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志南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0例(142眼)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0例(142眼)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雷珠单抗组(65例82眼)与阿柏西普组(45例60眼),均完成术后2 a随访,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及ORT的变化。结果基线、治疗后6个月两组治疗眼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雷珠单抗组治疗眼数比例(86.59%、26.83%)均高于阿柏西普组(55.00%、0,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雷珠单抗组:77.18±10.21、74.24±12.46、73.36±10.71;阿柏西普组:75.45±13.56、75.71±14.74、72.65±11.99],均高于同组治疗前[59.15±13.92、59.21±14.01](均为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RT[雷珠单抗组:(345.22±30.71)μm、(340.37±41.05)μm、(341.67±42.02)μm;阿柏西普组:(346.87±29.68)μm、(341.65±42.65)μm、(343.41±40.87)μm]均较治疗前[(389.57±58.65)μm、(388.67±57.54)μm]降低(均为P<0.05),但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两组ORT(雷珠单抗组:34.15%、46.34%、60.98%;阿柏西普组:40.00%、60.00%、68.33%)均较基线上升(18.29%、23.33%),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湿性AMD患者ORT患病率随时间的推移增加,抗VEGF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及黄斑形态,但无法抑制ORT进展,必须重视鉴别ORT与视网膜下液及水肿,减少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
下载PDF
2.4 mm透明角膜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盼盼 管宇 +4 位作者 陈诵惟 孙荪 吴坚 黄晓波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比较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 aspiration,PEA)与双切口PEA对角膜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院行2. 4 mm透明角膜单切口PEA联合人工... 目的比较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 aspiration,PEA)与双切口PEA对角膜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院行2. 4 mm透明角膜单切口PEA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者(100眼)(单切口组),并选择此时间段内与之眼轴、前房深度、晶状体核混浊等眼部和全身情况相匹配的行透明角膜双切口PEA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00眼)(双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总超声时间、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及矫正远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10 mm范围内角膜体积(10 mmcorneal volume,10 mm-CV),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等参数。结果单切口组术中总超声时间、CDE分别为(27. 84±19. 61) s、5. 15±3. 70,双切口组分别为(23. 62±16. 55) s、4. 77±3. 6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术后1周,单切口组的UDVA和CDVA均高于双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术后1周,单切口组10 mm-CV及CCT均小于双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单切口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 82±3. 39)%、(7. 05±4. 22)%、(7. 06±4. 37)%,双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 08±3. 31)%、(8. 28±4. 28)%、(8. 37±4. 8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结论早期ARC患者行单切口PEA对角膜的创伤程度较双切口PEA轻,术后恢复快,早期可拥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角膜体积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江苏省阜宁县社区老年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梅 朱蓉嵘 +3 位作者 张俊芳 梁从凯 刘必红 管怀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77-780,785,共5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阜宁县社区6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阜宁县眼病研究数据60岁以上人群,采用软件Stata 13.0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C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江苏省阜宁县社区6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阜宁县眼病研究数据60岁以上人群,采用软件Stata 13.0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952例受检者中,白内障1392例,患病率为35.22%;ARC 606例,患病率为1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9,P<0.001)、女性(OR=1.39,P<0.001)和阳光照射时间长(OR=1.85,P<0.001)是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教育水平(OR=0.81,P<0.001)是白内障的独立保护因素;这些因素也是ARC的影响因素,但不同亚型之间存在细微差异。结论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以及阳光照射时间长是江苏阜宁县老年人群发生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ARC亚型间危险因素存在细微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威 周婧 +6 位作者 杜君 季敏 吴坚 黄叶萌 王勇 朱蓉嵘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散光。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弧形切口直径为9 mm,深度为90%。术后3个月时复查患者角膜散光、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并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进行散光分析,主要观察以下矢量数据,即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和矫正指数。结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16±0.35)D,术后3个月下降到(0.54±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裸眼远视力为0.81±0.42,术后3个月提高到0.2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76±0.30,术后3个月提高到0.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0.80~2.20(1.16±0.35)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40~1.80(1.07±0.40)D,差异向量为0.20~1.00(0.54±0.22)D。矫正指数为0.89±0.35,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大部分患眼(32眼)角度误差在15°范围内。成功指数平均值为0.47,提示还残留部分散光未得到矫正。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散光矫正的成功率为53.0%。变平效果平均值为0.94,变平指数平均值为0.83。结论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能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 散光 角膜切开术
下载PDF
