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抑制HGF/c-Met介导的肿瘤细胞转移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代晓阳 陈思康 车金鑫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85-2994,共10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阿司匹林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受体(HGF/c-Met)轴介导的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初步探究阿司匹林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模拟预测阿司匹林与c-Met的结合情况;采用蛋白质胞内热稳定性实验验...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阿司匹林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受体(HGF/c-Met)轴介导的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初步探究阿司匹林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模拟预测阿司匹林与c-Met的结合情况;采用蛋白质胞内热稳定性实验验证阿司匹林在细胞水平与c-Met的结合情况;采用激酶活性检测阿司匹林对c-Met激酶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细胞分散实验、细胞分枝形态变化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用于检测细胞信号转导、形态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c-Met的激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0.95 mmol·L^(-1)。分子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结合在c-Met蛋白的ATP口袋,主要结合位点为Tyr1230、Tyr1159和Met1229。同样,蛋白质胞内热稳定性实验显示,阿司匹林能够与c-Met蛋白结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GF刺激后磷酸化Met的上调。细胞分散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阻断HGF/c-Met介导的细胞分散,在4 mmol·L^(-1)浓度下阿司匹林几乎可以完全阻断c-Met活化介导的生物学功能,且该阻断作用与HGF无关。同样,细胞分枝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浓度依赖性抑制HGF/c-Met介导的MDCK细胞侵袭性生长细胞分枝的形态变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阻断HGF/c-Met介导的细胞迁移与侵袭,在4 mmol·L^(-1)浓度下阿司匹林几乎可以完全阻断c-Met活化介导的生物学功能,且该阻断作用与HGF无关。以上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能够与c-Met结合,进而阻断HGF/c-Met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阿司匹林的新生物学功能,为全面理解阿司匹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肿瘤转移 HGF/C-MET 受体酪氨酸激酶 小分子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Ⅳ:简式版的研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杰 戴晓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在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BFFP-CAS)基础上研制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简式版本(BFFPCAS-S)。方法:结合题总相关、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专家讨论,从完整版量表中抽取20个条目组成评估五个人格维度的简式量表,对169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 目的:在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BFFP-CAS)基础上研制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简式版本(BFFPCAS-S)。方法:结合题总相关、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专家讨论,从完整版量表中抽取20个条目组成评估五个人格维度的简式量表,对169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1)BFFP-CAS-S共20个条目,每个因子4个条目,各条目的区分度均大于0.40。(2)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0(宜人性)~0.84(外倾性)之间,合成信度在0.68(宜人性)~0.84(外倾性)之间;间隔2个月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63(神经质)~0.89(外倾性)之间,组内相关系数在0.63(神经质)~0.89(外倾性)之间。(3)结合平行分析与因素分析得到满意结果,5个因子解释方差比为62.82%,各条目在目标因子上的因素负荷均大于0.45;简式版与完整版对应因子的相关均大于0.85,与BFI的相关在0.60(开放性)~0.79(外倾性)之间,与CBF-PI-B相关在0.59(宜人性)~0.69(开放性)之间,与NEO-FFI的相关在0.38(开放性)~0.79(外倾性)之间,与40-Mm的相关在0.55(开放性)~0.73(外倾性)之间。结论: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简式版(BFFP-CAS-S)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为快速评估和测量个体的大五人格特征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五人格模型 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 简式版 信效度
原文传递
草莓表面典型微生物鉴定、16SrDNA同源性分析及附着能力研究(Ⅱ) 被引量:5
3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1 位作者 代晓航 杨文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0-655,共6页
研究草莓表面微生物分布状况,分析其附着能力为草莓安全食用提供保障。按照草莓生长的3个阶段进行2年度连续抽样,对分离草莓的表面典型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及16SrDNA测序鉴定,对分离种最多的泛菌采用最大简约法(M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 研究草莓表面微生物分布状况,分析其附着能力为草莓安全食用提供保障。按照草莓生长的3个阶段进行2年度连续抽样,对分离草莓的表面典型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及16SrDNA测序鉴定,对分离种最多的泛菌采用最大简约法(M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观察沙雷菌和泛菌附着能力。结果表明,3种典型的沙雷菌属微生物在草莓表面均有检出,泛菌属微生物检出种类较多,且基因型差异较明显。在电镜下,能明显观察到泛菌属泛菌和粘质沙雷菌对草莓表皮的附着,含氯清洗剂和10%生理盐水可对其有效祛除。草莓表面附着多种属微生物,有效的清洗方法可以清除大部分微生物,此研究为草莓食用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微生物 同源性 食用安全控制
下载PDF
贵州木兰科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格局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袁丛军 杨焱冰 +4 位作者 戴晓勇 李鹤 杨成华 吴艳琼 王加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68-75,共8页
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按照司马永康修订提出的木兰科植物分类系统,对贵州现有木兰科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等进行详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现有木兰科植物10属60种,其中48种野生种、10种外来种、2种存疑种;(2)植... 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按照司马永康修订提出的木兰科植物分类系统,对贵州现有木兰科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等进行详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现有木兰科植物10属60种,其中48种野生种、10种外来种、2种存疑种;(2)植物属种构成以含笑属、木莲属、玉兰属为主,约占比例80.0%,单性木兰属、鹅掌楸属、秃木兰属等所占比例仅为20.0%;(3)贵州省为中国西南野生木兰科植物重要分布区,种类仅次于云南(61种),高于广西(45种)、湖南(28种)、四川(26)等省(区);而在分布属数上次于云南(10属),高于广西(8属)、湖南(6属)、四川(5属);(4)水平分布上以黔南和黔北为野生种类分布重点区域,黔中区分布种类最少,垂直分布上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 000m、1 000~1 500m间,海拔1 500~2000m间分布种类次之,海拔2 000m以上的地段分布种类最少。黔中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为主要引种种植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分布格局 原生种类 外来引种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