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脊椎动物2020年新增物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斌 蔡波 +6 位作者 陈蔚涛 温知新 张德志 何舜平 雷富民 杨奇森 江建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为了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新增物种情况,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汇总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脊椎动物共新增109种,其中新物种100种,国家级新记录种9种。包括鱼类新种24种、两栖类新种41种和新记录4种、爬行类新种30... 为了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新增物种情况,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汇总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脊椎动物共新增109种,其中新物种100种,国家级新记录种9种。包括鱼类新种24种、两栖类新种41种和新记录4种、爬行类新种30种和新记录4种、鸟类新种1种、哺乳类新种4种和新记录1种。上述新增物种中有92种描述报道时应用了分子遗传学证据,占新增物种数量的84.4%。在新增脊椎动物物种中,两栖类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全部属于有鳞目,分别有43种和34种,其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70%。在云南、西藏、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发现新物种数量较多,均有10种及以上,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60%。绝大部分物种为中国学者发表,绝大多数论文发表于英文期刊。总结数据提示今后需持续加强我国低等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重视运用分子系统学技术进行物种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新物种 新记录 中国
原文传递
胸苷磷酸化酶多态性对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的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德志 张宇 +2 位作者 朱少功 梅家转 季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7-58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基因多态性对R0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R0切除术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基因多态性对R0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R0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235例。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TYMP基因5633C>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CC型149例(63.40%),CT型73例(31.06%),TT型13例(5.5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5.9和4.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对OS有独立的影响(HR=0.67,P=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TT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CC型患者(P=0.019)。结论:TYMP基因5633C>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胸苷磷酸化酶 多态性 疗效
下载PDF
中国脊椎动物2022年度新增物种报告
3
作者 江建平 蔡波 +5 位作者 王斌 陈蔚涛 温知新 张德志 隋璐璐 马舜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8,共6页
为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在2022年的新发现情况,本文汇总了87篇文献和1份中国观鸟年报上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基本信息。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20种,隶属于17目43科71属。新增物种包括新种98种,新记录17种,亚种级提升为种... 为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在2022年的新发现情况,本文汇总了87篇文献和1份中国观鸟年报上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基本信息。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20种,隶属于17目43科71属。新增物种包括新种98种,新记录17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5种;其中鱼类6目11科16属30种;两栖类2目8科25属44种(新种34种、新记录10种);爬行类2目11科17属26种(新种21种、新记录3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2种);鸟类3目5科5属6种(新种1种、新记录3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2种);哺乳类4目8科8属14种(新种12种、新记录1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1种)。新增物种中,冷血脊椎动物占总数的83%;鱼类新增物种集中于鲤形目、两栖类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哺乳类集中于啮齿目,分别为22种、37种、25种、11种。本次新增物种分布记录涉及26个省域,有106种仅记录于1个省域。有99种发表时应用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有111种为中国学者发表;105种发表于期刊,其中在中国出版的3种英文期刊发表了19个种。本文工作可为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此外,本文工作也提示冷血脊椎动物可能是中国以后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的重点类群,整合分类方法是未来分类工作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新物种 新记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脊椎动物2021年度新增物种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建平 蔡波 +3 位作者 王斌 陈蔚涛 温知新 张德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2,共5页
为了及时掌握脊椎动物在中国的新增情况,本文汇总了2021年发表的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95种,包括新种80种,新记录15种。其中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10种... 为了及时掌握脊椎动物在中国的新增情况,本文汇总了2021年发表的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95种,包括新种80种,新记录15种。其中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10种、鸟类新种1种和新记录3种、哺乳类新种5种和新记录2种。在新增物种中,冷血脊椎动物占绝大多数(占总数的88%),提示这些类群可能仍是以后探索的重点;两栖类新增物种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分别为27种和40种,各占其新增物种总数的96%和98%;新增哺乳类动物全部为小型兽类。本次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区,其中云南33种、四川11种、广西10种、西藏和广东均为7种、台湾6种,累计约占新增物种总数的70.5%;其余省区新增物种在5种或以下。有84个物种(占总数的88%)发表时应用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提示这一技术手段是分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新发现的95个物种中,绝大部分物种为中国学者发表;除3种鸟类新记录种外,其余的新种和新记录均正式发表于英文期刊,其中在中国出版的3种期刊发表了21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种。本文工作可为中国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新物种 新记录 中国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IgG型抗体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政新 王廷廷 +3 位作者 单得志 张晓刚 王更银 王缚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Eno)IgG型抗体表达情况。方法以重组白念珠菌Eno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优化,检测健康献血员对照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用West...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Eno)IgG型抗体表达情况。方法以重组白念珠菌Eno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优化,检测健康献血员对照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用Western blot法验证部分Eno抗体阳性血清的准确性。结果共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70份,其中抗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阳性血清19份,总体阳性率为27.14%(19/70)。与对照组相比,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阳性率为11.8%(2/17)、红斑狼疮患者阳性率为45.8%(11/24)。部分血清反应特异性得到Western blot验证。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阳性率较高,可能对白念珠菌Eno IgG型抗体应用于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有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烯醇化酶 白念珠菌 酶联免疫吸附 IGG抗体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对于渣油热裂化反应过程中产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德智 张志伟 +4 位作者 刘美 宋官龙 杨占旭 张强 李雯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6-462,共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不断趋于重质化和劣质化,重油的高效加工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超声空化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渣油的裂解。为进一步搞清超声作用对渣油物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沥青质裂化获得的焦炭形貌,在反应时间为2h、... 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不断趋于重质化和劣质化,重油的高效加工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超声空化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渣油的裂解。为进一步搞清超声作用对渣油物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沥青质裂化获得的焦炭形貌,在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400~440℃、超声波的功率为2000 W、频率为20kHz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常压渣油在超声波热裂化与传统热裂化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组成、液体收率、反应生焦率和焦炭的形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加载超声波对于热裂化反应气体产物分布基本没有影响,其能够促进烷烃侧链断裂、环烷烃开环反应和稠环芳烃的裂解,使得液体收率有所升高。使用超声波代替搅拌釜中的搅拌杆,生焦率大幅降低,焦炭结构有显著变化:颗粒减小,由块状变为互相黏连的小球状,表面光滑,吸附物较少,层片排列更规则,分散性更好,同时超声波作用可以显著减少器壁结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热裂化 渣油 焦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