒类群为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27.89%)。在3种土壤中均发现了核质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其在天然更新次生林中占比最高(20.83%);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中最主要的病毒宿主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而原生林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但3种森林类型土壤病毒宿主均包括戈登氏菌(Gordonia)、红球菌(Rhodococcus)、分枝杆菌(Mycolicibacterium)等感染人和动物的致病菌;病毒功能组中均检测到丰富的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其中杉木人工林土壤病毒中编码CAZymes的基因丰度(4个)显著低于原生林(210个)和天然更新次生林(69个)。研究结果揭示了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结构、宿主和碳循环功能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恢复 宏病毒组 群落结构 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下载PDF
亚热带典型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风毅 张贻荣 +5 位作者 王思荣 杨智杰 郑勇 邓米林 贺纪正 林永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1688,共8页
根际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根际固氮微生物对植物获取氮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闽西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SM)、龙岩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BS)和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WYS)3个典... 根际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根际固氮微生物对植物获取氮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闽西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SM)、龙岩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BS)和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WYS)3个典型林场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为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以nifH基因为标靶,研究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SM的土壤pH值及C∶N和C∶(N∶P)均显著低于BS和WYS。SM的nifH基因丰度为6.38×10^(8) copies·g^(-1),显著低于BS的1.35×10^(9) copies·g^(-1)和WYS的1.10×10^(9) copies·g^(-1);SM的根际土壤固氮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也低于BS和WYS。BS和WYS根际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与SM显著不同。3个采样点获得的固氮菌序列分属5门8纲15目23科33属,且均以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慢生根瘤菌属为优势类群。土壤pH值、有效磷、硝态氮和C∶(N∶P)是影响nifH基因丰度和群落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pH值是主控因素。综上,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的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土壤pH值是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固氮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亚硝酸盐还原基因丰度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米林 郑勇 +4 位作者 张晗烁 韩风毅 杨浩 贺纪正 林永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2,共7页
杉木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被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为揭示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中亚硝酸盐还原基因(nirS和nirK)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福建省9个主要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定量PC... 杉木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被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为揭示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中亚硝酸盐还原基因(nirS和nirK)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福建省9个主要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nirS和nirK基因丰度,同时测定反硝化潜势.结果表明: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呈较大的变异特征,其中,pH值为4.02~5.05,为典型的酸性森林土壤.各采样点杉木人工林土壤nirS丰度均显著高于nirK,表明nirS在酸性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占主导.随机森林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nirS基因丰度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nirK基因丰度则主要受土壤pH值调控.相关性分析表明,nirS和nirK基因丰度分别与土壤含水率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反硝化潜势与SOC、DOC、TN、NO_(3)^(-)、MC等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同时与nirK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irS丰度无显著相关.综上,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nirS和nirK基因丰度存在较大空间变异,土壤含水率和pH值分别是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反硝化 反硝化潜势 nirS NIRK
原文传递
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能级结构
7
作者 胡木宏 李东垣 +4 位作者 何纪铮 王浩 赵志学 索明月 肖国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利用全实加关联方法构造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波函数,通过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1s^(2)np Rydberg态的非相对论能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一阶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化效应、高阶相对论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 利用全实加关联方法构造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波函数,通过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1s^(2)np Rydberg态的非相对论能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一阶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化效应、高阶相对论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能级的影响,计算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精细结构劈裂、激发能和电离能.得到的精细结构劈裂符合Rydberg态的变化规律,激发能和电离能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也符合得很好,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8+)离子 RYDBERG态 能级结构 相对论效应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下载PDF
长期施用粪肥对红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8
作者 苏先楚 叶桂萍 +5 位作者 邓米林 冯蒙蒙 韩风毅 樊剑波 贺纪正 林永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5-981,共7页
