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若涵 何碧竹 +5 位作者 郑孟林 彭阳 陈威威 余卓颖 贠晓瑞 徐士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7-1874,共18页
本文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地层学、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盆地分析,并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年代地层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对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羌塘盆... 本文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地层学、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盆地分析,并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年代地层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对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侏罗纪的地层分布特征、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及构造-沉积演化过程。以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标志,将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划分为2个构造层(卡尼阶-诺利阶构造层和瑞替阶-基默里阶构造层),并详细叙述了不同构造层内各地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岩性特征。研究区上三叠统-侏罗系以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海陆过渡相包括三角洲相和潮坪-泻湖相,海相包括碳酸盐缓坡、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卡尼期主要发育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相沉积(北羌塘坳陷)和滨浅海沉积(南羌塘坳陷)。诺利期早期以碳酸盐岩缓坡-混积陆棚沉积为主,诺利期晚期、赫塘期-巴柔期、卡洛期和基默里期主要发育潮坪-三角洲相沉积(北羌塘坳陷)和滨浅海沉积(南羌塘坳陷),巴通期和牛津期以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混积陆棚沉积为主。沉积相东西向带状展布,东部低隆起是分割南北相带的重要构造单元,并在巴通期及牛津期为水下隆起,控制着羌塘东部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及台地边缘的分布。将区域构造背景与沉积记录相结合,总结出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活动陆缘阶段(卡尼期,Ⅰ1)、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诺利期,Ⅰ2)、裂陷-坳陷阶段(瑞替期-巴柔期,Ⅱ1)、被动陆缘-坳陷阶段(巴通期-卡洛期,Ⅱ2)和被动陆缘-坳陷阶段(牛津期-基默里期,Ⅱ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侏罗纪 沉积相 构造-沉积演化 东部低隆带 羌塘盆地东部
下载PDF
樱花新品种‘惜春’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琳 朱淑霞 +5 位作者 李蒙 伊贤贵 段一凡 何碧珠 廖鹏辉 王贤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24,共2页
【目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是樱属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优良品种选育对国产樱花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实生苗为选育材料,对其花器官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惜... 【目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是樱属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优良品种选育对国产樱花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实生苗为选育材料,对其花器官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惜春'为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花期晚、花径大、花红色鲜艳的特点。通过连续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显示其性状稳定一致。【结论】‘惜春'是优秀的红色系樱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品种 ‘惜春'
原文传递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岩浆侵位结晶条件及深部结构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贠晓瑞 陈希节 +4 位作者 蔡志慧 何碧竹 张盛生 雷敏 向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71-3191,共21页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岩的组成、侵位时代、结晶温压及其时空分布等特征仍不清楚,制约着干热岩地热能勘查开采及该区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3口干热岩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样品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矿物温压计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干热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花岗岩类组成,偶见闪长岩包体。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中多数角闪石为铁角闪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压计研究表明,岩体的结晶压力属于中低压(1.91~3.52kbar),温度为中低温(681~693℃),其岩浆结晶深度约在7.2~13.2km。