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振华 赵国平 +4 位作者 郑东升 陈仕杰 石志坚 李岱 辛玉宏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66例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输尿管软镜术后...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66例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输尿管软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66例肾结石患者均顺利完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手术,术后9例(13.6%)患者发生尿脓毒血症。术后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脓尿、结石大小、手术持续时间、感染性结石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结石手术史、肾功能不全、肾盂积水、术前尿细菌培养、结石大小、脓尿、手术持续时间、感染性结石等作为自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有脓尿(P=0.019),手术持续时间(P=0.021),感染性结石(P=0.032)。结论脓尿、手术持续时间、感染性结石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尿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安徽省哨点监测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国平 史永林 +4 位作者 查震球 张进 宋律 马婉婉 苏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11—2015年2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T-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 目的了解安徽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11—2015年2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T-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结果共检测了1 415份标本,阳性标本638份,阳性率为45.09%,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阳性率为26.71%、15.41%、5.65%、5.87%;疾病存在明显季节性,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肠道腺病毒4~6月份阳性率较高;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的高发人群为6~35月龄婴幼儿。结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安徽省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6~35月龄婴幼儿为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肠道腺病毒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摆位误差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玉成 陈维军 +7 位作者 单国平 赵凯 史国栋 邵凯南 李浦 杨一威 陈祥 程品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8期869-873,共5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患者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学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4例肺癌患者进行SBRT计划设计,并将计划移植到Delta4剂量验证模体中进行剂量计算,在Varian Trilogy加速器上进行照射,通过移动治疗床模拟患者左(+X...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患者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学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4例肺癌患者进行SBRT计划设计,并将计划移植到Delta4剂量验证模体中进行剂量计算,在Varian Trilogy加速器上进行照射,通过移动治疗床模拟患者左(+X)、右(-X)、头(+Y)、脚(-Y)、腹(+Z)、背(-Z)方向上1、3、5 mm的摆位误差,对这6个方向γ通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在γ(3%/3 mm,2%/2 mm)两个标准情况下验证摆位误差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γ(2%/2 mm)参数下仅摆位误差为1 mm时的右方向和脚方向与原计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3%/3 mm)参数下摆位误差为1 mm时所有方向与原计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摆位误差为1 mm时各方向的两个标准的γ通过率均>90%;当摆位误差为3 mm时,γ(3%/3 mm)的右、脚、腹和背方向的γ通过率>90%,其它方向以及γ(2%/2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均<90%;当摆位误差为5 mm时,各方向的两个标准的γ通过率均<90%,头方向γ(2%/2 mm)通过率降为(35.29±8.40)%。结论:摆位误差对于SBRT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有较大的影响,标准越严格,摆位误差对验证通过率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肺癌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国平 史舅生 +1 位作者 靳兆印 尹若丰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891-895,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0月—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OTF患者93例,均行PVP治疗,其中男性47...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0月—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OTF患者93例,均行PVP治疗,其中男性47例,女性46例;年龄62~79岁,平均65.1岁。致伤原因跌倒伤60例,道路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4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分为后凸畸形组、无后凸畸形组。