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telman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37
1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 中国罕见病联盟 +13 位作者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Gitelman综合征中国专家组 陈丽萌 张抒扬 张磊 简珊 牟利军 袁涛 彭晓艳 蒋兰萍 赵冰彬 马亦昕 施潇潇 纪培丽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902-912,共11页
近年来,国内对Gitelman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群Gitelman综合征新的临床表型、疾病分型、改良功能试验、生物标志物和特殊人群管理经验相继在国内外期刊报道。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领域专家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 近年来,国内对Gitelman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群Gitelman综合征新的临床表型、疾病分型、改良功能试验、生物标志物和特殊人群管理经验相继在国内外期刊报道。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领域专家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型、诊断、治疗、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管理方面达成一致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国罕见病领域新进展(2020—2021)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山 高仕奇 +7 位作者 何欣悦 刘鹏 金晔 李相言 朱以诚 陈丽萌 朱卫国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39-45,共7页
2020—2021年,我国罕见病领域取得突出进展。罕见病相关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已建立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筹建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对罕见病药物实行零关税;地方层面不断扩大纳入医保的罕见病范围。罕见病用药方面,共14种罕见病药物被纳... 2020—2021年,我国罕见病领域取得突出进展。罕见病相关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已建立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筹建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对罕见病药物实行零关税;地方层面不断扩大纳入医保的罕见病范围。罕见病用药方面,共14种罕见病药物被纳入医保,13种罕见病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并有多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优先审评或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罕见病患者登记与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我国已启用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并建立罕见病患者登记制度;首个重症肌无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溶酶体贮积症筛查项目启动,首个软骨发育不全队列研究正式启动。在官方政策和渠道之外,罕见病患者组织和信息平台均发挥重要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中国 政策 罕见病用药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钱玉珺 杨建萍 +8 位作者 侯波 有慧 韩菲 袁晶 朱以诚 冯逢 郑可 陈丽萌 李雪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7-665,共9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与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评价透析模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规律透析患者,采用多种认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及核磁共振检查评价脑小血管病变...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与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评价透析模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规律透析患者,采用多种认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及核磁共振检查评价脑小血管病变。结果共入选189例患者,包括血透122例及腹透67例。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4±13.2)岁比(56.4±16.1)岁,t=0.004,P=0.997],血透患者的透析龄、血白蛋白水平高于腹透患者[58.0(16.8,107.5)个月比31.0(7.0,67.0)个月,Z=-3.490,P<0.001;(39.6±3.9)g/L比(35.3±3.8)g/L,t=7.328,P<0.001]。两组患者的脑小血管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透患者的即时记忆损害、长期延迟记忆障碍风险分别是血透患者的11.90倍及6.18倍(95%CI 1.40~101.08,P=0.023;95%CI 2.12~18.05,P=0.001),校正年龄、教育水平、透析龄、血肌酐及脑小血管病后上述趋势仍然存在。腹透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风险是血透患者的43%(OR=0.43,95%CI 0.17~1.04,P=0.061)。结论本研究中腹透患者的记忆功能差于血透患者,而腹透患者执行功能可能优于血透患者,两组的语言功能没有显著差异,认知功能间的差别尚未发现受脑小血管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
原文传递
Gitelman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14
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 中国罕见病联盟 +3 位作者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Gitelman综合征中国专家组 陈丽萌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1期56-67,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对Gitelman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群Gitelman综合征新的临床表型、疾病分型、改良功能试验、生物标志物和特殊人群管理经验相继在国内外期刊报道。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领域专家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 近年来,国内对Gitelman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人群Gitelman综合征新的临床表型、疾病分型、改良功能试验、生物标志物和特殊人群管理经验相继在国内外期刊报道。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领域专家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型、诊断、治疗、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管理方面达成一致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国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健 刘鹏 +7 位作者 荆志成 刘建民 程惊秋 丁洁 顾卫红 陈丽萌 朱以诚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罕见病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挑战,积极开展罕见病研究是应对罕见病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罕见病病种繁多、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单病种患者数较少且居住分散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罕见病研究的发展... 