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低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博 戴婷婷 +4 位作者 程建敏 徐雷 贺辉 孔秋雁 吴爱琴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7-551,共5页
目的 探讨低辐射及低碘等渗对比剂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行新生儿、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本院≤2岁拟诊先天性心脏病而需心脏CTA检查的57例患儿,依据检... 目的 探讨低辐射及低碘等渗对比剂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行新生儿、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本院≤2岁拟诊先天性心脏病而需心脏CTA检查的57例患儿,依据检查号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CT扫描方案,双低组32例,采用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ml)及iDose4-4迭代算法;常规组25例,采用100 kVp、100 mAs、碘普罗胺(370 mg I/ml)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依据患儿体重采取个体化注射方案并计算碘摄入量。测量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气管分叉水平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主动脉弓中点、肺动脉干以及左右肺动脉、主动脉弓层面两侧胸大肌和竖脊肌CT值以及背景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和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双低组、常规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2.53±1.09)、(3.46±1.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6,P〈0.05)。两组间心腔、大血管CT值、主动脉弓层面肌肉CT值、背景噪声、SNR及C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76)。双低组CTDIvol、SSDE、DLP、E较常规组分别降低了57.19%、56.71%、58.74%、56.33%(t=54.107、40.217、20.824、14.063,P〈0.05)。双低组、常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97.1%(P〉0.05)。结论 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 ml)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行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能降低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对比剂
原文传递
陆地碳循环模型-数据融合: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新 马瀚青 +6 位作者 冉有华 王旭峰 朱高峰 刘丰 何洪林 张臻 黄春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50-1663,共14页
陆地碳循环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但其模拟和观测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融合模型和观测数据以减少陆地碳循环估计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可预测性,已成为陆地碳循环研究前沿.文章综述了陆地碳循... 陆地碳循环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但其模拟和观测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融合模型和观测数据以减少陆地碳循环估计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可预测性,已成为陆地碳循环研究前沿.文章综述了陆地碳循环模型与观测各自不确定性的来源和特征,介绍了数据同化和参数估计这两类模型-数据融合方法的数学原理,其实质都是在考虑模型和观测各自误差的基础上,实现模型和观测信息的最优融合.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陆地碳循环模型-数据融合的挑战和研究热点,重点讨论了真实和虚假的模型"异参同效"及其可识别性,地面通量观测与遥感观测代表性误差的估计,敏感性分析得到的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对于确定模型误差矩阵的潜在作用,对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等新型遥感观测的同化,并指出把多源观测整合到一个协调一致的碳数据同化系统中绝非易事,然而这方面的突破是发展新一代全球碳数据同化系统的前提.论文最后指出,应用陆地碳循环数据同化,产出更高分辨率、更长时间序列、更可靠和一致的陆地碳循环再分析数据产品,对于准确估计全球和区域碳循环、实现碳管理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模型-数据融合 数据同化 参数估计 遥感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稳定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锴 朴世龙 +2 位作者 何悦 刘永稳 何洪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有助于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碳汇的可持续性,可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文章综合采用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基于碳通量观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等3种主流方法,解析了中... 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有助于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碳汇的可持续性,可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文章综合采用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基于碳通量观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等3种主流方法,解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稳定性(年际波动幅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美国和欧洲,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年际波幅小、稳定性高.就空间格局而言,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云贵高原西部的碳汇稳定性低于其他地区,但原因各异: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降水年际波幅大,且碳汇对降水波动敏感;而在云贵高原西部,碳汇对温度波动敏感.鉴于生态系统碳汇稳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地理分异,巩固和提升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须因地制宜、科学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稳定性 年际变异 中国 碳中和
