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配电设备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路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3
1
作者 江秀臣 刘亚东 +3 位作者 傅晓飞 徐鹏 王劭菁 盛戈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5-1351,共7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UPIoT)建设是电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为此,论文首先介绍了输配电设备物联网建设的总体架构,概述了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4个层级的构成和基本功能;然后从设备的角度分析了输电、变电和配电设... 泛在电力物联网(UPIoT)建设是电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为此,论文首先介绍了输配电设备物联网建设的总体架构,概述了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4个层级的构成和基本功能;然后从设备的角度分析了输电、变电和配电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监测需求,提出了其对应的物联网建设方案和应用场景;最后根据泛在物联网的发展情况,分别从管理、应用模式和技术3个层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取代传统的设备巡视和运维手段,围绕数据将衍生出多种应用模式,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将带动取能、传感、通信、数据应用等多方面的进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设备 泛在电力物联网 建设思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陆相泥页岩层系岩相特征与页岩油富集条件——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例 被引量:131
2
作者 柳波 石佳欣 +4 位作者 付晓飞 吕延防 孙先达 巩磊 白云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838,共11页
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对细粒碎屑湖盆页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相类型、孔径分布及其与页岩油富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相的空间变化受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和沉积物源影响,具有明显的序列性;按照&qu... 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对细粒碎屑湖盆页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相类型、孔径分布及其与页岩油富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相的空间变化受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和沉积物源影响,具有明显的序列性;按照"有机质丰度-岩石沉积构造-矿物组成"分类标准,将青一段划出7类岩相。其中,中等有机质含量纹层状长英质泥岩相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储集空间发育,为原地滞留基质型页岩油的优势岩相。在异常高压的背景下,发育于SSC2旋回顶面—SSC3旋回底面的中等有机质含量纹层状长英质泥岩相在三角洲—湖相沉积区横向分布稳定,连续厚度大于30 m,并具有这2期旋回中部发育的高有机质含量块状长英质泥岩相和中等有机质含量块状长英质泥岩相作为顶、底板封盖,具备形成基质型页岩油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凹陷 白垩系 青山口组 米兰科维奇旋回 页岩岩相 页岩油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9
3
作者 罗晶 李婷婷 +5 位作者 王倩 付晓飞 秦海霞 侯瑞杰 秦瑞英 王世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27-430,435,共5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时行TCT、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的459例疑似宫颈病变...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时行TCT、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的459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459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经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宫颈病变者157例,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59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80例、宫颈癌18例。459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TCT筛查阳性292例(阳性率63.62%),HPV筛查阳性342例(阳性率74.51%),TCT和HPV联合筛查阳性456例(阳性率99.35%)。TCT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分别为63.69%(100/157)、36.42%(110/302)、34.25%(100/292)、65.87%(110/167)、63.58%(192/302)、36.31%(57/157)、47.93%(220/459);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分别为89.17%(140/157)、33.11%(100/302)、40.94%(140/342)、85.47%(100/117)、66.89%(202/302)、10.83%(17/157)、52.29%(240/459);TCT和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分别为98.73%(155/157)、0.33%(1/302)、33.99%(155/456)、33.33%(1/3)、99.67%(301/302)、1.27%(2/157)、33.99%(156/459)。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CT检测,假阴性率低于TCT(P<0.05);TCT与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和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状瘤病毒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筛查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储集空间类型与富集模式 被引量:66
4
