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护理学案例库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苗秀欣 郭惠丽 +2 位作者 朱秀丽 刘婷 姚新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6,10,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护理学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效果。方法建设临床护理学案例库,借鉴哈佛案例教学法对2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实施案例课堂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及S-T分析法评价案例库应用效果。结果完成30个临床护理学教学案例编...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护理学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效果。方法建设临床护理学案例库,借鉴哈佛案例教学法对2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实施案例课堂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及S-T分析法评价案例库应用效果。结果完成30个临床护理学教学案例编写,结构包括案例背景、案例摘要、护理问题、案例解析、案例相关知识及参考文献6部分。研究生对临床护理学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总体得分94.1±2.02,案例内容的相关性、案例实践性、案例启发性、案例教学形式及实际教学效果5个方面得分率均在85%以上;S-T分析显示,案例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比例适当、课堂组织模式科学。结论提出的教学案例库建设方案科学性高、针对性强,其应用获得护理研究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研究生 案例教学法 案例库建设 案例库应用 S-T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坡面细沟侵蚀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淑芳 刘勃洋 +4 位作者 雷琪 孙立全 郭慧莉 冯喆 钱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20,共7页
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沟头溯源侵蚀和水流汇集发源地的梁峁坡面,在强降雨下其产流产沙对沟缘线以下坡面及沟道侵蚀有着重大影响。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考查构建5°~35°变坡段实体模型,进行6场间歇性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并借助基于三维... 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沟头溯源侵蚀和水流汇集发源地的梁峁坡面,在强降雨下其产流产沙对沟缘线以下坡面及沟道侵蚀有着重大影响。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考查构建5°~35°变坡段实体模型,进行6场间歇性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并借助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PhotoScan软件获取坡面DEM,将其侵蚀演化过程进行图形化、数字化,定性定量揭示其侵蚀形态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梁峁坡面细沟侵蚀历经4个阶段:面蚀阶段,即产生一系列呈串珠状分布的侵蚀跌坑,宽度5~9cm,深度1~4cm;细沟形成阶段,由面蚀所产生的微小跌坑在径流作用下长、宽、深均不断增大,最大分别达到266、7.6、13.8cm;细沟网形成阶段,细沟出现分叉及联通,有明显流路;小切沟形成阶段,伴随沟壁崩塌、沟壁加宽和沟底下切,最大沟长及最大沟深较细沟形成时增大3倍以上。2)对比次降雨过程基于三维建模所计算侵蚀量与实测侵蚀量,第1场降雨试验因地表疏松颗粒较多导致实测侵蚀量比建模计算侵蚀量大而引起较大偏差(20.82%),其他场次偏差均在10%左右或以下,总体来说,该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侵蚀发育过程的研究。该研究实现侵蚀演变关键过程图形化、数字化,有助于人们定性、定量了解和认识梁峁坡面侵蚀过程,且对于创新侵蚀过程研究方法亦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照片重建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细沟侵蚀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面部多特征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慧利 王恁 郭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2-29,共8页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之一,疲劳驾驶便成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眼、嘴、头等多种面部特征相结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采用灰...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之一,疲劳驾驶便成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眼、嘴、头等多种面部特征相结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采用灰度积分投影定位眼、嘴区域,来监测局部状态。改进的D-S信息融合算法形成综合疲劳判断指标,当指标达疲劳值时基于IPv6的预警平台会及时发出预警。将多种信号特征相融合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图像预处理 人脸检测 灰度积分投影 信息融合算法 IPV6
下载PDF
老年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慧丽 张永潮 翟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内镜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在内镜下行止血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内镜下止血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和...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内镜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在内镜下行止血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内镜下止血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和对照组41例(仅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5%(33/41);观察组患者1周内再出血率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29.3%(1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4.460,P=0.030、0.03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死亡者分别为1例、0例、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例、2例、1例;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8,P=0.018)。结论:采用内镜方式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内镜治疗 生长抑素
