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晓乾 夏长波 +6 位作者 严福林 李元杰 雍婧姣 高晓娟 陶伟伟 王汉卿 赵建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62-169,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利用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的相关靶点以及抗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并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采用GOLD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炎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与抑郁症相关的12个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5个关键抗炎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65个,细胞组成4个,分子功能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1条,其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9个;分子对接验证淫羊藿苷与关键抗炎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揭示了淫羊藿通过抗炎靶点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网络作用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淫羊藿抗抑郁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淫羊藿 抑郁症 抗炎作用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R语言的近红外光谱对甘草中指标成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雍婧姣 王霞 +7 位作者 石思佳 温奎申 佟月 张霞 赵建军 王建寰 高晓娟 王汉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6-181,共6页
目的:建立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水分、总灰分、甘草苷、甘草酸)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实现快速检测。方法:基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97批甘草中水分、总灰分、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其近红外光谱。采用R语言筛... 目的:建立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水分、总灰分、甘草苷、甘草酸)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实现快速检测。方法:基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97批甘草中水分、总灰分、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其近红外光谱。采用R语言筛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水分和甘草苷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其中水分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0和0.929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3 2和0.203 8,甘草苷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3和0.907 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93 9和0.128 9;总灰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 5和0.917 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09 6和0.103 7;甘草酸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 1和0.915 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4 8和0.236 0。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其模型的准确度均较高,为实现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 光谱预处理 定量模型
原文传递
宁夏产甘草不同组织部位成分差异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汉卿 雍婧姣 +6 位作者 肖东 佟月 温奎申 李元杰 高晓娟 赵建军 张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72-2675,共4页
目的:比较甘草木质部、韧皮部及木栓层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宁夏产甘草及其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利用R3.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甘... 目的:比较甘草木质部、韧皮部及木栓层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宁夏产甘草及其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利用R3.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草组织构成以木质部和韧皮部为主,有少量木栓层存在;甘草中总黄酮主要分布在木栓层;甘草苷主要分布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甘草酸在木质部、韧皮部和木栓层均匀分布;木栓层总黄酮与甘草中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部、韧皮部、木栓层,中甘草苷含量与甘草中甘草苷含量呈显著相关(P<0.01,P<0.05),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甘草酸含量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显著相关(P<0.01,P<0.05);木质部和韧皮部甘草酸含量与其质量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的生物合成及总黄酮构成做了铺垫,为甘草研究及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苷 甘草酸 总黄酮 韧皮部 木质部 木栓层 组织
原文传递
考虑土体质量的Winkler地基梁非线性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建军 聂梦强 +1 位作者 高笑娟 秦紫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0-155,共6页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Euler梁理论和弹性地基的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土体质量影响的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和多尺度方法,分别求得梁的线性和非线性固有频率及模态构型。进而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土体...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Euler梁理论和弹性地基的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土体质量影响的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和多尺度方法,分别求得梁的线性和非线性固有频率及模态构型。进而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土体质量对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线性和非线性自由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将土体质量对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引入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的动力学模型,梁的固有频率降低;土体质量对梁的高阶非线性模态构型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KLER地基 Euler梁 土体质量 固有频率 非线性自由振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抗紫外线致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苟军丽 杨程 +7 位作者 李元杰 雍婧姣 赵建军 张霞 高晓娟 王建寰 陶伟伟 王汉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8-186,共9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及工具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的潜在协同保护皮肤光损伤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现代化及新药创新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所查文献,获得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活性...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及工具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的潜在协同保护皮肤光损伤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现代化及新药创新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所查文献,获得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活性成分及所对应的靶标;将所得靶标输入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中,查询靶标对应的基因名称。通过检索疾病相关网站C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获取防晒相关靶标;通过在线String数据库分析作用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预测的核心作用靶标。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预测靶标的基因本体(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做网络图;利用在线网站Draw Venn Diagram将疾病靶标与药物预测靶标之间的关系用Venn图呈现;利用R Studio软件绘制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图。通过GOLD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标之间的分子对接。结果:收集到甘草-石榴皮复配活性成分16个,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山柰酚、槲皮素等。主要涉及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抑癌基因(TP53)这5个核心靶点,涉及乙型肝炎,癌症信号通路,弓形虫病,美国锥虫病,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防晒作用。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究了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皮肤光保护作用靶标与通路,进一步印证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点,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甘草 石榴皮 光损伤 协同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晓娟 牟莉 张旭风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9-64,91,共7页
