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背挤压伤后难愈合创面一例报告 被引量:20
1
作者 郭燕庆 孟勇 +6 位作者 于洪波 吕慧利 袁林 满振涛 李伟 孙水 白祥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及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报道较多,但VSD结合PRP技术序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较少,威海市立医院关节骨科将两者结合起来...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及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报道较多,但VSD结合PRP技术序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较少,威海市立医院关节骨科将两者结合起来序贯治疗1例手背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血浆治疗 手背 挤压伤 序贯治疗 rich
原文传递
PDCA循环法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中环境卫生监测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健芬 李晓君 +2 位作者 袁琳 刘春晓 黄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4期81-82,84,共3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环境卫生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医院的环境卫生监测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PDCA循环措施干预前后分组,比较各科室环境卫...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环境卫生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医院的环境卫生监测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PDCA循环措施干预前后分组,比较各科室环境卫生监测实施前后合格率。结果:经过PDCA循环措施干预,实施后各科室环境卫生监测的合格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合理使用PDCA循环作为管理工具,显著提高了医院卫生检测合格率,对于医院环境卫生学的质量管理有持续改进效果,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科室环境 环境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PDCA循环法在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健芬 袁琳 +5 位作者 李晓君 刘春晓 詹文英 何建茹 黄小丽 梁艳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的质量持续改进在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9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外科(30名)、内科(30名)、针康科(20名)及重症医学科(18名)。各科室医护人员均应用P...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的质量持续改进在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9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外科(30名)、内科(30名)、针康科(20名)及重症医学科(18名)。各科室医护人员均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各科室医护人员实施前后正确洗手情况、洗手依从性及手细菌检测情况。结果实施后外科、内科、针康科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正确洗手率[(83.95%vs.46.98%)、(83.12%vs.50.30%)、(81.90%vs.47.29%)、(81.07%vs.46.67%)],洗手依从性[(74.30%vs.33.80%)、(74.21%vs.31.71%)、(82.90%vs.31.43%)、(81.03%vs.35.24%)]及手细菌合格率[(83.33%vs.33.33%)、(86.67%vs.30.00%)、(90.00%vs.40.00%)、(94.44%vs.38.89%)]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的质量持续改进可促使医护人员做到正确洗手,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手细菌合格率,进而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PDCA循环法 手卫生 管理 医院感染 持续改进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处理的新冠肺炎检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保苏 庄集超 +3 位作者 吴凤和 车小双 袁林栋 齐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544,共8页
为增强对新冠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分能力,协助医护人员对肺炎患者进行胸部CT检测,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新冠肺炎的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评估模型深度对检测结果的影... 为增强对新冠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分能力,协助医护人员对肺炎患者进行胸部CT检测,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新冠肺炎的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评估模型深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网络结构;其次,提出了一种禁忌遗传算法,用以获取网络模型中最优的超参数组合,增强模型的辨识能力;最后,通过最佳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辨别新冠肺炎与普通肺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算法的准确率、MCC值和F1Score值分别为93.89%,93.32%和91.40%,相对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新冠肺炎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禁忌遗传算法 CT图像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混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燕庆 于洪波 +6 位作者 孟勇 李冠东 吕慧利 袁林 满振涛 李伟 孙水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透明质酸钠(PRP+HA)混合物与单纯使用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Ⅱ期和Ⅲ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威海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126例Ⅱ、Ⅲ期(Keligren Lawrence分级)...