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算法综述 被引量:70
1
作者 季长清 高志勇 +1 位作者 秦静 汪祖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4-1049,共6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在图像分类和分割、目标检测等的应用中表现出色,其强大的特征学习与特征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推崇。然而,CNN仍存在特征提取不完整、样本训练过拟...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在图像分类和分割、目标检测等的应用中表现出色,其强大的特征学习与特征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推崇。然而,CNN仍存在特征提取不完整、样本训练过拟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CNN的发展、CNN经典的网络模型及其组件,并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对CNN模型在图像分类中研究现状的综述,为CNN的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特征提取 过拟合
下载PDF
2009-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监测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秋虹 高志勇 +4 位作者 李洪军 杨艳娜 陈立新 郑燃燃 郗璐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通州区近9年的手足口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通州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 ... 目的分析2009—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通州区近9年的手足口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通州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 809例,年均发病率为276.04/10万,呈下降趋势,病例数隔年高发,5—7月为发病高峰。西部和北部地区年均发病率高,前3位为马驹桥镇、梨园镇和张家湾镇。男女性别比为1.45∶1,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91.23%。2010年重症病例比例最高,达0.54%,随后逐年下降(χ~2=–6.864,P<0.001)。历年病原谱构成不同(χ~2=285.149,P<0.001),优势毒株呈季节性变化。结论通州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和重症比例呈下降趋势,有季节性、≤5岁儿童和重点地区高发的分布特征,病原分布呈不同年份和季节的动态变化。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重症病例 病原学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病原构成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洁 杨扬 +5 位作者 梁志超 高志勇 贾蕾 刘白薇 陈丽娟 王全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四种病原进行PCR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种病毒相关的急性胃肠炎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052份样本中,非混合感染709例(34.6%):其中轮状病毒411例(20.0%),诺如病毒153例(7.5%),腺病毒86例(4.2%),星状病毒59例(2.9%);混合感染135例(6.6%)。轮状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评分(8.0±3.1)高于诺如病毒(6.4±2.4, P<0.001)、腺病毒(6.2±2.1, P<0.001)及星状病毒(6.1±2.0, P<0.001)。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以星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后更易出现:≥5 d的腹泻( OR=3.33)、1 d内≥3次的呕吐( OR=8.79)、≥1 d的呕吐( OR=3.96)、Vesikari评分≥11的重症病例( OR=13.19);感染诺如病毒易出现1 d内≥3次的呕吐( OR=5.71);感染腺病毒易出现≥5 d的腹泻( OR=2.62);以轮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诺如病毒( OR=0.40)或腺病毒( OR=0.28)后较少出现≥38.4 ℃的发热症状。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特点不同,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较重,24月龄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腺病毒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洪权 贺帅 +5 位作者 高建民 王荣喜 高智勇 王晓桥 夏锋社 程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5-242,共8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应用于焊缝缺陷识别时,池化模型适应差及特征选择能力低、以及易导致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mproved pooling model and feature selection of CNN,IPFCNN...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应用于焊缝缺陷识别时,池化模型适应差及特征选择能力低、以及易导致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mproved pooling model and feature selection of CNN,IPFCNN)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结合焊缝缺陷图像本身的特点,对传统平均池化模型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池化域与其所在区域特征图分布的池化模型;为增强模型特征选择能力,提出将随机森林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强化特征选择方法。以某汽轮机制造过程中焊缝缺陷识别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说明,结果表明提出的池化模型在处理不同特征分布的池化域时具有动态自适应性,并通过提高特征选择能力,使得所提方法比传统CNN方法具有更高的缺陷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缺陷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池化模型 特征强化选择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札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特征系统综述 被引量:27
