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人工圈养虎肠道微生物组结构的研究
1
作者 王娅妮 李娜 +5 位作者 任照文 孙通宝 张翩 陈晶 陈谭子芃 王晓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为了探究广东省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本研究利用16S rDNA V1-V9区三代测序对广东省人工圈养的不同虎进行肠道菌群测序比较分析和物种注释,探究其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结果显示:圈养健康虎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 为了探究广东省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本研究利用16S rDNA V1-V9区三代测序对广东省人工圈养的不同虎进行肠道菌群测序比较分析和物种注释,探究其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结果显示:圈养健康虎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东省人工圈养华南虎肠道微生物菌群较为健康,不同虎种间的肠道菌群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基于饮食、环境、状态等条件导致菌群结构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肠道菌群具有部分较高丰度的潜在致病菌属,表明本次研究调查的孟加拉虎和东北虎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广东省不同虎种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结构,对于这一濒危物种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圈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孟加拉虎 东北虎 16S rDNA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四爪陆龟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报告
2
作者 陈谭子芃 植广林 +1 位作者 单芬 黄润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5-1170,共6页
在被圈养的4只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i)中,发现了全身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症状表现为厌食、虚弱和嗜睡,后肢和尾巴发炎和水肿。对患病个体,通过穿刺获得血样和关节抽吸物用于评估。对死亡个体... 在被圈养的4只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i)中,发现了全身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症状表现为厌食、虚弱和嗜睡,后肢和尾巴发炎和水肿。对患病个体,通过穿刺获得血样和关节抽吸物用于评估。对死亡个体,通过尸检、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分枝杆菌检测。结果表明: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分析结果不一致。在关节抽吸物中,观察到具有吞噬细菌结构的单核细胞,抗酸染色表明存在耐酸细菌。在肝、肺、脾、心脏、肌肉、肾脏和卵巢中观察到肉芽肿性病变。培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均呈阳性。研究发现,尽管爬行动物(Reptilia)很少出现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病,但是对于具有高生态价值的物种,必须采取严格的卫生和预防措施,尤其是将这些动物用于再引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四爪陆龟 爬行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