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超 贺红士 +1 位作者 梁宇 吴志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88-2100,共13页
大兴安岭林区林火发生的频率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会增加,可能会增加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损失.本研究通过耦合森林生态系统模型和森林景观模型以模拟未来百年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量化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结... 大兴安岭林区林火发生的频率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会增加,可能会增加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损失.本研究通过耦合森林生态系统模型和森林景观模型以模拟未来百年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量化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采伐和林火会抵消相当一部分由气候变化增加的碳储量,但气候变化仍然能够增加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未来100年该地区森林地上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将会分别增加9%~22%和6%~9%.短期(0~20年)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大于同期林火的影响,中期(30~50年)和长期(60~100年)气候变化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小于林火和采伐的影响.由于未来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变化及其林火干扰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未来该地区森林碳储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100年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不确定性分别为12.4%~16.2%和6.6%~10.4%.为准确估算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需要考虑种子传播、林火和采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扰 北方森林 碳储量 模型耦合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旭 梁宇 +2 位作者 贺红士 黄超 张庆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9-1712,共14页
生态弹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外在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森林生态弹性对诸如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等外部因子的影响较为敏感.探究这些外部因子对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在未来森林生态系... 生态弹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外在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森林生态弹性对诸如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等外部因子的影响较为敏感.探究这些外部因子对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在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森林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并估算了森林生态弹性值,然后运用LANDIS PRO模型,模拟气候变化、林火干扰和营林措施等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当前抚育采伐方案在未来气候下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模型初始化的2000年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与2000年真实景观较为吻合,模拟的2010年森林景观与野外调查数据无明显差异,基于当前林火干扰状况的模拟结果与火烧迹地调查数据基本匹配,说明林火模块能很好地模拟当前研究区林火发生状况.林火干扰增加30%将会使该区模拟期内景观水平上森林生态弹性提高15.7%~40.8%,而林火干扰增加200%则会降低该区4.4%~24.6%的森林生态弹性.短期和中期林火干扰增加对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当前预案相比,B1气候(林火增加30%预案)和A2气候(林火增加200%预案)对整个模拟阶段景观尺度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分别处于-15.9%~38.9%和-60.4%~34.8%范围内.与无采伐预案相比,B1和A2气候下在整个模拟时期内若继续实施当前抚育采伐方案,将不利于景观水平森林生态弹性的提高.在B1气候(林火增加30%预案)下,在各模拟时期内无需实施任何营林措施;而在A2气候(林火增加200%预案)下,建议实施中、高强度种植的营林措施以提升景观水平森林生态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弹性 气候变化 火干扰 北方森林 LANDIS
原文传递
1961—2012年蒸水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兰花 谢红霞 +3 位作者 宁迈进 张敏 贺红士 李亚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2-48,共7页
利用湘江一级支流蒸水流域控制站神山头水文站近50a的径流量实测数据和流域内及邻近的7个气象站同期日降水观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2年蒸水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变... 利用湘江一级支流蒸水流域控制站神山头水文站近50a的径流量实测数据和流域内及邻近的7个气象站同期日降水观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2年蒸水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变化的趋势性及阶段性,定量评价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蒸水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变化阶段性明显,都经历了枯水期和丰水期2个时期;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径流量上升趋势较降水量更为显著,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88年,降水量的突变年份为1991年,突变年份之后在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径流量明显增大,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增大的贡献率为75.74%,降水对径流量增大的贡献率为24.26%。目前人类活动是蒸水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人类可以通过合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降水 Mann-Kendall检验法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蒸水流域
下载PDF
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慧赟 张英洁 +7 位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陶岩 贺红士 高翔 白云玉 胡睿 韩莹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0-1588,共9页
1986年台风袭击了长白山,在西、南坡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岳桦林带形成了大量林窗.为了探究在强风干扰下寒温带森林植被受损和变化特征,揭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17年在长白山海拔1600~1800 m设立研究区.利用遥感资料,对... 1986年台风袭击了长白山,在西、南坡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岳桦林带形成了大量林窗.为了探究在强风干扰下寒温带森林植被受损和变化特征,揭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17年在长白山海拔1600~1800 m设立研究区.利用遥感资料,对研究区依据植被破坏程度和灾后变化程度进行植被差异分区,并布设了40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按森林结构的受损程度可将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分为3个等级,轻度破坏、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其中,中度破坏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轻度破坏区、重度破坏区.乔木受损差异显著,轻度破坏区、中度破坏区和重度破坏区乔木优势种的数量分别减少20%、50%和85%,岳桦的抗风性大于鱼鳞云杉,大径级岳桦的抗风性大于小径级的岳桦.植被受损程度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强,随着坡度的增加,受风灾破坏程度减小.1987—2017年间,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的植被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变化的程度可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变化快、变化中等和变化慢,其中,变化中等的区域面积最大,其次是变化慢、变化快的区域;植被变化程度与海拔的相关性最强,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变化变慢.乔木的恢复较慢,鱼鳞云杉略好于岳桦;植被变化主要表现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变化快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好于草本层;变化中等的区域草本层发育好于灌木层;变化慢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差异大,但草本层总体上表现为低矮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寒温带 风灾区 植被受损 植被变化
