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3
1
作者 段贤春 黄石 +4 位作者 彭代银 韩岚 汪小莉 汪永忠 潘凌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和(或)矿物药等成份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增加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难度,而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优点,近年来... 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和(或)矿物药等成份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增加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难度,而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常见数据库和软件,其次简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研究基本方法与技术,最后列举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以期为深入了解和应用网络药理学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网络药理学 数据库 网络构建 网络分析 作用机制 慢性疾病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徐保芹 王洁 +4 位作者 张超 韩兰 吴丽丽 姚明 曹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1,共6页
目的腹腔镜手术患者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以加快术后康复。文中旨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麻醉科8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 目的腹腔镜手术患者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以加快术后康复。文中旨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麻醉科8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根据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术毕40 min前泵注DEX 0.5μg/kg,术后PCIA予DEX 2.5μg/kg+舒芬太尼2.5μg/kg)、对照组(仅术毕前40 min静脉泵注等量的等渗盐水10 min,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2.5μg/kg),每组40例。分析比较2组拔管前后的呛咳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及术前、术后2 h、24 h、48 h血浆胃动素的浓度、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等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前后呛咳评分及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 h、24 h血浆胃动素浓度[(391.39±54.49)、(321.96±36.50)pg/mL]较对照组[(478.81±42.94)、(385.64±38.03)pg/mL]显著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 h、24 h中重度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0%、2.5%)较对照组(25.0%、20.0%)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寒颤、烦躁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但术后口干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前泵注0.5μg/kg DEX,PCIA小剂量维持,可减少术后血浆胃动素的释放,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腹腔镜手术 血浆胃动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分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费秀文 董爱梅 +11 位作者 郭晓蕙 温冰 齐心 张丽娜 孟民 郭宇 黄雨澄 孔玉侠 张晨 昊篮 王晶晶 郑嘉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2-657,共6页
背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同时可导致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约5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患病情况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 背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同时可导致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约5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患病情况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发生情况及其分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xcel表进行随机抽样,从2018-11-01至2018-12-31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站点(爱民街站、鼓楼站、百米站、德内站、西四站、柳荫街站)进行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筛查的27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采用Ewing试验进行CAN筛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分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6例患者,其中无CAN(0级)15例(11.0%),亚临床CAN(1级)38例(28.0%),临床CAN(2级)57例(41.9%),严重CAN(3级)26例(19.1%)。不同CAN分级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卧位舒张压、吸烟史、高血压发生率、脑血管病发生率、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口服甲钴胺及B族维生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AN分级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病程、卧位收缩压、冠心病发生率、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口服二甲双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6.878,95%CI(3.003,15.753)]、2型糖尿病病程[OR=4.422,95%CI(2.048,9.546)]、周围神经病变[OR=2.830,95%CI(1.315,6.090)]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分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发生率(61.0%)较高,而年龄、2型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CAN分级的影响因素,应加以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脏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Ewing试验 影响因素分析 社区参与研究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季兆洁 韩岚 +2 位作者 吴欢茹 郭栋栋 彭代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100,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糖氧剥夺(OGD)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模型,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建立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中、低质量浓度组... 目的:通过建立糖氧剥夺(OGD)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模型,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建立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中、低质量浓度组(O.8,0.4,0.2g·L^-1)和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BMECs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可显著提高拟缺血损伤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改善细胞形态,降低MDA水平(P〈0.05),增强SOD活性(P〈0.05,P〈0.01)。增加内皮细胞VEGF和HIF-α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通过HIF-α途径增强VEGF表达有关,显示中药组方可发挥整体调节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糖缺氧损伤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异同与交互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蒙蒙 韩岚 +1 位作者 刘竹青 彭代银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932-1940,共9页