锆石Ti饱和温度计分析表明,该区岩浆结晶温度主要为643~804℃,而恰卜恰北部的沟后杂岩体相较干热岩钻井岩芯钻揭的杂岩体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干热岩原岩形成时间主要为243~236Ma和225~210Ma两个时期,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源区的侵入,与印支期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相关。之后,共和干热岩经历了至少4.2km的隆升剥露。结合前人多种地球物理研究资料,构建了该区深部四层结构构造剖面,干热岩热源可能与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存在局部熔融体有关,且受多条隐伏断裂的影响,盆地基底下的干热岩地热藏具有分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锆石Ti温度计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侵位深度 岩浆结晶温度 共和盆地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结构构造与能源资源潜力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碧竹 郑孟林 +11 位作者 贠晓瑞 蔡志慧 焦存礼 陈希节 郑勇 马绪宣 刘若涵 陈辉明 张盛生 雷敏 付国强 李振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105,共25页
共和盆地处于西秦岭、南祁连、东昆仑造山带结合部,其中发现了高温干热岩及多套烃源岩,但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因、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难以对其开展准确评价和有效勘探开发。本文在系统研究共和盆地及周缘地层发育、沉积充填、... 共和盆地处于西秦岭、南祁连、东昆仑造山带结合部,其中发现了高温干热岩及多套烃源岩,但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因、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难以对其开展准确评价和有效勘探开发。本文在系统研究共和盆地及周缘地层发育、沉积充填、构造变形与盆地深部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盆地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分布区带和勘探方向。多期活动的哇洪山—温泉、多禾茂、瓦里贡、塘格木右行走滑逆冲断裂与青海南山左行走滑逆冲断裂异向、同向相交(切),叠加地幔上涌作用,导致在中新生代共和盆地长期处于走滑-伸展的独特环境,并控制了盆地7个隆起、断陷构造单元的展布及属性。它经历了6期演化阶段:早中三叠世处于昆北弧前盆地及陆缘火山弧带,共和盆地基底主要岩石发育;晚三叠世阿尼玛卿洋闭合并发生碰撞造山,共和盆地褶皱基底形成;晚三叠纪末期发生碰撞后伸展,发育初始小型陆内裂谷盆地;在侏罗纪—白垩纪区域性伸展环境下形成局部断陷盆地;古近纪晚期—中新世发育拉分-断陷盆地;中新世末至今发育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了3个大构造-沉积层序和8个亚层序,发育了深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火成岩相以及多旋回的冲积扇-河流相-滨浅湖相-半深湖相等陆相沉积层序,它们记录了共和盆地的叠合发育演化及多期改造过程,与古特斯阿尼玛卿洋俯冲、后撤式俯冲、碰撞后伸展的近程效应响应,与班公-怒江、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打开、俯冲、闭合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远程效应响应。共和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色造就了盆地较好的油气和地热的能源资源条件。盆地发育有中下侏罗统羊曲组、下白垩统万秀组、新近系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等三套烃源岩,可形成上-中-下三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层层序 深部结构构造 演化与动力学 短路径-多源增热模式 干热岩地热能 油气资源潜力 共和盆地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缘中-新生代热演化史:来自沟后杂岩体及当家寺岩体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8
5
作者 贠晓瑞 蔡志慧 +5 位作者 何碧竹 张盛生 刘若涵 郑孟林 陈辉明 李振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41-3260,共20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隆升初始的时间、位置多有争议。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的结合部,是研究盆-山耦合、构造热演化的理想位置。新近在盆地东北部发现了异常高温的干热岩体,其热源机制和经历的热历史过程是进一步地热... 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隆升初始的时间、位置多有争议。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的结合部,是研究盆-山耦合、构造热演化的理想位置。新近在盆地东北部发现了异常高温的干热岩体,其热源机制和经历的热历史过程是进一步地热藏开发的关键。本文对盆地东北缘青海南山和沟后杂岩体以及盆地内瓦里贡-过马营隆起的当家寺岩体进行了系统的低温热年代学分析,以追溯该区经历的热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模拟结果显示,当家寺岩体和沟后杂岩体自三叠纪结晶以来,在侏罗纪-白垩纪,经历200~150Ma和135~100Ma两期快速冷却抬升,可能与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依次向北碰撞拼接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远程效应有关。裂变径迹和(U-Th)/He模拟结果显示,沟后杂岩体记录到晚中新世(15~5Ma)的快速冷却事件,而盆地东部当家寺岩体的样品未记录到该期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北倾的青海南山南缘逆冲断裂晚新生代再活动使得沟后杂岩体在新近纪晚期快速隆升造成,而当家寺岩体主要受右行走滑-逆冲的瓦里贡断裂的控制,并未发生该时期的快速冷却抬升事件。因此,青藏高原东北部差异隆升、热历史过程不仅受区域构造作用的控制,也明显受不同时期的活动断裂及古地貌的影响。共和盆地东北缘露头岩体热历史过程未见到明显的中新世以来的增热现象,与共和盆地内干热岩存在的增热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青海南山 中-新生代 (U-Th)/He定年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差异隆升
下载PDF