作者 柳波 孙嘉慧 +5 位作者 张永清 贺君玲 付晓飞 杨亮 邢济麟 赵小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1-535,共15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石矿物、岩心薄片、测试分析、测井数据及钻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分析,对大型坳陷陆源碎屑湖盆细粒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储集物性和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石矿物、岩心薄片、测试分析、测井数据及钻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分析,对大型坳陷陆源碎屑湖盆细粒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储集物性和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深湖—深湖区高有机质丰度薄片状页岩相相较于中有机质丰度块状泥岩相具有更好的生烃潜力,发育的页理缝在超压背景下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三角洲外前缘周期性变迁的沉积背景和发育的底流搬运沉积形成了纹层状页岩相发育区,中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相较于低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烃潜力,生成的石油微运移至砂质纹层富集。其中,具有超低渗透块状泥岩相作为顶底板封隔层、保存条件好、压力系数高、高有机质丰度薄片状页岩相发育的特定相序和区带是“页理型”页岩油富集的条件;处于生油窗并具有微距排烃条件、中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发育的特定相序和区带是“纹层型”页岩油富集的条件,且具有致密油-“纹层型”页岩油连片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 纹层缝 层理缝 白垩系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长岭凹陷 页岩油 有机质丰度
下载PDF
区块链在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被引量:53
5
作者 江秀臣 罗林根 +4 位作者 余钟民 傅晓飞 盛戈皞 刘亚东 钱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93-3400,共8页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的建设,将有亿级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基于传统中心化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首先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网络结构、信息安全、隐...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的建设,将有亿级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基于传统中心化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首先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网络结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通信壁垒和多主体协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区块链思维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建设方案,并重点阐述了在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中的分区并行高通量联盟链、跨链通信、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加密算法和数据压缩等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区块链与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势必深刻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力设备 泛在电力物联网 联盟链 分区 并行 高通量
下载PDF
油气藏盖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40
6
作者 付晓飞 吴桐 +3 位作者 吕延防 柳少波 田华 卢明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71,共18页
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大中型油气田盖层岩性主要为泥岩、膏盐岩和碳酸盐岩。近几十年来,盖层封闭性研究在封闭机理与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毛细管封闭、水力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机理,针对不同... 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大中型油气田盖层岩性主要为泥岩、膏盐岩和碳酸盐岩。近几十年来,盖层封闭性研究在封闭机理与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毛细管封闭、水力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机理,针对不同封闭机理建立了盖层封闭性评价行业标准,在区带评价和勘探目标选择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盖层封闭性主要是静态评价,经历多期埋藏-抬升的盖层封闭能力是变化的。金之钧等建立了盖层封闭能力动态演化过程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埋藏过程孔隙度-毛细管压力、抬升过程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关系和OCR定量预测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变化过程,为多期构造演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提供了合理依据。基于对以上机理和方法的研究,指出断层、构造裂缝和水力裂缝是盖层完整性破坏的关键因素,明确了油气穿越盖层运移条件,为寻找次生油藏提供了思路。断裂和裂缝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盖层完整性破坏取决于盖层岩石力学特征,即盖层脆-韧性变形,基于泥岩密度和岩石力学特征建立了泥质岩脆-韧性变形转换判别方法;基于拜尔利摩擦定律和盖茨准则建立了膏盐岩脆-韧性变形转换判别方法,明确了断裂和裂缝在脆性、脆-韧性和韧性盖层中形成演化机理和对盖层破坏作用。现今,盖层封闭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包括不同级别盖层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宏观地质因素对盖层封闭能力的影响,泥页岩岩石成岩阶段划分及封闭能力动态演化过程,盖层脆-韧性转化及破裂条件定量表征,深层断层对油气输导和保存,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演化 脆韧性变形 毛细管压力 岩石力学特征 封闭机理 盖层 叠合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7