原文传递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玉珂 李培岭 +4 位作者 郭会利 王娜 孟庆阳 姚太顺 孟宪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四肢骨折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骨折端SPECT/CT融合骨显像特征,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并与临床随诊或手术情况对照,计算SPECT/CT判断骨折能否远期愈合的准确...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四肢骨折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骨折端SPECT/CT融合骨显像特征,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并与临床随诊或手术情况对照,计算SPECT/CT判断骨折能否远期愈合的准确率。结果 68例四肢骨折,X线或CT检查均不能明确判断骨折能否远期愈合。SPECT/CT融合骨显像中,52例患者见连续性放射浓聚通过骨折线并跨越两侧骨折端,提示骨折处于愈合进程中,具有远期愈合可能;经临床随诊证实46例骨折愈合,6例未愈合。16例骨折端未见明显连续性通过骨折线的放射性浓聚,提示骨折不愈合,且远期愈合的可能性较小;均经手术治疗并证实为骨折不愈合。SPECT/CT融合骨显像判断骨折愈合的准确率为91.18%(62/68)。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可准确评价四肢骨折远期愈合情况,对指导临床制定骨折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亚甲基二磷酸盐
下载PDF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的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唐健 邓钧 +8 位作者 黄梓城 黄钊鹏 郭慧丽 刁娜 杨洪生 晁康 郭勤 胡品津 高翔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VDZ治疗,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 目的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VDZ治疗,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次,每次300 mg。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临床应答及缓解情况,采用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估内镜应答及缓解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所有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治疗后22周的临床缓解率,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治疗后52周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治疗后(22±8)周的内镜应答率和缓解率。将既往使用过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和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的31例患者设为非Bio-naive组,既往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14例患者设为Bio-naive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和部分次要终点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2周,45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261.4±98.3)分下降至(166.6±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P<0.01),其中64.4%(29/45)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46.7%(21/45)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Bio-naive组与非Bio-naive组患者在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71.4%(10/14)比61.3%(19/31),χ^(2)=0.4,P=0.4]、临床缓解率[42.9%(6/14)比48.4%(15/31),χ^(2)=0.1,P=0.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2周,33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306.9±130.7)分下降至(126.6±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P<0.01),其中39.4%(13/33)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33.3%(11/33)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41.4%(12/29)的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治疗后(22±8)周,25例基线内镜下处于活动期患者的SES-CD评分从基线的13.0(7.0,19.0)分下降至8.0(2.5,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P<0.05),其中40.0%(10/25)的患者达到内镜应答,20.0%(5/25)的患者达到内镜缓解。45例患者在VDZ治疗期间新发面部皮疹1例(2.2%),新发关节疼痛2例(4.4%),没有新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活动期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真实世界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震相拾取和密集台阵数据构建青海玛多M_(S)7.4地震震源区高分辨率地震目录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慧丽 常利军 +3 位作者 鲁来玉 吴萍萍 吕苗苗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8-1643,共16页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有助于描绘断层的精细结构和认识发震断裂的构造形态及发震机制.基于玛多地震科考布设的短周期台阵数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拾取P/S波震相、震相关联、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玛多M_(S)7.4地震后第14天...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有助于描绘断层的精细结构和认识发震断裂的构造形态及发震机制.基于玛多地震科考布设的短周期台阵数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拾取P/S波震相、震相关联、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玛多M_(S)7.4地震后第14天至第43天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揭示了玛多震源区主震西侧以及主震向东20 km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发生频次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地震序列整体上沿着地表破裂呈现条带状展布,集中分布于破裂带偏北一侧,走向为NWW-SEE.