为了探究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施用猪粪的定位试验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4种施肥处理土壤(不施用猪粪的对照(CK),施用9 Mg/hm^(2)猪粪(M9)、18 Mg/hm^(2)猪粪(M18)和27 Mg/hm^(2)... 为了探究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施用猪粪的定位试验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4种施肥处理土壤(不施用猪粪的对照(CK),施用9 Mg/hm^(2)猪粪(M9)、18 Mg/hm^(2)猪粪(M18)和27 Mg/hm^(2)猪粪(M27))的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红壤固氮菌多样性,且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养分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pH无显著相关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猪粪处理的固氮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且差异程度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分析表明,固氮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速效钾和有效磷影响;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了蓝藻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α-变形菌门和β-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这与土壤养分的变化有关。综上,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红壤固氮菌多样性,改变固氮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群落 猪粪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酸性土壤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串并联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9
作者 周阳彬 何继争 +2 位作者 黎宗智 吴浩东 覃建来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间的速比关系,得出优化速比可以使得各部件间传递效率得到共同提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驱动模式的传递效率并得到平衡曲线,以此优化串并联模式切换时机,提升了整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源 能量传递效率 串并联 模式切换时机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菌根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珊珊 王全成 +4 位作者 史加勉 刘子恺 沈菊培 贺纪正 郑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7-1554,共8页
植物根系真菌对维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对外源氮(N)、磷(P)、氮和磷(NP)输入的响应。试验采集了无添加(对照)和N、P、NP添加处理下亚热带森林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 植物根系真菌对维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对外源氮(N)、磷(P)、氮和磷(NP)输入的响应。试验采集了无添加(对照)和N、P、NP添加处理下亚热带森林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外生菌根、欧石楠菌根)9种植物的根系,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根系中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9种植物根系真菌群落均主要由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组成;P添加下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对照。欧石楠菌根植物根系中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而其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与对照相比,P添加显著降低了植物根系中真菌的α多样性,改变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组成,而N添加和菌根类型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和N添加相比,NP添加使全部植物根系中真菌群落变异程度更大,即群落整体更加趋异,而外生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比丛枝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变异更小,即群落更趋同。综上,P养分是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中树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全球环境变化下亚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真菌多样性的响应与维持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添加 根系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林分类型和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米林 叶桂萍 +3 位作者 胥超 宛颂 贺纪正 林永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267,共6页
为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对林分类型和氮添加的响应特征,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中亚热带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氮添加(N0 mg/kg)、低氮添加(N10 mg/kg)、中氮添加(N25 mg/kg)和高氮添... 为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对林分类型和氮添加的响应特征,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中亚热带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氮添加(N0 mg/kg)、低氮添加(N10 mg/kg)、中氮添加(N25 mg/kg)和高氮添加(N50 mg/kg)4个氮添加水平,进行微宇宙培养试验,测定土壤N_(2)O排放。结果表明:与无氮添加处理相比,氮添加整体上降低3种林分土壤pH,增加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无氮添加处理中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9.67和9.62 mg/kg,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6.81 mg/kg。低氮添加处理中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但在中氮和高氮添加处理中,3种林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氮添加处理均促进3种林分土壤N_(2)O排放,低氮添加对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影响的效应值为0.01,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的效应值0.45。但中氮和高氮添加对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影响效应值显著高于2种人工林,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更易受中氮和高氮添加刺激。N_(2)O累计排放量与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pH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氮添加背景下,氮素有效性是控制森林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综上,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高于次生林,但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对中氮和高氮添加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人工林 氮沉降 森林土壤 N_(2)O排放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翼飞 沈菊培 +4 位作者 张翠景 韩国栋 红梅 赵巴音那木拉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74-2883,共10页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在氮素可利用性、硝酸盐淋溶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指示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轻度、中...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在氮素可利用性、硝酸盐淋溶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指示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长期试验样地为对象,应用定量PCR和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的方法,研究土壤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反硝化细菌的丰度、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p H和铵态氮含量分别在7.90—8.18和6.37—35.92 mg/kg之间,中度放牧处理显著增高了土壤pH(P=0.03),而铵态氮含量在重度放牧处理中最高(P=0.02)。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相比未放牧处理均显著降低(P=0.02)。土壤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范围分别为每克干土(4.94—7.60)×10~9个拷贝数和(0.68—3.75)×10~6个拷贝数,放牧处理对AOA-amoA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中度放牧处理显著降低了AOB-amoA基因丰度(P=0.04);反硝化微生物nosZ基因丰度随在轻度放牧处理中最低(P=0.03)。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影响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的主要因子,而nosZ基因丰度主要受反硝化底物含量及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冗余分析表明由放牧所引起的可利用性氮含量的变化是导致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干旱半干旱草原 硝化潜势 反硝化酶活性 放牧