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骨折部位、骨折节段、骨折AO分型、上终板损伤、椎体后壁骨折、邻近椎体骨折、远隔椎体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TLICS)评分、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楔形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上位椎间盘角、伤椎下位椎间盘角、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GC)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VP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93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后凸畸形30例(32.26%,95%CI0.258~0.387),未发生后凸畸形63例(67.74%)。后凸畸形组BMI、骨折节段L1及L2构成比、骨折AO分型A3.3构成比、椎体后壁骨折构成比、长期使用GC构成比高于无后凸畸形组(23.95±0.41)kg/m^(2)vs.(23.73±0.52)kg/m^(2),63%vs.38%,67%vs.43%,73%vs.30%,47%vs.24%,伤椎上位椎间盘角小于无后凸畸形组(-2.88±0.34)°vs.(-3.95±0.42)°,术前JOA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低于无后凸畸形组(14.24±2.16)分vs.(16.33±2.20)分,(53.06±6.71)%vs.(59.82±7.99)%,(50.30±7.54)%vs.(53.92±8.01)%,P<0.05。结论椎体后壁骨折、术前JOA评分低、伤椎前缘高度比低、伤椎上位椎间盘角小、长期使用GC均是影响PVP治疗老年OTF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后凸畸形 老年
下载PDF
手足口病重症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国平 孙良 +5 位作者 方庆丰 宋律 史永林 张进 马婉婉 苏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重症流行情况、影响因素、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手足口病重症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的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我国是手足口病高发地区,... 目的对手足口病重症流行情况、影响因素、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手足口病重症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的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我国是手足口病高发地区,重症、死亡影响儿童健康、造成较重社会经济损失;病原是重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EV71病毒是导致重症的主要病原,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呈增多趋势,多重感染增加重症的发生风险,早期就诊、激素及吡唑酮类药物的使用、母乳喂养等环境行为因素及性别、年龄、易感基因等宿主易感因素影响了重症、死亡的发生;EV71灭活疫苗、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是目前减少重症发生的主要防控措施。结论手足口病重症、死亡影响儿童健康,病原、环境行为因素、宿主易感性影响重症的发生,EV71灭活疫苗、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是目前减少重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Effect of dry density on ^(125)I diffusion in GMZ bentonite 被引量:12
6
作者 WU Tao LI JinYing +5 位作者 DAI Wei XIAO guoping SHU FuJun YAO Jun SU YuLan shi Le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1760-1764,共5页
Gaomiaozi (GMZ) bentonite is regarded as the favorable candidate backfilling material for a potential repository in 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125I in GMZ bentonite and compare t... Gaomiaozi (GMZ) bentonite is regarded as the favorable candidate backfilling material for a potential repository in 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125I in GMZ bentonite and compare the diffusion behavior in GMZ and other types of bentonite like MX-80, Avonlea, etc. Therefore, through- and out-diffu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 and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Kd). A computer code named Fitting f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FDP) wa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At the dry density of GMZ bentonite from 1600-2000 kg/m^3, the De values of ^125I were (2.4-20.4)×10 ^-12 m^2/s and Ka values were constants. At dry density above 1800 kg/m^3, the diffusion behaviors were almost the same, indicating that the anion exclusion was ineffective. Out-diff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of ^125I may be changed dur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ing. It was probably caused by some organic mat- ters or reducing substances in GMZ bentonite. Since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bentonite is montmorillonite, similar diffusion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in GMZ and other types of bentonite. The relationship of DE and accessible porosity (εacc) could be described by Archie's law with exponent n = 1.2-2.8 for ^125I diffusion in bentonite, whereas n = 2.0 in GMZ bentonite. Fur- thermore, bentonite with the dry density of 1800 kg/m^3 was proposed as the backfill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radioactivity waste reposi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DIFFUSION GMZ bentonite SPECIES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国平 史社强 +1 位作者 李军保 董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3,219,共5页
