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初始化疗方案疗效评估 被引量:8
1
作者 计鸣良 蒋诗阳 +5 位作者 赵峻 向阳 万希润 冯凤芝 任彤 杨隽钧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氟脲苷+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长春新碱(FAEV)方案相比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方案用于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GTN)患者初始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 目的探讨氟脲苷+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长春新碱(FAEV)方案相比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方案用于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GTN)患者初始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纳入39例GTN初治患者,其中FAEV组18例,EMA/CO组21例,随访至2017年6月1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随访结局和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EV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所需疗程数[(3.72±1.93)个]和总疗程数[(6.28±1.41)个]均少于EMA/CO组[(6.04±2.16)、(8.52±1.99)个](P均<0.001)。两组患者初始治疗CR率(94.4%vs.81.0%,P=0.349)、包含挽救化疗后CR率(94.4%vs.95.2%,P=1.000)及化疗总周数(18.22周vs.17.67周,P=0.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副反应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AEV方案可以作为GTN患者尤其是有高危因素GTN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高危因素 化疗 初始方案 FAEV方案 EMA/CO方案
原文传递
《EOTTD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丽娟 林海雪 +1 位作者 冯凤芝 林仲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9-735,共7页
2020年4月1日,成立于2010年的欧洲滋养细胞疾病治疗组织(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Treatment of Trophoblastic diseases,EOTTD)发布了最新版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治疗和转诊的临床实践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关键词 葡萄胎 葡萄胎后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原文传递
延胡索酸水化酶缺陷相关子宫肌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华 冯凤芝 +3 位作者 范融 游燕 何泳蓝 朱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化酶(FH)基因是否突变的子宫肌瘤的差异,为FH基因突变相关子宫肌瘤的早期诊疗和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因子宫肌瘤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1例。术前抽取外周血、术中留...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化酶(FH)基因是否突变的子宫肌瘤的差异,为FH基因突变相关子宫肌瘤的早期诊疗和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因子宫肌瘤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1例。术前抽取外周血、术中留取最大子宫肌瘤组织行全外显子测序,比较无FH基因胚系突变组(81例)和突变组(10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类型的差异。结果(1)无FH基因突变组和突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6.0±6.5)岁和(23.6±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发肌瘤比例分别为33.3%(27/81)和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存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史的患者分别占3.7%(3/81)和8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FH基因突变组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患者占92.6%(75/81),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占7.4%(3/81),突变组则分别为30.0%(3/10)和50.0%(5/10),两种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FH基因突变组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32岁;子宫肌瘤个数波动在1~150个,其中2例患者子宫肌瘤数量>100个。仅1例患者存在肾癌家族史。9例患者在术后1年之内超声提示复发。(4)FH基因突变组10例患者中2例病理类型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瘤,5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例为子宫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瘤的突变位点分别为FH:exon5:c.C703T:p.H235Y;FH:exon5:c.G557A:p.S186N。结论对发病年龄小且多发或单发较大、复发时间短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尽早行FH基因检测来明确诊断,从而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水化酶 子宫肌瘤 基因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10例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源 杨隽钧 +6 位作者 向阳 万希润 冯凤芝 任彤 赵峻 魏艳秋 李文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10-514,共5页
目的研究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例ET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有9例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血β-HCG的范围为0~3 303U/L... 目的研究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例ET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有9例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血β-HCG的范围为0~3 303U/L。5例为Ⅰ期,2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2例Ⅰ期患者直接行子宫切除术;其余8例患者接受了3~9个疗程的多药联合化疗,平均(5.6±2.1)疗程,其中6例患者行子宫切除,1例患者行直肠旁腹膜肿物切除,1例行阴道病灶切除。9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患者病情缓解后复发。结论 ETT是一类罕见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表现不特异,明确诊断依赖于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手术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25岁及以下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文慧 范融 +3 位作者 杨华 朱兰 李艳 冯凤芝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34例。年龄≤25岁。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肌瘤... 目的探讨≤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34例。年龄≤25岁。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肌瘤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8~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术后复发率13.2%,复发距手术的间隔为6~66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子宫肌瘤家族史、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潮年龄、BMI、临床症状以及肌瘤大小、数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家族史及术前GnRH-a治疗是≤25岁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年龄 复发