作者 冯军 张博为 +9 位作者 冯子辉 王雅春 张居和 付晓飞 孙永河 霍秋立 邵红梅 曾花森 曲斌 迟换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以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和扶余油层致密油为例,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驱替和超临界萃取实验方法,对不同岩性、不同含油级别的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开展了定量研究。实验表明,在... 以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和扶余油层致密油为例,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驱替和超临界萃取实验方法,对不同岩性、不同含油级别的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开展了定量研究。实验表明,在模拟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储集层温度76~89℃、压力35~42 MPa地层条件下,可动油启动时的孔隙度下限为4.4%,渗透率下限为0.015×10^(-3)μm^2,平均孔喉半径下限为21 nm。提出了致密砂岩储集层3种类型划分标准,Ⅰ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大于40%,可动油率(可动油量占总油量的比)大于30%,启动压力梯度为0.3~0.6 MPa/m;Ⅱ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10%~40%,可动油率为5%~30%,启动压力梯度为0.6~1.0 MPa/m;Ⅲ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一般小于10%,可动油率小于5%,启动压力大于1.0 MPa/m。致密砂岩储集层流体可动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影响,埋深小于2 000 m时以Ⅰ类储集层为主,大于2 000 m时主要为Ⅰ类、Ⅱ类储集层;三角洲内前缘相Ⅰ类储集层发育,三角洲外前缘和滨浅湖相以Ⅱ、Ⅲ类储集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致密油 孔隙结构 原油可动性 驱替实验 可动油率 上白垩统青山口组
下载PDF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述评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一涵 纪坤华 +2 位作者 傅晓飞 司文荣 任辉 《电力与能源》 2019年第4期446-451,470,共7页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对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网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配网检修及新入网等工作需要不同程度的计划或临时停电来完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能在配网环节实...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对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网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配网检修及新入网等工作需要不同程度的计划或临时停电来完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能在配网环节实现不停电检修或者新入网等作业,那么对于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配网带电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传统带电作业的缺点,陈述了国内外针对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各个时期机器人的特点,并针对当前带电作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新一代应用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带电作业 机器人
下载PDF
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一段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付晓飞 石海东 +6 位作者 蒙启安 柳波 梁江平 贺君玲 冉清昌 巩磊 贾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1,共16页
在前人构造演化史和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分析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类型和分布控制模式,为页岩油勘探选区提供依据。针对中央坳陷区3个重点凹陷青一段页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岩石学和岩相、孔隙... 在前人构造演化史和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分析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类型和分布控制模式,为页岩油勘探选区提供依据。针对中央坳陷区3个重点凹陷青一段页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岩石学和岩相、孔隙结构、地层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构造演化影响烃源岩成熟度,控制页岩油的富集;齐家—古龙凹陷、长岭凹陷和三肇凹陷青一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存在差异;齐家—古龙凹陷西部物源区是Ⅰ类页岩油的重要聚集区,北部物源区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页岩油聚集,长岭凹陷南部的西南保康水系可形成大规模的Ⅱ类页岩油,3个凹陷深湖—半深湖区普遍分布Ⅲ类页岩油;不同凹陷尽管页岩油类型不同,但资源潜力都很大,页岩油是松辽盆地下一步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沉积 断裂 裂缝 页岩油 有机质 岩相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裂陷盆地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综合评价——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晓飞 宋宪强 +3 位作者 王海学 刘海涛 汪顺宇 孟令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基于断层分段生长历史、油藏精细解剖和地球化学示踪综合分析,建立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评价体系。应用转换位移/离距和位移梯度法落实断层圈闭解释的可靠性。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进而厘... 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基于断层分段生长历史、油藏精细解剖和地球化学示踪综合分析,建立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评价体系。应用转换位移/离距和位移梯度法落实断层圈闭解释的可靠性。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进而厘定断层圈闭形成时间有效性。基于歧口凹陷歧南地区已知油藏“断层泥比率-过断层压力差”定量关系求得断层侧向封闭临界断层泥比率为20%,构建基于“断距-砂地比与烃柱高度”关系定量评价图版。基于油藏精细解剖和储集层定量荧光示踪测试结果研究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中亚段盖层适用于泥岩涂抹系数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泥岩涂抹系数临界值为3.5;古近系东营组二段盖层适用于断接厚度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临界断接厚度为70~80 m。综合断层圈闭空间解释有效性、形成时间有效性、侧向封闭有效性、垂向封闭有效性等4个因素,建立歧口凹陷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综合评价图版,是断层圈闭风险性评价的依据。图15表1参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圈闭 分段生长 封闭机理 再活动断层 有效性评价 裂陷盆地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下载PDF