5
作者 于悦 郭新慧 +4 位作者 严寒秋 高志勇 李伟红 刘白薇 王全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了解全球札如病毒(SaV)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通过万方、中国知网、PubMed、Webof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2018年1月以前发表的SaV急性胃肠炎暴发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和筛选,分析暴发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场所... 目的了解全球札如病毒(SaV)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通过万方、中国知网、PubMed、Webof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2018年1月以前发表的SaV急性胃肠炎暴发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和筛选,分析暴发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场所分布、人群分布、传播途径、病原学特征、患者临床症状等。结果共收集到34篇SaV暴发文献,涉及146起暴发,发生时间范围为1976年10月至2016年4月。138起暴发报告了发生月份,均来自北半球,全年均有发生,8月发生最少,12月发生最多,主要发生于温度较低月份。报告暴发较多国家为日本、加拿大、美国和荷兰。共141起暴发提供了发生场所,常见的为托幼机构(48/141,34.04%)、长期看护机构(41/141,29.08%)和医院(16/141,11.35%)。31起暴发共1704例病例具有临床症状信息,腹泻最常见(1331/1704,78.12%),然后分别为恶心(829/1198,69.20%)、腹痛(840/1328,63.25%)、呕吐(824/1704,48.36%)和发热(529/1531,34.53%)。119起暴发确定了病毒型别,其中GⅠ组(51/119,42.86%)和GⅣ组(45/119,37.82%)SaV较为常见,GⅣ组SaV引起的暴发在2007年突然增加,GⅠ组导致的暴发则在2008、2011-2013年报告较多。结论SaV暴发主要为发达国家报告,寒冷月份高发,常发生于托幼机构和长期看护机构,主要流行株为GⅠ组和GⅣ组。我国SaV暴发防控工作较为落后,需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SaV暴发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8年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孙冰洁 张海艳 +5 位作者 高志勇 刘白薇 李姗姗 郭永强 张瑶 刘民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8年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8年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将疫情按是否达到暴发标准分为2组,探讨疫情影响因素。结果共报告72起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报告病例1458例,以GⅡ组为主。春季和秋季高发,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不同场所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06,P<0.01),与托幼机构相比,发生在学校的疫情更易波及1个以上班级(χ^2=4.11,P=0.043)。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3~12岁年龄组。非地段保健科报告、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与接报时间间隔大于2d、清洁工具未分区、食源性传播更易造成暴发疫情。结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在高发季节前期落实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是疫情得到早期处置、避免扩散和蔓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聚集性疫情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铜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林松 高志勇 +3 位作者 杨越 韩海生 王丽 孙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37-5250,共14页
铜渣是火法炼铜的副产物,中国90%以上的铜是通过火法冶炼生产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需要,我国铜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铜渣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价金属,且铜渣本身也是一种优异的无机材料。综合回收铜渣中有价金属可以减少资... 铜渣是火法炼铜的副产物,中国90%以上的铜是通过火法冶炼生产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需要,我国铜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铜渣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价金属,且铜渣本身也是一种优异的无机材料。综合回收铜渣中有价金属可以减少资源不足带来的压力,对余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生产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火法贫化、湿法浸出、选矿富集和联合工艺等手段回收铜渣中有价金属的原理、现状和优缺点,总结了铜渣作为硅酸盐无机材料的在建筑材料和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并对铜渣未来的金属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二次资源 废物处理 回收
下载PDF
钨矿浮选化学及其实践 被引量:22
8
