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嘉昕 房世波 +3 位作者 张廷斌 朱永超 吴东 易桂花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不仅反映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的长势,还可以预测未来植被的变化趋势。基于2000—2016年间研究区MODIS13A1 C6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结合研究区1∶100万植被类型... 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不仅反映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的长势,还可以预测未来植被的变化趋势。基于2000—2016年间研究区MODIS13A1 C6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结合研究区1∶100万植被类型图和气象站观测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方法,分别就三江源区17 a间植被时空分布特征、植被NDVI变化及气象站点缓冲区内植被生长季NDVI均值与逐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源区生长季植被NDVI值在2000—2016年间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全区生长季NDVI增速为0. 8%/10 a,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整体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②气候因子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而在后期相关性则不明显;③研究区植被生长季初期,当月气温对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NDVI变化的影响大于降水量对其的影响,但在植被生长季中期,当月降水量对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3种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三江源区
下载PDF
基于减产概率的辽宁水稻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语轩 房世波 +2 位作者 梁瀚月 周莉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077-8088,共12页
关于灾害风险评价的危险性研究多考虑某一种或者多种灾害的出现概率,由于多数灾害指标难以与作物产量直接相关,常常出现有灾无害现象,难以正确评价灾害风险;依据产量变异的风险研究多从产量变异出发,但对不同减产程度的风险评价研究较... 关于灾害风险评价的危险性研究多考虑某一种或者多种灾害的出现概率,由于多数灾害指标难以与作物产量直接相关,常常出现有灾无害现象,难以正确评价灾害风险;依据产量变异的风险研究多从产量变异出发,但对不同减产程度的风险评价研究较少。以辽宁水稻减产风险为例,分析了辽宁省水稻歉年减产率、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及5%和10%两种减产率等级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K-平均聚类算法将辽宁省水稻产量灾害风险划分为高、较高、中、低4类风险区。结果显示:水稻单产歉年减产率的分布总体呈中部、东部低,向东北西南增高的趋势。水稻单产的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具有西北-东南方向条带状分布特点,中部、东部最小,整体上呈向西南、东北方向递增的趋势。减产率大于5%和10%的风险概率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辽宁中部,中值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北部、东南,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北、西部、南部,整体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辽宁省水稻产量灾害的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辽宁西部、东北部为高风险区,中南部地区为较高风险区,而辽宁中部、东南部为中、低风险区。探讨了各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与水稻减产的关系,给出了针对不同区域水稻产量灾损的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风险评价指标 风险区划 减产率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玉平 霍治国 +13 位作者 王培娟 俄有浩 邬定荣 房世波 谭凯炎 张祎 孙琳丽 杨建莹 赵俊芳 周梦子 赫迪 徐嘉昕 毛飞 姜朝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8-542,共15页
为发展适宜中国区域农业种植特点的农业气象模式,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方法,通过模式机理过程改进或重构以及应用方式革新,建立了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hinese 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CAMM1.0)。CAMM1.0利用平均温度和土壤... 为发展适宜中国区域农业种植特点的农业气象模式,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方法,通过模式机理过程改进或重构以及应用方式革新,建立了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hinese 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CAMM1.0)。CAMM1.0利用平均温度和土壤水分改进了作物发育进程模式,利用土壤水分改进了作物叶片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面积扩展过程模式,通过蒸发比法扩展了作物蒸散过程模式;自主建立了基于发育进程的冬小麦株高、基于遥感信息的作物灌溉、遥感数据同化、作物长势与灾害评价等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构造了实时运转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常规模拟与用户个性化定制模拟。CAMM1.0的部分子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构造,便于多模式集成。CAMM1.0对作物发育进程、光合过程、株高的模拟效果较好,但对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的拟合略差,模拟产量略偏低。CAMM1.0评价淮河流域夏玉米年际干旱减弱而涝渍增加的趋势与实际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 构建 应用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
4
作者 谭凯炎 房世波 俄有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剖析了城市的夏季炎热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城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高于舒适等级水平,但空间差异明显,31个主要城市一年中舒适天气累计日数均超过半年,年平均舒适日数为231天,总体人居气候环境良好。中国31个主要城市气候舒适性年内变化可分为寒冬凉夏型、冷冬凉夏型、冷冬热夏型、暖冬长夏型及四季舒适型5种类型;春秋季节天气普遍舒适,冬夏两季气候舒适性空间差异很大,冬季的差异大于夏季的,12座城市适合夏季避暑,比较适合冬季避寒的城市有海口、广州、昆明、南宁和福州。夏季酷热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近30年其夏季的酷热日数和酷热程度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宜居城市 旅游与康养 避寒避暑气候
下载PDF
基于微波数据与光学数据集成的机器学习技术在作物产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菊 房世波 刘汉湖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2-1091,共10页
