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anofibrous micro-frameworks of α-MnO_2
1
作者 dalai jin Ruirui Liu +3 位作者 Xiaochu Ding Longcheng Wang Lina Wang Linhai Yue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4-58,共5页
A facile solid-phase conversion route is proposed to fabricate a micro-framework of α-MnO2 with a nanofibrous structure and high porosity.The fabrication is achieved by a three-step process using a preformed manganes... A facile solid-phase conversion route is proposed to fabricate a micro-framework of α-MnO2 with a nanofibrous structure and high porosity.The fabrication is achieved by a three-step process using a preformed manganese tartrate with a rectangular framework as the precursor followed by thermal annealing and hydrothermal oxidation to form the final nanofibrous structure.Evolution of the phase and the morphology are characterized by FESEM,XRD,TG-DTA,and TEM measurements.The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 α-MnO2 exhibits both attractive stability of the Coulombic efficiency after long-term cyclic charging/discharging and acceptable specific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oxid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NANOFIBER
原文传递
杂交对杜泊羊与蒙古羊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田瑛 杜文 +8 位作者 达来 周旋 杨燕燕 乌达巴拉 青格勒 杨峻明 武金栋 刘贵忠 李靖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10期28-31,共4页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杂交优势,试验以蒙古羊、杜蒙羊F_1和杜蒙羊F_2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同为6月龄,杜蒙羊F_2活体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背肉厚均高于杜蒙羊F_1和蒙古羊,且与...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杂交优势,试验以蒙古羊、杜蒙羊F_1和杜蒙羊F_2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同为6月龄,杜蒙羊F_2活体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背肉厚均高于杜蒙羊F_1和蒙古羊,且与蒙古羊活体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L*值,杜蒙羊F2>杜蒙羊F_1>蒙古羊;杜蒙羊F_2与杜蒙羊F_1剪切力低于蒙古羊,二者肉品嫩度好于蒙古羊。以上结果显示,优良品种杂交提高了后代屠宰性能,改善后代羊肉品的色泽和嫩度,使后代肉呈现鲜艳亮红色,嫩度好于亲本蒙古羊。通过优良品种杂交,能够凸显出优良品种选育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羊 杜泊羊 杂交优势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繁殖记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和达来 李晓宇 +7 位作者 孟和 韩志庆 居文华 刘威 于春丽 张静 李金洋 鲍伟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6-809,共4页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址进行了繁殖期观察。2012年5月15日首次发现1巢内有4枚卵并有亲鸟在巢中孵卵,6月7日孵化出4只幼雏,8月底全部成功离巢。2013年4月黑鹳利用该巢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孵卵期约33 d,后期卵、雏鸟均消失,推测为来自蛇类的捕食。2014、2015年该巢未被利用。2014年4月24日发现另外一处巢址,8月12日观察到3只幼鸟已开始练习飞行,至8月19日全部离巢。2015年该巢孵化雏鸟4只,6月初死于恶劣天气。通过监测发现黑鹳连续多年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所发现的两巢成功出雏7只个体。本研究初步获得保护区境内黑鹳的繁殖信息,为后续促进黑鹳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鹳 栖息地 繁殖巢 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