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春友 金钢 +5 位作者 戴梦华 邵成浩 时霄寒 高绥之 徐强 梁兴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8-656,共9页
胰腺癌是目前常见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随着近年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贯彻推广,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热点与难点争议不断,机遇与挑战交替并存。本文汇... 胰腺癌是目前常见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随着近年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贯彻推广,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热点与难点争议不断,机遇与挑战交替并存。本文汇集国内胰腺领域4位著名专家及其团队,结合各自中心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探讨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策略。王春友教授认为:对具有较高可能达到R0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推荐优先手术方案,以免患者在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发生肿瘤进展而丧失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而对于根治性切除机会较小以及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值得积极尝试。金钢教授及其团队认为:新辅助治疗对提高胰头癌,尤其是可能切除胰头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作用。经过新辅助治疗后,如何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和R0切除率,是每个胰腺外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戴梦华教授及其团队认为:对可切除和(或)可能切除胰腺癌施行新辅助治疗可能使患者生存受益,建议临床开展相关试验进行验证。外科医师应根据指南、结合胰腺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邵成浩教授及其团队认为:局部进展期胰头癌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尤其是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而对于新辅助化疗后胰头癌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评价指标、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等有待高质量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癌 胰头肿瘤 胰头癌 新辅助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胰腺肿瘤的补充价值
2
作者 桂阳 吕珂 +6 位作者 谭莉 张璟 陈雪琪 戴梦华 王维斌 李建初 姜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 观察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胰腺肿瘤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因E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不满意(未见肿瘤细胞20例、可见异常细胞但无法明确诊断10例)而接受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 目的 观察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胰腺肿瘤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因E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不满意(未见肿瘤细胞20例、可见异常细胞但无法明确诊断10例)而接受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胰腺肿瘤患者,评价后者的补充诊断价值。结果 20例EUS引导下穿刺活检未见肿瘤细胞患者中,经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11例肿瘤及其病理类型,7例可见异常细胞但未能明确诊断,2例仍未见肿瘤细胞;10例EUS引导下穿刺结果无法明确诊断患者中,经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9例肿瘤及其病理类型,1例为非典型细胞。结论 经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E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胰腺肿瘤具有较高补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患者17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端 吴东 +1 位作者 戴梦华 朱亮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N)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2年4月间北京协和医院17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手术时间将SCN患者分为2014—2018年间... 目的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N)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2年4月间北京协和医院17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手术时间将SCN患者分为2014—2018年间(84例)与2019—2022年间(88例)两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CN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较低,仅占11.6%(20/172),最常误诊为黏液性囊性肿瘤(86/172,50.0%)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5/172,20.3%)。2014—2018年间与2019—2022年间两个时间段患者的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14—2018年间患者相比,2019—2022年间患者病变位于胰体尾部的占比显著升高(76.1%比53.6%,P=0.004),而位于胰腺头颈部的占比显著下降(22.7%比39.3%,P=0.019);SCN的钙化及病灶周围静脉改变的占比显著下降(22.8%比45.1%,P=0.006;25.0%比46.4%,P=0.003),同时SCN内纤维瘢痕减少(31.8%比45.2%,P=0.070),而上游主胰管扩张病例增加(28.2%比16.3%,P=0.065)。两个时间段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胰体尾切除术(46.4%比22.9%,P=0.010)。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与SCN大小和主胰管扩张显著相关(45.4%比29.3%,P=0.032;64.9%比31.2%,P<0.001)。结论SCN术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始终较低,且近年来不典型影像学特征的SCN占比增加。胰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未见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外科手术 影像学特征 临床特征 术前诊断
原文传递
全胰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李天宇 赵邦博 +6 位作者 李泽儒 赵宇彤 韩显林 张太平 戴梦华 郭俊超 王维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8,共12页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PD(PD组)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将PD组患者分为胰瘘高风险PD组和复发高风险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比较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复发高风险PD组术后短期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长期手术疗效指标(总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P组患者32例,PD组174例(胰瘘高风险PD组99例,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1)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TP组患者29例、胰瘘高风险PD组患者56例。TP组无胰瘘发生,胰瘘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19.64%(P=0.027),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时,两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TP组与复发高风险PD组:由于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故TP组32例患者、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TP组无胰瘘发生,复发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20.00%(P=0.028),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截至末次随访,与复发高风险PD组比较,TP组中位总生存期更长(37.68个月比15.24个月,HR=2.551,95%CI:1.144~5.689,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高风险PD、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是胰腺癌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胰瘘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全胰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倾向性评分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影像学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郝志鑫 邢海群 +3 位作者 霍力 戴梦华 李冬晶 赵玉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2-946,共5页