作者 孙伟 卫召 +3 位作者 韩海生 高志勇 王建军 王若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41,共18页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对于保障国防安全、资源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钨矿浮选化学的发展解决了复杂钨矿浮选分离的一系列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国复杂白钨矿和黑白钨伴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浮选化学的角度,综述了钨矿浮选药剂及浮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建立起了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与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开发之间的联系。在钨矿石地质成矿过程中,萤石等含钙矿物通常都会与钨矿物紧密伴生,这使得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白钨矿浮选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难题;含钙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质的微观差异为其高精度浮选分离提供了可能,改性脂肪酸、阳离子捕收剂、螯合捕收剂、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以及浮选药剂界面组装等基本实现了含钙矿物间的浮选分离;其中,基于金属配合物浮选药剂的黑白钨常温混合浮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取代了"彼德罗夫"加温精选工艺,简化了浮选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黑白钨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总结而言,钨矿地质成矿机理、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特性等决定了钨矿浮选分离的难度,同时指导了钨矿浮选药剂和新工艺的设计与开发,为复杂难处理钨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浮选化学 地质成矿机理 晶体化学 浮选药剂 浮选工艺
下载PDF
诺如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沈玲羽 姜博 +3 位作者 严寒秋 李伟红 高志勇 王全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7-1932,共6页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极易突变和重组,型别众多。研究早期采用VP1区氨基酸序列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及鉴定。由于处在或接近聚合酶和衣壳区的重叠区为重组发生的热点区域,因此国际上提出使用聚合酶和衣壳区的双区域...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极易突变和重组,型别众多。研究早期采用VP1区氨基酸序列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及鉴定。由于处在或接近聚合酶和衣壳区的重叠区为重组发生的热点区域,因此国际上提出使用聚合酶和衣壳区的双区域分型系统。目前基于2 s标准的双区域分型方法,聚合酶区可分为10个基因组及76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16种暂定基因型,VP1可分为12个基因组及53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5种暂定基因型。暂定基因组和基因型有待进一步型别鉴定和基因组划分。本文对诺如病毒分子特征、不同分型方法的原理、序列扩增方法、在线分型工具及最新的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区 衣壳区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毛哲 曾联波 +4 位作者 刘国平 高志勇 田鹤 廖青 张云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2-122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致密砂岩储层埋深普遍大于4500 m,储层物性差,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深层致密砂岩的油气富集分布和产能。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薄片和实验资料,对侏罗系储层裂缝发育特征、控制因素及有效...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致密砂岩储层埋深普遍大于4500 m,储层物性差,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深层致密砂岩的油气富集分布和产能。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薄片和实验资料,对侏罗系储层裂缝发育特征、控制因素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储层以发育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其次是成岩裂缝和异常高压裂缝。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裂缝的方位主要有NNE-SSW向、NNW-SSE向、NEE-SWW向和NW-SE向,但中段NNW-SSE向裂缝不发育,且由东向西,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逐渐降低。构造裂缝的形成和分布受应力场、构造、岩性、层厚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而裂缝的渗流能力则与流体活动、异常高压和现今地应力分布等因素相关。研究区裂缝的有效性较好,有效裂缝比例占85%以上。高压渗流实验结果显示围压增加,裂缝渗透率呈负指数递减。当有效围压小于15 MPa(埋深>1000 m)时,裂缝渗透率随围压的变化快;超过该围压(深度),裂缝渗透率递减缓慢;至最大实验轴压115 MPa(埋深>8000 m),围压为65 MPa时,裂缝的渗透率仍有22.5×10^-3μm^2。表明即使在深层,天然裂缝仍然是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是改善深层致密储层储渗性能和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有效性 裂缝 致密砂岩 深层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盆地
下载PDF
多参数相似性信息融合的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梁泽明 姜洪权 +4 位作者 周秉直 高建民 高智勇 王荣喜 姜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819,共7页
针对常规基于相似性信息的寿命预测方法的退化指标难以建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参数相似性信息融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并不进行退化指标的建立,而是利用单个原始参数数据直接进行基于相似性的寿命预测,然后将各参数对应的寿命信... 针对常规基于相似性信息的寿命预测方法的退化指标难以建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参数相似性信息融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并不进行退化指标的建立,而是利用单个原始参数数据直接进行基于相似性的寿命预测,然后将各参数对应的寿命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设备的剩余寿命。为提高信息融合时的合理性,给出一种以相关性Spearman系数为基础的设备退化敏感性关键参数量化筛选及剩余寿命融合权重分配方法,结合各参数对应的剩余寿命信息,加权融合实现设备的剩余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方法,所提方法在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及改善预测精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 信息融合 剩余寿命预测 参数 故障诊断
