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及热电联产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立晓 陈梦东 +6 位作者 段立强 王振 王乐 邓占锋 徐桂芝 晋涛 黄纯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5,共8页
储热技术是太阳能热发电和热电联产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以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本文介绍了储热技术的分类与特... 储热技术是太阳能热发电和热电联产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以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本文介绍了储热技术的分类与特点,分析了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和热电联产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储热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储热技术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热发电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性能与经济性,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技术 太阳能 光热发电 热电联产 热力性能 经济性
下载PDF
多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的研究基础与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勇平 段立强 +2 位作者 杜小泽 王晓东 徐超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基于第233期双清论坛关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基础研究的学术研讨,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凝练了发展多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分... 基于第233期双清论坛关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基础研究的学术研讨,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凝练了发展多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分别是多能源互补的能质能势理论;多能互补的协同转化与能势耦合机制;多能互补的源-荷变化规律与主动调控机制。提出了未来5~10年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点资助方向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多能互补 储能 系统集成 能源梯级利用 能质能势
原文传递
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计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立强 孙婧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9,共10页
以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案例,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过热度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集成回热式汽轮机且单独配置发电机的4种集成方案,采用热量平衡法和火用分析法将它们与常规机组(基准系统)、加装两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以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案例,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过热度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集成回热式汽轮机且单独配置发电机的4种集成方案,采用热量平衡法和火用分析法将它们与常规机组(基准系统)、加装两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二次再热机组(参比系统)进行热力性能的对比研究,获得最优集成方案,并对最优方案与参比系统进行变工况下抽汽过热度和能耗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方案4中回热加热器的总火用损最小,方案3中机组的发电煤耗和总火用损均最小,发电效率达48. 05%;在变工况下方案3中回热加热器的火用损始终低于参比系统的;与基准系统相比,在不同负荷下方案3的节煤量均大于参比系统。研究成果将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抽汽回热系统的节能和改造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变工况 设计优化 回热式汽轮机 节能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温调节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庞力平 胡雍胜 +2 位作者 李文学 段立强 杨勇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国内二次再热机组存在变负荷时再热汽温欠温的情况,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通过增加烟气再循环系统来调节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利用电站仿真软件Ebsilon professional进行热力性能模拟分析,比较了从省煤器后和... 国内二次再热机组存在变负荷时再热汽温欠温的情况,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通过增加烟气再循环系统来调节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利用电站仿真软件Ebsilon professional进行热力性能模拟分析,比较了从省煤器后和电除尘后2种烟气再循环方案,获得了2种方案下烟气再循环对各受热面烟温及汽温的影响情况,并确定烟气再循环量和提升一次和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50%THA工况及以下负荷投入烟气再循环系统后,可在过热汽温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实现对一、二次再热汽温度的提升,最大可提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烟气再循环 再热汽温 低负荷
下载PDF
深度调峰锅炉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庞力平 袁虎 +2 位作者 丘文生 段立强 李文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8-1718,共11页
依据某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的水冷壁结构特性,将水冷壁系统中的各种进出口集箱及复杂的并联管简化为压力节点及流通回路从而建立水冷壁的水动力计算模型及壁温计算模型。针对锅炉在BMCR负荷、30%BMCR设计负荷及深度调峰提高压力运行时的... 依据某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的水冷壁结构特性,将水冷壁系统中的各种进出口集箱及复杂的并联管简化为压力节点及流通回路从而建立水冷壁的水动力计算模型及壁温计算模型。针对锅炉在BMCR负荷、30%BMCR设计负荷及深度调峰提高压力运行时的30%BMCR负荷进行水动力计算及壁温计算,得到了提高工作压力前后在30%BMCR负荷时的水冷壁流量分配及金属壁温沿管内工质流动方向的分布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压力后垂直管屏流量分配由负响应特性转变为正响应特性,有利于垂直管屏安全性。锅炉水冷壁在深度调峰提高压力运行30%BMCR负荷下,水动力特性和壁温峰值均处于允许范围之内,运行压力的增加提高了锅炉低负荷运行垂直水冷壁的安全性,可以作为提高锅炉深度调峰水冷壁水动力循环安全性的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气液两相流 水冷壁 深度调峰
下载PDF
我国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 被引量:7
6
作者 俞基安 刘鹤忠 +6 位作者 吴焕琪 段立强 姚丹花 沈国平 刁保圣 孙瑜 侯新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93-202,共10页
