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pH值、温度、乙醇含量以及NaCl含量条件对组胺、腐胺、尸胺降解的影响,探究是否与菌种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有关。建立一种测定生物胺降解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通过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pH值、温度、乙醇含量以及NaCl含量条件对组胺、腐胺、尸胺降解的影响,探究是否与菌种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有关。建立一种测定生物胺降解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通过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在p H 6.5时,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76%,25.82%,23.76%。在37℃条件下,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02%,24.22%,23.02%。乙醇体积分数为2%时,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68%,24.65%,21.89%。NaCl质量分数为2%时,对生物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77%,24.62%,21.89%。展开更多
受细胞色素P450酶氧化代谢的启发,将染料酸性红87(Acid Red 87)后修饰到金属有机框架PCN-222(Fe)中,构筑了非均相拟酶光催化剂Acid Red 87@PCN-222(Fe),拉近了染料与铁卟啉中心的距离,利用光致电子转移模拟P450的电子传递链。以1-(4-甲...受细胞色素P450酶氧化代谢的启发,将染料酸性红87(Acid Red 87)后修饰到金属有机框架PCN-222(Fe)中,构筑了非均相拟酶光催化剂Acid Red 87@PCN-222(Fe),拉近了染料与铁卟啉中心的距离,利用光致电子转移模拟P450的电子传递链。以1-(4-甲氧基苯基)乙醇为模板底物,对光催化氧化的条件,如溶剂、电子牺牲剂、氧源等进行筛选,得到优化反应条件为:高碘酸钠53.5 mg(0.25 mmol),2,6-二甲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32.2 mg(0.125 mmol),Acid Red 87@PCN-222(Fe)12.0 mg(6.25μmol),乙腈(2 mL),530 nm波长LED光照反应24 h。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保持活性和晶态结构。该催化体系对苄基碳氢键氧化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范围,可应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匹美诺芬的区位选择性氧化,分离产率为48%,该体系还可将芳基硫醚类化合物氧化成相应的亚砜,体现其在精细化工制药、工业脱硫领域的应用潜质。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pH值、温度、乙醇含量以及NaCl含量条件对组胺、腐胺、尸胺降解的影响,探究是否与菌种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有关。建立一种测定生物胺降解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通过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在p H 6.5时,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76%,25.82%,23.76%。在37℃条件下,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02%,24.22%,23.02%。乙醇体积分数为2%时,组胺、腐胺、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68%,24.65%,21.89%。NaCl质量分数为2%时,对生物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3.77%,24.62%,21.89%。
文摘受细胞色素P450酶氧化代谢的启发,将染料酸性红87(Acid Red 87)后修饰到金属有机框架PCN-222(Fe)中,构筑了非均相拟酶光催化剂Acid Red 87@PCN-222(Fe),拉近了染料与铁卟啉中心的距离,利用光致电子转移模拟P450的电子传递链。以1-(4-甲氧基苯基)乙醇为模板底物,对光催化氧化的条件,如溶剂、电子牺牲剂、氧源等进行筛选,得到优化反应条件为:高碘酸钠53.5 mg(0.25 mmol),2,6-二甲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32.2 mg(0.125 mmol),Acid Red 87@PCN-222(Fe)12.0 mg(6.25μmol),乙腈(2 mL),530 nm波长LED光照反应24 h。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保持活性和晶态结构。该催化体系对苄基碳氢键氧化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范围,可应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匹美诺芬的区位选择性氧化,分离产率为48%,该体系还可将芳基硫醚类化合物氧化成相应的亚砜,体现其在精细化工制药、工业脱硫领域的应用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