下载PDF
亚热带次级森林演替过程中模拟氮磷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全成 郑勇 +2 位作者 宋鸽 金圣圣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45-6256,共12页
氮(N)沉降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磷(P)的有效性较低,N沉降将更突显P的限制作用。N、P输入对亚热带次级森林土壤的影响是否依赖于森林演替阶段知之甚少。选取两种不同演替年龄阶段(年... 氮(N)沉降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磷(P)的有效性较低,N沉降将更突显P的限制作用。N、P输入对亚热带次级森林土壤的影响是否依赖于森林演替阶段知之甚少。选取两种不同演替年龄阶段(年轻林:<40 a;老年林:>85 a)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设置模拟N和/或P沉降(10 g m-2 a-1)4个处理(Ctrl、N、P、NP),连续处理4.5年后采集表层、次表层和下底层(0-15、15-30、30-60 cm)土壤样品,综合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多种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MBC、MBN及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N添加对两种演替阶段森林土壤中MBC和MBN均无显著影响。施P相关处理(P和NP)对年轻林表层土壤MBC和MBN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老年林表层土壤MBC和MBN (P<0.05),表明老年林可能比年轻林更易受P限制。N添加显著增加了两种演替森林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氨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含量(P<0.05);P相关处理(P和NP)显著增加两种演替阶段表层和次表层土壤速效磷(AP)以及表层土壤全磷(TP)的含量(P<0.05)。土壤MBC和MBN与土壤中各养分指标(可溶性有机碳DOC、DON、NH+4-N、NO-3-N、AP、全碳TC、全氮TN和T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TC、TN和DOC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研究可为评估和揭示未来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不同演替林龄亚热带森林的土肥潜力及土壤质量的演变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磷添加 森林演替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施秀珍 王建青 +1 位作者 黄志群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092-6102,共11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森林树种多样性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森林生产力,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地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土壤微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森林树种多样性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森林生产力,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地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土壤微生物及其介导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视角出发,综述了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总体来说,树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生物量和多样性,是预测病原性真菌和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重要生物因子。树种多样性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强森林土壤的甲烷氧化能力,并提高土壤磷周转速率及有效磷含量。关于树种多样性对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影响需考虑多样性假说和质量比假说的相对贡献。今后应加强树种多样性对多个营养级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关注树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影响;加强学科交叉,引入微生物种群动态模型和气候模型等模型预测方法,研究树种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机制,以期促进地上植物多样性与地下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细菌 真菌 功能微生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环境变化
下载PDF
长期施肥处理对东北黑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慧玉 刘子恺 +4 位作者 马星竹 郝小雨 赵月 沈菊培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基于40年的长期氮磷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未施肥处理(CK)、氮肥处理(N)、磷肥处理(P)和氮磷处理(NP)下黑土土壤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长期氮输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NO_(3)^(-)-N、NH_(... 基于40年的长期氮磷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未施肥处理(CK)、氮肥处理(N)、磷肥处理(P)和氮磷处理(NP)下黑土土壤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长期氮输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NO_(3)^(-)-N、NH_(4)^(+)-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磷输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总磷含量。土壤真菌类群门水平最丰富的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为63%~68%),毛霉门(相对丰度为15%~20%)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为9%~15%)。不同施肥处理对真菌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NP处理土壤真菌扩增子序列变异数目和香农指数分别为405和4.16,显著低于CK,分别为502和4.64。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发现NP和N处理真菌群落结构与CK和P处理显著分开。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性质包括pH,NO_(3)^(-)-N和DON是影响土壤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可见,长期氮磷施肥处理通过影响土壤性质而对土壤真菌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输入 真菌群落 土壤酸化 长期施肥 黑土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对氮磷输入的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妍霁 刘子恺 +3 位作者 金圣圣 邓慧玉 沈菊培 贺纪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为探究亚热带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对氮、磷输入的响应,2015年开始在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设置氮磷模拟添加试验,包括对照(CK)、氮(N)添加、磷(P)添加和氮磷(NP)添加4种处理,于2021年4月(湿季)和11月(干季)采集土样,采用定... 为探究亚热带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对氮、磷输入的响应,2015年开始在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设置氮磷模拟添加试验,包括对照(CK)、氮(N)添加、磷(P)添加和氮磷(NP)添加4种处理,于2021年4月(湿季)和11月(干季)采集土样,采用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亚热带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全程氨氧化菌comammox)amoA基因和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nirS、nirK和nosZ基因)的丰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N输入显著降低土壤pH,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而长期P输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总磷含量。氮的输入(N和NP处理)显著提高了干湿季土壤AOB-amoA基因丰度,且在N处理中最高,达8.30×10^(7)copies·g^(-1)。NP处理土壤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高于CK,达1.17×10^(9)copies·g^(-1)。