胰腺囊性肿瘤(PCN)是以囊性肿瘤性病变为形态学特征的一类胰腺疾病。不同病理类型PCN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巨大,处理方式也大不相同。准确区分PCN的病理类型以及确定良恶性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临床诊断PCN... 胰腺囊性肿瘤(PCN)是以囊性肿瘤性病变为形态学特征的一类胰腺疾病。不同病理类型PCN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巨大,处理方式也大不相同。准确区分PCN的病理类型以及确定良恶性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临床诊断PCN的主要方法。另外,PCN的临床决策也是影像组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拟综述影像学在PCN中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 囊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影像组学 诊断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精细化营养支持的策略研究
6
作者 徐璇 王宇 +4 位作者 赵怀玉 余张萍 周胜男 戴梦华 陈伟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模型探讨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精细化营养支持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120例行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温、脉搏、...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模型探讨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精细化营养支持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120例行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能量摄入、蛋白质摄入等11项临床指标,以术后有无并发症为结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交叉验证方法分别建立患者术后1、2、3 d并发症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纳入除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之外的9个变量进行SVM的逆运算,获取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时的最适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区间。对其中50例患者的血清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波谱检测。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获取患者术前1 d与术后1 d、术后1 d与术后3 d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从人代谢组数据库(HMDB)获取相应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89例患者中5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1、2、3 d SVM并发症预测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0、0.65和0.72,最适能量区间分别为20.7~41.5、103.7~124.4、112.0~132.7 kJ·kg^(-1)·d^(-1),最适蛋白质区间分别为0.2~0.5、0.5~1.0、0.8~1.1 g·kg^(-1)·d^(-1)。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PLS-DA模型得分图显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液代谢产物出现显著变化。PLS-DA权重图离群值及HMDB筛选分析显示,术后1 d主要表现为糖异生增加,术后3 d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增加。结论通过机器学习建模有助于获取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后不同时点患者的最佳能量与蛋白质需求量区间,以此为依据可为适宜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提供方法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机器学习 营养治疗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不典型临床影像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锋 孙孝伟 +4 位作者 贾丛伟 胡亚 戴梦华 郭俊超 张太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不典型临床影像表现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术前临床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CT/MRI特点、术前临床诊断、手术方法、术...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不典型临床影像表现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术前临床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CT/MRI特点、术前临床诊断、手术方法、术后情况等。结果共纳入11例不典型微囊腺瘤患者,中位年龄50(46~66)岁,女性7例,男性4例,伴有腰腹痛者8例,体重下降者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位于头颈部者8例,伴有胰胆管扩张7例,可疑血管侵犯3例,存在胰腺实质萎缩2例,表现为富血供实性占位3例,与胰管相通2例。术前拟诊为胰腺恶性肿瘤者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远端胰腺切除3例(其中2例应用Kimura法保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全胰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2例,局部切除2例。所有患者无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并发B级胰瘘2例,生化漏2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胃排空延迟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8(7~63)d。结论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可伴有胆胰管扩张、实质萎缩,甚至血管侵犯等不典型侵袭性特征,掌握其不典型的临床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治。对于术前具有侵袭性影像学表现者,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囊性 黏液性和浆液性 不典型 影像表现 手术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下静脉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强 吴文铭 +5 位作者 廖泉 戴梦华 张太平 郭俊超 丛林 赵玉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下静脉(IPDV)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2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41~78岁。患者术前行...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下静脉(IPDV)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2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41~78岁。患者术前行1 mm层距的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术前评估行相应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术前CT检查结果。(2)手术情况。采用Shapiro-Wilk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性假设,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术前CT检查结果:42例患者术前均行层间距为1 mm的CT增强扫描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①42例患者均存在第一空肠静脉干,其中34例第一空肠静脉干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SMA)背侧,8例第一空肠静脉干走行于SMA腹侧。②42例患者中,2例未显示IPDV;40例存在IPDV,其中23例存在1支IPDV,13例存在2支IPDV,3例存在3支IPDV,1例存在4支IPDV。42例患者共检出62支IPDV,人均IPDV为1支(0~4支),其中43支汇入第一空肠静脉干或第二空肠静脉干,19支汇入肠系膜上静脉(SMV)。③42例患者中,32例为Ⅰ型IPDV(1支IPDV汇入SMA背侧空肠静脉干20例、2支IPDV汇入SMA背侧空肠静脉干7例、3支IPDV汇入SMA背侧空肠静脉干2例、1支IPDV汇入SMA腹侧空肠静脉干3例),10例为非Ⅰ型IPDV;18例为Ⅱ型IPDV(1支IPDV汇入SMV 17例、2支IPDV汇入SMV 1例),24例为非Ⅱ型IPDV。患者可同时合并Ⅰ型和Ⅱ型IPDV。(2)手术情况:42例患者均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手术14例,开放手术28例;术中SMV和(或)门静脉切除重建5例;术中输血18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胰头导管腺癌,R0切除30例、R1切除12例。42例患者中,32例Ⅰ型IPDV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50 mL(853 mL),术中输血15例,手术切缘情况(R0和R1切除)分别为20例和12例,SMV和(或)门静脉切除重建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肿瘤 胰腺导管腺癌 胰十二指肠下静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影像学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ROSAH综合征一例的多学科诊疗
9
作者 钟林庆 马明圣 +6 位作者 睢瑞芳 洪霞 冯逢 霍力 戴梦华 徐强 宋红梅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3期289-295,共7页