探讨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线性取样方式,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及非塌陷区(对照)沙丘典型位置0—100cm范围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探讨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线性取样方式,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及非塌陷区(对照)沙丘典型位置0—100cm范围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非塌陷区(对照)沙丘典型位置纵横向各层次的土壤水分变化,其概率曲线分布均为正态分布,符合毛乌素沙地常规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而采煤塌陷2年后,其纵横向各层次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差异较大,土壤水分流失严重,比对照沙丘减小了近10%~30%,标准差变化在0.54~1.05,比非塌陷区(对照)增大了52.08%,正负偏离程度大于1的概率超过50%,变异系数变化在0.14~0.28,比非塌陷区(对照)增加80%;采煤塌陷后各层次土壤水分均值、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都有很大变化,尤其对中层(30—70cm)的土壤水分影响最大,而对表层(0—20cm)和下层(80—100cm)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采煤塌陷区纵横向各层次土壤水分离散程度大大提高,增强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The frequency and skewed T-cell receptor beta-chain variable patterns of peripheral CD4+CD25+ regulatory T-cells are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during antiviral treatment 被引量:9
8
作者 Jiezuan Yang guoping Sheng Dangsheng Xiao Haiyan shi Wei Wu Haifeng Lu Ping Yi Hongcui Cao Lanjuan Li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78-687,共10页
The frequency and T-cell receptor beta-chain variable (TCRBV) patterns of peripheral CD4+CD25+ regulatory T-cells (Tregs) are ambiguously altered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following tenofovir disop... The frequency and T-cell receptor beta-chain variable (TCRBV) patterns of peripheral CD4+CD25+ regulatory T-cells (Tregs) are ambiguously altered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following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treatment. Moreover,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parameters in relation to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seroconversion (SC) is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study, the circulation of Tregs in HBeAg-positive CHB patient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molecular profiles of frequent TCRBV patterns of Tregs were analyzed using a gene melting spectral pattern.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reg frequency, the number of skewed TCRBV patterns,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levels,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ir associations in seroconverting and non-seroconverting patients following TDF treatment. The Treg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LT level in seroconverting but not in non-seroconverting patients. Similarly, skewed TCRBV patterns were remarkably associated with HBV DNA levels in the SC group. Six TCRBV families (BV3, BV11, BV12, BV14, BV20, and BV24) were more prevalent than other TCRBV members in seroconverting patients pretreated with TDF, while BV12, BV15, and BV22 were predominant in non-seroconverting patients during TDF treatment. Taken together, the preferential TCRBV pattern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mmune responses related to SC. The dynamic frequency and skewed TCRBV patterns of peripheral Tregs could contribute to predicting SC in CHB patients. Moreover, the conserved TCRBV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CDR3) motif may be targeted to develop personalized immunotherapy for CHB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individual treatment gene melting spectral pattern regulatory T-cells T-cell receptorbeta-chain variable
原文传递