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透明质酸钠(PRP+HA)混合物与单纯使用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Ⅱ期和Ⅲ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威海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126例Ⅱ、Ⅲ期(Keligren Lawrence分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PRP+HA混合物组(63例,63膝)和PRP组(63例,63膝),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Keligren Lawrence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西部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患者接受每周1次的HA+PRP混合物(2 ml HA+3. 5 ml PRP)关节腔内注射或只注射PRP(3. 5 ml)治疗持续3周。在第1、3、6和12个月记录VAS评分和WOMAC评分,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在使用PRP+HA混合物和单纯PRP治疗的患者中,相比治疗前患者的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膝关节的功能(WOMAC)明显改善。就VAS和WOMAC而言,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AS:t=0. 862,P> 0. 05; WOMAC:t=1. 765,P> 0. 05);然而,PRP+HA混合物组有1种能获得更好的功能评分的趋势。两组中没有发现重大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 PRP+HA混合物治疗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君 黄兴辉 +3 位作者 周晓红 郭健芬 袁琳 段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广州市某院2018—2022年连续5年因CRKP血流感染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年轻组和老年组,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广州市某院2018—2022年连续5年因CRKP血流感染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年轻组和老年组,分组分析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将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30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结果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有呼吸衰竭、消化系统疾病、泌尿道感染等基础病是≥65岁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55例老年CRKP血流感染患者30 d死亡率为54.5%,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降钙素原水平增高、进行机械通气、合并感染性休克均是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OR=1.071,P=0.032)、合并感染性休克(OR=7.101,P=0.014)是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4例患者30 d死亡率为50.0%(22/44),30 d死亡率在单药组治疗与联合用药治疗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感染治疗方案中,以碳青霉烯类药物(28例)为基础的治疗是最常见的用药方案,有7例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30 d病死率为85.7%(6/7),有3例亚胺培南联合米诺环素的治疗方案,3例患者30 d结局均存活。结论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后死亡率高,感染后常规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米诺环素对降低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流行病学和预防策略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孟杨 高薇 +1 位作者 袁林(综述) 姚开虎(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4-540,共7页
孕妇筛查结合产时抗生素预防是目前预防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的主要策略,推广使用这一策略有效降低了新生儿GBS早发型疾病的发病率,但GBS感染的疾病负担仍很严重。产时抗生素预防策略存在引起抗生素耐药性、... 孕妇筛查结合产时抗生素预防是目前预防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的主要策略,推广使用这一策略有效降低了新生儿GBS早发型疾病的发病率,但GBS感染的疾病负担仍很严重。产时抗生素预防策略存在引起抗生素耐药性、不能有效预防GBS晚发型疾病等局限,研发和评估其他预防策略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如何评估孕妇青霉素过敏,以及母亲GBS筛查阴性的新生儿GBS感染的预防等问题。近年来,GBS疫苗及其免疫学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应用特异性疫苗有望进一步减少新生儿GBS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产时抗生素预防 预防 疫苗 新生儿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热点及方向 被引量:7
8
作者 鲁玉宝 杨洋 +5 位作者 王允昌 陈果湖 袁琳惠 李春艳 关心 马占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4736-4742,共7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多能干细胞,已在多项脊髓损伤相关研究中被证实有效,逐渐成为国内外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热点,而且利用多种诱导方式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相关研究也逐渐被广泛报道...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多能干细胞,已在多项脊髓损伤相关研究中被证实有效,逐渐成为国内外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热点,而且利用多种诱导方式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相关研究也逐渐被广泛报道,这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transplantation";中文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移植",共计42篇文献纳入研究。结果与结论:经过系统的对比分析,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现有研究仍然存在移植途径、移植密度、移植时间、治疗效率和安全性等问题。