下载PDF
新疆博斯腾湖北缘现代冲积扇与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石雨昕 高志勇 +3 位作者 周川闽 翟弈程 樊小容 冯佳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2-556,共15页
辫状分支河流体系的展布特征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博斯腾湖北缘的黄水沟冲积扇和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发育典型的分支河道,形成分支河流体系。基于野外勘察和沉积露头的详细观察,从"源"到"汇&... 辫状分支河流体系的展布特征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博斯腾湖北缘的黄水沟冲积扇和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发育典型的分支河道,形成分支河流体系。基于野外勘察和沉积露头的详细观察,从"源"到"汇"分析黄水沟冲积扇和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中分支河流体系辫状河道的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将黄水沟冲积扇划分为3个区带、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划分为4个区带。不同区带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沉积物卸载量减少、粒径随搬运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水动力减弱、河道宽度变窄。分支河流体系所显示的河道沉积范围比单个河道相模式更大,在有利储层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现今干旱气候与构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物源的供给、河流的卸载量、沉积物的扩散能力和扇体的坡度等是控制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分支河流体系沉积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博斯腾湖 分支河流体系 黄水沟冲积扇 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
原文传递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曾联波 刘国平 +3 位作者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吕文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01-1609,共9页
含油气盆地中储层的形成和演化受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构造成岩作用的定量评价对深入认识储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储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构造成岩作用的内涵以及储层形成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构造成岩强度来定量... 含油气盆地中储层的形成和演化受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构造成岩作用的定量评价对深入认识储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储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构造成岩作用的内涵以及储层形成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构造成岩强度来定量表征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形成演化及储层质量的影响。构造成岩强度是指储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所受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构造成岩指数进行定量表征。构造成岩强度不仅能够反映储层在埋藏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深度、温度和压力等成岩演化控制因素对储层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反映不同构造时期的构造变形强度及其演化对储层的影响。对库车前陆盆地深层白垩系致密砂岩储层开展的构造成岩强度定量评价表明,储层的形成演化与构造成岩强度密切相关,随着构造成岩强度增加,储层基质的孔隙体积减少,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增加。从库车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到前缘隆起带,构造成岩强度依次由大变小,储层的基质孔隙度逐渐增高,而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则逐渐降低。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可为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定量评价及预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作用 成岩作用 构造成岩强度 评价方法 致密砂岩储层 库车前陆盆地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4-2018年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白薇 高志勇 +5 位作者 贾蕾 严寒秋 王小莉 张惺惺 李伟红 王全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事件及暴发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共报告由诺如...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事件及暴发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共报告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事件765起,85.88%(657/765)为聚集性事件,14.12%(108/765)为暴发.在暴发中,70.37%(76/108)发生在2017年;84.26%(91/108)发生在冬、春季节;88.89%(96/108)发生在托幼机构及中小学;主要传播途径为人传人(81.48%,88/108);93.52%(101/108)为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近郊区及远郊区发生的事件,出现暴发的风险分别是城区的1.84倍(95%CI:1.13~3.02)及3.78倍(95%CI:1.62~8.82);在小学、中学及其他机构发生的事件,出现暴发的风险分别是幼儿园的6.26倍(95%CI:3.53~11.10)、14.98倍(95%CI:6.23~36.01)及8.71倍(95%CI:3.07~24.71);就诊率低于全部事件就诊率中位数的,发生暴发的风险是就诊率高的2.29倍(95%CI:1.42~3.68);传播途径为食源性的事件,发生暴发的风险为人传人传播的14.55倍(95%CI:3.15~67.07).