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294
1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2
作者 潘廷明 董忠 +1 位作者 杨连梓 章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6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石膏组)33例,切开复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6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石膏组)3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钢板组)35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Robbins腕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石膏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P<0.01),治疗6个月后石膏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小于钢板组(P<0.05)。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及Robbins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在骨折复位方面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但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后者,在功能恢复及安全性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手法复位 内固定 中药熏洗
原文传递
2015年六省市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晗 齐士格 +2 位作者 李志新 董忠 王志会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方法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数据中6省城乡社区共23 7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15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情况。使用χ^2检验分析各层内患病率...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方法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数据中6省城乡社区共23 7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15种常见慢性病共病情况。使用χ^2检验分析各层内患病率差异。结果调查人群患病率最高的5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52.94%)、血脂异常(25.83%)、糖尿病(18.25%)、白内障(11.29%)和关节炎(10.88%)。81.37%的调查人群至少患有一种老年常见慢性病,有2种和3种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48%和14.01%,有4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为10.14%。有2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在女性和城市居民中较高。有3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约半数的老年人患有共病,需要进一步确定共病模式和增加的疾病负担,同时呼吁尽快发布共病诊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 老年人
下载PDF
1990年与2016年北京市伤害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爱娟 董忠 +1 位作者 曾新颖 周脉耕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1990年和2016年伤害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伤害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描述。主要指标包括死亡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 目的了解北京市1990年和2016年伤害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伤害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描述。主要指标包括死亡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因伤害造成的DALY为46.05万人年,较1990年增加70.75%,仅次于心脑血管病(87.56万人年)、恶性肿瘤(67.12万人年);YLD和YLL分别为23.65万人年、22.4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166.03%和23.89%;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分别为1668.93/10万、817.52/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32.71%和49.92%;标化YLD率为851.42/10万,较1990年增加0.42%。2016年不同伤害类型,DALY排名前两位的伤害类型为道路交通事故和意外跌倒,分别为14.29万人年和10.34万人年;YLD前两位是意外跌倒和机械力所致损伤,分别为7.27万人年和3.66万人年;YLL前两位是道路交通事故和意外跌倒,分别为11.11万人年、3.07万人年。2016年,伤害DALY负担最高的年龄段是15~49岁,DALY为28.24万人年,占全部DALY的61.32%;男性DALY为31.12万人年,女性为14.93万人年。结论北京市伤害位居疾病负担第三位,伤残疾病负担成倍增长。意外跌倒位居YLD首位,道路交通事故位居YLL首位。15~49岁、男性的伤害疾病负担严重。应预防意外跌倒,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交通规章培训,加强患者救治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北京
下载PDF
2008和2014年北京市成人业余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爱娟 董忠 董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了解2008和2014年北京市成年人业余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身体活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8和2014年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身体活动情况。用SPSS ... 目的了解2008和2014年北京市成年人业余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身体活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8和2014年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身体活动情况。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业余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和2014年有效样本量分别为21 982、18 438人。经常锻炼率从2008年的15.6%(95%CI:15.2%~16.1%)上升到2014年的24.5%(95%CI:23.9%~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641,P<0.01)。2008和2014年劳动力人口(18~59岁)经常锻炼率分别为15.3%、23.7%,低于离退休人员(分别为17.9%、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27、61.029,P<0.01)。从不锻炼率从2008年的72.1%(95%CI:71.5%~72.7%)下降到2014年的66.8%(95%CI:66.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39,P<0.01)。2008年平均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3.5 h(95%CI:3.5~3.6 h),2014年上升至6.2 h(95%CI:6.1~6.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1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8和2014年年龄较大和高文化程度是业余锻炼的积极因素,女性是消极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北京市成人经常锻炼情况有所改善,但依旧处于低水平,且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低,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干预活动,促进业余锻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静态行为 业余锻炼
原文传递
