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构造与边缘盆地的建造——太平洋西部的作用
1
作者 K.Tamaki e.honza 苏怡之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9,共5页
1.引言自从 Karig(1971),Pacham 和 Falvey(1971),Sleep 和 Toks(?)z(1971)首次提出后弧盆地的概念以来,人们一直在对活动性大陆边缘的边缘盆地起源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尽管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来,在短期内已解决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 1.引言自从 Karig(1971),Pacham 和 Falvey(1971),Sleep 和 Toks(?)z(1971)首次提出后弧盆地的概念以来,人们一直在对活动性大陆边缘的边缘盆地起源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尽管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来,在短期内已解决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大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边缘盆地 全球构造
下载PDF
西太平洋内弧后盆地扩张方式
2
作者 e.honza 陶钧 《海洋地质译丛》 1996年第4期26-33,共8页
1 引 言 对弧后盆地的形成已提出了几个模式。可是看来还没有一个关于弧后盆地形成的统一解释(Tamaki和Honza,1991)。在西太平洋内与弧有关的大多数弧后盆地似乎是第三纪来形成的(表1)。弧后盆地看来与俯冲活动有紧密关系,俯冲活动也对... 1 引 言 对弧后盆地的形成已提出了几个模式。可是看来还没有一个关于弧后盆地形成的统一解释(Tamaki和Honza,1991)。在西太平洋内与弧有关的大多数弧后盆地似乎是第三纪来形成的(表1)。弧后盆地看来与俯冲活动有紧密关系,俯冲活动也对应于边缘盆地形成的持续时间。这种关系在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和西南缘的第三纪弧链的弧后盆地内得到很好证实 (Honza,1991)。 在弧后盆地内,扩张轴的方向通常不能用来寻找欧拉极,它与转换断层外交。这与洋中脊完全不同,在那里脊在大环内垂直于转换断层走向;可是,起伏出现在大多数脊内。斜向扩张可归因于与张开初期侵入作用有关的低的软流圈粘度,这正如在雷克雅内斯脊内所表明的,在那里该脊与冰岛火山中心相关。 据认为,在大西洋陆缘,在初始大陆裂谷作用期间有岩石圈的拉张,在那里岩石圈拉张通过被动上涌的较流圈的去压作用引起了部分熔融。在弧后盆地的初始裂谷阶段,也被认为有一些拉伸陆块的残余体,如在日本盆地所指出的(Tamaki等,1992)。这些碎块正如在大西洋边缘所认为的有侵入作用。 第二期是洋壳侵位在与扩张作用有关的盆地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西太平洋 弧后盆地 扩张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