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南斜坡区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褚榕 刘海涛 +4 位作者 王海学 姜文亚 付晓飞 王琦 刘世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8-940,共13页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程和断层圈闭分布出发,剖析了断层遮挡圈闭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合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油藏解剖并应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断层控藏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和断层上盘与下盘的差异活动是同向断层控制下断层遮挡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斜坡区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层圈闭则是断块掀斜翘倾作用所致;②同向断层圈闭发育在断层上盘分段点位置,只有当同向断层进入'硬连接'阶段方可形成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下盘,在反向断层活动初期便可形成;③同向断层既可以控制油气在多套含油气系统中聚集成藏,也可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而反向断层往往控制油气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④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聚集的差异与圈闭发育位置以及断-盖配置有关。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对沙河街组一段中部盖层控制的含油气系统的垂向调整进行定量评价,泥岩涂抹系数低于3.5时油气保存,泥岩涂抹系数高于3.5时油气垂向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同向断层 反向断层 断层分段生长 断层圈闭 垂向封闭性
原文传递
岩石力学层对构造裂缝间距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巩磊 姚嘉琪 +6 位作者 高帅 魏波 曾联波 付晓飞 高志勇 祖克威 田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5-973,共9页
层状沉积岩中裂缝的间距经常与裂隙化岩层的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线性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裂缝间距指数条件下,两条相邻裂缝之间的应力分布状态,并分析了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上覆压力对临... 层状沉积岩中裂缝的间距经常与裂隙化岩层的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线性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裂缝间距指数条件下,两条相邻裂缝之间的应力分布状态,并分析了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上覆压力对临界裂缝间距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裂缝间距指数从大到小变化时,会出现一个临界值(临界裂缝间距指数),此时垂直于裂缝的正应力就会从张应力变为压应力。这种应力状态的改变阻止了裂缝数量的进一步增长,除非在岩石中存在微裂纹(裂隙)或者异常高压流体。临界裂缝间距指数与裂隙化岩层的平均应变无关,它随着裂隙化岩层与其相邻岩层杨氏模量比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裂隙化岩层泊松比和上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相邻岩层泊松比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层 裂缝间距 地层厚度 裂缝间距指数 裂缝饱和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断裂活动定量分析和评价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洪宇 付晓飞 +3 位作者 王海学 陈沫 孟令东 平贵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62-3073,共12页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凹陷内发育多个断层相关圈闭。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研究区发育4组方位断裂。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通过构造层序界面、生长指数、...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凹陷内发育多个断层相关圈闭。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研究区发育4组方位断裂。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通过构造层序界面、生长指数、断距-埋深曲线等研究手段,建立系统的断裂活动参数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技术,定量分析断裂活动特征。岐口凹陷古近系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为沙三段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受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影响,北东-北东东向断层开始发育;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区域伸展方向转变为近南北向,发育大量近东西向展布断层。结合断层分布规律,凹陷自下而上划分为前裂陷构造层、裂陷构造层和后裂陷构造层,裂陷阶段进一步划分为裂陷I幕和裂陷II幕。通过对岐口凹陷断裂活动特征的厘定,发现断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对于洼槽形成、圈闭演化以及圈闭有效性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控制了小型断控洼槽的形成与展布,洼槽的迁移规律受控于应力场及断层走向的变化。临近的同向断层分段生长连接过程中,上盘分段生长点位置能够形成局部构造高点,从而形成同向断层相关圈闭。盆地主要生排烃期与断层相关圈闭形成时间的匹配也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断裂活动 生长指数 断距-埋深曲线 分段生长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恒杰 朱江皓 +3 位作者 傅晓飞 方陈 梁达明 周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4-1013,共10页