改良手动抽吸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彭义盛 楼文胜 +7 位作者 顾建平 何旭 陈国平 陈亮 苏浩波 宋进华 施万印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MAT辅助CDT组(A组,n=18)、Angio Jet PMT辅助CDT组(B组,n=12),单纯CDT组(C组,n=30)。对三组患者术后血栓清除率、血栓清除过程失血量、CDT时间、尿激酶(UK)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A、B、C组分别有17例(94.4%)、11例(91.7%)、26例(87.7%)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栓抽吸中失血量分别为(99.8±11.4)m L、(117.6±12.3)m L(P=0.001);CDT时间分别为(2.9±1.5)d、(2.8±1.6)d(P=0.922),均较C组(7.1±1.4)d显著降低(P<0.001);UK用量分别为(166.7±93.9)万U、(121.7±115.2)万U(P=0.918),均较C组(325.8±106.8)万U显著减少(P<0.001);24 h患肢消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1±1.4)d、(5.9±1.7)d(P>0.05),均较C组(11.0±1.8)d显著缩短(P<0.001)。三组患者髂静脉支架植入枚数、手术相关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AT辅助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原理与Angio Jet PMT辅助CDT治疗类似,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可降低手术费用;与单纯CDT治疗相比,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减少UK用量、减轻患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动抽吸血栓清除 导管接触溶栓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 郑悦 +59 位作者 徐可 雷晔飞 冯仕品 王墨 郝志宏 高岩 李宇红 周萍 肖政辉 赵凯妹 夏正坤 栾春丽 刘雪梅 赵丽君 陆国平 张育才 陈朝英 栾江威 张建江 刘翠华 陈丽植 赵成广 吴玉斌 姚勇 曲强 谢敏 刘喜 万俊丽 焦佳 石咏琪 杨琴 于力 张瑶 李颖杰 许自川 蒋新辉 邵晓珊 张思佳 卢秀兰 张岩 马青山 何旭 史卓 李倩 孙书珍 张洪霞 潘艳艳 仇三玲 蔡小狄 徐虹 朱艳 史婧奕 耿海云 祝高红 戚畅 贾莉敏 刘俊梅 厉洪江 李广波 蒋小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了解全国儿科血浆置换治疗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诊疗共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制定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2家单位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46... 目的了解全国儿科血浆置换治疗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诊疗共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制定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2家单位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46例行血浆置换的HUS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收集数据146例,其中男91例,女55例;平均年龄5.68岁(2个月~18岁);病因主要为感染(60例,41.1%),其次为补体缺陷(18例,12.3%)、药物(15例,10.3%)、风湿性疾病(9例,6.2%)及遗传代谢病(6例,4.1%)等。2.血液置换前患儿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101例),其次为意识障碍(45例)、高血压(58例)、消化道出血(42例)等症状,置换后明显缓解。3.血浆置换前实验室指标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68.26±18.17) g/L]、红细胞计数[(2.43±0.70) ×10^9/L]、血小板计数[(77.49±72.93) ×10^9/L]、补体C3[(0.70±0.26) g/L]、肾小球滤过率(GFR) [(26.98±17.16) mL/1.73 m2]下降,总胆红素[(44.33±42.07)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30.78±26.68) μmol/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2.52±14.97) mg/L]、D-二聚体[(2 306.20±2 354.97) μg/L]、肌酐[(305.45±290.19) μmol/L]、24 h尿蛋白[(2.17±2.55) g/d]升高,置换后以上指标均显著好转[分别为(85.08±18.98) g/L、(2.80±0.98)×10^9/L、(183.80±131.95)×10^9/L、(0.85±0.25) g/L、(98.58±66.02) mL/1.73 m2、(19.71±33.24) μmol/L、(9.60±10.00) μmol/L、(7.33±9.81) mg/L、(1 322.05±1 595.23) μg/L、(139.28±163.75) μmol/L、(1.46±2.03) 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出现并发症5例,2例低血压休克,管路堵塞、血小板减少、贫血加重各1例。5.经治疗后好转130例(89%),死亡16例(1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儿童HUS在国内已较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浆置换 儿童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CT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伯翔 顾建平 +7 位作者 何旭 宋进华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施万印 汪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9-623,共5页
目的 探讨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行Celect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的DVT患者72例,术后进行CT随访.其中单纯DVT患者45例(62.5%),DVT合并肺动脉栓塞(PE... 目的 探讨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行Celect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的DVT患者72例,术后进行CT随访.其中单纯DVT患者45例(62.5%),DVT合并肺动脉栓塞(PE)患者27例(37.5%).所有患者滤器留置体内时至少CT随访1次,观察新发PE、下腔静脉闭塞、滤器倾斜、滤器断裂、滤器移位及下腔静脉穿孔(0~Ⅳ级)的发生率.结果 7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elect滤器.滤器置入至最后一次CT随访的时间间隔为5.0~695.0 d,平均(42.4±84.6)d.所有患者均无新发PE、下腔静脉闭塞、滤器断裂及滤器移位.42例(58.3%)发生滤器倾斜,其中8例(11.1%)倾斜角度〉15°、34例(47.2%)倾斜角度≤15°.下腔静脉穿孔0级47例(65.3%);Ⅰ级以上25例(34.7%),其中Ⅰ级穿孔12例(16.7%)、Ⅱ级穿孔8例(11.1%)、Ⅲ级穿孔4例(5.6%),Ⅳ级穿孔1例(1.4%).Ⅳ级穿孔为滤器支撑杆刺到邻近腰椎及穿入腹主动脉壁内,未见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未出现与滤器相关的不适症状.54例(75.0%)患者进行了滤器取出操作,滤器留置时间5.0~111.0 d,平均(32.0±23.9)d.52例(96.3%)患者滤器成功取出,其中4例因滤器倾斜导致回收钩贴壁,运用了附加取出技术;2例(3.7%)滤器取出失败,其中1例回收钩贴壁、1例回收钩穿孔.