随着对细胞死亡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之间的相似、差异和交互串联关系逐渐被发现。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是常见的程序性死亡。它们之间在形态和分子机制方面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就细胞凋亡、细胞焦亡... 随着对细胞死亡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之间的相似、差异和交互串联关系逐渐被发现。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是常见的程序性死亡。它们之间在形态和分子机制方面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就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的异同和交互进行综述,以便清晰地认识这些程序性细胞死亡,为疾病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坏死性凋亡
原文传递
瘀血痹片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干预作用及抗炎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袁蓓 苏晓慧 +4 位作者 郭婉怡 汪倩 刘春芳 韩岚 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62,共11页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索抗炎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给药组和阳性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瘀血痹片(0.1,0.2,0.4 g·kg^(-1))和甲氨蝶呤(0.4 mg·kg^(-1)),每3 d检测发...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索抗炎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给药组和阳性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瘀血痹片(0.1,0.2,0.4 g·kg^(-1))和甲氨蝶呤(0.4 mg·kg^(-1)),每3 d检测发病率、机械痛敏阈值及冷刺激痛敏;给药30 d后取材,外周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分析CI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IA大鼠关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8,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大鼠肉瘤(Ras)及Raf-1蛋白表达情况。此外,采用10μg·L^(-1)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类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转移小室法检测RA-FLS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RA-FLS中Ras,Raf-1,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模型组发病率升高,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P<0.01),冷刺激反应评分显著增高(P<0.01),外周血中PLT和FIB含量,大鼠关节组织病理评分,RA-FLS迁移和侵袭细胞个数及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瘀血痹片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CIA大鼠发病率,提高其机械痛阈值并降低冷刺激痛敏反应评分(P<0.05,P<0.01);降低CIA大鼠外周血中PLT和FIB含量(P<0.05,P<0.01),改善关节滑膜增生、骨及软骨破坏等病理变化(P<0.05,P<0.01),并抑制RA-FLS的迁移及侵袭。此外,瘀血痹片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著抑制CIA大鼠关节组织中IL^(-1)β,IL-8,Ras,Raf-1和p-NF-κB p65的含量,以及RA-FLS细胞中Ras,Raf-1及p-NF-κB p65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瘀血痹片具有降低大鼠CIA发病率、关节炎临床症状和改善关节组织病理变化、抑制滑膜生成等作用,并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对Ras/Raf-1/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瘀血痹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 炎症因子 Ras/Ra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继陈 韩岚 +1 位作者 张艳艳 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桃红四物汤中6种指标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 Infinity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AD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桃红四物汤中6种指标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 Infinity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AD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 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为0.05%乙酸水(含7.84 mmol/L乙酸铵),B为甲醇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和多波长融合检测方法,流速0.2 μL/min,进样量2 μL,柱温25 ℃。结果 6种指标性成分的线性、分离度、稳定性、重复性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定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高,可适用于桃红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指标性成分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调节NF-κB信号通路保护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安鲁 施慧 +3 位作者 彭代银 韩岚 戴荣 王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对模型大鼠心肌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药物连续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心...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对模型大鼠心肌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药物连续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F-κBp65、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和血清IL-1β、IL-6含量。结果:T2DM模型大鼠出现显著心脏结构和功能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p65、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干预8周后,可显著改善T2DM模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NF-κBp65、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有效改善T2DM模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其机制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2型糖尿病 核因子KAPPA B 心脏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章梦玲 蔡明 +5 位作者 夏文文 戴文涛 赵梦蝶 韩燕全 韩岚 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64-70,共7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及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DE模型大鼠。选取成功建立的DE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桃红四物汤低剂...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及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DE模型大鼠。选取成功建立的DE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桃红四物汤低剂量(4.5 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倍)、中剂量(9 g/kg)、高剂量(18 g/kg)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多奈哌齐组(1 mg/kg),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5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与体质量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分泌酶(β-secretase,BACE1)、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mRNA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血糖水平(P<0.05),显著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体内TG、TC、LDL-C水平(P<0.05),升高体内HDL-C水平(P<0.05),能显著减少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损伤,降低脑组织内LPO含量、NOS活性(P<0.05),能显著抑制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APP、BACE1、Aβ_(1-40)、Aβ_(1-42)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降低DE模型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通过抑制APP和BACE1的表达,减少Aβ的积聚,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糖尿病脑病 神经细胞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2019—2021年)”在国家科技布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子寒 王芳 +8 位作者 韩岚 李耿 温长路 韩晶岩 尤良震 徐愿 高铸烨 方南元 张霄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7-1144,共8页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自2019年以来连续3年启动面向行业征集“中医药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咨询项目。