原文传递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期与预后评分系统(FIGO 2000)再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蒋芳 向阳 +5 位作者 万希润 徐涛 冯凤芝 任彤 杨隽钧 赵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评价FIG02000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分期与预后评分系统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13—12—31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滋养细胞疾病诊治中心诊治的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420例。年龄(30.9... 目的评价FIG02000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分期与预后评分系统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13—12—31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滋养细胞疾病诊治中心诊治的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420例。年龄(30.9±7.9)岁。治疗的终点事件为血清学完全缓解。随访中位时间40个月(6-163个月),评价不同分期及不同预后评分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评价每个预后因素的预测效力。结果(1)总体治愈率89.2%,病死率5.5%,疾病复发94例,疾病进展60例。中位无病生存期36个月(0~163个月)。(2)I期407例(28.7%),Ⅱ期27例(1.9%),Ⅲ期902例(63.5%),Ⅳ期84例(5.9%),随期别升高,各期别患者病死率、复发率、进展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低危患者(0-6分)治愈率97.6%(895/917),高危患者(〉6分)治愈率73.8%(371/503),两者相比P〈0.001;低危组和高危组病死率分别为0.3%和15.1%(P〈0.001)。(4)年龄、化疗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肿瘤最大直径均不是预后(治愈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末次妊娠性质、化疗距终止妊娠时间、转移病灶数和先前化疗失败史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是否存在阴道或盆腔转移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肺、脾、肾、胃肠道、肝、脑等部位存在转移时,预后都显著变差,不同部位的转移对预后影响差异较大。结论FIGO2000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期与预后评分系统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改进,预后评分系统申有些因素可能不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疾病 滋养细胞肿瘤 分期 评分系统
全文增补中
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缺陷在子宫肌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文慧 唐乔乔 冯凤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5期750-754,共5页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延胡索酸水化酶(FH)基因缺陷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形成有关。本文对FH基因的生物学特点、FH基因缺陷导致子宫肌瘤形成的可能原因以及在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的表达进行综述。旨在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FH基因 子宫肌瘤 遗传性肌瘤病及肾细胞癌
下载PDF
难治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昊 冯凤芝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再次治疗前,需要对疾病程度进行重新评估。多药联合挽救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病灶可切除干净的患者,同时联合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此外,新兴的免疫治疗,给这些难治患者亦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治疗缓解... 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再次治疗前,需要对疾病程度进行重新评估。多药联合挽救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病灶可切除干净的患者,同时联合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此外,新兴的免疫治疗,给这些难治患者亦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治疗缓解后,需长期规律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难治 化疗 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浆液性癌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军秀 何勉 +1 位作者 姚书忠 冯凤芝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89-494,共6页
子宫浆液性癌[USC,又称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是非雌激素依赖性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具有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多灶性复发且病灶多位于盆腔以外的特点导致无法再用手术、放疗等方法进行挽救... 子宫浆液性癌[USC,又称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是非雌激素依赖性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具有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多灶性复发且病灶多位于盆腔以外的特点导致无法再用手术、放疗等方法进行挽救处理。因该病发病率不高,既往的小数据研究无法进行精细的分组统计,本文列举近年来多篇大数据回顾分析结果,并参照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对UPSC的治疗建议,介绍该病的临床特点,对不同FIGO分期的各种处理方式提供数据支持,旨在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以掌握对该病的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 囊性 黏液性和浆液性 诊断 妇科外科手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下载PDF
