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芳 乔蕾 +1 位作者 陈文超 杨丽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和大蒜素后处理组,每组6只。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各组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 目的探讨大蒜素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和大蒜素后处理组,每组6只。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各组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灌注末及再灌结束时的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率(HR)。检测平衡灌注末及再灌结束时心脏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灌注结束后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再灌注60 min时大蒜素后处理组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心脏灌流液中LDH的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提高,MDA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O组比较,再灌注60 min时大蒜素后处理组H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灌注开始给予适量大蒜素能够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其作用与IPO效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后处理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大鼠
原文传递
广东部分地区猪戊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纪方晓 王衡 +6 位作者 付新亮 王丽芳 白小磊 陈耀 郑运 何淑仪 张桂红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5年在广东不同猪场收集了2月龄内猪胆汁73份,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猪感染戊型肝炎的阳性率为6.8%(5/73),5个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4%,属...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5年在广东不同猪场收集了2月龄内猪胆汁73份,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猪感染戊型肝炎的阳性率为6.8%(5/73),5个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4%,属于基因4型,4b、4h亚型。对4b亚型中的1个阳性样品(GZHD)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swGX40(EU676172)同源性最高为96.5%,与广东株SS19(JX855794)同源性为93.9%,与人源戊型肝炎病毒(HEV)株CVS-Sie10(LC042232)同源性为94.8%。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猪群间HEV流行毒株仍以基因4型为主,且为揭示戊型肝炎的跨种传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病毒 人畜共患病 序列分析 基因型
原文传递
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芳 殷蕾 +1 位作者 杨海东 陈立章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835-842,共8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的随机...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R 3.3.2软件及JAGS 4.2.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676例患者,涉及9种治疗药物。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OR=28.00,95%CI(8.10,110.00)]、利培酮[OR=20.00,95%CI(7.70,58.00)]、喹硫平[OR=30.00,95%CI(6.60,160.00)]、齐拉西酮[OR=28.00,95%CI(3.70,230.00)]、氯丙嗪[OR=29.00,95%CI(5.00,200.00)]、阿立哌唑[OR=13.00,95%CI(1.70,93.00)]、氟哌啶醇[OR=19.00,95%CI(2.10,190.00)]与安慰剂相比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状态,其中喹硫平效果最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氯丙嗪、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两两比较在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有效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应首选喹硫平,其次可依次选择齐拉西酮或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喹硫平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PKP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磊 陈子华 +2 位作者 刘丹 陈鑫营 游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3月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局部麻醉下行PKP治疗,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伤椎椎体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3月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局部麻醉下行PKP治疗,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后凸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指标评分,比较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高度、后凸角度、VAS和Oswestry各项临床指标评测值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末次随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9%,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一项微创外科手术,PKP具有操作简便、止痛效果佳、疗效好的优点,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并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短期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VAS
下载PDF
一种可以使动物同时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和偏恶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房雷 陈彦博 +2 位作者 王玉梅 陈琳 翟海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3-176,181,共5页
目的:采用一种全新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装置,探索一种可以使动物同时产生奖赏和厌恶记忆的实验模型。方法:使用一种全新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其独特的"Y"字形结构具有三个方向的开口,可以使动物向三个方向进行探索,同时进行两种... 目的:采用一种全新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装置,探索一种可以使动物同时产生奖赏和厌恶记忆的实验模型。方法:使用一种全新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其独特的"Y"字形结构具有三个方向的开口,可以使动物向三个方向进行探索,同时进行两种药物的训练。采用大鼠蔗糖-奎宁自然奖赏和厌恶、甲基苯丙胺-氯化锂以及吗啡-氯化锂药物奖赏和厌恶同时建立动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以及偏恶模型。结果:(1)在蔗糖-奎宁试验中,大鼠在伴蔗糖箱中的停留时间明显高于伴去离子水箱(P<0.05),在伴奎宁箱中停留时间明显低于伴去离子水箱(P<0.01)。(2)在甲基苯丙胺-氯化锂试验中,大鼠在甲基苯丙胺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伴药箱(P<0.05),大鼠在氯化锂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低于生理盐水伴药箱(P<0.05)。(3)在大鼠吗啡-氯化锂条件位置偏爱实验中,大鼠在吗啡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伴药箱(P<0.01),在氯化锂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低于生理盐水伴药箱(P<0.001)。结论:该新型实验装置可以使动物同时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和位置偏恶,可以建立动物同时具有奖赏记忆和厌恶记忆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赏记忆 厌恶记忆 甲基苯丙胺 吗啡 自然奖赏 药物奖赏
原文传递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进广 方磊 +1 位作者 王猛 陈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总体疗效更优,利于保留肛门括约肌自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晶闸管换流阀反向恢复特性建模及阻容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华 方太勋 +3 位作者 刘磊 张翔 陈赤汉 曹冬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0,共4页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结出阻容参数对反向恢复电压过冲的影响规律。同时考虑关断时刻电压下降率、开通时刻电流上升率以及阻尼损耗等性能指标的限制,提出一种换流阀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12脉动换流器模型,对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反向恢复 模型 换相过电压 阻容参数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