截至目前共遴选出18项作为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自2019年以来连续3年启动面向行业征集“中医药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咨询项目。截至目前共遴选出18项作为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在国家、地方、科研机构各级科技规划部署,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遴选培育以及创新基地建设等重要科技工作中均有应用体现,充分发挥了学会智库咨政建言作用。该文首次回顾了重大问题的遴选情况,系统梳理其在国家科技布局中的应用,并提出现有问题和改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遴选工作和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为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政策研究 中医药理论 产业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融入《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晓益 吴鸿飞 +8 位作者 宣自华 刘雅蓉 姚瑶 程卉 李丽丽 刘竹青 韩岚 严家凤 汪宁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0期181-182,共2页
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理念下,结合医药学基础课程的特点,修订含有德育目标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从而达到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目标。
关键词 医药学基础 课程思政 核心价值观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桔梗皂苷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艳艳 王继陈 +2 位作者 韩岚 彭代银 桂双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19-3622,共4页
目的:优选桔梗皂苷纯化工艺及桔梗皂苷滴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选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差异、圆整度、拖尾、溶散时限综合指标优选桔梗皂苷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桔梗皂苷最佳纯化工艺:吸... 目的:优选桔梗皂苷纯化工艺及桔梗皂苷滴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选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差异、圆整度、拖尾、溶散时限综合指标优选桔梗皂苷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桔梗皂苷最佳纯化工艺:吸附流速为6BV/h,依次用10BV蒸馏水、5BV 7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6BV/h;桔梗皂苷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是:药物与基质比1∶6,药液温度85℃,滴速为40滴/min,滴距为20cm。结论:通过单因素法优选的桔梗皂苷及正交试验法优选桔梗皂苷滴丸成型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皂苷 桔梗皂苷 滴丸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2012—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毒理学研究方向资助项目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岚 林朝展 +1 位作者 赵海霞 韩立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5-1420,共6页
该文介绍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毒理学研究方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中药毒理学研究方向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中药的毒性机制、毒效关系、减毒机制、毒理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角度探讨该研究方向的重要科学问题及特色研究项目... 该文介绍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毒理学研究方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中药毒理学研究方向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中药的毒性机制、毒效关系、减毒机制、毒理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角度探讨该研究方向的重要科学问题及特色研究项目。同时,建议中药毒理学研究工作者在申请项目时,应进一步理解中药“毒”内涵,不断凝练富有特色的科学问题,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毒理学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药学 中药毒理学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芳芳 韩岚 +3 位作者 彭代银 汪蒙蒙 胡寿山 夏文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的方法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和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缺糖缺...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的方法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和PC12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促进PC12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和ROS的产生,抑制MDA的活性,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上调HIF-1α和Bcl-2的表达并下调Bax的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缺糖缺氧 再灌注损伤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PC12细胞 共培养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心肺衰竭危重患者院际转运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淑芹 张春艳 +9 位作者 孙兵 万娜 李绪言 徐新 尹茜 韩兰 王凯 张煜 顾玥 贾燕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ECMO院际转运在国外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且规范,而我国却刚开始尝试,国内相关文献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所以本文从ECMO院际转运的形式、转运流程、转运团队的组成、转运交通工具的选择、转运设备和耗材管理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等方面... ECMO院际转运在国外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且规范,而我国却刚开始尝试,国内相关文献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所以本文从ECMO院际转运的形式、转运流程、转运团队的组成、转运交通工具的选择、转运设备和耗材管理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ECMO院际转运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患者 院际转运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调节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继陈 韩岚 +1 位作者 张艳艳 彭代银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3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是否可以调节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中由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对子宫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复制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桃...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是否可以调节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中由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对子宫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复制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和益母草颗粒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给药期间收集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数据,给药7 d后进行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状态,测定血清ROS、SOD、GSH、GSH-Px含量,并对组织中Nrf2、HO-1、γ-GCS、Bcl-2、Bax的蛋白表达定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明显并伴随炎症细胞浸润,ROS明显升高,SOD、GSH、GSH-Px含量较低,Bcl-2蛋白表达量较少,Bax蛋白表达量较高,细胞凋亡较多。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各剂量组和益母草颗粒组子宫内膜修复明显,ROS降低,SOD、GSH、GSH-Px含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Bax蛋白表达量降低,细胞凋亡较少。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内膜恢复,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并很有可能是通过Nrf2通路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不完全流产 SD大鼠