原文传递
中国后续月球探测候选着陆区沙克尔顿撞击坑的光照及其风化层温度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振 鄢建国 +3 位作者 贺怀宇 文麒麟 刘德赟 Jean-Pierre BARRIOT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为探讨中国后续月球探测候选着陆区沙克尔顿撞击坑的光照和温度,利用NASA的SPICE系统估算了考虑地形遮挡的实时光照.结果表明,实时光照分布图与早期研究相似,证明本文算法合理.另外,文章还估算了巡视器可能移动期间的累积光照分布,发现... 为探讨中国后续月球探测候选着陆区沙克尔顿撞击坑的光照和温度,利用NASA的SPICE系统估算了考虑地形遮挡的实时光照.结果表明,实时光照分布图与早期研究相似,证明本文算法合理.另外,文章还估算了巡视器可能移动期间的累积光照分布,发现沙克尔顿撞击坑的内壁光照占整个内壁的27%,表明巡视器可以在其移动期间接收充足的太阳辐射能量.为了稳定初始温度,利用估算的实时光照和通用的一维热扩散模型,连续估算了近20年的风化层温度,并以最后时刻的温度值作为后续研究时间段的初始值,后续研究时间从2023年7月20日至2027年5月8日.结果表明,永久阴影区的温度几乎保持不变,表明长时段连续估算温度,以末时刻的温度值作为后续研究时段的温度初始值,这样的温度稳定算法是合理的.结果同时表明,月表温度对瞬时光照非常敏感,而地底温度却更多地与累积光照有关,这种差异间接地反映了风化层低效的热传导特性.太阳辐射充足区的温度远大于水冰稳定的阈值(约112K),而永久阴影区的温度低至25K,该极端低温对巡视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尽管如此,研究区域仍然存在温度适宜区域,其特点是表层较暖和而底部较冷,较冷的底部有助于水冰的保存.为了进一步确保月球车的正常移动,文章给出了这类温度适宜区域的分布图,发现这类区域不仅存在于撞击坑内壁,还存在于撞击坑的外部.考虑到适宜的温度和平缓的坡度,提出4个样品采集的优选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区 沙克尔顿 光照 风化层 温度
原文传递
气溶胶和气态污染物三维变分协同同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汪代春 尤伟 +3 位作者 臧增亮 潘晓滨 何宏让 梁延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2-1315,共14页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大气化学模式,建立了面向MOSAIC(Model for Simulating Aerosol Interactions and Chemistry)多物种多粒径段气溶胶机制的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实现气态污染... 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大气化学模式,建立了面向MOSAIC(Model for Simulating Aerosol Interactions and Chemistry)多物种多粒径段气溶胶机制的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实现气态污染物SO2、NO2、CO、O3和颗粒物PM2.5、PM10观测资料的协同同化.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上述6种污染物的逐时浓度观测资料进行了一个月的同化模拟试验,以检验同化对化学初始场及其之后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化能提供更准确的模式初始场,与未同化观测资料的背景场相比,同化使得分析场中PM2.5、PM10、SO2、NO2、CO和O3质量浓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9.27μg m^-3(53.5%)、34.5μg m^-3(50.9%)、30.36μg m^-3(64.2%)、8.91μg m^-3(39.5%)、0.46mg m^-3(47.4%)和15.11μg m^-3(51.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42.6%、53.1%、45.2%、43.1%、69.9%和48.8%;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51、0.55、0.48、0.38、0.47和0.65.(2)同化对不同污染物预报产生的改善效果有所差异.对PM2.5、PM10和CO预报的改善效果较好,同化的正效应能持续48h以上且改善效果显著;对SO2和O3的预报,同化的正效应持续8h左右;NO2的同化效果较差,仅持续了3h左右.(3)从空间来看,除个别地区外,同化对全国范围内的气溶胶质量浓度48h预报都有改善效果;同化对华北地区SO2的48h浓度预报有明显的改进;NO2的同化效果较差,没有大范围的改进;除华北、华东以及四川盆地外,同化对其他地区48h内的CO浓度预报有改善效果;除西南和西北地区外,同化对全国48h内的O3预报改善效果明显,而且华南地区的改进幅度高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hem模式 气溶胶 气态污染物 三维变分 资料同化
原文传递
中全新世以来白江河泥炭沼泽的发育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6
作者 董彦民 李鸿凯 +1 位作者 王升忠 贺红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2-586,共15页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理解不同时空尺度下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的内在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探讨气候和局地条件在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理解不同时空尺度下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的内在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探讨气候和局地条件在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利用23个泥炭基底年代研究白江河泥炭沼泽的发育和横向扩展过程;基于3个精准测年的泥炭剖面,估算碳累积速率,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江河泥炭沼泽发育始于7.9cal. ka BP,并通过陆地沼泽化过程逐渐扩展形成. 5~4cal. ka BP的快速扩展是由于丰沛的区域降水和平坦地形.白江河泥炭沼泽3个剖面的平均碳累积速率分别为36.3、39.1和48.4g C m^(-2)a^(-1),高于北方泥炭沼泽.气候和局地条件均对白江河泥炭沼泽中全新世以来的碳累积速率具有影响. 5~1.5cal. ka BP期间碳累积速率主要受微地形、水文和植物组成等局地条件影响. 1.5cal. ka BP不同剖面碳累积速率同步下降,表明气候是该时段碳累积速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表明,在泥炭沼泽发育的不同阶段,碳累积速率的主控因子不同,局地条件在泥炭沼泽碳累积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沼泽化 横向扩展 碳累积速率 东北地区 中全新世
原文传递
种植体支抗辅助牙列整体远移的疗效及长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贺红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4-598,共5页
