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4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应用于湖北省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预测和评估 被引量:102
1
作者 曹盛力 冯沛华 时朋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建立可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评估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并对湖北省COVID-19疫情进行预测和评估。方法:考虑COVID-19潜伏期患者不易被有效隔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建立了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能力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 目的:建立可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评估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并对湖北省COVID-19疫情进行预测和评估。方法:考虑COVID-19潜伏期患者不易被有效隔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建立了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能力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的COVID-19 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2020年1月23日至2月24日的湖北省疫情数据为依据,拟合得到了新建立的修正SEIR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欧拉数值方法实现修正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对湖北省疫情进行分析,评估防控隔离和集中收治等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结果: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对疫情的理论估计与湖北省疫情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防控隔离和医学追踪隔离等措施对疫情大面积传播有重要抑制作用;集中接收、分层治疗等重要措施对感染人数峰值的迅速回落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个人提高防范意识,采取严格自我防护措施,遏制了感染人数的新增。结论: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可用于COVID-19传播态势分析,以便为制订未来的疫情干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EIR模型 传播动力学 预测
下载PDF
常见金属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争显 李伟 +3 位作者 LEI Jiajun LI Qianyu 刘林涛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4-944,共11页
金属元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金属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生活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一些副作用。金属元素中有的是人体必需元素,有的则是非必需元素,必需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缺失、过量),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非必需元素,... 金属元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金属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生活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一些副作用。金属元素中有的是人体必需元素,有的则是非必需元素,必需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缺失、过量),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非必需元素,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元素往往对人体有毒性,甚至会产生致癌作用。综述了铅、汞、镉、铬、铝、铜、镍、锌、铁、钴、钛、钡、锰13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了金属元素的来源和人类摄入金属元素的方式。进一步阐述了金属元素的毒性机制,如刺激细胞氧化应激、抑制DNA表达、诱发突变导致癌细胞的产生和增殖等,旨在通过阐明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加强人类对金属元素的自我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毒性 人体摄入 健康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测度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韩兆安 吴海珍 赵景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4,共13页
基于2013—2018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考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属于中度耦合协调类型;华南、华北和华东... 基于2013—2018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考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属于中度耦合协调类型;华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华中和西南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城市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随城市等级的降低而下降;长江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高于黄河流域,均属于中度耦合协调类型。中国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逐年减小,超变密度是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七大区域和不同等级城市耦合协调度的基尼系数与全国走势基本相同。城市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且空间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地区差异 空间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9
4
作者 韩兆安 吴海珍 赵景峰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55-2064,2101,共11页
基于中国2013-2018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造了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的事实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地区创新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 基于中国2013-2018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造了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的事实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地区创新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实用型和外观型创新的驱动作用显著强于对发明型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结构性特征;知识流动在数字经济驱动地区创新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且对不同创新类型的中介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城市的数字经济创新效应显著高于经济水平落后城市;知识流动在同级别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跨级城市,知识流动在经济落后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经济发达城市。数字经济能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强合作”与均衡发展,为中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重要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发展 知识流动
原文传递
体育未来发展的逻辑重构与实践展望——从元宇宙概念谈起 被引量:48
5
作者 黄谦 王欢庆 李少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在元宇宙环境下,体育未来的发展将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集合,形成现实体育空间与虚拟体育空间融合共生的体育新型形态。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结... 在元宇宙环境下,体育未来的发展将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集合,形成现实体育空间与虚拟体育空间融合共生的体育新型形态。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同时丰富和拓展了体育应用场景。元宇宙环境下体育未来发展要以体育的本质为发展核心,以虚实结合拓展体育未来发展空间维度,以供需互促实现动态均衡为依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元宇宙将重构未来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产业方式,体育的未来也将会在虚拟和现实空间的交互融合中迎来新的发展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体育空间 现实体育空间 体育场景
下载PDF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45
6
作者 汪芳 苗长虹 +7 位作者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地方性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数字乡村建设对产业兴旺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本庆 周清香 岳宏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10,共6页
文章对数字乡村建设驱动产业兴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产业兴旺的作用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兴旺水平的提升;数字乡村建... 文章对数字乡村建设驱动产业兴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产业兴旺的作用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兴旺水平的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对产业兴旺各个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维度、产业融合发展维度和农户共享发展维度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对产业绿色发展维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数字乡村建设对东部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促进作用较大,西部地区次之,而对中部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促进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协同共享 产业兴旺