角膜后表面散光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盼盼 吴坚 +2 位作者 周婧 薛莹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角膜散光由角膜前表面散光(anterior astigmatism,AA)和角膜后表面散光(posterior astigmatism,PA)组成。据文献统计,PA在-0.01^-1.10 D范围内,85.0%~96.1%为逆规散光。随着年龄的增长,PA总体呈现由逆规向顺规漂移的趋势,AA的趋势则与... 角膜散光由角膜前表面散光(anterior astigmatism,AA)和角膜后表面散光(posterior astigmatism,PA)组成。据文献统计,PA在-0.01^-1.10 D范围内,85.0%~96.1%为逆规散光。随着年龄的增长,PA总体呈现由逆规向顺规漂移的趋势,AA的趋势则与之相反。因此,对于青年人,PA使总角膜散光(total astigmatism,TA)减小;对于老年人,PA使TA增大。在临床上,忽略PA会错误估计TA,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本文旨在介绍PA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以供眼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表面散光 总角膜散光 手术源性散光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向菁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白内障手术已从防盲性手术时代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es,IOL)的制定影响患者术后脱镜率及视觉质量,其中IOL度数的计算公式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IOL的制定,本文主要就IOL球镜及其柱镜计算公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 白内障手术已从防盲性手术时代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es,IOL)的制定影响患者术后脱镜率及视觉质量,其中IOL度数的计算公式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IOL的制定,本文主要就IOL球镜及其柱镜计算公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计算公式 进展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瑾 朱蓉嵘 +3 位作者 胡楠 周婧 杨梅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多态性(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眼病研究"流行病学人群,包括ARC组780例和对照组525人。...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多态性(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眼病研究"流行病学人群,包括ARC组780例和对照组525人。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四种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copy number,CN),分析ARC组和对照组基因CN的差异以及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在WRN基因中发现了新的CNV。WRN基因高拷贝(CN=3+)与ARC的易感性有关(OR=1.88,P=0.02);HSF4基因低拷贝(CN=1)的人群对ARC易感(OR=4.09,P=0.004)。WRN基因高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2.06、3.72,均为P=0.02)。HSF4基因低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5.73,P=0.001;OR=6.80,P=0.01)。WRN和HSF4基因的联合作用显著增加了ARC的易感性。经过多重校正以后,仅有HSF4的CNV与ARC的易感性有关,尤其与核性和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结论 HSF4基因与WRN基因的CNV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ARC的易感性有关。DNA修复基因对ARC易感性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不同亚型ARC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DNA修复基因 WRN HSF4 拷贝数变异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梅 周婧 +4 位作者 张俊芳 朱蓉嵘 秦柏 康丽华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对5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未矫正屈光不正的定义参照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20/40,屈光矫正后... 目的分析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对5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未矫正屈光不正的定义参照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20/40,屈光矫正后视力提高≥2行的标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受检者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影响。结果阜宁应调查6145人,实际接受调查5947人,受检率为96.8%。未矫正屈光不正2388人,患病率为40.2%。单纯近视、单纯远视、单纯散光和远视合并散光的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分别为84.4%、84.2%、64.1%和100.0%。高龄(OR=1.07,P<0.001)、女性(OR=1.38,P<0.001)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高,受教育程度方面则是初中、高中及以上人群较文盲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低(OR=0.74,P=0.003;OR=0.55,P<0.001)。结论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中,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是影响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矫正屈光不正 患病率 江苏省阜宁县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个性化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矫正角膜源性散光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俞平 管徒进 +2 位作者 徐琴剑 江诞旦 管怀进(指导)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6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角巩膜缘常规切口与个性化切口的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术后视力与散光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术前测量角膜散光≤1.5D,分为2组,A组角膜地形图引导... 目的比较角巩膜缘常规切口与个性化切口的白内障合并散光的患者术后视力与散光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术前测量角膜散光≤1.5D,分为2组,A组角膜地形图引导下最陡角膜子午线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B组常规(135±20)°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记录并比较术后1 d、4 d、1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散光度。结果 A组和B组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A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较术前明显减少,随着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角膜散光度呈下降趋势,裸眼视力术后1 d、4 d、1月及3个月A组均优于B组。结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散光度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术前角膜散光 角巩膜缘切口 超声乳化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眼内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天禹 涂园园 管怀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200个核苷酸,因缺乏有效的开放阅读框架而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大量研究表明,lncRNA是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nc...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200个核苷酸,因缺乏有效的开放阅读框架而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大量研究表明,lncRNA是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关键的调控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具有类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与眼内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lncRN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葡萄膜黑色素瘤(UM)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诊疗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视网膜母细胞瘤 葡萄膜黑色素瘤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