罕见病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挑战,积极开展罕见病研究是应对罕见病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罕见病病种繁多、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单病种患者数较少且居住分散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罕见病研究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患者注册登记是了解罕见病自然史、积累罕见病病例、采集疾病信息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通过开展罕见病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来支持罕见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National Rare Diseases Registry System of China,NRDRS),经过五年多的建设与发展,NRDRS已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纳入101家协作单位,涉及171种/类罕见病,建立188个队列,注册罕见病患者68137例。目前,NRDRS已初步完成资源的积累,如何基于NRDRS开展罕见病相关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是平台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文将介绍NRDRS的建设过程,对开展罕见病相关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潜在支持,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注册登记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组织病理图像的癌症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颜锐 陈丽萌 +1 位作者 李锦涛 任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742-748,共7页
癌症的精确分类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病理诊断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图像的数字化和深度学习的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辅助癌症诊断和预后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简述病理图像分类常用的4种深度学习方法,总结基于深度... 癌症的精确分类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病理诊断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图像的数字化和深度学习的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辅助癌症诊断和预后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简述病理图像分类常用的4种深度学习方法,总结基于深度学习和组织病理图像的癌症分类最新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图像 深度学习 癌症分类 癌症分级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POE-g-MAH低温增韧聚酰胺6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红 王秀秀 +4 位作者 关宏宇 李亚林 陆星宇 陈利猛 吕通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树脂,采用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技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PA6进行增韧改性研究。制备了不同增韧剂含量的改性PA6,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在常温、低温及高寒条件下... 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树脂,采用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技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PA6进行增韧改性研究。制备了不同增韧剂含量的改性PA6,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在常温、低温及高寒条件下的韧性及拉伸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增韧剂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复合材料在低温下韧性良好,在-50℃高寒条件下,当增韧剂含量为20%、30%时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冲击强度较纯PA6提高了130%、350%,断裂伸长率较纯PA6提高了195%、230%;低温拉伸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增韧剂 低温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海婷 李航 +5 位作者 叶葳 蔡建芳 文煜冰 陈丽萌 李明喜 李雪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81例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81例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进行病理分型,对诱导治疗阶段接受GC冲击和未冲击治疗患者的肾脏总体缓解率、感染及死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81例患者中,49例(60. 5%)在诱导缓解期同时联合GC冲击治疗,32例(39. 5%)未联合GC冲击治疗。冲击组患者基线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0)明显低于未冲击组患者(t=3. 003,P=0. 015),24 h尿蛋白(24 h UP)(t=-2. 394,P=0. 002)、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t=0. 049,P=0. 013)明显高于未冲击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环磷酰胺(CTX)累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36,P=0. 245)。冲击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肾总体缓解率明显低于未冲击组(48. 7%比79. 3%;X^2=6. 591,P=0. 0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24 h UP (t=6. 222,P=0. 017)、eGFR0 (t=3. 727,P=0. 046)及病理分型(X^2=7. 654,P=0. 045)与6个月时肾总体缓解率显著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月体型是6个月时肾总体缓解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新月体型相较硬化型OR=20. 63,95%CI:2. 217~191. 973,P=0. 008),GC冲击治疗与肾总体缓解率无关(OR=0. 271,95%CI:0. 062~1. 179,P=0. 082)。6个月内共有37位患者新发感染,冲击组的感染率(55. 1%,27/49)明显高于未冲击组(31. 3%,10/32)(P=0. 042)。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0 (t=1. 912,P=0. 049)、基线BVAS (t=-3. 360,P=0. 001)、是否GC冲击治疗(X^2=6. 249,P=0. 014)与6个月内新发感染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基线BVAS是6个月内感染事件的唯一影响因素,BVAS每增加1分,感染风险为1. 089倍(OR=1. 089,95%CI:1. 006~1. 179,P=0. 034)。结论新月体较硬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50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喆 唐彦 +4 位作者 周婧雅 陈晓光 张磊 陈丽萌 袁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理特征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并根据是否使用螺内酯,分为单纯补钾组和联合螺内酯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50例GS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0.78±13.99)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54.0%,27/50),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四肢无力(40.0%,20/50)、肢体麻木(26.0%,13/50)、软瘫(26.0%,13/50)、心悸(16.0%,8/50)、夜尿增多(14.0%,7/50)。