下载PDF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分析框架与实现方法比较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艳 王纯子 +3 位作者 黄光球 赵旭 张斌 李盈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7-945,共19页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信息革命改变了全世界的沟通方式,促使人类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使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想化设计保证安全、辅助检测被动防御、...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信息革命改变了全世界的沟通方式,促使人类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使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想化设计保证安全、辅助检测被动防御、主动分析制定策略、全面感知预测趋势4个主要阶段,在各国都在争夺数字控制权的新战略制高点背景下,针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探讨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产业化实现上都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本文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文献调研,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传统态势感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从数据价值链角度提出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逻辑分析框架,将整个过程分解为要素采集、模型表示、度量确立、求解分析和态势预测五个连续的处理阶段,随后对每个阶段的作用,主流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在实验对象上的应用结果以及方法间的横向比较进行了说明.本文意图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提供全景知识,为网络安全的产业化方案提供辅助思想,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科研和工程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态势感知 攻击模型 入侵检测 数据融合分析
下载PDF
“藏粮于地”视角下西北地区耕地适宜性及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33
9
作者 毕玮 党小虎 +4 位作者 马慧 邓铭江 李鹏 曹小曙 时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243,共9页
中国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西北“水三线”地区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关键区域,识别潜在耕地资源中适宜开发的土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确保极端情况下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格局具有重大现... 中国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西北“水三线”地区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关键区域,识别潜在耕地资源中适宜开发的土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确保极端情况下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栅格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与极限条件法评价潜在耕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潜力;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结构风险、土壤侵蚀风险、土地荒漠化风险限制,构建潜在耕地开发的生态风险模型;将自然适宜性潜力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叠置分级,评估潜在耕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旱地农业情景下,西北“水三线”地区具备耕地开发潜力的土地面积约0.2万km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灌溉农业情景下,西北“水三线”地区具备耕地开发潜力的土地面积约9.5×10^(4) km^(2),这些土地需要通过引水灌溉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才能实现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塔里木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和内蒙古东部等内陆干旱区,未来如果具备灌溉水源条件,实施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有较大可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适宜性评价 生态风险 西北 “水三线” 潜在耕地资源 藏粮于地
下载PDF
油料作物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连科 刘心宇 +4 位作者 王维大 李玉梅 孙鹏 尚少鹏 姜庆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8-226,共9页
为探索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炭去除水体中Pb^(2+)污染的可行性,以农业废弃物胡麻秸秆和油菜秸秆为原材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700℃条件下制备油菜秸秆(rape straw)生物炭和胡麻秸秆(flax straw)生物炭,通过2种生物炭对Pb^(2+)的批... 为探索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炭去除水体中Pb^(2+)污染的可行性,以农业废弃物胡麻秸秆和油菜秸秆为原材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700℃条件下制备油菜秸秆(rape straw)生物炭和胡麻秸秆(flax straw)生物炭,通过2种生物炭对Pb^(2+)的批量吸附试验,利用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拟一级动力学、拟二级动力学、Elovich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和4种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dlich、Temkin和D-R模型)研究了胡麻和油菜秸秆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行为。同时,通过(brunauer emmett teller,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生物炭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2种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胡麻和油菜秸秆生物炭分别在4 h和10 h达到吸附平衡,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220.07和307.59 mg/g;2种生物炭对Pb^(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2种生物炭对Pb^(2+)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化学复合过程,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静电作用、离子/配体交换、阳离子–π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油料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下载PDF
生物脱氮技术中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代谢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1
作者 闫苗苗 张海涵 +3 位作者 钊珍芳 李苏霖 黄廷林 杨尚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8-676,共9页
微生物脱氮是水体氮素去除最常用的有效方式,具有高效、经济和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是微生物脱氮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为新型生物脱氮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新出路.当前,探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特性及各环境因子(如碳源种类... 微生物脱氮是水体氮素去除最常用的有效方式,具有高效、经济和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是微生物脱氮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为新型生物脱氮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新出路.当前,探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特性及各环境因子(如碳源种类、C/N、温度、pH、DO、盐度、重金属含量等)在好氧条件下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已成为污染水体氮素逸出的研究热点.通过总结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机制、筛选来源和种类、鉴定、脱氮特性与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含氮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好氧反硝化细菌种类丰富、存在环境广泛,脱氮效率一般在50%以上;目前,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机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氮的转化方面,对其中心碳的代谢研究以及碳氮比对反应机理的具体影响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有关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特性研究尚处于实验室小试或中试阶段.建议进一步筛选高效菌群,进行碳氮代谢途径研究,优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减少水体中的氮素污染,对于实现高效、经济的脱氮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细菌 机制 筛选 影响因素 应用
下载PDF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5
12
作者 冯增喜 于军琪 +4 位作者 韦娜 杨亚龙 孟令嫒 赵安军 张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7期338-340,共3页
该文作者针对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其所在学校的网络在线教学授课门数、上课人数、开课率、到课率、教学平台和教学方式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和分析,并对当前网络在线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有助于网络在线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在线教学 开课率 到课率
下载PDF
隧道洞内管棚超前预支护力学行为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宋战平 田小旭 +1 位作者 周冠南 李维维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8,共10页