各类光学植被指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植被监测与作物产量估算中,但这些指数易受大气状况的影响。由星载微波辐射计得到的植被光学厚度数据(VOD)与植被密度、含水量密切相关,数据可全天候获得,在农业遥感监测中呈现着巨大的潜力。作为来... 各类光学植被指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植被监测与作物产量估算中,但这些指数易受大气状况的影响。由星载微波辐射计得到的植被光学厚度数据(VOD)与植被密度、含水量密切相关,数据可全天候获得,在农业遥感监测中呈现着巨大的潜力。作为来自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据可以提供不同波长范围内的植被信息。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作物产量估算,本研究提出将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据共同应用于冬小麦单产估算中。研究选择L波段微波辐射计SMAP卫星的VOD数据与MODIS的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数据作为研究变量,分别使用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建立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3种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P值均小于0.00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估算值与真实值在3种神经网络回归模型中表现了最高的相关性(R=0.755)与最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529.145 kg/hm^(2)),平均绝对误差(MAE=425.168 kg/hm^(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6.530%)。为了分析多源遥感数据的结合在作物产量估算中的优势,研究同时构建了仅使用NDVI和LAI,使用NDVI、EVI、LAI、FPAR等光学数据进行冬小麦产量估算的3种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遥感数建立的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较上述3种作为对比的GA-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提高了0.163,0.229与0.05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122.334、158.462和46.923 kg/hm^(2),使用多源遥感数据的组合可以很好地提高作物产量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光学厚度 光学植被指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冬小麦 产量估算
原文传递
沙漠蝗群对印巴边境植被的影响及其未来可能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房世波 韩威 裴志方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2,共7页
2020年初非洲东北和印巴边境沙漠蝗群席卷多个国家,大面积农田及自然植被被啃食,是什么气候条件促成了此次沙漠蝗灾?距离中国最近的印巴边境蝗群成为研究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蝗灾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如何?其发展趋势如何?从气候学上分析,... 2020年初非洲东北和印巴边境沙漠蝗群席卷多个国家,大面积农田及自然植被被啃食,是什么气候条件促成了此次沙漠蝗灾?距离中国最近的印巴边境蝗群成为研究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蝗灾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如何?其发展趋势如何?从气候学上分析,蝗灾历史上是否曾经或者未来是否向印度东边迁飞而进入中国呢?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气候观测数据,对沙漠蝗群可能扩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沙漠蝗群的啃食,2020年1月和2月,在蝗群分布区大面积植被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较常年大幅度下降,2月(2月3日数据)的啃食面积较1月明显扩大;(2)发生在2018年5月和10月两次印度洋飓风和2019年12月强热带风暴等几个罕见气旋给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带来的强降水,是本次非洲-西亚蝗灾的形成重要原因;(3)从影响沙漠蝗群起飞的气温和沙漠蝗虫适合的降水条件来看,历史上或未来沙漠蝗群迁徙到印度东边的机会很少,进入中国的可能性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蝗群 印巴边境 卫星遥感数据 气象观测数据 热带风暴 归一化植被指数
原文传递
地表土壤水分的卫星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嘉昕 李璇 +3 位作者 朱永超 房世波 吴东 武英洁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之一,掌握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有传统的点尺度物理监测、基于物理模型和数学计算方法的模拟技术以及遥感监测方法。而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逐... 土壤水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之一,掌握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有传统的点尺度物理监测、基于物理模型和数学计算方法的模拟技术以及遥感监测方法。而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逐渐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由于采样点限制以及所需参数复杂等制约因素。从不同的遥感波段和遥感方法划分,介绍了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的发展现状及不同波段所对应的研究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加强改进模型方法研究,增强主被动微波结合反演方法的利用对于减少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有很大的益处,这也是今后遥感技术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遥感反演 合成孔径雷达 被动微波 干旱指数
下载PDF
影响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叶萍萍 段红波 +3 位作者 邵国庆 刘珊珊 方士波 赵华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9期926-931,共6页
目的 基于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特征,筛选出影响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2-12于宁波市第六医院就诊的97例儿童肘关节损伤,收集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Log... 目的 基于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特征,筛选出影响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2-12于宁波市第六医院就诊的97例儿童肘关节损伤,收集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P值<0.2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随访期间X线片检查结果,非隐匿性骨折77例(77/97),隐匿性骨折20例(20/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超声征象积脂血症、骨皮质回声改变、肌肉损伤,以及首次X线脂肪垫征、外伤史、淤青、压痛及活动受限这8个指标的P值<0.2,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征象积脂血症(OR=0.197,95%CI为0.043~0.573)和外伤史(OR=0.152,95%CI为0.019~0.767)是影响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儿童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超声征象积脂血症和外伤史,这2项独立因素可提高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小临床漏诊风险,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肘关节骨折 隐匿性骨折 超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地基可见光图像的喀斯特典型植被长势监测