牙列拥挤和牙齿前突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对于严重拥挤或前突的患者,临床常行减数前磨牙矫治。但对轻度拥挤或前突的患者,临床可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远移牙列的方案。本文对种植体支抗辅助远移牙列的矫治效果、影响因素和疗效... 牙列拥挤和牙齿前突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对于严重拥挤或前突的患者,临床常行减数前磨牙矫治。但对轻度拥挤或前突的患者,临床可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远移牙列的方案。本文对种植体支抗辅助远移牙列的矫治效果、影响因素和疗效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结果 牙移动 正畸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
原文传递
棘球蚴病9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红 缑艳琴 +3 位作者 刘瑞 宋小萍 李静 贺海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体棘球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签别诊断。方法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92例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棘球蚴病在人体组织中主要呈囊性占位性病变,肝脏最常见(73例,占79.4%),脾脏... 目的探讨人体棘球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签别诊断。方法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92例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棘球蚴病在人体组织中主要呈囊性占位性病变,肝脏最常见(73例,占79.4%),脾脏、肺脏次之(均为7例),男女发病率相近(男45例,女47例),角质层与正常组织间为厚薄不一的肉芽组织。结论棘球蚴病在牧区仍有广泛传播流行,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临床上易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临床 病理 流行病学 诊断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华平 彭文 +3 位作者 柴湘平 张宏亮 周阳 蔡羽中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18年第1期28-30,共3页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747例,根据入院时血压水平分为3组:A组:低血压组,B组:正常血压组,C组:高血压组。分...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747例,根据入院时血压水平分为3组:A组:低血压组,B组:正常血压组,C组:高血压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主动脉夹层例数、性别、分型、既往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法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3组患者的院内病死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0),其中A组病死率最高,为50%,C组病死率最低,为16%。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入院时血压低于正常者院内死亡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压 预后
原文传递
“全球变化数据出版与共享百校传播”第十一场在南京大学举办
10
作者 何华春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2期240-242,363-365,共6页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是现代地理学重要学科领域。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与共享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是一件新生事物,在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是现代地理学重要学科领域。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与共享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是一件新生事物,在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支持开展"全球变化数据出版与共享百校传播"活动。该项活动拟在2017-2020期间,通过在国内外100所大学、科研院所举办系列报告会和互动方式,全面宣传和推动全球变化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报告专家团由全国世界地理学科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团队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科 中国科学院 全球变化科学 中国地理学会 科学传播 数据出版 科学数据共享
原文传递
中国二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被引量:67
11
作者 沈树忠 张华 +11 位作者 张以春 袁东勋 陈波 何卫红 牟林 林巍 王文倩 陈军 吴琼 曹长群 王玥 王向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93,共34页
二叠纪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建立一个高精度的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是阐明这些重大事件因果关系的基础.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分为3统(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和9个阶,在中国分为3统(船山统、阳新统、乐平统)和... 二叠纪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建立一个高精度的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是阐明这些重大事件因果关系的基础.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分为3统(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和9个阶,在中国分为3统(船山统、阳新统、乐平统)和8个阶,除乐平统以外,船山统和阳新统与国际标准划分时限有很大不同.二叠纪历经约4700万年,底界以牙形类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首现为标志,绝对年龄约为(298.9±0.15)Ma,顶界以牙形类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为界,绝对年龄约为(251.902±0.024)Ma.二叠系在中国可识别出35个牙形带、23个䗴带、17个放射虫带和20个菊石带,其中华南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牙形类化石带可作为国际对比的标准.二叠纪δ^(13)C_(carb)变化趋势表明在二叠纪最末期有一次3~5‰的快速负漂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对比,但其他时段可能或多或少受到后期成岩作用影响或仅具有地方性效应.牙形类的δ^(18)O_(apatite)变化趋势表明从石炭纪晚期至空谷期处于一个较冷的时期,空谷晚期开始气候逐渐变暖.长兴期是一个气候较冷期,在二叠纪末有一次8~10℃的快速升高,这次温度升高全球同时发生.^(87)Sr/^(86)Sr比值由阿瑟尔初期的0.7080持续降低至卡匹敦晚期的最低值0.7068~0.7069;乐平世则持续上升,到二叠-三叠系界线处,^(87)Sr/^(86)Sr比值达到0.70708.磁性地层以沃德阶中部Illawarra反向为界,以下称为Kiaman超级反向极性带,以上称为二叠-三叠纪超级混合极性带.瓜德鲁普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卡匹敦晚期,持续时间长.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于约(251.941±0.037)Ma,是突发性的.瓜德鲁普世末期的大海退在华南地区主要发生在Jinogondolella xuanhanensis至Clarkina dukouensis带之间;二叠纪最末期从大海退转入快速海侵发生在Hindeodus changxingensis-Clarkina zhejiangensis带内.二叠纪是一个古地理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时间框架 对比 生物地层 化学地层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殷俊 张玉红 +3 位作者 张伟丽 程珍琪 纪萍 何培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79-1885,共7页