为使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能更好地模拟管棚的实际受力状态,基于注浆加固区域的受力特性分析,提出了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考虑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超前支护体系进行受力特性分析,提出可表征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 为使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能更好地模拟管棚的实际受力状态,基于注浆加固区域的受力特性分析,提出了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考虑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超前支护体系进行受力特性分析,提出可表征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综合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开挖面前方松动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以及初期支护变形滞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将管棚划分为二次衬砌段、初期支护段、开挖无支护段、开挖面前方扰动段和未扰动段;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建立可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影响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并推导了管棚挠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从而验证了构建管棚模型的合理性。基于建立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分析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固区弹性模量可显著减小管棚的变形和内力。管棚的参数分析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增加钢管直径不能有效降低管棚挠度和内力,减小管棚挠度和内力最有效的方法为合理布置管棚的安装间距和采取合理的注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管棚 受力分析 加固区 整体性 弹性地基梁
原文传递
硅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4
作者 夏彬 韩松 +1 位作者 张楠 刘世锋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2,共4页
硅钢是军事工业和电子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磁合金。因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硅钢质量成为一个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分别从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两个方面进一步概括了硅钢的理论研究、取向硅钢抑制剂的研究改进及新... 硅钢是军事工业和电子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磁合金。因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硅钢质量成为一个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分别从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两个方面进一步概括了硅钢的理论研究、取向硅钢抑制剂的研究改进及新品种的开发,综述了硅钢先进生产工艺在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硅钢研究和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研究进展 技术与工艺 发展
原文传递
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侯芹芹 张创 +1 位作者 赵亚娟 赵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1-1284,共4页
综述了国内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具体介绍了近年来国内粉煤灰在农业、建筑材料、水处理等方面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粉煤灰在造纸、光催化领域和在提取氧化铝方面的高值利用方法。
关键词 粉煤灰 吸附剂 建筑材料 水处理 光催化材料 氧化铝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连科 王洋 +4 位作者 王维大 李玉梅 孙鹏 韩剑宏 姜庆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92-3501,共10页
以玉米秸秆为前体,在高温限氧条件下,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负载于生物炭(BC)表面制备出了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P/BC)复合材料,并利用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pH、投加... 以玉米秸秆为前体,在高温限氧条件下,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负载于生物炭(BC)表面制备出了生物炭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P/BC)复合材料,并利用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pH、投加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分析了吸附特性,通过解吸实验考察了解吸再生效应,并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BC相比,n HAP/BC复合材料具备更好的吸附效果,25℃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83.75mg/g。n HAP/BC对Pb^(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n HAP/BC对Pb^(2+)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n HAP/BC对Pb^(2+)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nano-HAP的溶解-沉淀作用以及生物炭表面—OH和—COOH等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n HAP/BC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能力,是一种潜在的Pb^(2+)高效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羟基磷灰石 铅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与减碳策略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岳岩 张凯 李金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45,共9页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全面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2005年建造的高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作为基准参数,与两栋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建造、使用和拆解阶段的全面控制,可...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全面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2005年建造的高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作为基准参数,与两栋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建造、使用和拆解阶段的全面控制,可以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的基准水平大幅下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计算分析 减碳策略
下载PDF
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9
18
作者 黄谦 谭玉姣 +2 位作者 荀阳 崔书琴 马林晓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5,共12页
研究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产业发展加速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扩张效应、供给提升效应、... 研究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产业发展加速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扩张效应、供给提升效应、内外联通效应和分工深化效应能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因素包括微观市场供给、中观产业发展及宏观政策环境等。未来我国体育产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价值链攀升,以深化制度改革健全产业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从而为加快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于洋 王昕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双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方面有很大作用.本文对城市绿地碳汇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重点展开了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城市绿地碳汇量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双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汇方面有很大作用.本文对城市绿地碳汇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重点展开了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中的应用,包括规划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最后从碳汇量估算系统的技术方法、研究阶段、应用尺度,以及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和低碳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汇量估算 低碳城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海涵 王娜 +6 位作者 宗容容 黄廷林 苗雨甜 史印杰 马曼立 刘祥 齐笑妍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临界流速和人工混合对藻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藻类生理学方面,水动力条件主要影响藻类的生长、细胞形态、营养盐吸收、光合作用活性和酶活性的变化;在藻类生态学方面,不同藻类对应的临界流速有所差异,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会导致优势种之间的转变;人工混合使局部水体藻细胞密度降低进而改善水质.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的影响,不仅是酶活性和相关物质的吸收,还应包含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方面;应用于实际湖库的临界流速、水体扰动方式、扰动时间、扰动频率和最佳深度的探究,旨在推进藻类水华控制、保障水质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藻类生理生态 临界流速 人工混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