为了提高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能源利用水平,提高机组在较大负荷变化范围内运行的高效灵活性,通过理论创新、关键单元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等,研制带烟气再循环灵活调温的高效宽调节比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研制带补汽阀、二次再热... 为了提高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能源利用水平,提高机组在较大负荷变化范围内运行的高效灵活性,通过理论创新、关键单元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等,研制带烟气再循环灵活调温的高效宽调节比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研制带补汽阀、二次再热、单轴、五缸四排汽汽轮机,集成优化设计基于31MPa/600℃/620℃/620℃二次再热、单轴、五缸四排汽、汽电双驱引风机供热、综合调频等新型技术的热力系统,研发智能DCS及预测控制算法结合智能动态前馈的全程控制与协调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在100%额定负荷下发电效率≥48%,70%额定负荷下发电效率达47.3%~48%;100%额定负荷下发电煤耗<256g/(kW×h),70%额定负荷下发电煤耗达256~260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能耗分析 系统集成 设备研制 工程示范
下载PDF
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汽轮机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婧 杨金福 +3 位作者 段立强 田李果 荆雨田 杨名 《发电技术》 2021年第4期480-488,共9页
针对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回热系统设计现状,对比分析了BEST对700℃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机组能耗的影响,并基于汽轮机通流与回热系统参数匹配及系统优化方法,提出从整体系... 针对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回热系统设计现状,对比分析了BEST对700℃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机组能耗的影响,并基于汽轮机通流与回热系统参数匹配及系统优化方法,提出从整体系统角度出发优化回热系统的思路。结果表明:采用BEST的700℃二次再热机组比一次再热机组煤耗更低,低负荷时节煤优势更明显,在40%负荷时节煤11.7 g/(kW·h),采用BEST的700℃二次再热机组比一次再热调峰的经济性更好,700℃一次再热机组更适合高负荷运行的机组;随着负荷的降低,700℃二次再热机组抽汽过热度不断增加,在低负荷时可通过向后调节BEST的抽汽位置来匹配最低煤耗。此外,提出采用回热系统抽汽参数与汽轮机通流参数匹配的方法对机组整体系统进行优化,基于该方法可取消BEST,但需要对汽轮机三缸重新进行负荷分配和通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汽轮机 二次再热 回热系统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尉倥 段立强 +3 位作者 朱自强 熊嘉丽 李智诚 刘旭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545,共10页
采用太阳能驱动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来存储的最佳方式。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光伏、光热协同驱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进行高温蒸汽电解的制氢系统。建立各子系统数学模型,选取北京地区夏至日气象参数,分析太阳辐照度对制... 采用太阳能驱动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来存储的最佳方式。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光伏、光热协同驱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进行高温蒸汽电解的制氢系统。建立各子系统数学模型,选取北京地区夏至日气象参数,分析太阳辐照度对制氢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能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温度是影响SOEC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电流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将有利于提高电解效率。耦合太阳能后系统最大能量及?效率分别达到19.1%和20.3%。?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最大有用功损失发生在光电转换过程,?损比例为87%。提升光电效率,将成为提高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固体氧化物 电解池 制氢 太阳能集热器 光伏
下载PDF
集成塔式太阳能的新型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超 段立强 +2 位作者 高统彤 张伟骏 蔡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9-3961,I0017,共14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比,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体积小、储能密度高的优势。该文提出集成塔式太阳能的简单回热压缩循环和再压缩循环的两种... 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比,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体积小、储能密度高的优势。该文提出集成塔式太阳能的简单回热压缩循环和再压缩循环的两种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super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SC-CCES)系统,并进行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相较于集成塔式太阳能的SC-CCES参比系统,集成塔式太阳能的简单回热压缩和再压缩循环SC-CCES系统更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23.56%和28.77%,分别比参比系统高出2.63%和7.84%。提高储能压力和释能压力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光电转换效率、㶲效率和单位体积储存能量。此外,集成塔式太阳能的再压缩SC-CCES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动态投资回收年限约6到7年,20年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为23456.16×10^(3)美元,比耦合简单回热压缩系统高7956.69×10^(3)美元,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为1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 热力学分析 经济性分析 塔式太阳能电站 布雷顿循环
下载PDF
300MW S-CO2一次再热燃煤锅炉炉膛结构设计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佟勇婧 段立强 庞力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557-5565,共9页
基于300MW一次再热分流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优化锅炉受热面布置方式,为解决工质压降大和炉膛管壁温度高问题,对S-CO2锅炉炉膛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提出S-CO2锅炉炉膛可采用单炉膛双切圆、垂直管屏的结构布置方式。建立... 基于300MW一次再热分流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优化锅炉受热面布置方式,为解决工质压降大和炉膛管壁温度高问题,对S-CO2锅炉炉膛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提出S-CO2锅炉炉膛可采用单炉膛双切圆、垂直管屏的结构布置方式。建立系统性能分析模型并计算了膛侧工质压降和管壁温度并与原始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计负荷下,优化方案过热气冷壁压降和再热气冷壁压降明显降低。优化后因工质压力损失的减小,从而使系统的发电效率上升、发电标准煤耗降低,在设计负荷下,系统标准发电煤耗减少2.8g/(kW×h)。沿炉膛高度方向,优化方案气冷壁的管外壁最高温度显著低于原始方案,优化方案有更宽的安全裕度,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 燃煤锅炉 炉膛结构设计 不均匀系数