北京市18~65岁居民戒烟意愿、吸烟危害认知及其对吸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博 马爱娟 +9 位作者 谢晨 隗瑛琦 方凯 董晶 谢瑾 祁琨 周滢 赵越 张索磊 董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吸烟危害认知水平及戒烟意愿,对控烟工作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多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165个村/居抽取调查对...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吸烟危害认知水平及戒烟意愿,对控烟工作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多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165个村/居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594例有效样本中,49.93%不想戒烟,男性不想戒烟者比例为50.39%,女性为4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1,P=0.002),郊区为56.78%,城区为4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77,P<0.001)。吸烟者与戒烟者戒烟动机中,因所患疾病原因,戒烟者中比例(29.88%)高于吸烟者(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65,P<0.001)。吸烟危害认知较好女性的比例(34.97%)高于男性(3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2,P<0.001);郊区的比例(35.44%)高于城区(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34,P<0.001);从不吸烟者的比例(35.15%)高于吸烟者(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7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认知一般者(OR=0.61,95%CI:0.39~0.94)与认知较差者(OR=0.67,95%CI:0.50~0.90)不易产生戒烟行为,认知一般者(OR=0.64,95%CI:0.53~0.76)与认知较差者(OR=0.87,95%CI:0.78~0.98)更易产生吸烟行为。结论北京市18~65岁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低,戒烟动机主要出于健康考虑,从不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优于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是吸烟情况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戒烟意愿 危害认知
原文传递
北京市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特征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瑾 董忠 方凯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4-918,922,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特征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3240名18~79岁北... 目的了解北京市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特征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3240名18~79岁北京市常住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其中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者6279人纳入本研究。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3个部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慢性病高风险人群3522名,无高风险特征者2757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慢性病高风险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个高风险特征中,腰围超标比例最高(47.64%),其次为吸烟、血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分别为36.37%、32.23%和31.32%,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最低(6.47%)。43.92%的调查对象无高风险特征,32.90%的调查对象具有1个高风险特征,具有2个高风险特征的对象占17.10%,具有3个及以上高风险特征的人占6.08%。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及糖尿病家族史的调查对象高风险特征个数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43,95%CI:3.98~4.92)、初中及以下(OR=1.33,95%CI:1.17~1.50)、高中或中专或技校(OR=1.17,95%CI:1.04~1.33)、郊区居民(OR=1.17,95%CI:1.06~1.30)、不经常锻炼者(OR=1.12,95%CI:1.01~1.25)、有糖尿病家族史者(OR=1.32,95%CI:1.16~1.51)检出更多高风险特征的可能性更大;低年龄组(18~29岁OR=0.23,95%CI:0.19~0.28;30~39岁OR=0.35,95%CI:0.29~0.43;40~49岁OR=0.49,95%CI:0.40~0.60)检出更多高风险特征的可能性更小。结论在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人群中,应关注男性、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者、郊区人群和有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高风险人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图像显著性的离岸船舶目标检测效率优化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董众 林宝军 申利民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前基于CNN的方法已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对像海上船舶这种小型目标的实时检测是该方向研究的难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基于CNN的小型目标检测方法通常伴随较低的检测效率,因此在实时的应用中很难被采用。为此,... 目前基于CNN的方法已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对像海上船舶这种小型目标的实时检测是该方向研究的难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基于CNN的小型目标检测方法通常伴随较低的检测效率,因此在实时的应用中很难被采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图像显著性为依据的锚点筛选优化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海面目标背景的独特性,在对每个像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的同时,将特征映射中每个锚点对应的接受域进行评分统计。通过显著性机制的运用,使学习和检测过程排除了大量的无效锚点,大幅减少了初始包围窗的生成数量。这种优化过程的主要优势在于它避免了在区域显著性检测时小型船舶目标的流失,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正负样本的比例,防止样本不平衡的情况发生。实验证实,本文提出的方法大幅提升了对离岸船舶目标的检测效率,并对基于CNN的两级目标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VHR遥感影像 显著性 锚点筛选
下载PDF
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薛扬 刘恩宠 +4 位作者 耿鸣阳 李梦 孙雪 董钟 刘云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比、ΔE值、多酚含量、多糖含量及IC50值均有显著影响。在干燥温度6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干燥时间最短(240 min)、硬度值最小(628.39 g),复水比最大(2.31 g/g),在干燥温度5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多酚含量和多糖含量最大、ΔE值和IC50值最小,分别为36.17μg/g、137.47μg/g、47.99和33.27μg/mL。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权重分析表明,在干燥温度55℃和超声功率60 W条件下所得铁棍山药样品的综合评分最高,表明上述条件即为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最优参数。研究成果可为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干燥 超声 热泵干燥 品质特性 权重分析
下载PDF
2014年北京市18~65岁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博 马爱娟 +8 位作者 方凯 董晶 祁琨 谢晨 周滢 赵越 谢瑾 董忠 黄春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抽取调查对象相关信息。结果 17 635名有效样本中,平均年龄为(41.80±11.89...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抽取调查对象相关信息。结果 17 635名有效样本中,平均年龄为(41.80±11.89)岁,平均BMI为(24.95±3.92)kg/m^2,超重率37.40%,肥胖率19.84%。高年龄、男性(OR=1.51)、低学历、郊区(OR=1.08)、戒烟(OR=1.27)、每周摄入禽肉1次及以下(OR=1.13)、睡眠每日少于7 h(OR=1.13)、每日饮食频率小于3次(OR=1.13)者更易肥胖。结论北京市18~65岁居民超重、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对Cu(Ⅱ)的吸附综合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秋平 张文银 +2 位作者 孙帅博 董钟 张佳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
