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灵芝使用的起源考古学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媛 王亚君 +6 位作者 孙国平 王烨然 曹丽娟 沈岳明 袁冰 韩东 黄璐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80-1188,共9页
通过实地考察,从浙江3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共发现了5份疑似史前灵芝样本(G1~G5),且均出土于文化层灰坑.经^(14)C放射性同位素质谱分析,证实田螺山遗址出土的G1样本距今约6817±44年,余杭南湖遗址出土的G2样本距今约5379±59年,... 通过实地考察,从浙江3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共发现了5份疑似史前灵芝样本(G1~G5),且均出土于文化层灰坑.经^(14)C放射性同位素质谱分析,证实田螺山遗址出土的G1样本距今约6817±44年,余杭南湖遗址出土的G2样本距今约5379±59年,千金塔地遗址出土的G5样本距今约4508±50年,分别属于河姆渡早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根据担孢子表观形态鉴定G1~G5样本为担子菌纲灵芝属真菌.河姆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前灵芝与双鸟木雕头饰、玉器等巫用文物一起出土,推测当时巫已经在使用灵芝.史前灵芝样本的发现将人类使用灵芝的时间从汉朝推进到距今6800年,伴随着早期农业的形成,人们对具有灵芝外观的真菌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孢子 中药起源 本草考古 新石器时期
原文传递
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记录的水文环境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宪荣 郑洪波 +7 位作者 胡竹君 杨青 孙国平 凌光久 周友胜 成玥 曹叶婷 王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76,共14页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描述、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高分辨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元素扫描、硅藻和粒度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时期(265~211 cm,约7.0~6.5 cal ka BP),该层堆积混杂,砂含量较高,含石块及陶片,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具有海相性指示意义的Ca元素强度相对较低,优势硅藻种为淡水需氧气生种,指示了淡水的沼泽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2)文化层之上为黏土质粉砂与白灰色砂互层的平行层理,与下覆文化层为不整合接触,沉积厚度达183 cm(211~28 cm),年代约4.2~4.0 cal ka BP, Ca元素强度较高,硅藻组合中优势种为咸水和半咸水种,推测该时期可能为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快速沉积;(3)第三阶段(28~0 cm)为混杂堆积,含较多铁锰氧化物斑点, Ca元素强度低,硅藻主要属种为淡水附生种,可能为现代水稻田环境.本研究主要揭示了田螺山遗址7.0~6.5 cal ka BP的水文环境背景以及4.2 cal ka BP左右的事件沉积,对深入了解田螺山遗址先民生活的环境背景及区域极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洪水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硅藻
原文传递
Diffusive field coupling-induced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eural circuits under energy balance
3
作者 王亚 孙国平 任国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When charged bodies come up close to each other,the field energy is diffused and their states are regulated under bidirectional field coupling.For biological neurons,the diversity in intrinsic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 When charged bodies come up close to each other,the field energy is diffused and their states are regulated under bidirectional field coupling.For biological neurons,the diversity in intrinsic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energy can create synaptic connection for fast energy balance and synaptic current is passed across the synapse channel;as a result,energy is pumped and exchanged to induce synchronous firing modes.In this paper,a capacitor is used to connect two neural circuits and energy propagation is activated along the coupling channel.The intrinsic field energy in the two neural circuits is exchanged and the coupling intensity is controlled adaptively using the Heaviside function.Some field energy is saved in the coupling channel and is then sent back to the coupled neural circuits to reach energy balance.Therefore the circuits can reach possible energy balance and complete synchronization.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iffusive energy of the coupled neurons inspires the synaptic connections to grow stronger for possible energy ba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 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neural circuits Hamilton energy synapse connection
下载PDF
检修的共用接地极线路分流电流实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少伯 谢国平 +5 位作者 孙栩 王华伟 雷霄 王明新 李新年 王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66-3072,共7页
共用接地极在土地占用、建设投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使用价值。但共用接地极在检修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接地极线路检修时,运行直流系统可能会出现不平衡运行或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检修接地极线路会有电流流... 共用接地极在土地占用、建设投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使用价值。但共用接地极在检修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接地极线路检修时,运行直流系统可能会出现不平衡运行或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检修接地极线路会有电流流过,对检修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为充分掌握检修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分流水平,对3个共用接地极的6个换流站的接地极线路分别进行试验测量。通过统计比较的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接地极线路和换流变中性点的分流百分比以及分流电流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得出影响检修接地极线路分流电流的因素主要包括:挂接的检修接地的位置、接地极电阻、入地电流水平等。依据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得到的结果,为共用接地极的直流系统检修时的运行方式安排提供了工程数据参考,对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共用接地极 接地极线路 分流电流 换流变中性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