结论加强郊区、中小学及其他机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防控力度,急性胃肠炎患者积极就医,做好食源性疫情的防控及厨工的健康管理,有助于减少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暴发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库车坳陷迪北侏罗系深部储层孔隙演化特征与有利储层评价——埋藏方式制约下的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冯佳睿 高志勇 +1 位作者 崔京钢 周川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20,共16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成岩物理模拟系统,对库车坳陷迪北侏罗系粗砂岩储层在特有的埋藏方式下,即沉积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晚期构造抬升影响下的成岩演化过程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模拟的温度、压力、埋深的逐渐增大和... 利用自主研发的成岩物理模拟系统,对库车坳陷迪北侏罗系粗砂岩储层在特有的埋藏方式下,即沉积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晚期构造抬升影响下的成岩演化过程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模拟的温度、压力、埋深的逐渐增大和压实作用的持续加强,石英、长石等脆性颗粒出现裂纹,长石更易形成次生溶蚀;粗砂岩成岩样品的孔隙、孔喉和成岩流体中K,Na,Ca,Al,Si,Ti和Mn等主要阳离子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自生矿物和黏土矿物发育,如方解石、石英、自生I/S混层和绿泥石等较常见。快速深埋藏阶段3 000~6 500 m,溶蚀作用强烈,孔径和喉径均达到最大值,方解石胶结和石英加大发育。构造抬升阶段5 000~4 500 m,在降温卸压作用影响下,砂岩孔隙回弹,油气充注的酸性水使长石和岩屑等强烈溶蚀。实验表明,深部溶蚀作用、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晚期构造抬升的埋藏方式和构造作用引起的侧向挤压、裂缝等因素,是我国西部挤压型油气盆地中深部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成岩物理模拟 深部储层 成岩作用
原文传递
男性尿道狭窄病因与治疗方式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彩芳 曾铭强 +4 位作者 薛睿智 王桂林 高智勇 袁武雄 唐正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7,共8页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分析近年来尿道狭窄治疗策略,并对复杂性病例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尿道狭窄住院患者资料,包括病因、狭窄部位和长度、治疗策略和相关合并症等。结果:183例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49.7岁,以51~65...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分析近年来尿道狭窄治疗策略,并对复杂性病例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尿道狭窄住院患者资料,包括病因、狭窄部位和长度、治疗策略和相关合并症等。结果:183例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49.7岁,以51~65岁人群居多(38.8%,71/183);平均病程为64.7个月。外伤性病因占52.4%(96/183),其中骨盆骨折者占35.5%(65/183)、骑跨伤者占16.9%(31/183);医源性损伤者占29.5%。后尿道狭窄占45.9%(84/183),前尿道狭窄占44.8%(82/183),多段狭窄有6.6%(12/183)。99例(54.1%)接受了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40例(21.9%)接受腔内手术治疗,包括内窥镜下钬激光、冷刀内切开、内窥镜下电刀瘢痕切除、球囊扩张和尿道扩张术等。>65岁尿道狭窄患者27例(14.7%),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比例达70.4%,显著高于整体样本的发生率(P<0.01)。结论:近3年男性外伤性和医源性尿道狭窄发生率有所增加。治疗方式从以内窥镜手术为主转变成以尿道成形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治疗 病因 男性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连通性表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巩磊 程宇琪 +6 位作者 高帅 高志勇 冯佳睿 王洪涛 宿晓岑 卢崎 王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75-2488,共14页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下侏罗统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的分布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单井产能.裂缝连通性是影响致密储层孔渗性能、产能以及盖层完整性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裂缝连通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缺少系统研究.以库车前陆盆地...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下侏罗统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的分布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单井产能.裂缝连通性是影响致密储层孔渗性能、产能以及盖层完整性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裂缝连通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缺少系统研究.以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分析了其裂缝发育特征,利用基于裂缝节点类型及比例的方法对裂缝连通性进行定量表征,并利用数值模拟对裂缝连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区发育粒缘缝、粒内缝和穿粒缝3种微观裂缝类型.从西向东,裂缝连通性逐渐变差,与裂缝发育强度具有一致性.裂缝方位分散度、裂缝长度、裂缝密度以及组间夹角是影响裂缝连通性的主要因素.随着裂缝方位分散度、裂缝长度、裂缝密度以及组间夹角的增加,裂缝连通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 裂缝连通性 定量表征 控制因素 致密砂岩 石油地质学.