工程教育认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等基本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授课对象、课程性质与特征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策... 工程教育认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等基本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授课对象、课程性质与特征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程序设计类课程 混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简介及其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薛久洲 高晓娟 +4 位作者 白艳艳 韩俊文 扎西次仁 琼达 刘新宇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10期40-43,共4页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3种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饲用价值,是优良的饲草替代物。介绍了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并对这3种植物的饲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下一步在西藏阿里...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3种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饲用价值,是优良的饲草替代物。介绍了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并对这3种植物的饲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下一步在西藏阿里地区开展试种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梭梭 砂生槐 饲用价值
下载PDF
苦豆子中黄酮类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东 庄改改 +6 位作者 李元杰 柳全霞 高晓娟 雍婧姣 张霞 赵建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353-3361,共9页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黄酮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通过调控INSR,KDR,MET等62个靶点,干预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胰岛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44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血糖等作用,这与该课题组前期以苦豆子黄酮类成分为基础进行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所得结果相符合,初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探讨了苦豆子黄酮类成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阐释苦豆子药用的相关机制及开发利用苦豆子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苦豆子 靶点 反向药效团匹配 物质基础 黄酮类成分
原文传递
地铁车站半幅盖挖深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笑娟 雷居强 马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3054-13060,共7页
针对洛阳地铁1号线武汉路站半幅盖挖深基坑工程中混凝土支撑轴力异常增大,甚至远远超过设计控制值的现象,结合监测数据和施工现场实际工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引起混凝土支撑轴力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基坑明挖侧荷载、钢支撑... 针对洛阳地铁1号线武汉路站半幅盖挖深基坑工程中混凝土支撑轴力异常增大,甚至远远超过设计控制值的现象,结合监测数据和施工现场实际工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引起混凝土支撑轴力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基坑明挖侧荷载、钢支撑位置、钢支撑轴力均对混凝土支撑轴力大小产生显著影响,造成本基坑混凝土轴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明挖侧施工机械和运载车辆等所产生的较大荷载,因此工程中应控制基坑边的荷载值,并且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架设钢支撑并及时补充钢支撑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混凝土支撑 轴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心远(综述) 高小娟(综述) +1 位作者 熊丹(审校) 张秀明(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875-1878,共4页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测序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述,并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与对策
11
作者 陈讯 朱林 +5 位作者 高小娟 周凝 牛淑锋 魏盛秋 李爱民 杜新江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通过梳理科技部发布的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政策文件,调研已建22...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通过梳理科技部发布的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政策文件,调研已建22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进展,发现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决策机制不健全、角色分工不清晰等问题。据此,研究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健全决策机制、厘清角色分工、优化激励政策、加强经费支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体制机制创新 科技创新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自钻式锚杆锚固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向琳 高笑娟 +3 位作者 宋粤牛 杨航 赵明冲 王超圣 《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为研究自钻式锚杆在砂卵石地层中的锚固性能,开展了18根自钻式锚杆的现场拉拔试验,从极限抗拔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界面平均粘结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自钻式锚杆的极限抗拔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锚固... 为研究自钻式锚杆在砂卵石地层中的锚固性能,开展了18根自钻式锚杆的现场拉拔试验,从极限抗拔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界面平均粘结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自钻式锚杆的极限抗拔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锚固长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对提高锚杆极限抗拔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在破坏荷载前,自钻式锚杆的抗拔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呈线性,且位移量较小,达到破坏荷载时,位移量急剧增大,荷载–位移曲线出现明显拐点;锚固体–卵石界面平均粘结强度均值为0.14 MPa,高于该地区卵石层推荐的qsk值0.11 MPa,且锚固长度约在2~4 m时,界面平均粘结强度整体处于较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钻式锚杆 砂卵石地层 极限抗拔承载力 荷载位移曲线 平均粘结强度
下载PDF
酱油胀罐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娟 刘凤红 王君高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该实验研究了问题酱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培养基微生物筛选、防腐剂添加、灭菌温度控制。实验结果显示:问题酱油的酸度、含盐量均在国标范围内,证明该产气微生物不产酸,适合生长于高盐、酸性环境;通过革兰氏染色发现产气微生物属于革兰氏... 该实验研究了问题酱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培养基微生物筛选、防腐剂添加、灭菌温度控制。实验结果显示:问题酱油的酸度、含盐量均在国标范围内,证明该产气微生物不产酸,适合生长于高盐、酸性环境;通过革兰氏染色发现产气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可在马铃薯培养基上生长;添加食用酒精虽对产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对其他微生物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添加适量食用酒精和苯甲酸钠对抑菌效果有协同效应,通过此方法可解决酱油胀罐现象,同时减少了苯甲酸钠的添加量;该产气微生物不耐高温,80℃以上的灭菌温度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胀罐 苯甲酸钠 酒精
下载PDF
菠萝多产品联合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晓娟 李新军 +2 位作者 李红翠 曲艳萍 王元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48,共4页
