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尔球 刘丽娟 +4 位作者 邓益菁 罗劲夫 戴海霞 黄星 徐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301例女性患者。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弹性评分...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301例女性患者。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弹性评分、SMI血流分类;分析常规超声、SMI血流分类联合弹性评分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301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68例,恶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病灶形态(纵横比)、边缘、内部回声、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弹性评分及SMI血流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态(纵横比)、边缘、弹性评分和SMI血流分类是鉴别乳腺恶性病灶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联合检测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最高。结论基于常规超声、SMI血流分类联合弹性评分可能是一种更为可靠地诊断乳腺病灶的良恶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弹性评分 超微血管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0岁及以上丧偶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佳 章文强 +3 位作者 代海霞 周宗磊 马新雅 栾荣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比较丧偶老年人和已婚有配偶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并且针对丧偶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分析其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方法参照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设计问卷,于2018-08/10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邛崃市24个乡镇/街道常住居民进... 目的比较丧偶老年人和已婚有配偶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并且针对丧偶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分析其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方法参照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设计问卷,于2018-08/10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邛崃市24个乡镇/街道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吸烟、饮酒、运动量、高血压患病和糖尿病患病等信息,共计纳入1245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中丧偶老年人2018人,已婚有配偶老年人9893人。采用秩和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丧偶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结果丧偶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已婚有配偶老年人差(Z=-8.612,P<0.001),其健康自评状况好、一般、差的比例为33.7%、55.1%和11.2%;男性、低龄、非文盲、经济状况好、未患高血压、未患糖尿病和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的丧偶老年人有更好的健康自评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文盲(OR=0.663,95%CI:0.485~0.906)、经济状况好(OR=0.074,95%CI:0.046~0.120)、每日运动量达6000步(OR=0.511,95%CI:0.377~0.693)是丧偶老年人健康自评的保护因素,患高血压(OR=1.428,95%CI:1.047~1.946)、患糖尿病(OR=2.925,95%CI:1.898~4.509)为危险因素。结论丧偶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较已婚有配偶老年人差;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高血压患病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每日运动量是丧偶老年人健康自评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偶 健康自评 老年人 婚姻状况
原文传递
四川省城乡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金航 章文强 +2 位作者 马新雅 代海霞 栾荣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5-471,477,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抽取锦江区、邛崃县和洪雅县3个地区代表四川省城市、郊区和...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抽取锦江区、邛崃县和洪雅县3个地区代表四川省城市、郊区和农村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χ~2检验、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56 944人,发现COPD患者581人,COPD标化患病率为0.58%,城市、郊区和农村居民COPD的患病率为0.77%、1.08%和1.16%(P<0.01)。18~44岁、45~59岁的、60岁及以上的居民COPD患病率分别为0.34%、0.59%和1.62%,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情况、每日新鲜水果摄入量、体重指数(BMI)以及是否中心型肥胖者之间COPD患病率不同(P<0.05)。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低文化程度和水果摄入不足是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城乡地区COPD患病率较低,高龄、吸烟、低文化程度和水果摄入不足是调查地区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蚌埠市PM2.5输送路径和潜在源贡献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沈素婷 易明建 +1 位作者 戴海夏 汪家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51,共9页
利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气象数据(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对抵达蚌埠市的逐小时... 利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气象数据(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对抵达蚌埠市的逐小时3 d气流后向轨迹按季节聚类,并结合PM2.5质量浓度观测数据,分析不同输送途径的空间特征及其对蚌埠市PM2.5聚集的贡献。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期内蚌埠市不同季节PM2.5的潜在源区分布及其贡献特性。结果表明:蚌埠市PM2.5输送途径的季节特征明显,气流输送轨迹除秋季的西北长轨迹气流对应的ρ(PM2.5)较高外,其他中、长轨迹所对应的ρ(PM2.5)均比短轨迹低。不同输送途径对蚌埠市PM2.5的贡献差异显著,春季主要贡献区集中在鲁东、江苏全境、安徽全境、豫东、赣北、浙北及黄海海域;夏季主要贡献区整体向南延伸,贡献区集中在苏南、皖西、皖北、赣北和黄海海域;秋季主要贡献区整体向西北延伸,皖北、苏北的贡献度最大;冬季主要贡献区整体向北延伸,贡献源空间形态与秋季相似,皖北、苏北、山东地区的贡献增大,环首都圈的天津、唐山、冀南的贡献也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蚌埠市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 浓度权重轨迹(CWT)