多花黄精植株再生及繁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宇函 俞涵曦 +3 位作者 韩晓文 吴佩珂 漆红兵 何碧珠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5,共6页
以成熟度为70%的优质多花黄精荚果为外植体,建立其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芽萌发诱导培养基MS+BA0.5mg·L^-1+琼脂7.0g·L^-1+蔗糖20g·L^-1+活性炭0.5g·L^-1,萌发率为61.33%;芽增殖诱导培养基MS+BA1.0mg·L^-1+KT1.0... 以成熟度为70%的优质多花黄精荚果为外植体,建立其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芽萌发诱导培养基MS+BA0.5mg·L^-1+琼脂7.0g·L^-1+蔗糖20g·L^-1+活性炭0.5g·L^-1,萌发率为61.33%;芽增殖诱导培养基MS+BA1.0mg·L^-1+KT1.0mg·L^-1+NAA0.3mg·L^-1+蔗糖20g·L^-1+琼脂7.0g·L^-1+活性炭0.5g·L^-1,诱导芽数为3.42个,芽增殖率为76.74%;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1+IAA1.0mg·L^-1+蔗糖20g·L^-1+琼脂7.0g·L^-1+活性炭0.5g·L^-1,生根率为81.71%,平均生根数为6.11个;瓶苗移栽适宜基质为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的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荚果 植株再生 移栽
下载PDF
顺托果勒奥陶系一间房组超深层灰岩储层类型及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焦存礼 何碧竹 +5 位作者 王天宇 尤东华 韩俊 高晓鹏 彭守涛 赵学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5-1846,共12页
顺托果勒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带顺托果勒低隆起之上。该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厚度为168~220m,埋深主要在6300~7850m,超深层储层是研究的关键。经过系统的岩心、铸体薄片、电镜观察和岩心微纳米CT检... 顺托果勒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带顺托果勒低隆起之上。该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厚度为168~220m,埋深主要在6300~7850m,超深层储层是研究的关键。经过系统的岩心、铸体薄片、电镜观察和岩心微纳米CT检测分析,发现该套储层以致密灰岩储层为主,包括砂屑灰岩、凝块灰岩、藻粘结灰岩和藻灰岩等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包括生屑遮避孔、铸模孔、粒内孔、晶内孔、微裂缝和溶蚀孔洞,其中粒内孔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分析和储集空间的三维定量表征表明,储层以台内滩相亮晶藻屑砂屑灰岩和凝块灰岩为最好,孔隙度主要为2%~4%,少量可达12.14%;其次是藻粘结灰岩和藻灰岩。构造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蚀变灰岩,发育溶蚀孔洞、微孔隙和微裂缝,构成良好储集空间体系,从而形成优质储层,这对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储层 储集空间 三维定量表征 一间房组 奥陶系 顺托果勒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保山地体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泽良 蔡志慧 +2 位作者 戚学祥 何碧竹 陈希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561,共16页
滇西潞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保山地体。由于新生代强烈的陆内变形作用,保山地体与青藏高原腹地体的对应关系难以确定。野外观察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潞西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震旦系—寒武系蒲... 滇西潞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保山地体。由于新生代强烈的陆内变形作用,保山地体与青藏高原腹地体的对应关系难以确定。野外观察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潞西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震旦系—寒武系蒲满哨群及下奥陶统大矿山组)大部分碎屑锆石Th/U>0.1,说明其大多为岩浆成因。U-Pb年龄跨度较大,太古宙—早古生代都有分布,且具有明显的562Ma、892Ma及2265Ma年龄峰,以及较弱的1680Ma和2550Ma年龄峰。保山地体潞西地区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羌塘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相似,说明其具有相同的物源——冈瓦纳大陆北部的印度大陆。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保山地体位于印度大陆北缘,与南羌塘、喜马拉雅地体相邻。伴随着俯冲相关的增生造山过程,保山地体形成相应的新元古代末期—早古生代沉积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地体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冈瓦纳大陆 增生造山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特征对裂谷发育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若涵 何碧竹 +5 位作者 焦存礼 蔡志慧 贠晓瑞 彭守涛 郝光明 郭宪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25-3242,共18页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克拉通西北部的盆-山结合部位,新元古代地层齐全且发育前寒武纪蓝片岩,保留了新元古代从洋壳俯冲汇聚到陆壳拉张伸展过程的记录,是近年塔里木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地区。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层序和沉积体...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克拉通西北部的盆-山结合部位,新元古代地层齐全且发育前寒武纪蓝片岩,保留了新元古代从洋壳俯冲汇聚到陆壳拉张伸展过程的记录,是近年塔里木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地区。