下载PDF
集成BEST的700℃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节能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婧 段立强 +3 位作者 杨金福 杨名 荆雨田 田李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2-641,共10页
针对700℃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抽汽过热度偏高、[火用]损较大的问题,在基准机组基础上提出2种方案并进行性能对比研究,方案1采用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替代基准机组3~6级的回热加热器,... 针对700℃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抽汽过热度偏高、[火用]损较大的问题,在基准机组基础上提出2种方案并进行性能对比研究,方案1采用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替代基准机组3~6级的回热加热器,方案2采用BEST并加装外置式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OSC)。采用单耗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方案在不同负荷下的能耗分布。结果表明:方案1和方案2均能够有效降低回热抽汽过热度;与基准机组相比,方案1、方案2在较高负荷时具有节能优势,在低负荷时基准机组更有节能优势,因此对于700℃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BEST更适合较高负荷的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再热 超超临界机组 BEST 抽汽过热度 单耗分析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现代化治理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利强 沈欣艺 +1 位作者 樊冰 薛凌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0-304,共5页
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建构现代化的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关系师生生命安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欧洲高校尤其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介绍... 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建构现代化的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关系师生生命安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欧洲高校尤其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介绍,思考国内高校实验室个性化、系统性、行为性的安全现代化治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安全 治理 个性化行为 系统性
下载PDF
耦合太阳能的SOFC-MGT-CCHP系统不同运行策略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彪 段立强 杨丽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79-4089,共11页
提出耦合太阳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solid oxide fuel cell-micro gas turbine-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SOFC-MGT-CCHP),建立SOFC-MGT-CCHP系统与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并将二者耦合。以某... 提出耦合太阳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solid oxide fuel cell-micro gas turbine-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SOFC-MGT-CCHP),建立SOFC-MGT-CCHP系统与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并将二者耦合。以某旅馆用户为例,根据不同季节用能特点提出3种典型运行策略。并根据以电定热、以热定电以及是否耦合太阳能等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太阳能的SOFC-MGT-CCHP系统按照以热定电方式运行最为节能。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情况下,相较于不利用太阳能的以热定电运行方式,系统日均一次能源节约率、一次能源利用率、CO_(2)减排率最高提升2.88%、14.2%、3.76%;相比于不利用太阳能的以电定热运行方式,三者最高分别提升26.31%、83.05%、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冷热电联供 Aspen Plus 运行策略
下载PDF
考虑多重特征与不确定性度量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研究
14
作者 薛东 段立强 +3 位作者 高统彤 张伟骏 蔡强 刘路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9-388,共10页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蒙特卡罗(MC)法相结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针对冷、热、电负荷分别构建MLR模型以挖掘线性特征。然后,将残差部分利用ICEEMDAN方法分解,再对重构后同一频段的各负荷残差分量建立LSTM模型,实现对非线性及耦合性的学习。最后,将MLR与LSTM结果叠加得到点预测值。与参照模型中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方法下冷、热、电负荷的R2分别提升了0.09%、0.21%、0.40%。此外,为实现对负荷不确定性的有效量化,进一步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与MC抽样结合的方法得到预测区间结果。经算例分析,各负荷的预测区间覆盖率均大于相应的置信水平(95%、90%、85%),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模态分解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蒙特卡罗
下载PDF
三种槽式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楠 段立强 +3 位作者 丁泽宇 王建华 曲洁 罗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176,共8页
太阳能热互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方式,既可降低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又能减小联合循环的燃料消耗。以导热油为导热工质、太阳能直接发生系统(DSG)、以压缩空气为导热工质的3种槽式ISCC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太阳能热互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方式,既可降低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又能减小联合循环的燃料消耗。以导热油为导热工质、太阳能直接发生系统(DSG)、以压缩空气为导热工质的3种槽式ISCC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典型天性能、年性能及经济性能3个方面对3种ISCC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DSG集成的ISCC系统的热力性能及经济性能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 联合循环 典型天性能 年性能 经济性能
下载PDF
典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策略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冀帅宇 段立强 +1 位作者 王远慧 姜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3,共10页