下载PDF
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AHP法的天然气管道运行风险绩效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海霞 李文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由于城镇天然气管道敷设的隐蔽性与其风险状态的复杂性,加大了天然气管道风险管理的难度。面对风险指标之间信息冗余且缺少关联性,邀请10位专家从人因、管理、技术、环境四大类初步构建天然气管道泄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引入Spearma... 由于城镇天然气管道敷设的隐蔽性与其风险状态的复杂性,加大了天然气管道风险管理的难度。面对风险指标之间信息冗余且缺少关联性,邀请10位专家从人因、管理、技术、环境四大类初步构建天然气管道泄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引入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筛选出了关键风险评估指标;其次,描述了AHP法求解步骤,利用yaahp软件确定关键风险指标权重,建立了天然气管道运行风险绩效评估方法;最后,将该绩效评估方法应用天然气管道风险绩效评估实例中,得到该企业风险评估结果达到良好状态。该风险评估方法可为天然气管道日常运营及检查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风险评估 AHP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相关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育恺 倪隽仪 +1 位作者 戴海夏 马文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1-870,共10页
[背景]近年来,臭氧(O_(3))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空气污染物,已有研究开展了O_(3)污染对全人群的疾病负担评估,但缺乏O_(3)污染对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研究。[目的]评估长三角地区O_(3)污染对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并探究O_... [背景]近年来,臭氧(O_(3))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空气污染物,已有研究开展了O_(3)污染对全人群的疾病负担评估,但缺乏O_(3)污染对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研究。[目的]评估长三角地区O_(3)污染对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并探究O_(3)污染水平改善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变化。[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涉及O_(3)和妊娠期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依据主题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利用Higgins I2统计量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确定,标准化暴露增量为10μg·m^(−3),进行meta分析得到暴露-反应关系。结合长三角地区国控点O_(3)监测数据、人口数据和相关疾病负担参数,采用空间分析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评估2017年和2020年O_(3)污染水平改善所带来的相关妊娠期并发症的疾病负担变化。[结果]meta分析表明,孕期O_(3)暴露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风险增加存在关联,尤其是孕早期,GDM和HDP的OR及其95%CI分别为1.028(1.002~1.055)和1.031(1.023~1.040)。2017年和2020年长三角地区与O_(3)暴露相关的GDM和HDP的归因分值(AF)较高的城市为徐州、淮北、宿州、常州和无锡,2020年大部分城市的AF明显降低。相对于2017年,2020年长三角地区除合肥外的所有其余城市归因于O_(3)暴露的GDM和HDP人数降低了16.31%~57.41%;同时,除合肥、宿迁、安庆和无锡外,其余城市2020年归因直接医疗费用也较2017年降低了1.12%~45.36%。[结论]孕期O_(3)暴露与GDM和HDP的风险增加有关。2017年和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与O_(3)污染相关的GDM和HDP的疾病负担存在差异。相较于2017年,2020年大部分城市的疾病负担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臭氧 META分析 长三角地区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专家观点∣气候应对背景下长三角PM_(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
7
作者 黄成 戴海夏 《上海环境科学》 2022年第6期243-246,共4页
进入十四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并同时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美丽中国”建设任务的双重挑战。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劲活跃... 进入十四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并同时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美丽中国”建设任务的双重挑战。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人口密集、集聚的产业链和密集的交通网络给该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着PM_(2.5)和臭氧复合型污染的严峻问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增长极 专家观点 绿色转型 协同增效 环境压力 交通网络 碳中和
下载PDF
基于MAIAC AOD数据构建上海市PM2.5时空分布模型
8
作者 朱清扬 戴海夏 +1 位作者 刘阳 张蕴晖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构建高分辨率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成为可能。为解决卫星数据的非随机性缺失会显著降低PM2.5浓度预测模型准确性的问题,运用多重填补法对MAIAC1km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的缺失值实现补缺,其平均决定系数达0.7... 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构建高分辨率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成为可能。为解决卫星数据的非随机性缺失会显著降低PM2.5浓度预测模型准确性的问题,运用多重填补法对MAIAC1km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的缺失值实现补缺,其平均决定系数达0.75。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上海市2017-2018年的PM2.5浓度分布预测模型,其决定系数达0.96。