下载PDF
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探索与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媛 桂文琪 +3 位作者 聊晓玉 孙纪 韩岚 彭代银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3期525-531,共7页
目的构建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称重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MNNG组(M1组,150μg·m^(L-1))、MNNG复合温热药组(M2组)、MNNG复合甲状腺激素灌胃组(M3组)。M1、M2、M3三组... 目的构建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称重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MNNG组(M1组,150μg·m^(L-1))、MNNG复合温热药组(M2组)、MNNG复合甲状腺激素灌胃组(M3组)。M1、M2、M3三组采用饥饱失常并给予3%雷尼替丁饲料,同时灌胃2 mL 150μg·m^(L-1) MNNG溶液,自由饮用100μg·m^(L-1) MNNG溶液。M1组每周灌胃2 mL MNNG并自由饮用MNNG溶液;M2组每周灌胃MNNG并自由饮用MNNG,自第七周起,M2组需另加灌胃制附子、干姜、肉桂水煎液21 d;M3组每周灌胃MNNG并自由饮用MNNG,自第七周起,M3组需另加灌胃甲状腺激素混悬液21 d。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24 h进食量和抓力,动态观察大鼠表征,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内分泌代谢激素和胃肠激素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进食量减少,病理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囊状增生,肠化等;M2、M3组大鼠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环磷腺苷(cAMP)、肾上腺酮(Cor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M2、M3组大鼠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M2、M3组大鼠血清中胃泌素17(GAS-17)、胃动素(MTL)含量较正常组和M1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以MNNG诱导CAG疾病模型大鼠为基础,分别通过温燥中药灌胃伤阴和西药灌胃模拟阴虚证症状表现均可建立CAG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可用于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证结合模型 胃阴不足证
下载PDF
天麻素通过调节SREBP1c信号通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孟莲 张耀文 +3 位作者 唐林峰 巩仔鹏 韩岚 王丹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7,共8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HFHC)诱导的小鼠在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中的影响,研究天麻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采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HFHC)诱导的小鼠在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中的影响,研究天麻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采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天麻素组(50 mg·kg^(-1))、模型组、模型加天麻素组(50 mg·kg^(-1))。小鼠给予HFHC喂养4周建立NAFLD模型,4周后处死并取出小鼠肝脏组织。体外实验选用Huh7细胞,分为5组,游离脂肪酸(200μmol·L^(-1),油酸-棕榈酸2∶1)诱导NAFLD细胞模型;24 h后每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天麻素(0、5、10、20、40μmol·L^(-1))继续培养24 h。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肝脏和Huh7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TG)的水平。相关试剂盒检测肝脏TC、TG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质合成关键蛋白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LDL-C和TG含量显著升高(P<0.01),出现脂肪肝病变且肝内TC、TG和FFA含量显著升高(P<0.01),Huh7细胞脂质蓄积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鼠和Huh7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N、ACC1和SC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治疗后小鼠血清TC、LDL-C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脂肪肝病变明显改善,肝脏TC、TG和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uh7细胞脂质蓄积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和Huh7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N、ACC1和SCD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天麻素能够降低肝内脂质积累与血脂水平,改善HFHC诱导的NAFL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REBP1c脂质合成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血脂紊乱 脂肪变性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永利 安云芳 +1 位作者 韩兰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变应性鼻炎(AR)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I型变态反应。目前AR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 变应性鼻炎(AR)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I型变态反应。目前AR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可通过神经、免疫及内分泌通路与多个器官发生交互作用,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进而影响哮喘、AR等变应性疾病,因此肠道菌群紊乱或许是AR发病的机制之一。故本文将从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肠道菌群与AR的关系以及应用益生菌、益生元、细菌裂解产物改善菌群失调治疗AR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治疗AR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肠道菌群 免疫系统 益生菌 益生元 细菌裂解产物
下载PDF
黄精对原发性痛经大鼠药效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聊晓玉 方静 +7 位作者 方媛 桂文琪 孙纪 韩燕全 韩岚 吴存林 龙子江 孙松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5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初步研究黄精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雌激素与缩宫素联合法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判断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6-keto-PGF_(1)... 目的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初步研究黄精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雌激素与缩宫素联合法建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判断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6-keto-PGF_(1)α和β-EP的含量以及子宫组织中PGF_(2)α和PGE_(2)的含量;离体组织器官恒温灌流系统测定子宫肌张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扭体潜伏时间缩短,扭体次数明显增加,表明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6-keto-PGF_(1)α、β-EP的含量显著提升,大鼠子宫组织中PGF_(2)α的含量明显降低,PGE_(2)的含量显著提升,子宫肌张力明显下降。HE染色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子宫上皮细胞空泡病变基本消失,充血现象明显改善。结论黄精对原发性痛经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可能与大鼠体内PGE_(2)、PGF_(2)α等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原发性痛经 药效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