精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负荷预测是提高充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支撑充电基础设施新建、扩容规划决策的重要基础.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站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充电站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首先... 精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负荷预测是提高充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支撑充电基础设施新建、扩容规划决策的重要基础.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站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充电站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以预测精确度与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使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框架构建基础回归器模型;其次,通过自适应提升方法对基础回归器群进行集成;最后,通过超参数调整与优化,建立基于能量集成轻量梯度提升框架(EEB-LGBM)的双层充电站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卷积神经长短期记忆网络、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等预测模型,所提出的基于EEB-LGBM的超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可以大幅度缩短训练时间和降低计算资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 充电负荷 超短期预测 集成学习 经济性
下载PDF
断裂—盖层耦合封闭机理及断层圈闭油气聚集模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付晓飞 吕丁友 +4 位作者 黄江波 王改卫 孟令东 王海学 贾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了探讨常规储层和致密储层内断层封闭机理及油气聚集差异性,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为研究对象,从断裂变形机制出发,剖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断裂—盖层耦合封闭机理,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内断层圈闭油气聚集模... 为了探讨常规储层和致密储层内断层封闭机理及油气聚集差异性,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为研究对象,从断裂变形机制出发,剖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断裂—盖层耦合封闭机理,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内断层圈闭油气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砂岩储层内断裂带断层核发育碎裂岩和泥岩涂抹,破碎带内发育变形带,断层封闭类型为断层岩;致密火山岩储层内断裂带断层核发育无内聚力角砾岩,破碎带内发育裂缝,断层封闭类型为岩性对接。(2)断层封闭油气具有“漏水桶短板原理”,断层岩封闭烃柱高度取决于最小断层泥含量分布位置及封闭能力;岩性对接封闭烃柱高度取决于圈闭范围内最大断距和最小断距之差,具有统一油水界面。(3)致密储层断层油气藏一般为块状油气藏,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上升盘,且受区域性盖层控制;常规储层断层油气藏一般为层状油气藏,受局部性盖层和断层联合控制即可成藏。结论认为,断—盖耦合封闭机理的认识和油气聚集模式的建立,为不同类型储层断控型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储层 致密储层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断层圈闭 断裂带内部结构 断裂—盖层耦合封闭 油气聚集模式
下载PDF
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破裂特征及脆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升 柳波 +1 位作者 付晓飞 赵万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0-1279,共10页
研究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破裂特征及脆性评价方法对致密油压裂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河盆地沙河街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例,开展了不同岩性岩石的三轴压缩实验,分析了宏观破裂行为和压后岩石显微裂缝的发育类型,通过对比常规的弹... 研究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破裂特征及脆性评价方法对致密油压裂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河盆地沙河街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例,开展了不同岩性岩石的三轴压缩实验,分析了宏观破裂行为和压后岩石显微裂缝的发育类型,通过对比常规的弹性参数法和矿物组分法等脆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三轴压缩破裂过程中能量守恒的新脆性评价方法。实验表明,岩石破裂特征受控于岩石脆性和岩石所处的围压条件。一方面,脆性较强的岩石主要发育穿晶张裂缝,随着脆性程度减弱,裂缝数量逐渐减少,类型则以晶内裂缝为主;另一方面,随着围压增加,压裂后岩石内部微裂缝类型从穿粒张裂缝向晶内裂缝过渡,说明围压极大地抑制了微裂缝的扩展。传统弹性参数法表征的脆性结果与实验描述的脆性破裂特征相反(即脆性指数高,而岩石破裂程度差),而矿物组分法不能描述不同围压下岩石的脆性程度。本文提出的新脆性评价方法,可以连续地描述岩石从超脆性到韧性变形的力学演化过程,脆性指数不仅与峰前的杨氏模量有关,而且还与峰后应力降梯度(软化模量)有关。利用该方法表征了不同围压下致密砂岩脆性程度,其结果与实验描述岩石脆性破裂特征相符合,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指数 三轴压缩实验 围压 岩石破裂 致密储层 致密油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电力-通信灾害故障动态协调恢复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卓磊 黄文焘 +3 位作者 余墨多 邰能灵 傅晓飞 纪坤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7-94,共8页
为提升极端灾害条件下配电网故障恢复能力,文中提出计及电力与通信动态交互影响的智能配电网灾害故障协调恢复方法。建立配电网电力-通信耦合的复杂网络模型,将两者耦合影响关系转化为故障恢复过程的约束条件。将故障恢复过程分为通信... 为提升极端灾害条件下配电网故障恢复能力,文中提出计及电力与通信动态交互影响的智能配电网灾害故障协调恢复方法。建立配电网电力-通信耦合的复杂网络模型,将两者耦合影响关系转化为故障恢复过程的约束条件。将故障恢复过程分为通信失效下的电网重构与负荷快速转供以及电力通信动态协调抢修与负荷综合恢复2个阶段,动态量化电力与通信恢复可带来的负荷恢复量,优化电网恢复和通信网恢复过程,以最短时间实现最大化的负荷直接恢复与转供恢复。实际配电网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灾害故障的恢复耗时降低7.69%,停电损失降低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通信网 灾害故障 动态协调恢复 电力-通信耦合 停电损失
