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严重烧伤患儿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的临...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严重烧伤患儿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入院时、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的血常规及血清IL-6结果。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同时综合考虑患儿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TBSA)、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等指标,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伤后7 d及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预测IL-6及LMR对严重烧伤患儿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患儿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TBSA、淋巴细胞绝对数及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 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是否行机械通气、有无脓毒血症、TBSA、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TBSA呈正相关(P<0.05),LMR与TBSA呈负相关(P<0.05);伤后7 d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联合LMR诊断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7,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59.3%,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0.05);伤后14 d IL-6联合LMR的AUC为0.713,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69.0%,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伤后7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54.0%和94.8%,伤后14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和98.4%。伤后7 d低IL-6组和高IL-6组严重烧伤患儿住院期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0%和55.6%,伤后14 d低IL-6组和高IL-6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45.8%。结论对严重烧伤患儿,伤后7 d、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诊断及患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严重烧伤患儿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入院时、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的血常规及血清IL-6结果。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同时综合考虑患儿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TBSA)、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等指标,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伤后7 d及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预测IL-6及LMR对严重烧伤患儿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患儿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TBSA、淋巴细胞绝对数及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 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是否行机械通气、有无脓毒血症、TBSA、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TBSA呈正相关(P<0.05),LMR与TBSA呈负相关(P<0.05);伤后7 d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联合LMR诊断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7,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59.3%,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0.05);伤后14 d IL-6联合LMR的AUC为0.713,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69.0%,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伤后7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54.0%和94.8%,伤后14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和98.4%。伤后7 d低IL-6组和高IL-6组严重烧伤患儿住院期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0%和55.6%,伤后14 d低IL-6组和高IL-6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45.8%。结论对严重烧伤患儿,伤后7 d、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诊断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