结论 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PE,但易倾斜及穿孔,影响滤器取出,且具有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等严重潜在并发症可能,应在PE风险可控后尽早将其取出,对长期留置的滤器应加强CT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木上发现媒介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雅楠 姜生伟 +6 位作者 黄凤玉 杨忠岐 高国平 刘佩旋 时勇 范立淳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查发现了花绒寄甲越冬成虫,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确定了该花绒寄甲为云杉花墨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这是花绒寄甲作为云杉花墨天牛的自然天敌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这将对中国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材线虫 云杉花墨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SXCT型湿式高频谐波磁场磁选机在攀西钒钛磁铁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国平 赵海亮 +2 位作者 尚红亮 史佩伟 成磊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99,共5页
SXCT湿式高频谐波磁场磁选机采用高频交变磁场技术,通过产生高频磁扰动来打破磁团聚,大幅提高分选精度。SXCT型磁选机应用于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铁精矿精选作业,有效解决了本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强磁性矿与弱磁性矿及脉石分离不清问题,工业考... SXCT湿式高频谐波磁场磁选机采用高频交变磁场技术,通过产生高频磁扰动来打破磁团聚,大幅提高分选精度。SXCT型磁选机应用于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铁精矿精选作业,有效解决了本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强磁性矿与弱磁性矿及脉石分离不清问题,工业考察可实现TFe品位提高1. 85%、回收率96. 12%,尾矿TiO_2品位23. 12%、铁钛比1. 26,分选指标优良,运行平稳,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谐波磁场磁选机 永磁 精选 钒钛磁铁矿
下载PDF
不同转速下离心泵压力脉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林伟 牛国平 +2 位作者 施卫东 史周浩 陈成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6-63,共8页
离心泵的压力脉动对泵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离心泵运行于不同转速下的压力脉动特性,以一台单叶片离心泵为试验研究对象,测量了泵在不同转速下的外特性曲线,并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测量了泵在不同转速时的压力脉动,获得了压... 离心泵的压力脉动对泵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离心泵运行于不同转速下的压力脉动特性,以一台单叶片离心泵为试验研究对象,测量了泵在不同转速下的外特性曲线,并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测量了泵在不同转速时的压力脉动,获得了压力脉动的时域图、频域图,以及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强度分布曲线。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转速下泵H-Q曲线基本平行,符合相似换算。试验结果表明:蜗壳内压力脉动从隔舌沿着泵转子旋转方向逐渐减弱,在额定流量工况附近压力脉动强度最小。频域分析表明:压力脉动主频为叶轮转频fn,但由于单叶片离心泵内存在较强的流动分离,在5 fn范围内也存在明显的宽频压力脉动信号。随着转速的降低,蜗壳内压力脉动强度明显降低,但并不完全符合相似换算;转速越高蜗壳-叶轮的势流干涉作用越强,压力脉动周期性越明显;在低转速小流量时尾迹干涉表现明显,压力脉动变得更复杂,周期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压力脉动 转速 试验
下载PDF
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腔内综合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公茂峰 陈国平 +7 位作者 顾建平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宋进华 施万印 赵伯翔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腔内综合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间我科采用腔内治疗的94例老年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57例采用血栓减容后辅...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腔内综合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间我科采用腔内治疗的94例老年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57例采用血栓减容后辅助导管溶栓(CDT)治疗(血栓减容+CDT组),37例CDT治疗(CDT组)。观察老年DVT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94例患者可回收IVCF 88例,取出率为94.3%(83/88)。血栓减容+CDT组和CDT组患者溶栓持续时间分别为(73.9±31.7)h和(156.2±30.2)h,灌注溶栓药物总量(180.71±44.83)万单位和(355.0±96.0)万单位(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9.4±2.4)d和(12.8±4.3)d(t=-4.99,P<0.01);出院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5);56例患者行血管成形术(PTA),其中34例同时联合置入支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小出血发生率为9.6%(9/94),血栓减容+CDT组和CDT组分别2例和7例(χ2=4.503,P=0.034)。9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6.7±8.3)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91.2%(31/34),末次随访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瓣膜反流率为20.2%(19/94),血栓减容+CDT组和CDT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580)。血栓减容+CDT组和CDT组患者Villata评分轻、中和重度分别为9例比6例、4例比5例、0例比1例(均P>0.05)。结论及时合理选择治疗策略,综合运用IVCF置入术、抗凝、腔内CDT、血栓减容、PTA术和腔内支架置入术等手段,对老年DVT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用不饱和聚酯腻子的耐蚀性和老化机理