下载PDF
2010—2021年嘉兴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向泽林 顾伟玲 +7 位作者 富小飞 亓云鹏 查亦薇 刘杨 刘砚清 郭飞飞 燕勇 周晚玲 《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2010—2021年嘉兴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1年嘉兴市布病病例资料和疫情暴发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描述性分析布病的流行特征和疫情暴发情... 目的了解2010—2021年嘉兴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1年嘉兴市布病病例资料和疫情暴发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描述性分析布病的流行特征和疫情暴发情况。结果2010—2021年嘉兴市累计报告布病160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8.564,P=0.002),年均发病率为0.29/10万;无死亡病例。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季度,5月报告病例数最多,27例占16.88%。桐乡市报告114例,占71.25%。男性120例,占75.00%;发病年龄M(QR)为57(12)岁。职业人群113例,占70.63%。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M(QR)为18(28)d。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为主。分离培养出羊种布鲁氏菌18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结论2010—2021年嘉兴市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季度,桐乡市报告最多,病例以青壮年男性、职业人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职业人群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三边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布特征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宿晓岑 巩磊 +5 位作者 付晓飞 高帅 周新平 卢崎 秦欣楠 尹晓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1-2613,共13页
致密砂岩储层基质物性极差,天然裂缝的发育为油气的运移与聚集提供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有效裂缝的分布明显改善了致密储层储渗性能和单井产量.利用岩心、薄片、测井资料及相关实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三边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储层天... 致密砂岩储层基质物性极差,天然裂缝的发育为油气的运移与聚集提供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有效裂缝的分布明显改善了致密储层储渗性能和单井产量.利用岩心、薄片、测井资料及相关实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三边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表征,对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裂缝有效性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宏观裂缝主要发育类型为构造裂缝,部分岩心可观察到成岩裂缝,微观裂缝以穿粒缝为主.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岩性、岩石力学层及成岩相等因素控制.利用裂缝充填程度与裂缝开度两个参数对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裂缝形成时间、成岩作用、裂缝产状与现今地应力关系等因素控制裂缝有效性.受成岩作用影响,胶结作用降低裂缝有效性,溶蚀作用提高裂缝有效性;晚期形成的裂缝比早期形成的裂缝有效性好;研究区发育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近南北向、北北东‒南南西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5组裂缝,其中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与现今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开度最大,有效性最好;其次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和近东西向裂缝,近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裂缝与现今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呈高角度相交或近垂直,裂缝开度相对较小,有效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地区 致密砂岩 裂缝类型 控制因素 裂缝有效性 石油地质学.
原文传递
含间歇性DG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傅晓飞 纪坤华 +2 位作者 廖天明 刘自超 陆如 《浙江电力》 2018年第11期70-78,共9页
考虑ADN(主动配电网)中间歇性DG(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时变性和系统负荷功率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含DG的ADN重构模型,提出了DEIWO(差分进化入侵杂草优化)算法,对配电网进行动态重构。利用柯西分布取代高斯分布对IWO(入侵杂草优化)算法进行空... 考虑ADN(主动配电网)中间歇性DG(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时变性和系统负荷功率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含DG的ADN重构模型,提出了DEIWO(差分进化入侵杂草优化)算法,对配电网进行动态重构。利用柯西分布取代高斯分布对IWO(入侵杂草优化)算法进行空间扩散,在计算初始可以产生更多的可行解;引入DE(差分进化)策略,优化竞争生存操作过程,解决了IWO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利用改进的OFCMC(最优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处理ADN动态重构问题,将ADN动态重构问题转化成C个代表负荷数据为聚类中心的静态重构问题。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结果表明,利用DEIWO算法对接入DG的配电网重构后,各节点电压波动、电压偏差降低,节点电压整体提高至接近额定电压且无电压越限,配电网电压质量可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差分进化入侵杂草优化算法 动态重构 最优模糊C均值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