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管超 孙婷婷 +2 位作者 陈明 黄鲁众 张晓晔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760-3765,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6年1月公开发表的研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质量评估,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RCT文献,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E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有效率[OR=2.68,95%CI(1.63,4.40),P<0.000 1]、近期缓解率[OR=2.52,95%CI(1.25,5.08),P=0.010]高于单纯TACE组;而胃肠道反应[OR=1.16,95%CI(0.55,2.46),P=0.69]、骨髓抑制[OR=0.66,95%CI(0.32,1.36),P=0.26]在两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可以提高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注射液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 原发性肝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Al掺杂6H-SiC的磁性研究与理论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毅华 江东亮 +2 位作者 张辉 陈忠明 黄政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1-307,共7页
d^0铁磁性SiC被认为是自旋电子学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氩气气氛保护的共烧掺杂方法制备具有d^0铁磁性的Al掺杂6H-SiC粉体.氩气气氛能有效抑制SiC在高温下的分解,保护Al的有效掺入.所制备的粉体磁滞回线明显,矫顽力... d^0铁磁性SiC被认为是自旋电子学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氩气气氛保护的共烧掺杂方法制备具有d^0铁磁性的Al掺杂6H-SiC粉体.氩气气氛能有效抑制SiC在高温下的分解,保护Al的有效掺入.所制备的粉体磁滞回线明显,矫顽力大,饱和磁矩达到0.07 emu/g.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从原来的抗磁性逐渐转变为铁磁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2200℃以上时,粉体重新表现为抗磁性.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其磁性的来源,并分析其净自旋在正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计算表明,Al原子与空位的共同作用产生了1.0μB的局域磁矩,且其在c轴方向具有较稳定磁耦合作用.Al掺杂6H-SiC粉体的磁性主要来自于C原子的p轨道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0铁磁性 SIC 高温掺杂
下载PDF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创新治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宝明 黄宁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年第4期1-4,12,共5页
当前,创新全球化逐步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对深化全球创新治理提出了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应顺应创新全球化趋势,加强全球创新治理,形成与二十国集团创新治理相协调的"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充... 当前,创新全球化逐步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对深化全球创新治理提出了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应顺应创新全球化趋势,加强全球创新治理,形成与二十国集团创新治理相协调的"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创新全球化 创新治理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再生稻套播油菜共生期对油菜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艳 肖国滨 +8 位作者 叶川 李亚贞 黄天宝 刘小三 肖小军 吕伟生 陈明 秦超 郑伟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3期174-179,共6页
为研究共生期对再生稻套播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设置油稻共生期0(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油菜产量和共生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y=-8.98x^2+93.817x+1 864.6,R^2=0.848),其中共生期为5 d时产... 为研究共生期对再生稻套播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设置油稻共生期0(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油菜产量和共生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y=-8.98x^2+93.817x+1 864.6,R^2=0.848),其中共生期为5 d时产量最高,达2 179.8 kg·hm^(-2);(2)油菜全苗期密度随着其与再生稻套播共生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蕾薹期、盛花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苗体稳定后密度大小为T3>T2>T1>T4>T5;(3)共生期与一次有效分枝、分枝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每角粒数和植株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相关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再生稻套播油菜共生期通过影响油菜植株密度、单株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而影响油菜产量,因此适宜的共生期有利于油菜产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期 再生稻套播油菜 植株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自微乳缓释片中西罗莫司的稳定性提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陶春 陈菊明 +1 位作者 黄爱文 宋洪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提高自微乳缓释片中西罗莫司(SRL)的稳定性。方法:考察SRL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再利用柠檬酸或苹果酸调节自微乳的pH并制备缓释片,利用铝塑材料对自微乳缓释片进行包装,考察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SRL的含量变化。结果:SR... 目的:提高自微乳缓释片中西罗莫司(SRL)的稳定性。方法:考察SRL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再利用柠檬酸或苹果酸调节自微乳的pH并制备缓释片,利用铝塑材料对自微乳缓释片进行包装,考察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SRL的含量变化。结果:SRL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稳定,市售片中的SRL含量仅在强光照射下少量降低,而自制自微乳缓释片中的SRL在高温和强光照射试验下均不稳定。自微乳的碱性环境可能是导致SRL高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测定发现SRL稳定的pH为4.5~5.8。利用苹果酸和柠檬酸均可提高自微乳中药物的高温稳定性,使(40±2)℃条件下,缓释片中药物的含量达到98%以上。苹果酸的吸湿性导致片重增加,表面有湿润感,因此确定选用0.20%的柠檬酸作为pH调节剂。光照对自微乳缓释片中的药物有不利影响,采用铝塑包装(内含暗黑色避光层),可使SRL含量由94.06%提高至99.37%。综合应用0.20%柠檬酸和铝塑包装所得的SRL自微乳缓释片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10 d时的含量均在99%以上。结论:经铝塑包装的含0.20%柠檬酸的SRL自微乳缓释片,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自微乳给药系统 缓释片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海藻铁钉菜抗氧化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景明 黄晓冬 +1 位作者 蔡建秀 顾雅青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3-79,共7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TEAC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从福建省围头海域的10种海藻中筛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海藻及其抗氧化活性部位.进一步对该海藻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的...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TEAC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从福建省围头海域的10种海藻中筛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海藻及其抗氧化活性部位.进一步对该海藻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初步分析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海藻中,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多酚、TEAC值与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乙酸乙酯部位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效应浓度EC_(50)为0.17 mg/m L,小于BHT EC_(50)0.23 mg/m L;还原力的EC_(50)为0.30 mg/m L,远远小于维生素C EC_(50)0.91mg/m L;总抗氧化能力约为13.16 U/mg.金属离子对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的影响表现为K^+、Cu^(2+)、Zn^(2+)、Ca^(2+)、Fe^(3+)等的增效作用与Na^+、Mn^(2+)、Mg^(2+)等的降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铁钉菜 乙酸乙酯部位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HPLC测定(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中有关物质
