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寒武系盐下碳酸盐沉积模式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
1
作者 王胜利 孟万斌 +7 位作者 祝贺 冯明石 兰明杰 熊晓军 朱振道 罗宇阳 兰一 高延玉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为查明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寒武系盐下勘探层系生储盖分布及组合特征,利用20余条二维地震测线和北塔里木连片三维地震数据和近30口钻井资料,结合盆地西北缘野外露头剖面,分析了晚震旦世-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演化、生储盖层... 为查明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寒武系盐下勘探层系生储盖分布及组合特征,利用20余条二维地震测线和北塔里木连片三维地震数据和近30口钻井资料,结合盆地西北缘野外露头剖面,分析了晚震旦世-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演化、生储盖层发育规律和成藏组合。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北部晚震旦世-中寒武世发育碳酸盐缓坡、弱镶边台地和强镶边台地3种碳酸盐沉积模式,其中晚震旦世奇格布拉克组和早寒武世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发育碳酸盐缓坡,中寒武世吾松格尔组-沙依里克组沉积期发育弱镶边台地,中寒武世阿瓦塔格组沉积期发育强镶边台地。区内沉积演化经历了碳酸盐缓坡→碎屑滨岸-陆棚→碳酸盐缓坡→弱镶边台地→强镶边台地等5个阶段,该演化过程控制了不同储层类型的规模和有利区发育位置。奇格布拉克组沿古隆起北缘的内-中缓坡发育生物丘滩储层,肖尔布拉克组在塔中和柯坪地区的内-中缓坡发育藻丘滩储层,沙依里克组储层主要受台缘带控制,发育沿台缘展布的滩相储层。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肖尔布拉克组和震旦系潜在烃源岩,发育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和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3套规模性白云岩储层,它们与吾松格尔组和阿瓦塔格组两套膏盐岩盖层共同组成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盐下层系3套油气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成藏组合 晚震旦世-中寒武世 塔里木盆地北部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前积体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祝贺 孟万斌 +4 位作者 冯明石 王胜利 熊晓军 申鑫杰 肖伟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1-612,共12页
为刻画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前积体的迁移方向、空间分布、成因机理以及与储层发育的关系,基于最新处理的二维地震大测线和其间的加密小测线共45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解释追踪,对前积体进行了精细刻画,探讨了其形成过程、影... 为刻画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前积体的迁移方向、空间分布、成因机理以及与储层发育的关系,基于最新处理的二维地震大测线和其间的加密小测线共45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解释追踪,对前积体进行了精细刻画,探讨了其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与有利储层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北部肖尔布拉克组共发育5个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由南西向北东依次推进的前积体。在地震剖面上,单个前积体呈S形透镜状,中间厚而前后两端薄,内部反射结构表现出厚的主体部位呈较弱的杂乱反射,较薄的两端则呈较强的平行-亚平行反射。前积体的形成受早寒武世基准面变化的控制,是宽缓的斜坡地形和持续的海平面下降引起沉积可容纳空间减小并不断向海迁移的结果,并在后期台缘带发育部位逐渐收敛终止。前积体的主体部位是高能丘滩相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区,而其后侧的微生物岩则可形成生物格架溶蚀孔洞型良好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前积体 肖尔布拉克组 塔里木盆地北部
下载PDF
页岩压裂返排液的预处理及絮凝剂的溶液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钟传蓉 冯明石 +2 位作者 曾光玉 黄晶晶 何希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09-5114,共6页
页岩压裂返排液因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其化学需氧量较高。本文研究了新型无机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CM)对废水的混凝效果及与其复配使用的梳型絮凝剂(4-乙烯苄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PAVA... 页岩压裂返排液因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其化学需氧量较高。本文研究了新型无机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CM)对废水的混凝效果及与其复配使用的梳型絮凝剂(4-乙烯苄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PAVA)的絮凝能力,以提高页岩压裂返排液的预处理效率。结果显示,PCM在其加量0.3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6.1%和71.4%,明显高于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的水处理性能值;PCM与5mg/L PAVA复配使用后,其用量明显降低,但处理效果更好,加量为0.2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0%和86.1%;PAVA的架桥絮凝能力强于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返排液中ξ电位的绝对值越高,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混凝 絮凝 页岩 压裂返排液
下载PDF
湖相浊积砂岩单砂层厚度对碳酸盐胶结物及储层质量的控制——以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沙三上亚段为例
4
作者 肖伟桐 冯明石 +5 位作者 李志鹏 杜玉山 王潇 孟万斌 王军 杨明林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853区块沙三上亚段(E_(2)s_(3)^(s))广泛发育深湖相浊积岩,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图像分析、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商853区块储层岩石学及矿物学、成...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853区块沙三上亚段(E_(2)s_(3)^(s))广泛发育深湖相浊积岩,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图像分析、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商853区块储层岩石学及矿物学、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商853区块沙三上亚段砂岩主要为灰、浅灰色或灰褐色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以“贫长石、富岩屑”为特征,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较高,发育含铁白云石、方解石、铁白云石。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及岩屑粒内溶孔,孔隙度介于3.65%~18.09%,平均值为12.87%,主要分布于10%~15%,占比为43.9%;渗透率介于0.009×10^(-3)μm^(2)~5.460×10^(-3)μm^(2),平均值为0.99×10^(-3)μm^(2),主要分布于0.1×10^(-3)μm^(2)~1.0×10^(-3)μm^(2),占比为41.5%,整体属于中—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单砂体层顶部和底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储层物性差;中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较低,储层物性较好,表明单砂层厚度与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及储层物性具有耦合性,单砂层厚度与碳酸盐胶结物呈负相关,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砂岩 碳酸盐胶结物 单砂层厚度 沙三上亚段 惠民凹陷
原文传递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塔中顺南地区一间房组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孟万斌 肖春晖 +3 位作者 冯明石 傅恒 曹自成 孙茹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了查清储层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 为了查清储层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微晶灰岩、藻黏结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为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一间房组储层基质孔隙度最小值为0.20%,最大值为3.90%,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小值为0.003 m D,最大值为5.84 m D,平均值为0.62 m D,储层基质物性较差,以发育Ⅲ类储层为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均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间房组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西昌盆地喜德-普格地区三叠系—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
6
作者 邓国仕 唐业旗 +1 位作者 孟万斌 冯明石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8期15-22,共8页
四川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具备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源储一体。同时西昌盆地属于川南地区缺水地段,亟需解决水资源的开发问题。无论油气资源研究还是水资源勘查,都需要建立在详细研究该区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之上。在西昌盆地内喜德-... 四川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具备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源储一体。同时西昌盆地属于川南地区缺水地段,亟需解决水资源的开发问题。无论油气资源研究还是水资源勘查,都需要建立在详细研究该区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之上。在西昌盆地内喜德-普格地区开展多井钻探工作,根据钻孔相关资料,对西昌盆地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内陆坳陷盆地发展阶段和盆地萎缩阶段这三个较稳定的沉积阶段的地层进行了沉积相划分和古地理格局的重建,不仅对水资源开发提供指导意见,对油气资源的勘查也提供了最新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盆地 白果湾组 新村组 小坝组 沉积特征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