依托科研项目,设计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对Cu(Ⅱ)的吸附的研究性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和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涉及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元素分析仪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依托科研项目,设计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对Cu(Ⅱ)的吸附的研究性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和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涉及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元素分析仪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 Cu(Ⅱ) 吸附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北京市成年人不同体重异常判断指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爱娟 董忠 +2 位作者 祁琨 姜博 谢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不同体重异常判断指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及一致性。方法于2017年8至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个区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分析超重肥胖、身体脂肪率高、中心型肥...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不同体重异常判断指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及一致性。方法于2017年8至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个区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分析超重肥胖、身体脂肪率高、中心型肥胖、高腰高比者的血脂异常患病率。通过偏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MI)、身体脂肪率、腰围、腰高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体重异常判断指标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联。计算Kappa值分析不同体重异常判断指标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975例。血脂异常加权患病率为30.48%,男性(40.16%)高于女性(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身体脂肪率高、中心型肥胖、高腰高比的加权率分别为56.65%、47.52%、42.48%和59.45%。BMI、身体脂肪率、腰围、腰高比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脂肪率高(OR=1.67,95%CI:1.35~2.07)、超重肥胖(OR=1.65,95%CI:1.26~2.14)、高腰高比(OR=1.46,95%CI:1.09~1.96)与血脂异常有关。身体脂肪率高与超重肥胖、高腰高比、中心型肥胖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5、0.53、0.58。结论2017年北京市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高,尤其是男性。超重肥胖、身体脂肪率高和高腰高比与血脂异常有关,且身体脂肪率高与血脂异常关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肥胖症 身体脂肪率 体重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估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冬萌 高文静 +15 位作者 吕筠 余灿清 王胜锋 逄增昌 俞敏 汪华 吴先萍 董忠 吴凡 江国虹 王晓节 刘彧 邓健 陆林 曹卫华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0-704,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477对≥25岁同性别双生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40岁组和女...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477对≥25岁同性别双生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40岁组和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25~39岁组和男性的患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冠心病患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遗传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度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爱娟 吕筠 +1 位作者 董忠 李立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目前认为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防治糖尿病的同时着眼于CVD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CVD预测模型可以进行CVD发病风险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可能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CVD预测模型包括在糖尿病患者中建立的模型,... 目前认为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防治糖尿病的同时着眼于CVD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CVD预测模型可以进行CVD发病风险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可能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CVD预测模型包括在糖尿病患者中建立的模型,或在一般人群中建立、将糖尿病作为预测因子的模型。但2型糖尿病患者中建立的模型是否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在一般人群中建立的预测模型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CVD预测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应用的准确性不同,应探讨适合本地人群的CVD预测模型。该文对糖尿病患者CVD预测模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斯翰 董萍 +1 位作者 董重 郑金花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2期29-30,共2页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工业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对环境防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整个环境评价工作来说,环境监测工作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对整个评价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围绕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工业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对环境防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整个环境评价工作来说,环境监测工作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对整个评价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围绕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影响分析 作用
下载PDF