一例15岁青少年女性,因间断发热就诊,由此发现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多种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表现等多系统病症。追问病史,挖掘复杂的既往史,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夜间视物不清、牙齿和甲床发育不良等。经北京协和医... 一例15岁青少年女性,因间断发热就诊,由此发现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多种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表现等多系统病症。追问病史,挖掘复杂的既往史,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夜间视物不清、牙齿和甲床发育不良等。经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风湿免疫专业组的经验分析,疑诊为一种近年新认识的罕见病——ROSAH综合征,最终得到基因测序结果的证实。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该患者再次反复发热,伴炎症指标升高,且新出现头痛。罕见病多学科会诊团队为指导患者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展开讨论,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大 眼底病变 外胚层发育不良 头痛 肿瘤坏死因子 自身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影像学表现为等强化的胰腺腺泡细胞癌一例
10
作者 李娟 常晓燕 +2 位作者 朱亮 戴梦华 薛华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4-718,共5页
胰腺腺泡细胞癌(ACC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ACCP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1)肿瘤体积较大,膨胀性生长,多突出于胰腺轮廓外;(2)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增强扫描呈细线状强化;(3)密度及信号特点:CT表现为低密度,MR表... 胰腺腺泡细胞癌(ACC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ACCP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1)肿瘤体积较大,膨胀性生长,多突出于胰腺轮廓外;(2)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增强扫描呈细线状强化;(3)密度及信号特点:CT表现为低密度,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4)强化方式:多数呈乏血供表现;(5)裂隙状、漩涡状坏死,可能为肿瘤特征性表现;(6)胰胆管扩张少见,多为外压性;(7)可侵犯邻近器官及胰腺周围血管等;(8)可有肝脏等部位远处转移;(9) PET-CT表现为FDG高摄取。北京协和医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收治了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ACCP患者,其术前多项影像学检查显示占位不明确,表现为等强化,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细胞癌 胰腺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半旋转胰头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1
作者 戴梦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75-278,共4页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3D及高清腹腔镜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止血器械的革新,目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LPD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LPD在胰头癌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腹胰腺癌R0切除技...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3D及高清腹腔镜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止血器械的革新,目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LPD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LPD在胰头癌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腹胰腺癌R0切除技术,例如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切除重建和动脉优先入路等在LPD中也得到了广泛开展,在LPD中的优势已获得了越来越多外科医生的认可。笔者在借鉴开腹小肠系膜旋转的OPD术式,在结合腹腔镜视野角度的优势,提出了胰头半周旋转动脉优先入路的LPD术式,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胰头癌的R0切除率,降低钩突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本文将就该术式在LPD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展开讨论,进一步论述该术式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的改变及其对术后结局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张萍 陈伟 戴梦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临界可能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之一,但其可能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加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结局及长期预后。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新辅助治疗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患者术前营养... 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临界可能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之一,但其可能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加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结局及长期预后。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新辅助治疗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恶化,但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可改善这种情况。这也提示有必要对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营养干预以改善预后。但鉴于目前相关研究有限,且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仍需更多严谨、系统的研究来阐明问题,为早期对行新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患者 术后结局 营养干预 肿瘤进展 营养状况 长期预后 改善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早期胃癌节段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徕 牛备战 +2 位作者 孙曦羽 戴梦华 肖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的胃节段切除术治疗胃体部早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节段切除术的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位于胃体中部的早期胃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的胃节段切除术治疗胃体部早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节段切除术的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位于胃体中部的早期胃癌,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1N0M0;其中1例先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补行胃节段切除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胃节段切除术并D1+或D2淋巴结清扫,在清扫小弯侧淋巴结过程中均未保留迷走神经。观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胃功能等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3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55—59岁。术后病理示远切缘距离幽门距离(4.6±0.5)cm,淋巴结获取数目(18.3±7.5)枚,均无转移淋巴结。6例患者术后均获1—29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4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中,3例主诉轻微程度的餐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另1例白天无不适,但夜间偶有呕吐宿食;术后1年胃镜复查均发现有食物残留;影像学检查提示均存在胃体积减小;其中2例发现胃食管反流,并有反酸症状。结论经腹腔镜行早期胃癌的节段切除在技术上可行,是否需要保留迷走神经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胃节段切除术 腹腔镜 保留幽门
原文传递
胰腺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昊民 戴梦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9-613,共5页
胰腺术后急性胰腺炎(PPAP)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术后早期残胰急性炎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已证实其是术后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少数PPAP进展为坏死性PPAP后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国际胰腺外科研究组综合考虑了血清淀粉酶、影像学... 胰腺术后急性胰腺炎(PPAP)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术后早期残胰急性炎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已证实其是术后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少数PPAP进展为坏死性PPAP后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国际胰腺外科研究组综合考虑了血清淀粉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影响等因素,将PPAP作为一种独立并发症进行标准化定义和分级。本综述主要回顾了PPAP概念提出历程,总结了其病因、预后、防治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但鉴于相关研究存在较大异质性,且多为回顾性研究,未来有必要提高对PPAP的重视程度,通过更多标准化的研究阐明问题,从而优化胰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手术后并发症 术后胰瘘 高淀粉酶血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