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U危重症患者免疫变化研究
1
作者 幸春林 孙金峤 +1 位作者 张晓磊 陆国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危重症儿童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PICU患儿73例,取入院48 h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体液免疫水平、流式细胞仪-DHR分析法... 目的研究危重症儿童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PICU患儿73例,取入院48 h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体液免疫水平、流式细胞仪-DHR分析法测中性粒细胞功能。23例患儿于入院第7天做第2次检测。选择外科择期手术前患儿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入院48 h内,危重症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为(57.43±13.46)%、(21.26±7.87)%,较对照组[(66.24±5.27)%、(26.82±7.63)%]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为(33.42±11.29)%、(8.83±7.77)%,较对照组[(34.89±4.94)%、(11.34±5.60)%]无显著变化(P〉0.05);B细胞比例[(31.69±13.83)%]较对照组[(21.08±7.24)%]明显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活化率[(14.32±14.81)%]与正常参考值(0~10%)相比明显升高,受PMA刺激后活化率大于90%;补体C3血浆水平[(0.88±0.31)g/L]较对照组[(1.19±0.18)g/L]明显降低(P〈0.05)。(2)23例患儿治疗1周后CD3^+细胞、CD4^+细胞比例[(61.20±13.56)%、(36.79±9.95)%]较初入ICU时[(56.80±13.99)%、(32.86±10.87)%]显著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活化情况和PMA刺激后活化率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IgA、IgM和补体C3[(0.98±0.75)g/L、(1.00±0.39)g/L、(1.15±0.34)g/L]较入ICU时[(0.80±0.69)g/L、(0.86±0.48)g/L、(0.93±0.23)g/L]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童危重症患者在疾病初期出现免疫紊乱,细胞免疫变化最明显,1周后免疫指标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症 免疫 紊乱
原文传递
致倦库蚊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qCHS1和CqCHS2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文静 张春林 +2 位作者 翟素珍 孙谦 张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17-2323,共7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致倦库蚊几丁质合成酶CqCHS1、CqCHS2的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蛋白理化特性,预测蛋白跨膜结构和空间结构,并基于6种昆虫绘制分子进化树,随后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探测CqCHS1、CqCHS2基因在致倦库蚊不同发...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致倦库蚊几丁质合成酶CqCHS1、CqCHS2的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蛋白理化特性,预测蛋白跨膜结构和空间结构,并基于6种昆虫绘制分子进化树,随后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探测CqCHS1、CqCHS2基因在致倦库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结果显示:CqCHS1、CqCHS2基因长度分别为39 206 bp和17 920 bp,分别包含10个和9个外显子;CqCHS1、CqCHS2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别为1 579 aa和1 214 aa;理论分子量分别为179.581 k D和138.816 k D,等电点分别分别为6.21和8.28,亲水性平均系数分别为-0.076和0.101;预测跨膜次数分别为17次和13次;二者具有相近的二级结构组成和三级结构。进化树显示,6种昆虫CHS1和CHS2分别聚类,形成两大分支。它们CHS的同源性与物种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qCHS1在卵期呈低表达,幼虫时期表达增高,到蛹期达到峰值,成虫期表达量降低。CqCSH2在幼虫期表达量最低,卵和蛹期表达量较低且差异不大,成虫期表达量最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深入了解致倦库蚊的发育情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围绕几丁质代谢为基础的杀虫剂研制,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几丁质合成酶 基因表达模式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