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新场—新盛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水富集特征及成因机制
1
作者 李莎 陈冬霞 +5 位作者 王翘楚 陈雨荷 刘雅利 岳大力 屈林博 廖昌珍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2-2028,共17页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气资源潜力大,但单井普遍产水是制约须二段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在对新场—新盛地区须二段致密气藏气水富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阐明断缝及基质储层对气水富集的控...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气资源潜力大,但单井普遍产水是制约须二段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在对新场—新盛地区须二段致密气藏气水富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阐明断缝及基质储层对气水富集的控制作用,揭示致密气藏气水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主要划分出5种气水关系类型,富气贫水型、含气贫水型气水类型主要分布于近南北向大规模断层附近,纵向上位于浅部上亚段;富气富水型、贫气富水型位于大规模四级断层附近,以中亚段较为集中;贫气贫水型远离断层,下亚段分布较多。②成藏期四级断层、高角度2期裂缝控制气水富集,基质储层的储层物性差异导致的强非均质性造成纵向气水分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影响气水渗流及流体赋存进而控制局部气水分布。③受储层非均质性、断缝改造的宏观控制与储层孔隙结构的微观控制的耦合作用,划分5类断缝—砂体组合,其中,断缝区内—高角度裂缝—高孔渗强连通砂体组合最有利于气的富集,非断缝区—低孔渗差连通砂体不利于气水的发育。研究成果将对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川西坳陷 气水富集特征 须家河组 成因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