9
作者 陈燕丽 房世波 +1 位作者 莫建飞 刘志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8-526,共9页
生态观测试验站为喀斯特典型脆弱生态区植被生长监测提供了高通量冠层拍摄图像,但目前鲜见有关喀斯特地区裸岩和植被混杂下垫面植被提取的研究报道。利用石漠化生态观测试验站获取的植被冠层RGB图像,研究喀斯特植被适用分割算法和长势... 生态观测试验站为喀斯特典型脆弱生态区植被生长监测提供了高通量冠层拍摄图像,但目前鲜见有关喀斯特地区裸岩和植被混杂下垫面植被提取的研究报道。利用石漠化生态观测试验站获取的植被冠层RGB图像,研究喀斯特植被适用分割算法和长势监测模型,为基于地基冠层可见光图像的植被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基于颜色空间、颜色通道非线性组合、机器学习3种算法对喀斯特地区浅绿色植被的区分度均较高,但对裸岩和深绿色植被区分度有明显差异。晴天强光和阴天弱光条件下3种分割方法对植被分割效果差异明显,机器学习算法分割效果最优,阴天弱光条件准确率超过80%,晴天强光条件下可超过90%。②基于RGB图像反演的可见光植被指数GLA、NDYI、NGRDI和VARI所反映的植被长势变化趋势相似,但NDYI对植被长势差异响应更敏感。复合正弦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4种可见光植被指数的逐日动态变化特征,且对NGRDI变化趋势模拟精度最高(R^(2)=0.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可见光图像 喀斯特 植被长势 石漠化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苗情和灾情监测系统及其开发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瀚月 房世波 +1 位作者 杨武年 李璇 《气象科技进展》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低温、干旱事件趋多趋强,已经威胁到作物的生长和生产。目前,苗情灾情监测多依靠单时相遥感数据,由于难以在不同方法间形成作物灾情和苗情的同一标准,不同方法间难以比较。然而,以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为基础数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低温、干旱事件趋多趋强,已经威胁到作物的生长和生产。目前,苗情灾情监测多依靠单时相遥感数据,由于难以在不同方法间形成作物灾情和苗情的同一标准,不同方法间难以比较。然而,以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植被条件指数、距平植被指数、与往年比较指数等,以历史作物苗情和灾情为评价标准的方法,为作物苗情和灾情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介绍了利用长时间序列的MODIS准实时的多光谱二级数据和植被指数产品数据,构建长时间序列的历史作物苗情和灾情为评价标准,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从遥感数据自动下载、MODIS影像预处理,到作物基本参数的信息提取,再到干旱、雪灾监测、苗情和灾情监测,以及最后的专题图的制作等一整套简单化、系统化的处理过程。以西藏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牧草/作物苗情和灾情监测平台,表明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大面积作物的苗情和灾情监测,以及产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情监测 长势监测 作物 遥感技术 业务系统
下载PDF
2021年夏季中国大陆涝渍灾害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梦倩 房世波 +4 位作者 朱永超 武英洁 曹云 卓文 俄有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86-1894,共9页
涝渍害是中国除干旱以外对农作物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涝渍害的发生和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7月至8月间,中国北方多地降水达到历史观测极值,而相应时期地面的涝渍害发生和发展状况及... 涝渍害是中国除干旱以外对农作物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涝渍害的发生和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7月至8月间,中国北方多地降水达到历史观测极值,而相应时期地面的涝渍害发生和发展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并未得到有效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中国大陆土壤水分站点日数据和被动微波遥感卫星SMAP反演土壤水分日产品获取中国高精度表层土壤湿度数据(0—10 cm);随后,结合田间持水量数据计算土壤表层相对含水量。在此基础上,以连续10 d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等于90%为标准,分析中国大陆2021年7月1日—8月25日的涝渍害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融合后的土壤水分产品较原始的SMAP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精度具有明显的提高;(2)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田种植区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等于90%的最长持续天数均为56 d,土壤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说明了本文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土壤涝渍害的情况;(3)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受灾较为严重,其中黑龙江的西部和河北、河南、山东发生的涝渍面积最大。中国大陆耕地部分受涝渍灾害区域占到总耕地面积的1/2左右,重灾区面积为1.940×10^(5)km^(2);(4)黑龙江的西部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较往年降水偏多,这与涝渍害受灾区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害 微波遥感 土壤相对含水量 降水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ASTER数据地表温度产品精度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卫国 房世波 +1 位作者 齐月 陈金华 《干旱气象》 2019年第6期987-992,1011,共7页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STER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及地面气象站地表温度,利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开展了精度验证研究,分析了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ASTER数据反演的夜间地表温度在热岛强度高的冬季精度高于其他热岛效应弱...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STER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及地面气象站地表温度,利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开展了精度验证研究,分析了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ASTER数据反演的夜间地表温度在热岛强度高的冬季精度高于其他热岛效应弱的季节,而ASTER数据反演的白天地表温度在热岛强度高的夏季与其他热岛效应弱的季节精度相当;ASTER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小于气象站地表温度观测值。