16
作者 梁国平 李春霖 +5 位作者 李丽 王浩 王伟 史洪微 刘福春 韩恩厚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湿热老化等方法研究了不饱和聚酯腻子的耐蚀性和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6 h后,腐蚀溶液便渗入腻子/铝合金界面,并发生电化学腐蚀,不饱和聚酯腻子阻抗下降明显,防护能力下降较快;在湿热老化过程中,...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湿热老化等方法研究了不饱和聚酯腻子的耐蚀性和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6 h后,腐蚀溶液便渗入腻子/铝合金界面,并发生电化学腐蚀,不饱和聚酯腻子阻抗下降明显,防护能力下降较快;在湿热老化过程中,不饱和聚酯腻子光泽和色差逐渐增加,表面随着树脂的老化和降解变得光滑且局部产生空洞;不饱和聚酯腻子在老化初期存在着后固化现象;老化和降解更容易在芳香酯的位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腻子 铝合金 电化学阻抗谱 湿热老化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基于轮转科室联动的放射科入专业基地教育模式设计与实践
17
作者 张景峰 郭丽萍 +5 位作者 陈国平 史佳培 孟宪运 陈斌 陆春花 郑建军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577-582,共6页
入专业基地教育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始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规范且高质量的入专业基地教育不仅可以增加新入培住院医师的归属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明晰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该文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入专业基地教育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始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规范且高质量的入专业基地教育不仅可以增加新入培住院医师的归属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明晰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该文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专业基地教育指南(2022年版)》为依据,结合放射科专业特点,设计了基于多个轮转科室联动与多个亚专业组协同的“合纵连横”式放射科住培入专业基地教育模式和培训课程体系,并按照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与反馈阶段严格落实,最终形成一套纵横交错的网格化入专业基地教育新范式,以期为其他专业基地的始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转科室 联动 放射科 入专业基地教育
下载PDF
纳米颗粒改变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润湿性评价
18
作者 高哲 杨国平 +5 位作者 彭磊 乐露 付国民 石磊 付江龙 贺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了改变凝析气藏近井储层润湿性,有效解除凝析气反凝析伤害,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 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不同矿物含量碳酸盐岩岩心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的吸附程度;通过开展... 为了改变凝析气藏近井储层润湿性,有效解除凝析气反凝析伤害,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 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不同矿物含量碳酸盐岩岩心对氟化SiO 2纳米颗粒的吸附程度;通过开展接触角测定、自发渗吸、岩心驱替单相和两相渗流实验,研究了纳米颗粒吸附前后岩石润湿性、自发渗吸效率、单相渗流压差、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凝析油采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氟化SiO 2纳米颗粒形状近似均匀球体,平均颗粒粒径为30.34 nm,平均孔径为20.00 nm;氟化SiO 2纳米颗粒在碳酸盐岩表面的吸附量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在低渗透岩心中,吸附量和润湿接触角的变化幅度还随方解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颗粒吸附后岩石的油气两相共渗区变宽,等渗点向左上方移动,最大油气相对渗透率均大幅增加,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明显降低;氟化SiO 2纳米颗粒能在约10 min内吸附在岩石表面,将强亲油、强亲水的液体润湿型岩石转变为中间(气体)润湿型,降低孔隙中毛管压力和凝析油渗流阻力,提高气、油两相的相对渗透率,达到解堵提产增效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具有极大的现场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纳米颗粒 含氟基团 反凝析 润湿性 接触角
下载PDF
软/硬磁粉剩磁属性对磁载活性污泥处理效率的影响
19
作者 赵国萍 施园 +3 位作者 严晶颖 李昀 吴朝伟 童少平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29-131,115,共4页
传统活性污泥对有毒污染物及负荷变化耐受力有限,受冲击时污泥容易松散,处理效率降低。为此人们开发了磁载活性污泥技术,所用磁粉以硬磁四氧化三铁为主。硬磁在回收时存在剩磁现象,因此循环使用时需要做消磁处理,成本较高。软磁回收时... 传统活性污泥对有毒污染物及负荷变化耐受力有限,受冲击时污泥容易松散,处理效率降低。为此人们开发了磁载活性污泥技术,所用磁粉以硬磁四氧化三铁为主。硬磁在回收时存在剩磁现象,因此循环使用时需要做消磁处理,成本较高。软磁回收时无剩磁现象,但软磁磁载活性污泥至今未见有报道。本文首次研究对比了预磁化后四氧化三铁与软磁铁硅铝负载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以推动软磁磁载活性污泥技术的发展。相同条件下铁硅铝组与四氧化三铁组对模拟污水的COD_(Cr)和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94.21%和97.01%,及90.03%和92.10%,均高于对照组的86.81%和76.40%。处理实际印染污水有相似的结果,FeSiAl组的COD_(Cr)和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93.98%和93.74%,而Fe_(3)O_(4)组为90.30%和88.25%,均高于对照组的86.27%和76.04%。磁粉回收的结果表明,铁硅铝的回收效率达到90.94%,而四氧化三铁的回收效率仅有81.39%。结合上述结果及消磁处理单元的费用,软磁铁硅铝载活性污泥法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载活性污泥 生化处理效率 软磁铁硅铝 硬磁四氧化三铁 磁粉回收率
下载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20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