原文传递
草本植物入侵对长白山西坡苔原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睿 张英洁 +7 位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陶岩 贺红士 高翔 韩莹莹 王慧赟 白云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近年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等草本植物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改变了原来以灌木为优势种的原生植被群落物种组成,进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为此,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设立了8个长期观测样地,通过... 近年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等草本植物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改变了原来以灌木为优势种的原生植被群落物种组成,进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为此,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设立了8个长期观测样地,通过对群落重要值、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揭示了近7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植物-土壤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2011—2017年间,以小叶章、藜芦(Veratrum nigrum Linn.)为代表的多种草本植物重要值上升,原生优势种灌木植物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与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的重要值减小;土壤微生物总量随入侵程度的加重而持续增加,增幅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除全磷外,土壤养分随微生物PLFA总量的增多而明显减少.草本植物入侵导致土壤养分减少,可能会抑制草本植物的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通过植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之间的负反馈,实现了自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入侵 长白山苔原 重要值 PLFA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长白山南坡苔原植被的特殊性及坡向间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莹莹 靳英华 +7 位作者 许嘉巍 张英洁 陶岩 尹航 金慧 赵莹 刘丽杰 贺红士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23,共12页
以长白山苔原带南坡植被为对象,通过植被调查,与北坡和西坡植被进行比较,研究长白山苔原植被因坡向差异导致的不同植被变化模式。结果显示:(1)长白山苔原南坡植被中灌木处于优势地位,与北坡、西坡情况一致。但在物种组成上,各坡向差异明... 以长白山苔原带南坡植被为对象,通过植被调查,与北坡和西坡植被进行比较,研究长白山苔原植被因坡向差异导致的不同植被变化模式。结果显示:(1)长白山苔原南坡植被中灌木处于优势地位,与北坡、西坡情况一致。但在物种组成上,各坡向差异明显,为中度不相似水平;(2)在生物多样性、多度、盖度等群落特征上,南坡与西坡的差异较大、与北坡相似性较强;(3)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上,南坡与北坡相同,即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且峰值出现在中部,与西坡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减的趋势完全不同。表明不同群落抗干扰能力以及所受干扰程度存在差异,北坡处于演替中后期,较为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南坡因受干扰强度较小,植被处于较稳定状态;(4)长白山苔原各坡向植被变化差异较大。南坡和北坡的植被相对稳定,与西坡草本植物强烈上侵明显不同。长白山苔原带植被的坡向差异源于各坡向的本底差异、环境差异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是火山、强风干扰下植被演替与响应气候变化的植被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原植被 坡向 长白山南坡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兵 许江宁 +1 位作者 何泓洋 郭士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108,共6页
初始对准是惯导系统的关键技术,罗经法对准是实现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重要手段。罗经对准回路的参数选择直接影响对准结果的好坏。对于不同的捷联惯导系统,罗经回路的最优参数也是不同的。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经验以及大量的反复试验确... 初始对准是惯导系统的关键技术,罗经法对准是实现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重要手段。罗经对准回路的参数选择直接影响对准结果的好坏。对于不同的捷联惯导系统,罗经回路的最优参数也是不同的。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经验以及大量的反复试验确定罗经对准参数,不能保证对准参数为最优。针对此问题,提出以水平罗经对准回路阻尼振荡周期T_(d1)和航向罗经对准回路阻尼振荡周期T_(d2)为寻优目标,用粒子群算法对参数(T_(d1),T_(d2))进行寻优的方法,以确定出满足条件的最优对准参数,从而提高捷联罗经初始对准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出罗经对准回路的最优参数,提高捷联罗经对准的性能。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到捷联罗经初始对准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初始对准 罗经法对准 罗经参数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西山矿区煤层顺层孔CO_2爆破增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志宏 夏仕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提高西山矿区煤层透气性,缩短瓦斯抽采达标时间,分析了煤层顺层孔CO_2预裂增透技术可行性,模拟了CO_2预裂增透半径。研究结果表明:CO_2爆生气体计算压力大于围岩作用下煤体强度,CO_2爆破煤层增透具备技术可行性;数值模拟显示,经过CO_... 为提高西山矿区煤层透气性,缩短瓦斯抽采达标时间,分析了煤层顺层孔CO_2预裂增透技术可行性,模拟了CO_2预裂增透半径。研究结果表明:CO_2爆生气体计算压力大于围岩作用下煤体强度,CO_2爆破煤层增透具备技术可行性;数值模拟显示,经过CO_2预裂爆破后,预裂效果最好的是屯兰矿2#煤,煤层裂隙半径4.20m,其次是屯兰矿8#煤,煤层裂隙半径3.90m,再次是马兰矿8#煤,煤层裂隙半径3.45m,最后是东曲矿8#煤,煤层裂隙半径3.30m;现场试验表明,东曲矿8#煤爆破孔间距按6.5m布置,压裂区平均单孔抽采纯流量是未压裂区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 瓦斯抽采 二氧化碳爆破 西山矿区
下载PDF
岩下窦入路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德友 李巍 +7 位作者 何彦津 张虹 权伟 王实 徐飞 白晶波 宋国祥 焦德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12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置入微导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4例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3例行O...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12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置入微导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4例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3例行Onyx胶栓塞,5例行微弹簧圈+Onyx胶栓塞。结果成功导管到位后,对12例患者完全栓塞病灶。患者体位性眼球突出症状消失、疼痛缓解,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部分缓解(单一材料栓塞)。9例患者随访6~24个月,行眶DSA、MRI或CT复查,眶曲张静脉病灶内血栓形成,并且未见空腔,9例DSA随访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患者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另3例失访。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 岩下窦入路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