ASTER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与气象站观测地表温度空间分布一致,且夜间冬季的热岛强度高于秋季,白天夏季的热岛强度高于秋季;夜间的热岛强度高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ASTER 热红外 精度评价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房世博 张旭 +3 位作者 赵子豪 刘志博 周围 张思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方法根据放射性粒籽源的结构特点,采用振动送料技术实现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装填,利用光电检测原理实现对装填的放射性粒籽源精准计数,使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对放射性粒籽源进行辐射值...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方法根据放射性粒籽源的结构特点,采用振动送料技术实现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装填,利用光电检测原理实现对装填的放射性粒籽源精准计数,使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对放射性粒籽源进行辐射值检测。结果放射性粒籽源的装填效率是目前人工装填的15倍,保护了放射性粒籽源,同时也减少了辐射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结论实现了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化装填,保障医疗安全,实现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籽源 介入治疗 振动排序 自动装填 医疗安全 精准治疗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与FY-3C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林利斌 鲍艳松 +1 位作者 左泉 房世波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0-758,共9页
基于新一代的Sentinel-1SAR数据与FY-3C的MWRI数据,研究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为消除植被对土壤湿度反演影响,首先利用FY-3C/MWRI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建立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然后,结合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和水—云模型,发... 基于新一代的Sentinel-1SAR数据与FY-3C的MWRI数据,研究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为消除植被对土壤湿度反演影响,首先利用FY-3C/MWRI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建立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然后,结合植被含水量反演模型和水—云模型,发展一种主被动微波联合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含水量模型;最后,在江淮地区开展反演试验,利用观测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反演结果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对于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湿度反演,由FY3C/MWRI提取的MPDI对于去除植被影响效果较好;(2)相比于VH极化哨兵1号卫星数据,VV极化数据更适用于土壤含水量的反演,能够得到更高的土壤湿度反演精度;(3)哨兵1号卫星数据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试验反演的土壤湿度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561 2,均方根误差为0.044cm^3/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Sentinel-1 FY-3C/MWRI 水云模型 植被含水量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冬油菜产量潜力及产量差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赫迪 胡鹏程 +2 位作者 王靖 王良 房世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180,共7页
油菜生产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至关重要,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准确评估该流域油菜生产潜力及潜在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的分布特征,可以科学指导和推广油菜生产,充分利用冬季闲田,提高油菜总产量。本研究将作物生长模型APSIM... 油菜生产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至关重要,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准确评估该流域油菜生产潜力及潜在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的分布特征,可以科学指导和推广油菜生产,充分利用冬季闲田,提高油菜总产量。本研究将作物生长模型APSIM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构建了APSIM-Canola产量潜力预测模型,可以利用较少的输入变量快速准确预测出油菜的潜在产量;利用预测的潜在产量和实际的县级统计产量计算产量差,进一步分析长江流域油菜潜在产量和产量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潜在产量分布大致呈西南低、东北高的趋式,平均产量潜力变化范围在1 000~4 000 kg/hm^(2)之间。产量差的分布特征则与统计产量和潜在产量不同,在研究区域的东部和西部油菜产量差大多低于1 000 kg/hm^(2),而在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安徽和湖北北部,产量差可达2 000 kg/hm^(2),县级统计产量仅有潜在产量的50%左右。据此,在长江流域的油菜潜在产量高值区,如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大部分地区和江西、湖南、贵州的北部地区,应重点推广冬油菜种植,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冬季闲田,提高油菜产量;在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安徽和湖北北部等油菜产量差较高的地区,应进一步推广油菜高效种植技术,提高油菜的实际产量;而在产量差较低的地区,应考虑通过选育适宜的高产品种进一步提升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长江流域 产量潜力 分布特征 APSIM-Canola model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月 阳伏林 +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房世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研究了西北地区春玉米不同年型减产率变化特征,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量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河西地区减产率最高,其次为陇中地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东部,较高风险区分布在陇中、陇东大部分地区,河西地区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旱灾,风险较低。不同减产率等级下风险分析可为春玉米产量风险预测及抗灾减损、农业保险指数制定和农业保险赔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 减产率 风险概率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