如果相关研究在以上4个方面得到突破性进展,将为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修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诱导分化 损伤修复 突触重建 神经瘢痕 干细胞 脊髓损伤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巨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国栋 姜旖 +2 位作者 袁琳 周树林 程文俊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子宫和卵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腹壁而形成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少部分EMs可向...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子宫和卵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腹壁而形成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少部分EMs可向恶性转化,约80%的EMs相关恶性肿瘤局限于卵巢,而20%发现于性腺外部位,其中AWE恶变的病例较罕见。报告1例肿瘤体积较大的AWE恶变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等,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AWE恶变患者,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透明细胞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柚皮素的提取、结构衍生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习霞 郭晓倩 +1 位作者 袁琳 王道才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85-87,90,共4页
柚子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其果皮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和活性多糖。在黄酮类化合物中,柚皮素的含量很高,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防治骨质疏松症等功效。现综述了柚皮素的提取、结构衍生和药理作用,以期为柚皮素的进... 柚子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其果皮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和活性多糖。在黄酮类化合物中,柚皮素的含量很高,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防治骨质疏松症等功效。现综述了柚皮素的提取、结构衍生和药理作用,以期为柚皮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提取 结构衍生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含Gd环境友好型射线柔性综合屏蔽体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博宇 郭晓林 +6 位作者 原林 李天来 仇天祎 方青龙 王晓娟 王琦 刘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7-545,共9页
针对核辐射n-γ混合场,研制了一种以Gd为核心屏蔽元素,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的环境友好型射线柔性综合屏蔽体。结果表明Gd2O3粉末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Gd2O3和基体... 针对核辐射n-γ混合场,研制了一种以Gd为核心屏蔽元素,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的环境友好型射线柔性综合屏蔽体。结果表明Gd2O3粉末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Gd2O3和基体本质上属于物理机械混合,不涉及化学键变化;γ射线和热中子屏蔽性能验证表明,随着Gd面密度的提高,γ射线和热中子透射率遵从指数衰减规律;当Gd面密度为0.0184~0.2913 g/cm^(2)时,39、59和122 keVγ射线透射率为83.73%~11.48%,75.43%~2.73%和93.03%~51.64%;当Gd面密度为0.0189~0.0709 g/cm^(2)时,0.2 cm厚材料中子透射率为45.74%~35.78%。该射线柔性综合屏蔽体具有绿色环保、生产节能、综合防护、柔性可塑、可回收使用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防护材料的弊端,在未来舰船生物屏蔽、核医学诊疗、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 中子 Γ射线 柔性材料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LY1的产芽孢条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建军 曾静 +1 位作者 袁林 熊大维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6-11,共6页
为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LY1发酵产孢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的响应面法,对菌株LY1的产孢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LY1最佳产孢培养基配方为糖蜜19.... 为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LY1发酵产孢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的响应面法,对菌株LY1的产孢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LY1最佳产孢培养基配方为糖蜜19.37 g/L、黄豆粉15.31 g/L、磷酸二氢钾7.0 g/L、硫酸锰1.0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2℃、初始pH值8.0、装液量30%、接种量4%、转速261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芽孢数量达到6.825×10^(9) CFU/mL,与优化试验预期结果相近,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类芽孢杆菌LY1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 响应面试验 芽孢数
下载PDF
3种不同切割方式烤制马铃薯质构及淀粉消化特性研究
13
作者 王健 刘媛 +4 位作者 宋萌萌 郭心茹 袁林 高清海 任丛涛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6期26-29,36,共5页
以布尔班克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将其切割成马铃薯条、马铃薯片和马铃薯块进行烤制,然后采用质构仪穿刺模式、扫描电镜技术和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不同切割方式对烤制马铃薯质构特性、形态结构及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 以布尔班克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将其切割成马铃薯条、马铃薯片和马铃薯块进行烤制,然后采用质构仪穿刺模式、扫描电镜技术和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不同切割方式对烤制马铃薯质构特性、形态结构及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切割方式烤制马铃薯的质构指标、表面结构及体外淀粉消化特性均发生不同变化。与新鲜马铃薯相比,3种切割方式烤制马铃薯的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显著降低;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新鲜马铃薯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含有大量淀粉颗粒,而3种切割方式烤制马铃薯的细胞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烤马铃薯条的细胞壁破坏后,大量的淀粉颗粒暴露出来;烤马铃薯片和烤马铃薯块的淀粉颗粒结构破坏更为严重,表面有脊和沟槽出现。烤制前后马铃薯淀粉水解率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烤制后体外淀粉的消化率大大提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烤制马铃薯的质构品质由优到劣依次为烤马铃薯片>烤马铃薯块>烤马铃薯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烤制 切割方式 质构特性 淀粉消化特性
