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表面盐度与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岩 张玉红 施建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77,共13页
依据Argo的海洋盐度观测及降水、蒸发、海面高度等数据分析了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平均态和低频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并结合前人成果对海洋盐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蒸发减降水在最低阶上决定了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依据Argo的海洋盐度观测及降水、蒸发、海面高度等数据分析了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平均态和低频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并结合前人成果对海洋盐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蒸发减降水在最低阶上决定了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在大部分海域调整了海洋表层盐度的空间结构,并影响了海洋表层盐度的低频变率.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海洋表层盐度表现为盐度高的地方会变得更高、盐度低的地方会变得更低,表征为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加强.在最近20年全球变暖停滞期,海表盐度变化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同,更多地体现了对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及多年代际振荡的响应,此阶段对应着Walker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和东南印度洋海表盐度的反向变化揭示了跨海盆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的重要性,海洋Rossby波和印尼贯穿流的共同作用使得东南印度洋海表盐度显著降低;在东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更多地体现了全球变暖下的海表盐度单调升高或降低的响应.期待未来的盐度卫星能够提供更高时空分辨率的盐度数据,这将和Argo观测一起,拓展我们在中尺度动力学、区域海洋学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盐度 海洋环流 气候变化 多尺度耦合
原文传递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人群发硒含量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栋 戴宏星 +1 位作者 任宇飞 杜怡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 比较停止硒盐供应2年后,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发硒含量变化,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4年7月,在陕西省选择永寿县、榆阳区、麟游县和南郑县4个历史大骨节病重病区作为病区监测县(区);同时选择武... 目的 比较停止硒盐供应2年后,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发硒含量变化,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4年7月,在陕西省选择永寿县、榆阳区、麟游县和南郑县4个历史大骨节病重病区作为病区监测县(区);同时选择武功县、米脂县、岐山县和城固县4个县作为农村非病区县,选择西安市莲湖区作为城市非病区县(区)。每个县(区)按照东、南、西、北4个方位选取4个村(社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7 - 12岁儿童和16岁以上成人各8名(性别均衡),采集发样进行发硒含量测定。样品采用湿消化法处理,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发硒含量的测定。结果 共收集发样576份,病区及非病区人群发硒含量均值均≥0.20 mg/kg。病区、农村非病区、城市非病区人群发硒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5 ± 0.18)、(0.41 ± 0.28)、(0.46 ± 0.19)mg/kg,F = 1.544,P 〉 0.05]。病区(256例)和非病区(320例)人群发硒含量 〈 0.20 mg/kg的有45、45例,各占17.58%、14.06%;0.20 - 〈 0.25 mg/kg的有47、25例,各占18.36%、7.81%;0.25 - 〈 0.50 mg/kg的有113、159例,各占44.14%、49.69%;≥0.50 mg/kg的有51、91例,各占19.92%、28.44%。病区、农村非病区、城市非病区7 - 12岁儿童和成人发硒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0.43 ± 0.35)、(0.38 ± 0.19)、(0.50 ± 0.16)mg/kg,成人:(0.32 ± 0.17)、(0.38 ± 0.19)、(0.42 ± 0.21)mg/kg,F = 2.131、1.789,P均 〉 0.05]。病区、农村非病区、城市非病区男性和女性发硒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0.35 ± 0.18)、(0.44 ± 0.33)、(0.52 ± 0.15)mg/kg,女性:(0.35 ± 0.19)、(0.38 ± 0.22)、(0.41 ± 0.21)mg/kg,F = 1.598、1.790,P均 〉 0.05]。结论 陕西省停止硒盐供应2年后,大骨节病病区人群发硒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头发 硒含量 监测
原文传递
超声药物透入法对皮肤痛觉超敏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代月娥 刘柳 +3 位作者 杜宇 林涛 文传兵 曾思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2-105,135,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法和皮内注射法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患者痛觉超敏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引起的痛觉超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超声药物渗入组(G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法和皮内注射法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患者痛觉超敏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胸背部带状疱疹引起的痛觉超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超声药物渗入组(G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疼痛区域的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皮内注射组(I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疼痛区域的皮内注射治疗;对照组(C组),单纯调整口服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7天的VAS和情绪评分(emotional scale,ES)的变化,记录副作用。结果3组治疗后VAS、ES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G组和I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E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和I组的VAS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G组ES较C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法和皮内注射法均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引起的痛觉超敏现象。超声药物渗入法安全、无创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痛觉超敏 超声透人疗法 皮内注射
原文传递
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丹丹 杜燕娥 +3 位作者 段亮 李朴 麦力 王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肝硬化患者血清235例,其中Child-Pugh A组55例,B组90例,C组9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例... 目的:探究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肝硬化患者血清235例,其中Child-Pugh A组55例,B组90例,C组9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例,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分析其特征。结果: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胶原蛋白(typeⅢ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蛋白(typeⅣcollagen,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anyl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比(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指数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Ⅲ、Ⅳ-C、LN和AST指标对预测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04、0.833、0.753、0.730。HA、PC-Ⅲ、Ⅳ-C与Child-Pugh分级呈高度正相关(r>0.7,P<0.01),APRI与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0.4<r<0.7,P<0.05)。结论:HA、PC-Ⅲ、Ⅳ-C、APRI可作为Child-Pugh分级的潜在临床指标,这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制定诊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学指标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甲烷化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郭真良 卞晓律 +3 位作者 杜宇搏 张纹超 姚丁丁 杨海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03,共11页