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构造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仍不清楚,由此也制约着对塔里木克拉通初期裂谷发育演化的认识。本文综合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展布及垂向发育特征,将多处实测剖面与钻井-地震剖面结合,构建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发育序列及空间对比格架。明确了由裂陷控制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南华纪巧恩布拉克组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冰川亚相(冰碛岩)及深水陆棚相;尤尔美那克组,早期以陆上-冰川沉积为主,晚期以冲积扇沉积为主;震旦纪苏盖特布拉克组由冲积扇过渡到辫状河三角洲和潮坪相;奇格布拉克组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通过盆-山构造结合沉积序列分析,确定新元古代经历了三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1)局限深裂谷发育阶段(南华纪),充填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深水陆棚相沉积,其中发育两期不同环境的冰川沉积;(2)裂谷扩张期(震旦纪早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潮坪相沉积;(3)坳陷发育期(震旦纪晚期),广盆浅海环境,发育碳酸盐岩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展布 沉积相 新元古代 新疆阿克苏地区 塔里木克拉通西北部
下载PDF
西藏安多地区早古生代及中生代造山记录:来自安多微陆块-南羌塘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贠晓瑞 蔡志慧 +4 位作者 何碧竹 郑孟林 焦存礼 彭阳 刘若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73-1692,共20页
安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及安多微陆块的结合部位,是研究拉萨地体、羌塘地体起源以及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位置。我们对采自安多地区的前中生代基底岩石及侏罗系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 安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及安多微陆块的结合部位,是研究拉萨地体、羌塘地体起源以及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位置。我们对采自安多地区的前中生代基底岩石及侏罗系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多花岗片麻岩中锆石同时记录了510~505Ma岩浆年龄以及187Ma变质年龄;187Ma的变质锆石与510~505Ma的岩浆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1.7~1.5Ga),表明寒武纪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重熔。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安多微陆块石英岩具有498~484Ma、800~1000Ma和1800~1950Ma的年龄峰值,与南羌塘地体及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相似,表明其在早古生代时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印度陆块边缘。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中侏罗世砂岩及钙质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182~171Ma、450~600Ma、800~1000Ma、1800~1950Ma及2400~2600Ma的年龄峰值,这种年龄分布特征与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相似,而与拉萨地体不同,说明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下-中侏罗统物源主要来自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在早-中侏罗世时安多微陆块与南羌塘地体已经发生了碰撞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 U-PB定年 HF同位素 早古生代造山 侏罗纪造山
下载PDF
花岗岩、氡气与人类肺癌
11
作者 马绪宣 刘飞 +4 位作者 黄河 高利娥 熊发挥 何碧竹 李海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98-4208,共11页
氡作为唯一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其危害性被医学研究所证实。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表明,氡气及其放射性子体的吸入是除吸烟因素之外人类肺癌的第一大致病因子,全球不同国家中大概3%到15%的肺癌是由氡气辐射造成的,氡气与吸烟的协同效... 氡作为唯一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其危害性被医学研究所证实。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表明,氡气及其放射性子体的吸入是除吸烟因素之外人类肺癌的第一大致病因子,全球不同国家中大概3%到15%的肺癌是由氡气辐射造成的,氡气与吸烟的协同效应还会使得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大增。此外,过量氡气吸入还能破坏人的神经系统,造成白细胞减少,导致血凝增加和高血糖症状。氡是U-238衰变而来,而花岗岩是U主要赋存岩石之一。花岗岩是大陆地壳主要成分,约占地壳体积的22%。花岗岩的成因在地质学界研究较多,但花岗岩与人类肺癌的关联却没有引起地质工作者足够多的关注;医学界对氡的危害了解较多,但对氡的来源和花岗岩的关系却知之甚少。本文致力于阐明花岗岩与氡气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为公众科普氡气及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气 花岗岩 地质过程 肺癌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天宫石斛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怡 王玥瑶 +4 位作者 杨柳青 操赛雨 燕鑫 何碧珠 郭梨锦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8-143,F0003,共7页
