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方
董湘怀
+2 位作者
王新宝
李正东
刘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对于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问题,目前尚没有相应的锻造载荷、锻造功率和锻件质量相关的计算模型,以及工艺规划的标准。根据径向锻造变形特点,将平面变形条件下锻造载荷公式推广到矩形截面件锻造载荷计算,将预测圆截面件径向锻造锻透率的三...
对于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问题,目前尚没有相应的锻造载荷、锻造功率和锻件质量相关的计算模型,以及工艺规划的标准。根据径向锻造变形特点,将平面变形条件下锻造载荷公式推广到矩形截面件锻造载荷计算,将预测圆截面件径向锻造锻透率的三角形法则推广到矩形截面件并进行了修正,提出一种锻造功率计算模型,计算误差都在10%左右。然后采用多目标加权的方法,将锻造效率、锻件质量和锻造载荷模型转化成单一的优化目标函数,对道次、压下率和送进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采用4个工艺实例验证了工艺优化算法的优化和评估能力,并最终将工艺优化算法写入软件,应用到径向锻造自动化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锻造
矩形截面件
锻透性
锻造功率
锻造载荷
原文传递
一种考虑包辛格效应的等效拉深筋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超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9,共7页
基于Voce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Armstrong-Frederic随动硬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考虑包辛格效应影响的混合硬化模型,并通过CR4钢板的拉压循环实验验证了该混合硬化模型的准确性。将该混合硬化模型引入Stoughton等效拉深筋阻力模型,替换原有的...
基于Voce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Armstrong-Frederic随动硬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考虑包辛格效应影响的混合硬化模型,并通过CR4钢板的拉压循环实验验证了该混合硬化模型的准确性。将该混合硬化模型引入Stoughton等效拉深筋阻力模型,替换原有的各向同性硬化模型,考虑包辛格效应的影响对该等效拉深筋阻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专门设计的拉深筋阻力测定装置,针对矩形拉深筋和半圆形拉深筋,分别获取了不同几何结构参数下的拉深筋阻力,经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等效拉深筋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拉深筋阻力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辛格效应
硬化模型
循环加载
等效拉深筋模型
拉深筋阻力
原文传递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和田口法的热径向锻造端部凹坑预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碧凝
王新宝
+2 位作者
周亚宁
刘强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在热径向锻造工艺过程中,轴类锻件的端部凹坑值反映了锻造过程中的金属轴向流动不均匀性。通过有限元法(FEM),建立并验证了45号钢轴类零件径向锻造工艺的三维模型,采用田口法设计了实验方案,分析了锤头几何参数和径向压下率等工艺参...
在热径向锻造工艺过程中,轴类锻件的端部凹坑值反映了锻造过程中的金属轴向流动不均匀性。通过有限元法(FEM),建立并验证了45号钢轴类零件径向锻造工艺的三维模型,采用田口法设计了实验方案,分析了锤头几何参数和径向压下率等工艺参数对锻件端部凹坑的影响,并引入咬入比参数,提出先将锻件咬入锤头原地锻打再径向锻造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新工艺有利于减小端部凹坑,锤头几何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是锤面直径比φ≤1.2和锤宽比ω≥0.5。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果,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T-S FNN)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端部凹坑和锻造载荷。综合考虑锻件缺陷、设备锻造力、生产效率等要求,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实例,保证了锻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锻造
不均匀变形
田口法
T-S模糊神经网络
端部凹坑
原文传递
双重拉深筋阻力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帅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0,共6页
基于平面变形假设,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一种双重拉深筋阻力模型。在板料流经拉深筋时,考虑弯曲效应所导致的厚度变化和反复弯曲所导致的循环硬化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将板料减薄、混合硬化引入到弯曲力的模型计算中。通过DC04钢板拉深筋...