结果表明,上海市PM2.5分布整体呈现东低西高,沿海低内陆高的趋势,且2018年上海市PM2.5浓度整体低于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是PM2.5预测模型中最重要的自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浓度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气溶胶光学厚度 多重填补 上海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术后复发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位 徐晓红 +1 位作者 戴海霞 黄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复发情况,分析其复发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经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治疗术切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04例,应用超声密切随访,观察疗效。术后复发者进一步分析导致复发的可能原因。结...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复发情况,分析其复发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经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治疗术切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04例,应用超声密切随访,观察疗效。术后复发者进一步分析导致复发的可能原因。结果术后随访3~45个月(平均35个月),共有14例超声检查显示肿瘤原位有结节形成,随访至3个月原位复发1例,6个月原位复发3例,21个月原位复发3例,33个月原位复发3例,45个月原位复发4例。病灶数量是其麦默通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780,P<0.05);且病灶的复发时间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病灶BI-RADS分级及病灶数量均无关。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方法之一,有复发的可能,合理选择适应证,即术前怀疑非单发性的乳头状瘤时,应慎用麦默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麦默通旋切系统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下载PDF
中国夏季月际—季节平均降水动力和统计结合实时预测模型
10
作者 范可 田宝强 戴海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75,共17页
中国夏季降水大幅度月际尺度变化往往造成极端旱涝事件交替或转折,但其月际异常会被季节平均掩盖,影响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准确度,因此亟需考虑月际气候预测,提升月际—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准确度。本文首先采用年际增量和场信息耦合型预测方... 中国夏季降水大幅度月际尺度变化往往造成极端旱涝事件交替或转折,但其月际异常会被季节平均掩盖,影响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准确度,因此亟需考虑月际气候预测,提升月际—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准确度。本文首先采用年际增量和场信息耦合型预测方法研制中国夏季6~8月月际尺度降水动力和统计结合气候预测模型,之后根据月际尺度降水预测,开展季节平均降水预测。首先,基于前期观测信息和美国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预测结果,选取前期12月观测的南太平洋中高纬关键区海温、1月北极关键区海冰密集度以及CFSv2预测系统2月起报的夏季同期关键区海温作为月际尺度降水预测因子,分别研制以上具有物理意义的单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并采用奇异值分解(SVD)误差订正方法对其改进;之后,利用多因子择优集合方案,研制预测效能较高且稳定的中国160站夏季月际尺度降水动力和统计结合预测模型,进而基于月际尺度预测开展夏季季节平均气候预测。1983~2022年夏季(6~8月)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预测模型的交叉检验结果表明:逐月回报与观测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时间相关系数通过90%置信水平的站点占比分别为90%,88%,82%,多年平均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40和0.39,均通过99%置信水平。针对2020~2022年连续三年同样拉尼娜背景下但不同中国夏季降水形势,开展月际—季节独立回报检验,其结果显示,2020~2022年6、7、8月预测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趋势异常综合检验(PS)平均分分别为75、75和70分;夏季季节平均降水的PS评分分别为72、76和73分,均高于多年业务预测平均分。由此,考虑月际异常开展季节尺度气候预测是提升月际—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准确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夏季月际—季节尺度 动力和统计结合降水预测 SVD误差订正 择优集合方案 实时预测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声设备设计与优化策略
11
作者 戴海霞 《电声技术》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章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电声设备的现状,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电声设备设计方面的应用,包括智能设计系统架构、数据驱动决策、用户体验交互智能化以及设计自动化与算法优化。同时,提出电声设备优化策略,包括性能优化算法、故障预测和自我... 文章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电声设备的现状,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电声设备设计方面的应用,包括智能设计系统架构、数据驱动决策、用户体验交互智能化以及设计自动化与算法优化。同时,提出电声设备优化策略,包括性能优化算法、故障预测和自我修复、资源智能调度管理以及持续学习和适应性调整等,以提升电声设备的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声设备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电工电子课程中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2
作者 戴海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各项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探讨了电工电子课程中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适应产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通过校企合作、项...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各项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探讨了电工电子课程中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适应产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通过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表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一体化 电工电子课程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