原文传递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颗粒间表面力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邢耀文 刘敏 +3 位作者 桂夏辉 曹亦俊 高志勇 孙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2-1357,1374,共7页
为深入明晰颗粒间表面力组分,选取玻璃微球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胶体探针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疏水性颗粒间的微观作用力进行测试,借助经典DLVO及扩展DLVO理论对测试结果拟合分析,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亲水性颗粒与疏... 为深入明晰颗粒间表面力组分,选取玻璃微球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胶体探针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疏水性颗粒间的微观作用力进行测试,借助经典DLVO及扩展DLVO理论对测试结果拟合分析,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亲水性颗粒与疏水性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服从经典DLVO理论,在长程范围内静电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离距离在6 nm左右时,颗粒间范德华力克服静电排斥力;两亲水性颗粒间存在着额外的短程水化斥力,拟合发现水化斥力以0.54 nm的衰减长度按单指数模型衰减;两疏水性颗粒间则存在着强烈的疏水引力,力曲线显示:在20~40 nm范围颗粒发生明显的跳入黏附,疏水引力以1.63 nm的衰减长度按单指数模型衰减.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极性水分子与二氧化硅表面氧原子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表明亲水玻璃基板表面形成致密结构的水化层,诱发水化斥力;而疏水界面水分子没有氢键作用,疏水引力源于疏水界面的水分子重排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力 原子力显微镜 DLVO力 水化斥力 疏水力
原文传递
岩石力学层对构造裂缝间距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巩磊 姚嘉琪 +6 位作者 高帅 魏波 曾联波 付晓飞 高志勇 祖克威 田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5-973,共9页
层状沉积岩中裂缝的间距经常与裂隙化岩层的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线性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裂缝间距指数条件下,两条相邻裂缝之间的应力分布状态,并分析了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上覆压力对临... 层状沉积岩中裂缝的间距经常与裂隙化岩层的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线性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裂缝间距指数条件下,两条相邻裂缝之间的应力分布状态,并分析了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上覆压力对临界裂缝间距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裂缝间距指数从大到小变化时,会出现一个临界值(临界裂缝间距指数),此时垂直于裂缝的正应力就会从张应力变为压应力。这种应力状态的改变阻止了裂缝数量的进一步增长,除非在岩石中存在微裂纹(裂隙)或者异常高压流体。临界裂缝间距指数与裂隙化岩层的平均应变无关,它随着裂隙化岩层与其相邻岩层杨氏模量比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裂隙化岩层泊松比和上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相邻岩层泊松比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层 裂缝间距 地层厚度 裂缝间距指数 裂缝饱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下白垩统岩相古地理恢复与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志勇 石雨昕 +2 位作者 冯佳睿 周川闽 罗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80,共1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钻井少、地震成像复杂、勘探程度低而导致的原型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困难、沉积砂体展布范围可信度低的问题,基于源-汇思想,使用新方法开展岩相古地理恢复与砂砾岩体分布预测研究,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确定宏观...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钻井少、地震成像复杂、勘探程度低而导致的原型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困难、沉积砂体展布范围可信度低的问题,基于源-汇思想,使用新方法开展岩相古地理恢复与砂砾岩体分布预测研究,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确定宏观物源区范围与隆升时间;依据砾石径与搬运距离定量关系、构造缩短量等地质参数,恢复物源区范围、湖岸线迁移过程;开展钻井岩心与野外露头沉积构造等分析,编制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砂砾岩体分布范围系列图件。早侏罗世—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南缘物源区范围由南向北逐步扩大,湖盆经历扩张—萎缩—扩张、古气候经历潮湿—干旱—潮湿的演化过程。西段一直发育来自南部古天山物源的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中段与东段物源区具有由远源到近源的演化特征,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等沉积;西段与中段物源区的分界线推测为红车断裂带。恢复出的古湖岸线与现今盆地边缘线呈向西北敞开的夹角,控制了其两侧三角洲平原相带与前缘相带储集体的非均质性,湖岸线与现今地层剥蚀线、盆地边缘线限定了有利储集体的类型与范围。该认识可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油气勘探提供地质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深层下组合 侏罗系 白垩系 物源区 湖岸线 岩相古地理 有利砂体展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