为提高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一种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灵活调峰运行方式。以超超临界660 MW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组在30%BMCR工况不同调峰方案下机组抽汽储热调峰性能、不同的释热工况下的能量复用... 为提高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一种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灵活调峰运行方式。以超超临界660 MW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组在30%BMCR工况不同调峰方案下机组抽汽储热调峰性能、不同的释热工况下的能量复用率以及联合降负荷运行方式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调峰容量为20 MW、释热工况为75%THA时,抽主蒸汽储热、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和抽再热蒸汽储热的能量复用率分别为55.13%、84.74%和46.24%;在保证锅炉燃烧和受热面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降负荷灵活运行方案,调峰容量可达46 MW,在释热工况为75%THA时能量复用率可达74%。研究结果可为燃煤机组灵活调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灵活性运行 抽汽储热 热力性能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不同调频方式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荆雨田 段立强 田李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为保证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平抑新能源对电网带来的冲击,火电机组需适应新环境,提高自身的调频灵活性。使用Ebsilon仿真软件对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进行建模。基于此模型分别研究高加旁路调频、补气阀调节、凝结水节流调频等不... 为保证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平抑新能源对电网带来的冲击,火电机组需适应新环境,提高自身的调频灵活性。使用Ebsilon仿真软件对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进行建模。基于此模型分别研究高加旁路调频、补气阀调节、凝结水节流调频等不同方式调频特性,获得每种调频方式对于机组负荷及热经济性方面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三种调频方式各自的优劣点并进行排名,最后给出机组不同调频方式的使用建议,结果表明:机组负荷需求较高时采用高加大旁路;对于经济性要求较高时采用凝结水节流调频;对两者均有考虑时可选择1/2混合旁路或高加大旁路,在响应初期可打开补气阀做出最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高加旁路调频 补气阀调节 凝结水节流调频
下载PDF
太阳能耦合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节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婧 段立强 姜越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1,共9页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法对比了1 000 MW等级600℃二次再热机组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并分析各方案在变工况下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集成太阳能后,显著降低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耦合太阳能的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方案2在各工况下发电煤耗均低于方案1,100%THA工况下,方案2抽取除氧器出口10%、30%、50%、70%、100%的给水用太阳能加热时,发电煤耗分别降低4.59、15.70、24.96、32.56、41.32 g/kWh,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70、43.50、69.10、90.28、114.50 g/kWh,节煤降碳效果明显;采用单耗分析法研究机组各设备单元的附加单耗,方案2锅炉、回热加热器和冷凝器的附加单耗相比方案1均下降;随除氧器出口给水采用塔式太阳能加热比例的提高,方案2锅炉的附加单耗明显降低,方案2增加了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的附加单耗高于方案1。因此,耦合太阳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太阳能耦合 单耗分析 低碳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立强 王婧 +4 位作者 庞力平 种道彤 俞基安 刁保圣 吕春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解决二次再热机组在频繁变负荷情况下经济性能偏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研究了二次再热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和方法。基于单耗分析方法揭示了传统二次再热机组全工况能耗分布规律,并提出5种适应电网调峰要求的典型600℃等级及以上的先... 为解决二次再热机组在频繁变负荷情况下经济性能偏低、灵活性较差等问题,研究了二次再热高效灵活发电创新理论和方法。基于单耗分析方法揭示了传统二次再热机组全工况能耗分布规律,并提出5种适应电网调峰要求的典型600℃等级及以上的先进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系统,分别为集成回热式小汽机新型循环、机炉深度耦合集成新循环、采用新型CO2工质的循环、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阐述了各循环系统的集成思路、系统特点以及对提高机组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优势。结果表明:锅炉、汽轮机、回热加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优选的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发电效率比基准系统煤耗降低了2.15g/(kW·h);提出的采用机炉耦合技术的二次再热机组在THA工况下煤耗降低高达3.6g/(kW·h);采用CO2工质的火电系统在变工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效率;带储能的二次再热循环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太阳能热互补二次再热循环系统节能潜力显著,达到14.73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发电 集成系统 灵活 二次再热 CO2工质循环
下载PDF
高温熔盐储能提升燃煤机组动态响应的分析
20
作者 梁惠勋 庞力平 +1 位作者 段立强 杜小泽 《发电设备》 2024年第2期67-75,81,共10页
为了提高燃煤机组调峰负荷响应速率,基于Dymola软件的Modelon组件库,建立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动态模型,研究采用高温熔盐替换抽汽加热给水对燃煤机组主要参数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替换低压加热器(简称低加)比替换高压加热... 为了提高燃煤机组调峰负荷响应速率,基于Dymola软件的Modelon组件库,建立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动态模型,研究采用高温熔盐替换抽汽加热给水对燃煤机组主要参数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替换低压加热器(简称低加)比替换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对机组主、再热蒸汽和给水参数的影响更小,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机组负荷响应能力降低。高温熔盐替换高加时,负荷响应时间较长、负荷变化量较大、负荷平均变化速率较小,而高温熔盐替换低加时的效果相反,熔盐替换高加时的热电转化效率比替换低加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储能 熔盐 抽汽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