发震深度主要集中在15 km以内.地震剖面图显示发震断层整体向北倾斜,但在深度8~10 km左右,倾角转变为向南倾,表明可能受到局部构造应力或物性差异的影响,破裂面并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浅部与深部的破裂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断层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在西段(鄂陵湖南)走向为近E-W向,与整体序列的走向呈现一定拐角,断层倾向为近垂直,发震优势层为8~12 km.中间段(鄂陵湖至黄河乡)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深度浅,集中在2~5 km;以野马滩大桥为界,该段西侧地震序列较宽且连续,东侧地震序列表现为不连续性,出现小的地震空区或稀疏区.东段(主震向东)地震活动性最强,发震深度主要在8~12 km,地震序列在该段有一个向北凸起的弧度,说明该区域可能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形成复杂的孕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深度学习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 地震定位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震源区横波分裂变化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曹学来 常利军 +4 位作者 鲁来玉 吴萍萍 郭慧丽 吕苗苗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4-1659,共16页
本文利用玛多7.4级地震科考密集台阵150个台站和固定台站MAD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采用横波分裂分析方法测量,总计得到22518对有效横波分裂参数,获得了震源区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震源区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存在... 本文利用玛多7.4级地震科考密集台阵150个台站和固定台站MAD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采用横波分裂分析方法测量,总计得到22518对有效横波分裂参数,获得了震源区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震源区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区特征,但未能表现出随时间的规律性变化特征.最明显的横波分裂特征表现在沿主破裂余震密集区,快波偏振方向呈现出与主破裂带走向和余震序列展布较好的一致性,沿主破裂余震密集区各台站所得到的慢波延迟时间明显大于南北两侧余震密集区外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且包括主震在内余震最为密集的主破裂东段的慢波延迟时间大于中段和西段,主破裂附近北侧的慢波延迟时间大于南侧.主破裂余震密集区外两侧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随着台站与主破裂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到一定距离后,慢波延迟时间趋于稳定.这些特征反映了玛多M_(S)7.4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积累主要集中在沿主破裂余震密集区,且主破裂东段的应力积累要强于中段和西段,主破裂附近的应力积累北侧强于南侧,随着距主破裂距离的增加,应力积累效应减弱,到一定距离后变得很弱.由于科考密集台阵在主震后第12天才开始布设并投入观测,这时主震和大部分强余震已经发生,并且中小地震的最高峰也过去,余震频次趋于稳定,孕震过程中积累的应力尚未释放完全,应力释放和调整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余震活动观测期内,分裂参数没有表现出随时间规律性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密集地震台阵 横波分裂 上地壳各向异性 应力场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及其发震构造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吕苗苗 常利军 +5 位作者 鲁来玉 刘嘉栋 吴萍萍 郭慧丽 曹学来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91-2005,共15页
2021年5月22日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发生了青海玛多M_(S)7.4地震,而精确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有助于判定发震构造和探究地震的孕震机制.本文基于玛多地震科考获取的高质量波形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得到了玛多地震震源区18次中小型余... 2021年5月22日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发生了青海玛多M_(S)7.4地震,而精确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有助于判定发震构造和探究地震的孕震机制.本文基于玛多地震科考获取的高质量波形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得到了玛多地震震源区18次中小型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进一步获取了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18次中小型余震包含16次走滑型和2次逆冲型地震,揭示出玛多M_(S)7.4地震的发震断层——江错断裂具有高倾角左旋走滑性质,且沿着破裂带自西向东具有分段性差异,表明发震断层构造形态的复杂性.余震的震源矩心深度均在10 km之上,主要集中于4~8 km,说明后续中小型余震的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浅部上地壳.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震源区最大水平主压应力轴方位为53°(NEE),倾伏角为13°,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揭示余震的发生仍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综合已有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推测玛多M_(S)7.4地震的发生与上地壳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及中下地壳软弱物质的挤压和垂向上涌密切相关.玛多M_(S)7.4主震发生之后,震源区应力不断调整,局部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在局部速度结构复杂性及独特的断层系统的共同影响下,余震震源机制解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管理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羊丹 李真林 +8 位作者 潘雪琳 邓莉萍 赵俐红 郭惠利 陈卫霞 余建群 吕粟 伍兵 宋彬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49-254,共6页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迅速蔓延至全国。放射影像学为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放射科如何在第一时间快速组建团队进行精...