为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共混橡胶的补强改性作用,首先,通过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了GO,并通过乳液共混法制备了GO/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然后,采用SEM、FTIR、XRD、溶胀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了GO、NR-NBR硫化胶和GO/NR-... 为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共混橡胶的补强改性作用,首先,通过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了GO,并通过乳液共混法制备了GO/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然后,采用SEM、FTIR、XRD、溶胀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了GO、NR-NBR硫化胶和GO/NR-NBR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GO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氧化效果较好;橡胶基体中GO分散均匀,且GO/NR-NBR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粗糙程度显著增加;GO的填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表观交联密度;GO/NR-N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GO含量的增加而改善,当GO含量为3.0wt%时,GO/NR-NB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和邵氏A硬度分别提高了53.3%、67.3%和10.5%,断裂伸长率降低了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乳液共混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荞麦秸秆粉还田对杂草及苦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春花 孙道旺 +4 位作者 何成兴 王艳青 卢文洁 尹桂芳 王莉花 《杂草学报》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为探讨荞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荞麦田杂草治理技术,通过2个不同种植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荞麦田杂草抑制及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杂草抑制及苦荞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荞麦秸秆还田量从1 200 kg/... 为探讨荞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荞麦田杂草治理技术,通过2个不同种植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荞麦田杂草抑制及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杂草抑制及苦荞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荞麦秸秆还田量从1 200 kg/hm2增至4 800 kg/hm2时,禾本草及阔叶草的株数及鲜质量较对照明显下降,防除效应明显增高。大山包种植区秸秆还田量为4 800 kg/hm2、安宁种植区秸秆还田量为3 600 kg/hm2时杂草防效、苦荞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整体上大于其他处理,最高产量分别达到1 714.0、1 262.3 kg/hm2,比对照分别增加74.3%、41.0%。综上所述,在大山包种植区4 800 kg/hm2的秸秆还田量及安宁种植区3 600 kg/hm2的秸秆还田量具有良好的杂草抑制效应及苦荞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秸秆还田 杂草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张百顺 张海玲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3-56,共4页
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其社情民意的利益表达、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社区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等不同机制的作用,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秩序良性运行,... 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其社情民意的利益表达、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社区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等不同机制的作用,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秩序良性运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社会治理 统一战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莉 何英 黄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治于2017年2—12月,按照硬币法随机分成对比组、早期治疗组(于发病7天内介入治疗)、晚期治疗组(于发病8~14天介入治疗)三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采用...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治于2017年2—12月,按照硬币法随机分成对比组、早期治疗组(于发病7天内介入治疗)、晚期治疗组(于发病8~14天介入治疗)三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康复的治疗方法,早期和晚期治疗组予以高压氧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变化进行统计,观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早期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晚期治疗组、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值得肯定,且介入治疗的时机越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