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巯基化活性炭靶向捕获电子废弃物酸浸液中金离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敏 姚子威 +8 位作者 陈以頔 李德伟 邵家创 董浩 孟竹 杨利明 任伟 罗旭彪 邵鹏辉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95-1099,M0003,共6页
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兼具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双重目的,是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吸附法是湿法回收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但含金电子废弃物的浸出液都呈现强酸性和强氧化性;目前从该体系中靶向捕捉金离子仍存在巨大挑战... 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兼具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双重目的,是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吸附法是湿法回收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但含金电子废弃物的浸出液都呈现强酸性和强氧化性;目前从该体系中靶向捕捉金离子仍存在巨大挑战.本文报道了一种巯基功能化的秸秆基活性炭,在强酸、强氧化性体系中实现了金离子的靶向捕获,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5309 mg/g,选择性系数达到1.21×10^(6);吸附后的材料经煅烧得到金单质,其纯度高达99.9%.机理研究表明,巯基电位选择性诱导金离子优先还原,并促发了吸附-还原过程自发进行.由于量子尺寸效应,被还原的金簇在炭材料表面积累,处于“激发状态”的纳米金簇,将进一步诱导还原体系中金离子,呈现一种自促进作用.研究实现了复杂苛刻酸浸液中金元素的靶向回收,为电子废弃物高质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强氧化性 污染治理 资源循环 循环利用 选择性系数 量子尺寸效应 金离子
原文传递
角膜屈光术前睑板腺形态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田乐 李德卫 +3 位作者 彭予苏 张飞飞 万鲁芹 陈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89-595,共7页
目的:观察行角膜屈光术前屈光不正患者双眼上下睑板腺的腺体形态,并对影响睑板腺形态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拟行屈光矫正手术的近视散光... 目的:观察行角膜屈光术前屈光不正患者双眼上下睑板腺的腺体形态,并对影响睑板腺形态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拟行屈光矫正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244例(488眼),其中男101例(202眼),女143例(286眼),年龄17~51岁。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女组分别按年龄再细分为≤25岁组、>25~<35岁组、≥35岁组;根据有无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分为对照组和配戴组;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6.00 D组和≤-6.00 D组。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眼表功能指标,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NI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睑板腺腺体弯曲数量的差异。不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睑板腺缺失率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采用Eta系数。睑板腺缺失率与年龄、接触镜配戴时间、SE、TM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间fNIBUT、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17;Z=-3.19,P=0.001;Z=-3.46,P=0.001)。男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各组间fNI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42,P=0.040),其余各项眼表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各组间TMH、fNIBUT、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睑板腺腺体弯曲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无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间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43;Z=-3.43,P=0.001)。SE>-6.00 D组和≤-6.00 D组间睑板腺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47)。睑板腺缺失率与性别、年龄、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SE、腺体弯曲数量均有相关性(Eta系数1.0;r=0.10,P=0.036;r=0.16,P<0.001;r=-0.11,P=0.013;r=0.21,P<0.001)。结论:睑板腺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睑板腺腺体缺失、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 干眼 角膜接触镜 泪膜 睑板腺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几何理论的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邹鲲 吴德伟 李伟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信息几何理论将统计推断问题转换为几何问题进行处理,从而能够从几何的角度分析进行统计推断。以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基于信息几何理论的信号检测所需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测地线距离与检测器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别以简... 信息几何理论将统计推断问题转换为几何问题进行处理,从而能够从几何的角度分析进行统计推断。以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基于信息几何理论的信号检测所需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测地线距离与检测器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别以简单假设和复合假设两种情况,分析了两种距离检测器的性能,并与Neyman-Pearson检测器和广义似然比检测器进行了对比。计算机分析结果表明,测地线长度和方向共同决定了检测性能,且距离检测器性能与似然比检测器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几何 测地线 距离检测器 信号检测
下载PDF
格木人工林节子的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郝建 蒙明君 +4 位作者 黄德卫 韦菊玲 李忠国 唐继新 徐大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节子在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生长过程中的发生、形成及分布特征,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子建立评判节子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方法】以30年生格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其节子的形成及分布特... 【目的】分析节子在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生长过程中的发生、形成及分布特征,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子建立评判节子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方法】以30年生格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其节子的形成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与地理方位相比,坡向是影响格木分枝分布的重要因素;树干高度2.0~8.0 m的区段上分布的节子最多,此段是木材利用率最高部分,节子分布严重影响格木的利用价值;分枝角度小于60°的分枝形成节子的直径均大于2.5 cm,直径越大死节长度越大,节子在木质部的跨度越大;第1~15年是格木形成分枝的高峰期,分枝脱落及伤口愈合集中在第16~25年;第11~20年间格木形成死节最多,该时段是控制死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分枝直径(BD)、分枝角度(IA)和分枝年龄(YB)3个关键因子,并建立了与节子发生点到愈合点距离(RT)的多元回归模型:y_(RT)=1.634 4x_(BD)+0.067 8x_(IA)+0.164 8x_(YB)-1.611 4(F=106.869 7,P=0.000 1)。【结论】可以利用该模型来预测格木分枝形成节子后对木材的影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节子 分布特征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颅脑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杜福宏 宋良鹏 +3 位作者 郑德伟 盛毅 李洪朋 孙西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颅脑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1-06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给予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 目的观察颅脑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1-06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给予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及血肿消失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手术时间(37.03±9.86)min短于B组(116.12±8.73)min,首次血肿清除率(40.23±8.47)%低于B组(72.54±9.16)%,血肿消失时间(4.96±1.30)d长于B组(3.61±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24±3.17)分低于B组(21.68±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率2.33%低于B组16.28%,术后再出血率18.60%高于B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不良率25.58%低于B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但血肿消失时间长、首次血肿清除率低及术后再出血率高,可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钻孔引流术 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