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迅速蔓延至全国。放射影像学为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放射科如何在第一时间快速组建团队进行精准防控,科学、有序、安全、高效地开展放射检查和诊断工作,是支撑医院有效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之一。该文总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医院感染防控与学科建设等创新管理经验,供各级医疗机构放射科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科 管理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勤 史大鹏 +2 位作者 张艳秋 郭慧丽 徐晓娜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眼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特征。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DR患者36例72只眼(DR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42只眼;女性15例30只眼。平均年龄55.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7.56年。均行眼动脉MRA、荧...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眼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特征。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DR患者36例72只眼(DR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42只眼;女性15例30只眼。平均年龄55.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7.56年。均行眼动脉MR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同时行眼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12例24只眼。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13名,女性9名。均行眼动脉MRA检查;同时行眼动脉CTA检查5名10只眼。根据眼动脉显影状况和外形改变将MRA、CTA分为0级:无异常;Ⅰ级:轻度病变;Ⅱ级:明显病变。根据FFA检查结果,分为无明显病变期;背景期;增生前期;增生期。对比观察DR组、对照组受检者眼动脉MRA形态特征;DR组患者眼动脉MRA分级与FFA分期之间的关系。DR组患者眼动脉MRA、CTA分级之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眼动脉MRA分级与FFA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双向有序属性相同资料的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44只眼中,眼动脉MRA 0、Ⅰ级分别为41、3只眼。行眼动脉CTA检查的10只眼均为0级。DR组72只眼中,眼动脉MRA 0、Ⅰ、Ⅱ级分别为28、28、16只眼。行CTA检查的24只眼中,0、Ⅰ、Ⅱ级分别为13、6、5只眼。DR组眼动脉MRA、CTA分级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6,具有高度一致性。DR组、对照组眼动脉MRA不同分级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P=0.000)。DR组72只眼中,FFA分期无明显病变期、背景期、增生前期、增生期分别为8、12、22、30只眼。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组眼动脉MRA分级与FFA分期呈显著相关性(r=0.405,P=0.000)。结论MRA可显示眼动脉形态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R分期;与FFA血管改变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国外PBX炸药装药安全贮存寿命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露萍 李念念 +2 位作者 郭惠丽 石异 姜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168,共5页
各国研究机构针对PBX炸药装药安全贮存寿命研究技术,开展了大量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老化机理研究。为了推动我国炸药贮存寿命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PBX贮存寿命研究方法和PBX炸药老化机理,介绍了法、英、德、捷克、荷兰、... 各国研究机构针对PBX炸药装药安全贮存寿命研究技术,开展了大量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老化机理研究。为了推动我国炸药贮存寿命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PBX贮存寿命研究方法和PBX炸药老化机理,介绍了法、英、德、捷克、荷兰、芬兰、瑞典等欧洲7国的“钝感弹药与老化研究项目”的研究内容、采用的老化性能试验以及装药老化对其安全贮存寿命影响的相关结论。同时,还介绍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新公布的关于PBX炸药的老化试验标准STANAG4666,包括试验方法和判据。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PBX炸药装药安全贮存寿命研究和评价标准体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粘结炸药 PBX 贮存 老化 评价
下载PDF
根据首诊影像学表现构建模型预测低级别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绍文 李晓静 +3 位作者 王凤 郭会利 刘玉珂 张斌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0,共6页
目的根据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SIFK)首诊影像学因素构建模型,预测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级别(1级或2级)SIFK患者,根据1年后SIFK分级将其分为进展组(进展为3级或4级,n=30)及无进展组(仍为1级或2级,n=30);比较2组首诊临床... 目的根据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SIFK)首诊影像学因素构建模型,预测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级别(1级或2级)SIFK患者,根据1年后SIFK分级将其分为进展组(进展为3级或4级,n=30)及无进展组(仍为1级或2级,n=30);比较2组首诊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首诊影像学表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价值,并与单一预测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组间胫骨内翻角、胫骨后倾角(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及撕裂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首诊影像学所见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和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构建的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的回归模型为Logit(P)=-0.561+0.300×PTS(°)+1.702×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0.874×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mm),其AUC为0.962,高于任意单一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根据首诊影像学所见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和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的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疾病 磁共振成像 X线透视检查