以天宫石斛荚果为外植体,探究天宫石斛种胚快繁技术。选择荚果外植体适合消毒时间,添加不同有机添加物诱导原球茎,调节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诱导增殖分化,添加适当浓度生根壮苗活性炭。结果表明,消毒10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为30%;... 以天宫石斛荚果为外植体,探究天宫石斛种胚快繁技术。选择荚果外植体适合消毒时间,添加不同有机添加物诱导原球茎,调节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诱导增殖分化,添加适当浓度生根壮苗活性炭。结果表明,消毒10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为30%;添加土豆30 g/L培养基原球茎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95%;6-BA 1.5 mg/L+NAA0.1 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为9.4;活性炭1.2 g/L生根壮苗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达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宫石斛 快繁 原球茎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共和盆地东北部新生代沉积物源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贠晓瑞 何碧竹 +5 位作者 蔡志慧 陈希节 张盛生 刘若涵 郑孟林 李振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75-3796,共22页
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系相互叠置的关键区域,盆地及周缘造山带记录的构造、岩浆、变质、沉积作用事件复杂多样,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沉积演化的关键位置。本文以多口钻井的岩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共和盆地东... 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系相互叠置的关键区域,盆地及周缘造山带记录的构造、岩浆、变质、沉积作用事件复杂多样,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沉积演化的关键位置。本文以多口钻井的岩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共和盆地东北部进行了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组分和重矿物分析,明确了共和凹陷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地层发育格架、沉积相类型、沉积物源及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共和凹陷新生代砂岩具有200~300Ma、400~500Ma、750~1000Ma、1800~2000Ma以及2400~2550Ma的年龄峰值,且主要集中在200~300Ma和400~500Ma,表明三叠纪的侵入岩及浅变质岩是其主要物源。砂岩组分和重矿物分析结果记录到共和盆地东北部在咸水河组和临夏组沉积之间发生过一次构造环境转变,其时共和凹陷的沉积物源发生变化,来自青海南山的物质供给增加。共和盆地东北部共和凹陷新生代沉积物在西宁组-咸水河组沉积时物源方向为NEE方向,而在临夏组沉积时物源方向为NNE方向。青海南山的隆起主要发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分隔了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锆石U-PB 物源分析 构造-沉积演化 新生代
下载PDF
构造作用对花岗岩宏观裂缝系统的控制:以共和盆地东北部党家寺岩体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振宇 贠晓瑞 +5 位作者 何碧竹 张新远 蔡志慧 郑孟林 刘若涵 陈海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78-3596,共19页
花岗岩中先存裂缝系统的识别、评价与建模,关系到干热岩热能提取的有效性、规模性、安全性,是地热能勘查、开采的难点与关键点。本文对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勘察开采示范区紧邻的当家寺岩体开展了详细地质野外调查及综合分析,观测了花... 花岗岩中先存裂缝系统的识别、评价与建模,关系到干热岩热能提取的有效性、规模性、安全性,是地热能勘查、开采的难点与关键点。本文对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勘察开采示范区紧邻的当家寺岩体开展了详细地质野外调查及综合分析,观测了花岗岩体内裂缝的产状、类型和样式,详细解剖了岩体裂缝系统组成及空间分布,探讨了构造作用对裂缝系统形成的时限、动力学成因的控制。研究发现其宏观裂缝系统以构造破裂缝为主,同时还发育少量的成岩缝。构造缝主要由小尺度断裂、火成岩脉、石英脉、方解石脉及多期节理缝共同构成;在岩体不同分区部位的断裂、脉体及节理等裂缝体系发育差异明显,脉体、节理受临近断层控制,其三者走向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且存在明显的多期次性。根据产状、交切关系及应力机制可以划分为5种构造破裂类型:单一应力场形成的节理系、叠加先期形成单向滑移的共轭节理组、持续走滑剪切形成的雁列石英脉与共轭节理组合、拉张形成的岩脉及脉内雁列节理组、多期次叠加形成的网状裂缝。宏观裂缝系统的形成与三叠纪末期碰撞后伸展、侏罗-白垩纪区域性隆升、渐新世-中新世中期走滑断裂活动、中新世晚期以来走滑-逆冲转换等有关。现存大量共轭剪节理形成应力场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NE)有差异,反映了古走滑剪切构造作用的影响。宏观裂缝系统的差异分布,不仅对花岗岩型干热岩热储层规模、质量、分布有约束,也控制着后期的建储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体系 破裂过程 构造作用 干热岩地热能 党家寺岩体 共和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及深层有利烃源岩发育区预测
15