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甘凤夏 高文静 +15 位作者 吕筠 余灿清 王胜锋 逄增昌 丛黎明 董忠 吴凡 汪华 吴先萍 江国虹 王晓节 王滨有 畅征 Ralf Kuja-Halkola 曹卫华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9省市的10253对同性别双生子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的相关信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糖尿病的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1(0.15~0.75);进一...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9省市的10253对同性别双生子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的相关信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糖尿病的遗传度。结果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1(0.15~0.7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45和≥45岁组的遗传度分别为0.83(0.72~0.91)和0.34(0.04~0.73),男、女性的遗传度分别为0.37(0.05~0.78)和0.88(0.79~0.94)。结论糖尿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女性双生子糖尿病的遗传效应高于男性,年龄越大,遗传效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度
原文传递
2089 nm调Q锁模Tm,Ho∶CaYAlO4激光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锐 令维军 +4 位作者 陈晨 董忠 袁振 许强 张亚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7,共7页
首次采用氧化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作为锁模启动元件在Tm,Ho∶CaYAlO4激光器中实现了稳定的被动调Q锁模运转。在3%输出耦合镜下,Tm,Ho∶CaYAlO4固体激光器获得了最低为293 mW的连续光出光阈值。在腔内引入氧化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后,当吸... 首次采用氧化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作为锁模启动元件在Tm,Ho∶CaYAlO4激光器中实现了稳定的被动调Q锁模运转。在3%输出耦合镜下,Tm,Ho∶CaYAlO4固体激光器获得了最低为293 mW的连续光出光阈值。在腔内引入氧化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后,当吸收抽运功率增大到1859 mW时,Tm,Ho∶CaYAlO4激光器进入稳定的调Q锁模运转状态。当抽运功率达到3 W时,获得中心波长为2089 nm、斜效率为10.1%、对应最大输出功率为213 mW的被动调Q锁模脉冲,重复频率为100 MHz,调Q包络中锁模脉冲的调制深度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Ho∶CaYAlO4激光器 被动调Q锁模 氧化石墨烯 可饱和吸收体
下载PDF
2017 nm和2029 nm双波长调Q锁模Tm:LuAG激光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锐 陈晨 +5 位作者 令维军 董忠 张明霞 康翠萍 张亚妮 许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5-239,共5页
采用双壁碳纳米管可饱和吸收体为锁模启动元件,在Tm:LuAG激光器中实现了输出波长分别为2017 nm和2029 nm的双波长被动调Q锁模运转。该实验装置以可调谐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为抽运源,选用透过率为3%的输出耦合镜,当吸收功率大于2292 mW时,... 采用双壁碳纳米管可饱和吸收体为锁模启动元件,在Tm:LuAG激光器中实现了输出波长分别为2017 nm和2029 nm的双波长被动调Q锁模运转。该实验装置以可调谐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为抽运源,选用透过率为3%的输出耦合镜,当吸收功率大于2292 mW时,激光运转进入稳定调Q锁模状态。最大吸收抽运功率达到6.7 W时,调Q锁模输出功率为1.28 W,斜效率为22.39%,锁模脉冲的重复频率为102 MHz,对应的单脉冲能量为12.55 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Tm:LuAG激光器 可饱和吸收体 被动调Q激光器 双波长
原文传递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柯俊泉 董忠 +1 位作者 林静瑜 汪伟剑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8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改良Hulth关节内手术法+驱赶法制备兔膝骨关...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改良Hulth关节内手术法+驱赶法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于造模第2周开始,壮骨关节丸组给予壮骨关节丸按1.2 g/(kg·d)灌胃,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18.4 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麻醉过量处死动物,取其左侧胫骨平台及股骨关节面,保留软骨,观察关节腔表面关节软骨形态。HE染色后观察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用TUNEL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膝关节呈炎症性改变,可见明显关节积液,关节软骨表面粗糙不平,关节滑膜增生,局部可见骨赘形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有细胞簇集现象;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壮骨关节丸组关节软骨损伤、组织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骨关节丸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细胞凋亡率低(P均<0.05);壮骨关节丸组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软骨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低,Bax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壮骨关节丸组、加味补阳还五汤膝关节软骨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高,Bax蛋白表达低(P均<0.05);壮骨关节丸组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膝关节软骨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对兔膝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加味补阳还五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小麦TaPOD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琚吉浩 马超 +6 位作者 王添宁 吴毅 董钟 方美娥 陈钰姝 张均 付国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792,共14页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家族成员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系统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POD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小麦TaPOD基因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家族成员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系统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POD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小麦TaPOD基因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化特征做了预测分析,并通过小麦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RT-qPCR)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外源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目前基因组测序小麦中包含659个TaPOD基因家族成员,蛋白质序列长度在206~518个氨基酸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麦TaPOD家族成员分为I~VII组且每组成员数量不等;序列比对显示小麦TaPOD家族成员具有5个保守基序,且基因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预示着功能存在多样性;染色体定位发现其数量在小麦的21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其中2B染色体上数量最多;通过种内共线性分析发现,小麦TaPOD基因共有396个重复事件,同源性较高且进化过程非常保守,主要通过片段复制和串联复制进行扩增,且Ka/Ks比率显示仅有4对家族成员受到了正向的自然选择压力;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上游2 kb区域中存在23种与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相关的结合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86.5%TaPOD基因在小麦根系中表达量较高;通过RT-qPCR检测发现TaPOD基因表达量与激素诱导和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TaPOD基因在调控小麦生长发育与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POD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共线性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