下载PDF
树形及砧木对酿酒葡萄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文娇 郭建勇 +4 位作者 袁琳 梁长梅 牛铁泉 张鹏飞 温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910-915,955,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赤霞珠和霞多丽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成熟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厂字形和扇形2种树形的葡萄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种类大致相同,而含量差异较...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赤霞珠和霞多丽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成熟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厂字形和扇形2种树形的葡萄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种类大致相同,而含量差异较大;对于霞多丽自根苗,厂字形果实中种类多,醇类物质含量高,扇形果实中醛类物质含高;对于赤霞珠自根苗,扇形果实中醇类物质和醛类物质种类、含量皆优于厂字形;对于厂字形赤霞珠,嫁接苗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多于自根苗,醇类、醛类物质含量亦高于自根苗。醛类物质是葡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己醛、己-2-烯醛是含量最高的醛类物质,2种物质皆在扇形果实中含量较高,赤霞珠嫁接苗中己醛含量高于自根苗,己-2-烯醛含量低于自根苗。综上所述,扇形以及嫁接SO4砧木有利于酿酒葡萄挥发性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树形 砧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ptxP1与ptxP3型红霉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感染患儿临床表现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郭孟杨 汪丙松 +6 位作者 袁林 李振 胡亚红 杜倩倩 史伟 王亚娟 姚开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明确临床百日咳鲍特菌分离株红霉素耐药状况及其ptxP1与ptxP3型构成,比较2种基因型菌株导致的百日咳患儿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及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确诊... 目的明确临床百日咳鲍特菌分离株红霉素耐药状况及其ptxP1与ptxP3型构成,比较2种基因型菌株导致的百日咳患儿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及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确诊的百日咳病例,采用玻片血清凝集试验鉴定疑似百日咳鲍特菌菌落,使用E试验和K-B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红霉素的敏感性。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ptxP基因并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应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鉴定出百日咳鲍特菌192株,其中红霉素耐药188株(97.9%)。耐药株中,ptxP1型占30.3%(57/188),ptxP3型占69.7%(131/188)。在<1岁患儿中,ptxP3型感染患儿发作性咳嗽的发生率较ptxP1型更高(57.1%比29.4%,P<0.05),ptxP3型较ptxP1型感染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23.8%比17.6%)、咳嗽后呕吐(44.4%比32.4%)、咳嗽末吸气性啸音(72.0%比50.0%)和并发肺炎/支气管炎(85.7%比73.5%)的概率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岁患儿中,ptxP1型感染患儿的白细胞值高于ptxP3型感染者[13.5(9.9,24.5)×10^(9)/L比10.3(7.0,16.4)×10^(9)/L,P<0.05],ptxP1型较ptxP3型感染患儿出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概率更高(17.4%比4.4%,P>0.05)。结论ptxP3型红霉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已成为百日咳主要的致病型别;ptxP3型红霉素耐药株比ptxP1型红霉素耐药株引起的婴儿百日咳表现更为典型明显,出现重症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临床表现 红霉素 耐药性 基因型
原文传递
环保型钆硼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琦 郭晓林 +7 位作者 尹进南 王晓娟 原林 王博宇 方青龙 韩小祥 仇天祎 刘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4-1371,共8页
本文以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以Gd_(2)O_(3)、B_(4)C为功能填料,研制了一种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材料中Gd_(2)O_(3)和B_(4)C微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XRD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Gd_(2)O_(3)、... 本文以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以Gd_(2)O_(3)、B_(4)C为功能填料,研制了一种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材料中Gd_(2)O_(3)和B_(4)C微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XRD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Gd_(2)O_(3)、B_(4)C与基体SEBS未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理性混合。通过实验和蒙特卡罗模拟进行热中子屏蔽性能验证,对照组材料的实验透射率为31.97%~35.35%,实验组材料的实验和模拟透射率分别为32.11%~36.54%和26.26%~31.31%。对实验组进行了热中子面透射率均匀性测试,结果表明,(10%Gd_(2)O_(3)+40%B_(4)C)/SEBS和(30%Gd_(2)O_(3)+40%B_(4)C)/SEBS材料的平均透射率分别为34.34%和31.60%,所有采样点的绝对偏差在±0.5%以内,标准差为0.33%和0.26%,离散系数为0.0096和0.0082。该柔性材料有效弥补了传统刚性射线屏蔽材料的不足,在核设施异形复杂结构表面包覆防护和可穿戴辐射防护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防护 柔性材料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影响力评价