开发新型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或利用技术对于减少化石能源利用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ICCU)因其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利用一种双功能材料通过集成二氧化碳... 开发新型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或利用技术对于减少化石能源利用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ICCU)因其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利用一种双功能材料通过集成二氧化碳吸附和原位转化两个主要过程,实现CO_(2)的高效转化并获得含碳燃料。本工作综述了ICCU中主要技术之一集成二氧化碳捕集与甲烷化转化。首先对实现该过程的双功能材料的组成和特性进行概述,重点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气体成分等角度探讨了影响ICCU甲烷化反应的因素,并对该技术未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中国“双碳”目标下致力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与利用 甲烷化 双功能材料
下载PDF
间歇导尿联合隔盐灸神阙穴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扬云 杜俊毅 《微创医学》 2018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配合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时予隔盐灸神阙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同时每天申...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配合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时予隔盐灸神阙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同时每天申时予隔盐灸神阙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导尿,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残余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膀胱容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联合申时隔盐灸神阙穴治疗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患者能显著改善膀胱功能,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 间歇导尿 申时 隔盐灸 神阙穴 膀胱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2018年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优秀实用案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柳钦火 仲波 +19 位作者 唐娉 张宏海 李宏益 吴善龙 辛晓洲 李静 贾立 单小军 张正 闻建光 杜永明 李丽 杨爱霞 历华 胡光成 赵静 张海龙 余珊珊 窦宝成 吴俊君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3期271-278,160-167,共16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制定了通过卫星组网的方式获取多源遥感数据研发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定量遥感产品的思路来支撑行业应用。项目一期第四课题"多尺度遥感数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制定了通过卫星组网的方式获取多源遥感数据研发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定量遥感产品的思路来支撑行业应用。项目一期第四课题"多尺度遥感数据按需快速处理与定量遥感产品生成关键技术"则负责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反演的任务。在本课题的支持下,研究团队突破了多源遥感协同高精度定量反演与多尺度定量遥感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形成了全球陆表综合观测的定量遥感产品技术体系;在集成数据处理与定量产品生产算法的基础上,研发并试运行了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形成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全球陆表综合观测多尺度定量遥感产品生产能力。近年来,利用所研发的"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在全球、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及重点试验区4个不同尺度上完成了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处理与20余种定量遥感产品的生产,数据总量近800 TB,形成了生产能力。具有全球生产能力的定量遥感产品包括:1 km AOD、1 km地表反射率、1 km地表反照率、1 km BRDF、1 km地表温度、1 km地表发射率、1 km NDVI、1 km EVI、1 km FVC、1 km LAI、1 km FPAR、1 km NPP、5 km DSR、5 km LSR、5 km PAR等1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协同 定量遥感 归一化处理 产品生产系统
原文传递
两种生境间大花百合不同性别表型开花及传粉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迪 都业勤 +3 位作者 王磊 陈鑫 闫兴富 唐占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0-592,共13页
植物的花期物候与花部综合特征均体现了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长期适应进化产生的结果。大花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野外种群中具有雄性植株和两性植株两种不同性别表型。该研究以人为干扰较弱... 植物的花期物候与花部综合特征均体现了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长期适应进化产生的结果。大花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野外种群中具有雄性植株和两性植株两种不同性别表型。该研究以人为干扰较弱的孤山屯湿地以及人为干扰较强的金川湿地的大花百合为材料,通过对两种生境间不同性别表型植株的花期物候、花部综合特征以及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花百合的开花及传粉特征在两种生境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种群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均早于金川湿地。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的雄性植株在初开时花粉活力高于金川湿地,而两种生境间的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花粉活力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雄性植株初开时的花蜜含量较高,而后缓慢下降;而在金川湿地内则是先增长, 48 h后开始下降。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花蜜含量在开花24 h后开始下降,金川湿地内则是48 h后才开始下降。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无论是雄性植株还是两性植株,糖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均比金川湿地晚。两种生境中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柱头可授性均保持较高水平。两种生境分布的大花百合主要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蓝灰蝶(Everes argiades)和老豹蛱蝶(Argyronome laodice)。孤山屯湿地内中华蜜蜂及蓝灰蝶对大花百合的访花频率均显著低于金川湿地,但老豹蛱蝶的访花频率显著高于金川湿地。3种访花昆虫中,中华蜜蜂的访花效率最高,蓝灰蝶与老豹蛱蝶起到补充授粉的作用。两种生境间大花百合花期物候和花部综合特征的变化与当地小气候和传粉昆虫数量有关,这种变化是大花百合经过长期适应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百合 花期物候 花部综合特征 传粉昆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