7
作者 梅妙 陈明煌 《浙江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45-51,共7页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将样品及其没有紫外吸收的有关物质进行柱前衍生,再使用HPLC测定。检测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 KH_2PO_4(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4 nm,柱...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将样品及其没有紫外吸收的有关物质进行柱前衍生,再使用HPLC测定。检测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 KH_2PO_4(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25℃,样品池温度为5℃,进样量10μL。结果:(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与有关物质(包含已知和未知杂质)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杂质A,杂质B,杂质C与(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分别在0.04538~1.3614μg/mL (r^2=0.9999),0.1532~2.7039μg/mL (r^2=0.9993),0.1814~2.7210μg/mL (r^2=0.9997)和0.05161~0.9108μg/mL (r^2=0.9998)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杂质A、杂质B和杂质C准确度的回收率均在50%~150%范围内,且在精密度实验中,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0.74%,5.75%,3.26%(n=6)。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1S,4R)-(4-氨基环戊-2-烯基)甲醇盐酸盐中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卡韦中间体 有关物质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在妊娠35~37周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及妊娠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明发 黄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运用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B族链球菌(GBS)感染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1235例妊娠晚期孕妇阴道拭子,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感染GBS,并比较GBS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荧光定量PCR... 目的运用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B族链球菌(GBS)感染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1235例妊娠晚期孕妇阴道拭子,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感染GBS,并比较GBS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法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法(19.51%vs.9.7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如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可早期预防治疗,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对孕晚期孕妇进行GBS感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荧光定量PCR 孕妇 母儿结局
下载PDF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郑伟 肖国滨 +7 位作者 肖小军 李亚贞 陈明 刘小三 黄天宝 吴艳 叶川 朱昌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8-656,共9页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茬高度 谷林套播油菜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三个石骨症致病基因内的新突变及其基因型-表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好 蒋丹华 +5 位作者 陈明晖 黄轩 刘瑞虹 郭鹏 王一鸣 方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665,共9页
【目的】对2例恶性石骨症以及1例ADOⅡ型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TCIRG1及CLCN7进行致病性突变的研究,以扩展突变谱,为开发针对突变类型的产前诊断性芯片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3名石骨症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TC... 【目的】对2例恶性石骨症以及1例ADOⅡ型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TCIRG1及CLCN7进行致病性突变的研究,以扩展突变谱,为开发针对突变类型的产前诊断性芯片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3名石骨症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TCIRG1及CLCN7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新发现的突变在5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测序,以排除良性多态性。【结果】在患者1的TCIRG1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缺失突变c.242del C(p.Pro81Argfs X85),在第9外显子检测到缺失突变c.965del C(p.Arg323Glyfs X23);在患者2的TCIRG1基因第11外显子发现错义突变c.1213G>A(p.Gly405Arg),第18外显子检测到无义突变c.2181C>A(p.Cys727X);在家系3先证者的CLCN7基因发现无义突变c.1641C>A(p.Trp547X)。其中,TCIRG1基因中的c.965del C(p.Arg323Glyfs X23)和c.2181C>A(p.Cys727X),CLCN7基因中的c.1641C>A(p.Trp547X)均为新突变。【结论】发现TCIRG1基因中2个新突变c.965del C(p.Arg323Glyfs X23)和c.2181C>A(p.Cys727X),2个已报道的突变c.242del C(p.Pro81Argfs X85)及c.1213G>A(p.Gly405Arg),发现CLCN7基因的1个新突变c.1641C>A(p.Trp547X),丰富了TCIRG1及CLCN7基因突变谱,为阐明石骨症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对本病的诊断性芯片的设计提供了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TCIRG1基因 CLCN7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上海市某污水处理试验系统淡色库蚊幼虫孳生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奇 马明海 +1 位作者 黄民生 冷培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对某室外污水处理试验系统各单元中淡色库蚊幼虫孳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究气象因素和水质对其孳生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5月10日至11月27日和2016年4月4日至8月31日,利用勺捕法采集某污水处理试验系统的蚊幼虫,并记录采样当天的气象因... 目的对某室外污水处理试验系统各单元中淡色库蚊幼虫孳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究气象因素和水质对其孳生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5月10日至11月27日和2016年4月4日至8月31日,利用勺捕法采集某污水处理试验系统的蚊幼虫,并记录采样当天的气象因素;对系统中浮床水质的总氮、总磷、总有机碳、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淡色库蚊幼虫密度在最低气温>13.0℃开始增加,春末夏初气温19.0~28.0℃为淡色库蚊幼虫最适宜生存温度,蚊幼虫的孳生达到最高水平,在最高温度>31.0℃后锐减。蚊幼虫密度的快速增长期伴有较多的阴雨天气,衰减期伴有长时间无降雨天气或连续强降雨。蚊幼虫密度与总氮、总磷、总有机碳、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水质、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降雨等对淡色库蚊幼虫的孳生均有影响,以最高气温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污水处理系统 水质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0.5 Gy X线照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折愈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明 董启榕 +2 位作者 黄群 徐炜 佘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03-2603,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X射线辐照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及骨折愈合的机制.
关键词 成骨细胞分化 骨折愈合 成骨细胞增殖 X线照射 X射线辐照 低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