下载PDF
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慧丽 陈长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①目的探讨引发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②方法临床纳入初发脑卒中后患者174例,根据有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分析性别、年龄、病程、病变情况... ①目的探讨引发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②方法临床纳入初发脑卒中后患者174例,根据有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分析性别、年龄、病程、病变情况等与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将认知障碍组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③结果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数量、卒中次数、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是导致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Barthel指数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MoCA、NIHSS评分分别为25.03±1.45、2.91±1.40,对照组分别为21.74±1.60、4.18±1.5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患者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和数量、卒中次数、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与初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密切相关,而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综合性护理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震源区上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萍萍 常利军 +3 位作者 鲁来玉 郭慧丽 吕苗苗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6-2021,共16页
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是揭示深部孕震环境的重要信息.为探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深部物性结构及其孕震机制,本文基于近震P波走时数据,开展体波走时成像,获取了玛多地震震源区上地壳三维精细的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江错断... 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是揭示深部孕震环境的重要信息.为探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深部物性结构及其孕震机制,本文基于近震P波走时数据,开展体波走时成像,获取了玛多地震震源区上地壳三维精细的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江错断裂周边的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和分段性.在鄂陵湖南段的地表破裂与发震断裂存在一定夹角,破裂空间展布与地震精定位吻合.速度图像显示该段破裂带北部区域存在大规模的高速异常体,高速体下方存在明显低速层,地震发生在低速层上覆的高速体内,推测鄂陵湖南段可能受到北边高速体的阻挡作用,导致应力在南侧释放,地表形成大规模的破裂.野马滩大桥到黄河乡段深部存在明显的低速区,该段发震深度主要集中在低速区上覆区域,深度浅、频次低.黄河乡以东约20 km处存在大规模的高、低速分界带,地震发生频次最高,发震深度集中在8~12 km,说明该区域可能受局部构造影响,应力大规模释放,地震活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7.4级地震 走时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性 孕震环境
下载PDF
骨化性肌炎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军辉 张国庆 +2 位作者 刘玉珂 郭会利 张斌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65-167,179,共4页
目的:探讨骨化性肌炎的X线、CT、MRI、SPECT/CT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骨化性肌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该病的鉴别要点及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位于髋关节23例,肘关节18例,其他部位15... 目的:探讨骨化性肌炎的X线、CT、MRI、SPECT/CT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骨化性肌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该病的鉴别要点及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位于髋关节23例,肘关节18例,其他部位15例。早期病变12例,CT或MRI表现为软组织水肿、肿胀,无明显骨化成分,可合并邻近骨骼的骨膜反应;中期病变23例,表现为软组织内分层状肿块,病灶中心呈软组织密度或信号,病灶周围呈蛋壳样、絮状骨化影,SPECT/CT表现为病灶整体显像剂异常摄取;晚期病变2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化团块,SPECT/CT显像15例,其中3例未见显像剂摄取,6例病灶中央显像剂摄取,6例病灶周围显像剂不均匀摄取。结论:骨化性肌炎早期缺乏影像学特征,中期蛋壳样骨化是其特征表现,晚期的骨化团块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显像剂摄取,多模态影像学的综合应用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 骨化性 诊断显像
下载PDF
铝/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为鹏 郭惠丽 +3 位作者 付改侠 刘刚伟 任新联 胡宏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3,共7页
