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徐春林 冯石萍 +2 位作者 罗杰 熊学辉 胡均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对照组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游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率(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0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2/29),对照组为35.7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 脑积水 V-P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下载PDF
规律锻炼咏春拳操与学龄儿童体重控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冼翠华 胡海铭 冯杰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规律锻炼咏春拳操与学龄儿童体重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鹤山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健康体检的小学1~5年级在校寄膳的超重学龄儿童3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合理膳食... 目的:探究规律锻炼咏春拳操与学龄儿童体重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鹤山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健康体检的小学1~5年级在校寄膳的超重学龄儿童3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合理膳食指导干预,实验组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加以规律锻炼咏春拳操的运动干预,两组学龄儿童均正常参加学校的体育锻炼活动,比较干预前1天和干预12个月后两组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前1天和干预6个月、12个月后两组儿童体重、BMI、腰围和腰臀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的体重、BMI、腰围、腰臀比,以及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6个月,实验组儿童BMI、胸围、上臂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68、1.982和2.091,P值均<0.05);干预12个月,实验组儿童体重、BMI、胸围、上臂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81、4.881、2.109、2.320,P值均<0.05)。干预12个月,实验组儿童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8、5.058、3.687和3.952,P值均<0.05)。结论:咏春拳操应用到学龄儿童日常规律锻炼中,具有有效控制体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等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春拳操 规律锻炼 学龄儿童 体重控制 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