作者 何碧竹 焦存礼 +8 位作者 刘若涵 曹自成 蔡志慧 兰明杰 贠晓瑞 朱定 姜忠正 杨玉杰 李振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42,共24页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沉积发育对于了解克拉通初始发育及超深层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因其埋深大,资料稀少,在盆地深埋区的研究极为困难,资料也存在一定的多解性。通过采用盆-山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多种方法联合研究发现,新元古代塔里木...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沉积发育对于了解克拉通初始发育及超深层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因其埋深大,资料稀少,在盆地深埋区的研究极为困难,资料也存在一定的多解性。通过采用盆-山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多种方法联合研究发现,新元古代塔里木盆地至少经历了3期构造旋回,形成3个沉积超层序和7~9个层序。盆地与盆缘新元古代沉积相带分布受断陷控制而变化差异较大,发育有陆棚相、冰川相、盆地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潮坪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海相和冲积扇-河流相等不同的沉积相,还发育有火成岩相。对南华纪—早寒武世之间主要的不整合结构构造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盆缘及盆地内深埋区构造-沉积格架反映了伸展环境下的不整合结构构造特征,主要类型包括单斜低角度不整合、渐进角度不整合、断控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它们进一步揭示了不同部位的构造作用过程。根据层序地层特征、新元古代断裂活动、不整合三元结构构造、震旦系及南华系地震地层学特征及波阻抗属性特征综合分析,重建了塔里木盆地深埋区震旦系、寒武系沉积前的构造古地理,各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南华纪晚期、震旦纪晚期断陷分布、沉降中心的分布和构造变形差异等有关。与Rodinia超大陆外向生长与裂解、Gondwana拼合响应,塔里木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演化经历了3个旋回:第一旋回为盆地内深裂陷启动期(900~760 Ma),第二旋回为深裂陷发育期(ca.750~630 Ma),第三旋回为裂陷快速扩张期及衰退期(630~520 Ma),3个旋回分别与塔里木陆块周缘新元古代早期俯冲相关的弧后伸展、中期裂谷盆地和晚期被动大陆边缘等大地构造环境转换相关。广盆存在的寒武系与震旦系或前震旦系不整合,揭示了震旦纪、寒武纪之交是塔里木地块由多个裂谷-断陷盆地向统一克拉通盆地的重要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不整合结构构造 古构造-古地理 多期转换 新元古代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大黄花虾脊兰种子特性及无菌播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平 陈秀萍 +4 位作者 李珺 吴沙沙 何碧珠 兰思仁 翟俊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大黄花虾脊兰自然结实120~150d成熟未开裂的蒴果作为研究材料,对56个果荚中种子的有胚率进行统计,并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选取最佳用于无菌播种的果荚.以活力最佳的果荚为研究材料,对在不同含量的NAA、6 BA、KT及不同有机添加物下... 以大黄花虾脊兰自然结实120~150d成熟未开裂的蒴果作为研究材料,对56个果荚中种子的有胚率进行统计,并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选取最佳用于无菌播种的果荚.以活力最佳的果荚为研究材料,对在不同含量的NAA、6 BA、KT及不同有机添加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花虾脊兰种子的有胚率为15.57%~95.66%,平均值为45.15%±2.68%,授粉后140 d的蒴果种子活性最佳;种子萌发120和140 d后种胚突破种皮生长为原球茎,150 d顶端分生出明显的芽生长点,底部生出肉质的不定根;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2 g·L^-1 Hyponex 1+1/2 MS+0.37 mg·L^-1 MgSO 47H2O+25 g·L^-1蔗糖+1.0 mg·L^-16 BA+0.2 mg·L^-1 NAA+1.0 mg·L^-1 KT+5.5 g·L^-1琼脂粉+1.5 g·L^-1活性炭+2 g·L^-1牛肉粉蛋白胨+50g·L^-1洋葱,pH5.7~5.8,培养(140±10)d可形成原球茎,萌发率达39.64%±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花虾脊兰 无菌萌发 种子活性 有胚率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和评估金线莲基因组大小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瀚 王晶晶 +3 位作者 黄华星 何碧珠 兰思仁 马晓开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6-771,共6页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金线莲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选取金线莲新鲜嫩叶为待测材料,选用3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解离,制备细胞核悬浮液.以鸡红细胞核为内标,使用碘化丙啶(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荧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换算,建立了以流...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金线莲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选取金线莲新鲜嫩叶为待测材料,选用3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解离,制备细胞核悬浮液.以鸡红细胞核为内标,使用碘化丙啶(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荧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换算,建立了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定金线莲基因组大小的参考方法.研究发现使用Galbraith′s解离液对金线莲样品的解离效果较好,测得金线莲基因组DNA的2C含量为6.83±0.067 pg.结果表明,基于流式细胞技术,优化解离和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金线莲的基因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流式细胞技术 基因组大小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温泉地区花岗岩体侵入与新生代构造变形:对东北帕米尔中新世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志慧 何碧竹 刘若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7-3151,共15页