17
作者 郭彦青 李威慧 +1 位作者 袁霖 张钟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推动广东省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极值等分法与赋值法等,以截至2020年成功创建的11个国家森林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化活动、生态文化活动累计参加人数、森林文化品牌数量、省级以上宣传报道频次开展广东森林城市生... 为推动广东省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极值等分法与赋值法等,以截至2020年成功创建的11个国家森林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化活动、生态文化活动累计参加人数、森林文化品牌数量、省级以上宣传报道频次开展广东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水平与影响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水平级别为优秀的有广州市与深圳市,良好的仅佛山市,一般的有珠海、肇庆、江门、梅州、中山市,差的有惠州、东莞与汕头市。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影响力,应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发展多元生态文化产业,并加大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 生态文化 影响力 广东
下载PDF
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郭健芬 李晓君 +1 位作者 袁琳 段妍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分析30 d不同预后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8例≥65岁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分析30 d不同预后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8例≥65岁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41.4%(24/58例),两组感染菌株均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离菌株对体外药敏试验耐药率低,两组的不同菌株占比、药物敏感性、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增高,血清蛋白降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蛋白降低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0,95%CI 0.676~0.946)。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使用抗真菌治疗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老年患者因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预后差、死亡率高,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血流感染 老年人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豆粕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通 郭浩 +4 位作者 聂俊辉 岳斯源 郭建军 曾静 袁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6-90,共5页
试验分别利用产α-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以及β-甘露聚糖酶的功能性嗜酸乳杆菌对豆粕进行协同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菌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液料比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二次... 试验分别利用产α-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以及β-甘露聚糖酶的功能性嗜酸乳杆菌对豆粕进行协同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菌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液料比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12.3%、发酵时间78.9 h、发酵温度36.8℃、液料比0.9 L/kg。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发酵豆粕的粗蛋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15.13%,酸溶蛋白含量提高了66.91%,半纤维素含量下降了24.93%,游离氨基酸含量是发酵前的11.62倍,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下降了91.68%,脲酶活性下降了95.67%,植酸含量下降了83.87%,发酵豆粕中的活菌数为1.37×10^(10) CFU/g。研究表明,该复合菌株发酵模式能够有效增加豆粕的营养成分,去除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豆粕的利用率,为发酵豆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豆粕 响应面法 酸溶蛋白
下载PDF
废水中有机物对铁盐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治国 袁林江 +3 位作者 王骞 赵杰 刘梦瑜 王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8-293,共6页
通过批次实验探究了不同有机物对铁盐化学除磷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物对铁盐化学除磷的不利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柠檬酸、黄腐酸、聚山梨酯-80、牛血清蛋白、葡萄糖、淀粉,柠檬酸的影响程度为其他五种有机物的5~20倍.较之含羟基有机物,含... 通过批次实验探究了不同有机物对铁盐化学除磷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物对铁盐化学除磷的不利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柠檬酸、黄腐酸、聚山梨酯-80、牛血清蛋白、葡萄糖、淀粉,柠檬酸的影响程度为其他五种有机物的5~20倍.较之含羟基有机物,含羧基有机物对铁盐除磷的不利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铁盐化学除磷的实质是通过形成铁羟基氧化物(HFO)来除磷.含羧基有机物,如柠檬酸,可与磷酸根竞争HFO,有机物“抢占”HFO表面结合位点导致磷酸盐与HFO结合减少,从而使铁盐除磷效果下降.在所试柠檬酸浓度范围内,铁盐除磷率最高下降了9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化学除磷 羟基氧化物 羧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