系统综述了铝/聚四氟乙烯(Al/PTFE)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就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而言,应变率越大,强度越高;复合材料中Al含量增加,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随之增加;温度升高,复合材料韧性增加,但动态压缩强度降低;铁粉、镍粉、钨粉、氧化... 系统综述了铝/聚四氟乙烯(Al/PTFE)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就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而言,应变率越大,强度越高;复合材料中Al含量增加,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随之增加;温度升高,复合材料韧性增加,但动态压缩强度降低;铁粉、镍粉、钨粉、氧化铜、氢化钛、氢化锆等可以提高Al/PTFE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就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而言,Al/n-PTFE的放热量远高于其他铝热剂,且纳米级铝粉与PTFE的反应性优于微米级铝粉。就复合材料的点火和燃烧性能而言,复合材料中PTFE的质量含量约35%时,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时间最短,中心火焰温度也最高;限域空心结构的复合材料样品燃烧优于实心、空心、核壳结构的样品;氢化钛、高氯酸铵、碳纳米管具有一定的助燃作用。就复合材料的冲击反应性能而言,加载应变率越高,材料反应延迟时间越小,反应越剧烈,且纳米级铝粉反应性和反应程度优于微米级铝粉;添加氧化物(三氧化铋、氧化铜、三氧化钼和三氧化铁)可以调节材料的能量释放特性。就复合材料的反应完全性而言,其作为弹丸发射速率越高,反应越完全;铝粉含量对反应完全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氧化铜可以提高反应的完全性。就复合材料的应用场景而言,其对靶板的毁伤效果、纵火能力、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和燃烧效率、作为防护材料的防护效果,比传统材料都有显著提高。此研究结果预计会对火炸药行业和战斗部行业从业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性能 点火和燃烧性能 冲击反应性 反应完全性 应用
下载PDF
压装不敏感炸药相关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为鹏 郭惠丽 +2 位作者 邓雅静 黄亚峰 金鹏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2-56,共5页
压装炸药是军用混合炸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压装不敏感炸药成为压装炸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最近5年来压装不敏感炸药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性能、新的评估方法及后处理等部分。就新材料而言,有全新结构的新型高... 压装炸药是军用混合炸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压装不敏感炸药成为压装炸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最近5年来压装不敏感炸药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性能、新的评估方法及后处理等部分。就新材料而言,有全新结构的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和共晶结构材料。全新结构的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设计和合成的方式层出不穷,但由于能量和感度的矛盾,适合应用的新材料非常少。某些共晶炸药具有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新工艺很少,压装炸药的制备工艺比较成熟。有些新工艺、辅助材料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改善混合炸药的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世界各国对压装不敏感炸药均非常重视;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模拟和实验相结合,对炸药的各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由于不敏感弹药的后处理过程更加困难,更加复杂,对其研究成了研究热点。最后对压装不敏感炸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装炸药 不敏感炸药 新材料 新工艺 合成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瑞鑫 郭会利 +1 位作者 张斌青 叶艳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并与手术探查结果作对比。结果:MRI诊断与手术探查在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撕脱伤、节后神经断裂以及创伤...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并与手术探查结果作对比。结果:MRI诊断与手术探查在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撕脱伤、节后神经断裂以及创伤性脊膜囊肿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撕脱伤、节后神经断裂以及创伤性脊膜囊肿的敏感性分别为86.8%、65.4%、57.1%、78.6%、66.7%、78.2%;特异性分别为66.7%、86.7%、100.0%、92.3%、82.3%、94.4%;准确度分别为82.9%、73.2%、92.7%、80.5%、73.2%、8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1%、89.5、100.0%、91.7%、84.2%、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6%、59.1%、91.9%、64.7%、63.6%、77.3%。若将创伤性脊膜囊肿作为诊断根性撕脱伤的依据,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较低,分别为57.1%、45.5%、63.4%。结论:MRI在臂丛神经诊断时存在对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及部分节后神经断裂等误诊或过度诊断的情况,但仍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创伤性脊膜囊肿对诊断根性撕脱伤有提示意义,但不能作为诊断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臂丛神经损伤 手术探查 3D SPACE-STIR序列
下载PDF
铝粉用助燃材料及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惠丽 张为鹏 +2 位作者 黄亚峰 张俊林 赵东奎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铝粉是火炸药行业中最常用的金属燃料。如何使铝粉在火炸药中燃烧并尽可能反应完全,一直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系统地对铝粉用助燃材料及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助燃材料对铝粉燃烧的促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氯酸铵... 铝粉是火炸药行业中最常用的金属燃料。如何使铝粉在火炸药中燃烧并尽可能反应完全,一直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系统地对铝粉用助燃材料及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助燃材料对铝粉燃烧的促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氯酸铵(AP)、含氟材料、含硝基的化合物、叠氮类材料等对铝粉都有明显的助燃作用。采用自组装工艺制备的含铝复合材料使铝粉反应完全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助燃材料 助燃技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