以菠萝为原料,研究菠萝白兰地和菠萝风味果醋的联合生产工艺。确定在初始糖度16%、发酵温度30℃、静置发酵10 d时,可制得酒精浓度为38%、菠萝香味浓郁纯正、口感柔和的菠萝白兰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后,确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 以菠萝为原料,研究菠萝白兰地和菠萝风味果醋的联合生产工艺。确定在初始糖度16%、发酵温度30℃、静置发酵10 d时,可制得酒精浓度为38%、菠萝香味浓郁纯正、口感柔和的菠萝白兰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后,确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分批添加酒精的方式,初始酒精浓度为5%,接种量为15%,菠萝余液添加量为25%,发酵温度为32℃,摇床发酵为8 d,制得酸度为4.74 g/dL,具有典型菠萝风味,其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酿造型食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白兰地 果醋
下载PDF
层状土场中冲刷作用下部分埋置单桩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建军 韩书娟 +2 位作者 高笑娟 李达 郭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5-1716,共12页
桩周土场受冲刷作用的变化是部分埋置单桩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中土场多呈层状,此类场地中桩基的力学特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精确揭示冲刷作用对层状土场中部分埋置单桩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改进Vlasov地基模型,利用Hamilton... 桩周土场受冲刷作用的变化是部分埋置单桩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中土场多呈层状,此类场地中桩基的力学特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精确揭示冲刷作用对层状土场中部分埋置单桩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改进Vlasov地基模型,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层状土场中横向受荷单桩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受冲刷作用单桩的固有频率,实现对冲刷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准确建模,进而用Green函数法求得单桩受迫振动的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研究了层状土场的物理特性对受冲刷作用部分埋置单桩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改进Vlaosv地基模型建立的层状土场中部分埋置单桩动力学模型可精确预测冲刷作用对桩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随冲刷程度加剧,层状土场中单桩的第一阶固有频率显著降低,改进Vlasov地基模型中各层土体的地基反力系数均减小,剪切系数则增大。当冲刷至非埋置段桩长l_(1)≥L/2(L为桩长)时,部分埋置单桩在动荷载作用下出现横向失稳现象。随底层土体厚度增加,各冲刷等级下单桩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均增大。如果第1层土的弹性模量增大了约0.43倍、1.14倍、1.86倍,则冲刷等级为0时单桩第一阶固有频率分别增大了约8.9%、19.5%、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埋置单桩 层状土场 改进Vlasov地基模型 冲刷作用 有限差分法 Green函数法
下载PDF
跑台运动通过调节大鼠前扣带回线粒体自噬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翠 王晓歌 +4 位作者 杨帅 吕怡杭 高晓娟 曹靖 臧卫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跑台运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大鼠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线粒体自噬在运动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潜在作用。为了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采用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 本研究旨在考察跑台运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大鼠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线粒体自噬在运动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潜在作用。为了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采用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Sprague-Dawley(SD)大鼠模型。Von-Frey丝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热辐射仪检测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qPCR检测ACC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相关Pink1、Parkin、Fundc1、Bni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蛋白水平。为了探讨线粒体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激活线粒体自噬对CCI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CCI对照组(CCI+Veh)、CCI+CCCP低剂量组(CCI+CCCP0.25)、CCI+CCCP中剂量组(CCI+CCCP2.5)和CCI+CCCP高剂量组(CCI+CCCP5),在第0、1、3、5、7天检测疼痛行为。为了探究跑台运动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来调控疼痛,将24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CCI组、CCI+运动(CCI+Exe)组,CCI+Exe组在造模一周后进行4周的中低强度跑台训练,在0、7、14、21、35天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和热痛行为。Western blot检测ACC线粒体自噬蛋白PINK1、PARKIN、LC3 II/LC3 I、P62含量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ACC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1)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侧PWT与PWL均显著下降(P<0.001);ACC中Pink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而Parkin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2)与CCI+Veh组相比,CCCP各剂量组疼痛阈值均有上升,ACC中PINK1、LC3 II/LC3 I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P<0.01)。(3)与CCI组相比,CCI+Exe组PWT和PWL均显著上升(P<0.001,P<0.01),ACC中PINK1、P6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01,P<0.01),PARKIN、LC3 II/LC3 I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P<0.05),且CCI+Exe组ACC出现杆状线粒体形态,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神经病理性疼痛 前扣带回皮质 线粒体自噬
原文传递
Nucleostemin下调联合雷帕霉素对HL-60细胞自噬与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亚奇 高晓娟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研究Nucleostemin(NS)下调联合雷帕霉素对HL-60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在HL-60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S-RNAi-GV248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HL-60细胞后检测NS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NS和/或雷帕霉素处理24、48 h后... 目的:研究Nucleostemin(NS)下调联合雷帕霉素对HL-60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在HL-60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S-RNAi-GV248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HL-60细胞后检测NS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NS和/或雷帕霉素处理24、48 h后HL-60细胞的凋亡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NS、LC3、p62、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下调HL-60细胞NS表达。经雷帕霉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48 h凋亡更明显。与NS敲低组、雷帕霉素组相比,NS下调联合雷帕霉素组处理48 h后,其凋亡明显增加(P<0.05),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加(P<0.05),p62蛋白表达下降更显著(P<0.05),并且BCL-2/Bax比值减低更明显(P<0.05)。结论:NS下调联合雷帕霉素可增强HL-60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并且其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可能与BCL-2、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干细胞因子 HL-60细胞 雷帕霉素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英语创意写作活动的课堂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小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国内基础英语课堂的语言教学基本是围绕着语言技能来进行训练的.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优异,教师通常比较注重语言考点与知识点的讲解,并会展开相关的练习.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学习一门外语会给学生带来倦怠感,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国内基础英语课堂的语言教学基本是围绕着语言技能来进行训练的.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优异,教师通常比较注重语言考点与知识点的讲解,并会展开相关的练习.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学习一门外语会给学生带来倦怠感,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中有效运用英语创意写作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提高英语写作自信心,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课堂实践 学习动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