基于平面变形假设,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一种双重拉深筋阻力模型。在板料流经拉深筋时,考虑弯曲效应所导致的厚度变化和反复弯曲所导致的循环硬化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将板料减薄、混合硬化引入到弯曲力的模型计算中。通过DC04钢板拉深筋阻力测试实验,验证了所建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拉深筋几何参数对双重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筋高对双筋阻力的影响较大,二者近似为指数关系;双筋阻力随圆角半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逐渐趋于平缓,二者近似为幂函数关系。板料厚度变化和循环硬化影响的双重拉深筋阻力模型贴近实验值,能描述板料经过双重拉深筋时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筋
减薄
循环硬化
弯曲力
板料成形
原文传递
题名
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方
董湘怀
王新宝
李正东
刘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属塑性成形装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5335)
文摘
对于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问题,目前尚没有相应的锻造载荷、锻造功率和锻件质量相关的计算模型,以及工艺规划的标准。根据径向锻造变形特点,将平面变形条件下锻造载荷公式推广到矩形截面件锻造载荷计算,将预测圆截面件径向锻造锻透率的三角形法则推广到矩形截面件并进行了修正,提出一种锻造功率计算模型,计算误差都在10%左右。然后采用多目标加权的方法,将锻造效率、锻件质量和锻造载荷模型转化成单一的优化目标函数,对道次、压下率和送进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采用4个工艺实例验证了工艺优化算法的优化和评估能力,并最终将工艺优化算法写入软件,应用到径向锻造自动化生产过程。
关键词
径向锻造
矩形截面件
锻透性
锻造功率
锻造载荷
Keywords
radial forging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billet
forging permeability
forging power
forging load
分类号
TG31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考虑包辛格效应的等效拉深筋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超
董湘怀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297)
文摘
基于Voce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Armstrong-Frederic随动硬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考虑包辛格效应影响的混合硬化模型,并通过CR4钢板的拉压循环实验验证了该混合硬化模型的准确性。将该混合硬化模型引入Stoughton等效拉深筋阻力模型,替换原有的各向同性硬化模型,考虑包辛格效应的影响对该等效拉深筋阻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专门设计的拉深筋阻力测定装置,针对矩形拉深筋和半圆形拉深筋,分别获取了不同几何结构参数下的拉深筋阻力,经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等效拉深筋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拉深筋阻力的计算精度。
关键词
包辛格效应
硬化模型
循环加载
等效拉深筋模型
拉深筋阻力
Keywords
Bauschinger effect
hardening model
cyclic loading
equivalent drawbead model
drawbead restraining force
分类号
TG386.3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和田口法的热径向锻造端部凹坑预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碧凝
王新宝
周亚宁
刘强
董湘怀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金属塑性成形装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大型快锻液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文摘
在热径向锻造工艺过程中,轴类锻件的端部凹坑值反映了锻造过程中的金属轴向流动不均匀性。通过有限元法(FEM),建立并验证了45号钢轴类零件径向锻造工艺的三维模型,采用田口法设计了实验方案,分析了锤头几何参数和径向压下率等工艺参数对锻件端部凹坑的影响,并引入咬入比参数,提出先将锻件咬入锤头原地锻打再径向锻造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新工艺有利于减小端部凹坑,锤头几何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是锤面直径比φ≤1.2和锤宽比ω≥0.5。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果,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T-S FNN)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端部凹坑和锻造载荷。综合考虑锻件缺陷、设备锻造力、生产效率等要求,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实例,保证了锻件质量。
关键词
径向锻造
不均匀变形
田口法
T-S模糊神经网络
端部凹坑
Keywords
radial forging
inhomogeneous deformation
Taguchi method
T-S FNN
end surface concave
分类号
TG31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双重拉深筋阻力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帅
董湘怀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0,共6页
文摘
基于平面变形假设,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一种双重拉深筋阻力模型。在板料流经拉深筋时,考虑弯曲效应所导致的厚度变化和反复弯曲所导致的循环硬化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将板料减薄、混合硬化引入到弯曲力的模型计算中。通过DC04钢板拉深筋阻力测试实验,验证了所建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拉深筋几何参数对双重拉深筋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筋高对双筋阻力的影响较大,二者近似为指数关系;双筋阻力随圆角半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逐渐趋于平缓,二者近似为幂函数关系。板料厚度变化和循环硬化影响的双重拉深筋阻力模型贴近实验值,能描述板料经过双重拉深筋时的力学行为。
关键词
拉深筋
减薄
循环硬化
弯曲力
板料成形
Keywords
drawbead
sheet thinning
cyclic hardening
bending force
sheet forming
分类号
TG386.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工艺优化
徐方
董湘怀
王新宝
李正东
刘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2
一种考虑包辛格效应的等效拉深筋模型
韩超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3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和田口法的热径向锻造端部凹坑预测
王碧凝
王新宝
周亚宁
刘强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4
双重拉深筋阻力特性研究
杨帅
董湘怀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