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患者行开颅手术后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源 杨隽钧 +4 位作者 向阳 万希润 冯凤芝 任彤 赵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接受开颅手术的滋养细胞肿瘤(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初治的行开颅手术后再接受化疗的22例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2例GTN脑转移患者接受开... 目的探讨接受开颅手术的滋养细胞肿瘤(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初治的行开颅手术后再接受化疗的22例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2例GTN脑转移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术后均接受多药联合化疗,81.8%(18/22)患者获完全缓解,18.2%(4/22)获部分缓解。22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失访外共有18例存活(90.0%,18/20),2例死亡(10.0%,2/20),5年生存率90.0%。结论 GTN脑转移患者发生颅内病灶出血引起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威胁生命时,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应积极进行开颅手术挽救患者生命,并应在术后辅以及时规范化疗,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脑转移 开颅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静 任彤 +3 位作者 杨隽钧 冯凤芝 万希润 向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对影响滋养细胞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复发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至少复发1次且在本院随诊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SPSS 13.0软件,对复发... 目的对影响滋养细胞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复发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至少复发1次且在本院随诊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SPSS 13.0软件,对复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末次妊娠性质、转移部位、FIGO分期、评分、首次术前β-HCG水平、首次术前化疗种类、化疗疗程、术后病理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6例患者,复发患者的总完全缓解率为84.9%(73/8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次于外院复发(P=0.038)及首次复发时间≤3个月(P=0.045)是影响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的预后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复发发生于外院(P=0.025)、年龄≥31岁(P=0.048)是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大多数复发患者能够通过化疗、手术与放疗的联合治疗治愈,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仍期待有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8
12
作者 贾雪芳 冯学峰 +1 位作者 辛志坤 肖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V-V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成单一术组和联合术组。单一术组患者仅进行...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V-V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成单一术组和联合术组。单一术组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术组患者联合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联合术组患者和单一术组患者相比,视网膜复位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视力水平改善幅度高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少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玻璃体切除手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2017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涂文校 牟笛 +6 位作者 王亚丽 汪立杰 李艺星 任婧寰 刘凤凤 洪志恒 倪大新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评估2017年9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 目的评估2017年9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既往监测数据,预计9月全国总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病例数较8月有所上升,主要与学校开学后常见传染病事件逐渐增加有关。国内多地暴发本地传播的登革热疫情,随着人员流动,有媒介伊蚊分布的省份本地传播风险也将上升;而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其他蚊媒传染病也存在输入性病例和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人感染H7N9禽流感将继续出现散发病例。9月仍然是食物中毒高发期,且毒蘑菇中毒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区的季节性流感仍处于高位,北方地区流感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学校开学,暴发疫情将增多。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输入的可能,但大规模传播的风险极低。2017年夏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有所升高,但目前疫情已经处于下降趋势。结论预计2017年9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上升;需特别关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重点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一般关注食物中毒、季节性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征,了解乙脑疫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用改进的Chebyshev函数提高干涉图切趾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峰 武高卫 +2 位作者 盛文 丰骁 冯至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5,171,共7页
针对Chebyshev切趾函数在低旁瓣衰减时功率泄漏率高以及旁瓣衰减的等波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hebyshev切趾函数。首先通过仿真分析指出Chebyshev切趾函数在光谱复原中存在的缺陷;然后选取Blackman-Harris函数对其进行改进,并与改... 针对Chebyshev切趾函数在低旁瓣衰减时功率泄漏率高以及旁瓣衰减的等波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hebyshev切趾函数。首先通过仿真分析指出Chebyshev切趾函数在光谱复原中存在的缺陷;然后选取Blackman-Harris函数对其进行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用该函数对单色光干涉图进行切趾处理并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Chebyshev切趾函数能够较好地克服功率泄露率高及旁瓣衰减等波动性的问题,其应用能力也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BYSHEV 切趾函数 Blackman-Harris 干涉图 光谱复原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在低温高浊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健康 刘生宝 +6 位作者 汤骅 杨广 李俊峰 徐凤 孙志华 高福成 吴心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8-60,共3页
针对新疆冬季水源地取水工程沉淀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采用1∶50的室内模型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表面水力负荷为0.125 m^3/(m^2·h),最佳排泥时间为12 h;对SS、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83.43%,其下... 针对新疆冬季水源地取水工程沉淀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采用1∶50的室内模型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表面水力负荷为0.125 m^3/(m^2·h),最佳排泥时间为12 h;对SS、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83.43%,其下层可有效克服取水工程首部高含砂进水冬季易结冰、上层流速分布不均匀产生的悬浮物去除率低等缺点,该沉淀池可以在不增加占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颗粒泥砂的沉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平流沉淀池 低温高浊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