帕米尔高原是受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持续汇聚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以强烈地壳增厚和缩短、大量断裂和片麻岩穹窿的形成以及广泛的陆内岩浆活动为特征。以往有关帕米尔陆内岩浆岩的讨论多集中于对其地球化学成分及其所指示的构造背景... 帕米尔高原是受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持续汇聚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以强烈地壳增厚和缩短、大量断裂和片麻岩穹窿的形成以及广泛的陆内岩浆活动为特征。以往有关帕米尔陆内岩浆岩的讨论多集中于对其地球化学成分及其所指示的构造背景的研究方面,而对岩浆形成与大型新生代构造之间的联系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东北帕米尔塔什库尔干温泉地区新生代花岗岩及其围岩中锆石U-Pb和Ar-Ar年代学研究,结合该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分析,揭示岩浆侵入与区域构造变形之间的关系。U-Pb及Ar-Ar测年结果显示温泉地区花岗岩脉形成时代为中新世(11.8±0.2Ma),其及其围岩在10.8±0.1Ma冷却到300℃左右;中新世花岗岩脉中继承锆石及围岩片岩中碎屑锆石U-Pb的年龄分布特征迥异,它们分别具有类似松潘-甘孜地体以及中帕米尔地体的物质来源。花岗岩内部几乎无变形,围岩片岩变形主要体现为近E-W向的伸展构造,反映其形成于拉张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推测温泉中新世花岗岩脉为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峰构造单元岩石部分熔融产物,是在东北帕米尔地壳从挤压增厚向局部伸展转换的过程中形成的,此时,公格尔伸展断裂系可能已经开始发育;此后,直到6~4Ma,公格尔伸展断裂系开始快速运动,与之相伴公格尔-慕士塔格片麻岩穹窿快速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帕米尔 中新世岩浆岩 构造变形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中三叠世花岗岩组合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希节 贠晓瑞 +5 位作者 雷敏 蔡志慧 张盛生 刘若涵 李毅兵 何碧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52-3170,共19页
青海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以往有关共和盆地及邻区早-中三叠世岩浆岩成因机制的认识分歧较大,且研究主要集中在露头岩石方面。本文以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深部花岗岩岩芯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石学、长石电子探针、主微量... 青海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以往有关共和盆地及邻区早-中三叠世岩浆岩成因机制的认识分歧较大,且研究主要集中在露头岩石方面。本文以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深部花岗岩岩芯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石学、长石电子探针、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矿物组成及长石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花岗岩主要为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奥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36.5±1.7Ma,英云闪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41.6±3.0Ma。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这些花岗岩主要为准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全岩Ta-Nb-Hf等不相容元素图解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明共和盆地的236.5~241.6Ma花岗岩显示火山弧及同碰撞花岗岩成分特征,说明中三叠世共和地区发生俯冲-碰撞转换。结合本文数据与区域背景资料,作者认为:共和盆地早-中三叠世花岗岩组合的形成与印支期宗务隆洋的南向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此时,在宗务隆-青海南山-西秦岭北缘存在统一的大陆边缘弧环境;在236~241Ma时发生俯冲-碰撞转换;晚三叠世时宗务隆-青海南山-西秦岭北缘已处于碰撞期和后碰撞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中三叠世 花岗岩组合 俯冲-碰撞转换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石仙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宇函 俞涵曦 +3 位作者 李静 韩晓文 阮育慧 何碧珠 《农业工程》 201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石仙桃为治疗头痛药品的主要材料来源,针对其种子萌发的研究可为制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以成熟度为150 d优质石仙桃荚果为外植体,探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激素和附加物建立再生体系对石仙桃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仙... 石仙桃为治疗头痛药品的主要材料来源,针对其种子萌发的研究可为制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以成熟度为150 d优质石仙桃荚果为外植体,探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激素和附加物建立再生体系对石仙桃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仙桃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 0 mgL+NAA 0. 1 mgL+KT 0. 5 mgL+蛋白胨1 gL;原球茎诱导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 0 mgL+KT 0. 5 mgL+NAA 0. 5 mgL+蛋白胨1 gL;假鳞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蛋白胨1. 5 gL+香蕉泥40. 0 gL+土豆泥40. 0 gL+花宝1号1. 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仙桃 种子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