comammox-amoA基因丰度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其他基因丰度在不同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输入显著影响AOB-amoA、nirK和nosZ基因丰度,且湿季更为显著;而P输入显著影响干湿季土壤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但对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影响不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主要因子。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基因丰度对氮的输入比对磷的输入响应更灵敏。研究结果可为评估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氨氧化微生物 全程氨氧化菌 反硝化微生物 亚热带森林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玉佳 沈菊培 +3 位作者 张成军 冯虞彦 DI Hongjie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847-5858,共12页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剖面的分布,可为认识和理解土壤氮转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在调节氮肥利用率、硝态氮淋溶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以北京郊区农田...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剖面的分布,可为认识和理解土壤氮转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在调节氮肥利用率、硝态氮淋溶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以北京郊区农田和林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氨氧化潜势和亚硝酸盐氧化潜势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季节分布(春季和秋季),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表征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氨氧化潜势、亚硝酸盐氧化潜势、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均显著高于林地土壤,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除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在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外,春季土壤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反硝化微生物nirS、nirK和典型nosZ I基因的丰度均显著高于秋季。土壤有机质、总氮、NH^(+)_(4)-N、NO^(-)_(3)-N含量与氨氧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功能基因丰度显著相关。综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丰度与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和转化过程紧密相关,研究结果对土壤氮素利用和养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氨氧化微生物 反硝化微生物 土壤剖面 AMOA基因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福建省典型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亚宁 吴琳芳 +4 位作者 林德宝 邹秉章 王思荣 周鲁宏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的细菌类群。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组成在不同森林类型中差异显著。此外,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显著影响优势细菌类群和alpha多样性。研究表明,纯林的近自然修复通过影响土壤的pH值和养分来调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可为亚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混交林 深层土壤 树种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畜禽粪便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超蝶 沈菊培 贺纪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1-2726,共16页
自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健康和生长。由于大多数抗生素的性质都是水溶性的,有30%-90%的兽用抗生素会以母体化合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或粪便释放到环境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会对环境... 自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健康和生长。由于大多数抗生素的性质都是水溶性的,有30%-90%的兽用抗生素会以母体化合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或粪便释放到环境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会对环境产生选择性压力,促使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快速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潜在风险。因此,认识和回顾近20年国内外关于畜禽粪便ARG的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可为畜禽粪便ARG污染管控提供重要参考,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2–2022年发表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文献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发文数量分析、国家分布机构合作共现等方式对畜禽养殖系统中ARG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势进行分析,最终共筛选出896篇有效文献。自2011年以来,畜禽粪便ARG国内外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其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要多于中文文献;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而中国科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热门的研究领域包括ARG的产生和来源、在环境中的传播及其对人类病原体的潜在暴露途径及消减机制。今后研究工作可利用宏基组学技术、高通量定量基因芯片手段和单细胞拉曼光谱等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机理性探索,同时加强畜禽粪便ARG消减技术策略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以可视化的方式阐释了畜禽粪便ARG研究发展态势,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管控畜禽粪便ARG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抗生素抗性基因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热点
原文传递
林分类型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团聚体中真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米林 林永新 +3 位作者 叶桂萍 胥超 宛颂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68,共8页
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FnirK基因丰度,同时测定反硝化潜势。结果表明:FnirK基因丰度受林分类型显著影响,但受团聚体影响较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FnirK基因拷... 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FnirK基因丰度,同时测定反硝化潜势。结果表明:FnirK基因丰度受林分类型显著影响,但受团聚体影响较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FnirK基因拷贝数最高,为5.30×10^(8)copies·g^(-1),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土壤的2.49×10^(8)copies·g^(-1)和次生林土壤的1.21×10^(8)copies·g^(-1)。各粒级团聚体的FnirK基因拷贝数也呈现出相同趋势。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两种粒径较大团聚体的FnirK基因拷贝数较高,粒径较小团聚体中FnirK基因拷贝数较低,而次生林中4种粒级团聚体FnirK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差异。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分别为10.23和6.41μg·kg^(-1)·h^(-1),显著高于次生林土壤的2.76μg·kg^(-1)·h^(-1)。相关性分析表明,FnirK基因丰度与土壤含水率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反硝化潜势与土壤pH值、含水率、有效磷含量和FnirK基因丰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真菌可能在酸性森林土壤反硝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不同林分类型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率和有效磷含量影响FnirK基因丰度和反硝化潜势,而团聚体粒径对土壤FnirK基因丰度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未来的森林管理过程中,人工林土壤真菌反硝化过程对N_(2)O产生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人工林 森林土壤 Fungal nirK 团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