入院时血钾(2.55±0.45)mmol/L,血镁(0.64±0.20)mmol/L,24 h尿钾(92.25±41.33)mmol,24 h尿镁(3.75±2.14)mmol,24 h尿钙0.68(0.38,1.32)mmol;血气分析结果显示,29例(58.0%)发生代谢性碱中毒;31例接受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的患者中,21例(67.7%)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7例(14.0%,7/50)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其中1例肾小球系膜增生,5例肾小球旁器明显增生,另1例未见明显肾小球旁器增生。50例患者均接受口服补钾治疗,平均补钾量为(1.62±1.25)mmol/(kg·d)。其中,46例(92.0%,46/50)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5~12 g/d);19例(38.0%,19/50)口服20%枸橼酸钾口服溶液(40~200 mL/d,分2~4次服用);37例(74.0%,37/50)接受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2~15片/d);32例(64.0%,32/50)使用螺内酯片(20~240 mg/d);2例(4.0%,2/50)使用钙镁片(3片/d)。联合螺内酯组治疗后血钾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补钾组[(1.07±0.61)mmol/L比(0.73±0.59)mmol/L,P<0.05]。50例患者出院时平均血钾为(3.49±0.44)mmol/L,血镁为(0.67±0.16)mmol/L。结论GS多见于青少年或成年人,但儿童亦可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表现。该病治疗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血钾
下载PDF
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雪晗 陈丽萌 +1 位作者 姜鸿 李冬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肾功能下降速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社区老年人(≥65岁)健康查体资料,随访3年,观察其肾功能变化,评价其肾功能下降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肾功能评估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估算肾...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肾功能下降速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社区老年人(≥65岁)健康查体资料,随访3年,观察其肾功能变化,评价其肾功能下降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肾功能评估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其中肾功能快速下降定义为eGFR下降≥3 ml·min-1·1.73 m^-2/年。 结果共468例入选,入选者平均年龄(78.4±8.7)岁,基线时平均eGFR(74.8±14.5)ml·min-1·1.73 m^-2,eGFR下降平均为1.5 ml·min-1·1.73 m^-2/年,149例(32%)研究对象出现肾功能快速下降,319例(68%)老年人肾功能相对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下降速度呈减速趋势,基线eGFR水平是肾功能快速下降的独立相关因素,基线eGFR相对好(≥ 60 ml·min-1·1.73 m^-2)的人群肾功能快速下降的比例更高,是eGFR〈60 ml·min-1·1.73 m^-2人群的2.40 (95%CI:1.16~4.98)倍。结论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肾功能变化具有异质性,大部分社区老年人随访3年肾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下降
原文传递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
11
作者 陈苗 杨辰 +24 位作者 刘紫薇 曹玮 张波 刘鑫 李景南 刘炜 潘杰 王健 郑月宏 陈跃鑫 李方达 杜顺达 宁聪 陈丽萌 乐偲 倪俊 彭敏 郭潇潇 王涛 李宏军 李融融 吴彤 韩冰 张抒扬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多学科协作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28,共18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血管内溶血、反复血栓形成及骨髓衰竭,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吞咽困难、胸痛、腹痛、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受累的症状。由于PNH为罕见病,且临床表现异质性强,常需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北京协和医院依托罕见病诊疗平台,邀请多学科临床专家,在PNH诊疗方面达成了统一意见,并形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以期促进PNH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多学科诊疗 多系统受累 共识
下载PDF
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的纤维性肾小球肾炎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秋郁 文煜冰 +8 位作者 崔皓园 叶葳 叶文玲 闫喜薇 胡雨婷 陈罡 秦岩 陈丽萌 李雪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415,共4页
患者女性, 3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水肿、大量蛋白尿, 既往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予足量泼尼松(50 mg/d)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累积剂量8.2 g)治疗, 未达完全缓解。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1.36 g, 血白蛋白32 g/... 患者女性, 3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水肿、大量蛋白尿, 既往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予足量泼尼松(50 mg/d)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累积剂量8.2 g)治疗, 未达完全缓解。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1.36 g, 血白蛋白32 g/L, 血肌酐75 μmol/L, 总胆固醇6.55 mmol/L, IgG 3.56 g/L, 抗核抗体H 1∶80。再次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示,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节段硬化, 电镜示纤维样肾小球病, 免疫组化示DNA-J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B9(DNAJB9)染色阳性, 但蛋白质谱示DNAJB9阴性。诊断纤维性肾小球肾炎, 继续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25 mg, 每日2次), 此后患者门诊规律随诊, 尿蛋白逐渐减低, 尿总蛋白肌酐比2 001 mg/g Cr, 血肌酐86 μmol/L。纤维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疾病, 对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病例, 应及时思考诊断与治疗的合理性, 适当重复肾脏病理检查, 为患者争取正确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样肾小球病 有形结构沉积性肾小球病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原文传递
Bartter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 +16 位作者 中国罕见病联盟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Bartter综合征中国专家组 陈丽萌 陈朝英 张抒扬 张磊 彭晓艳 杨宏仙 简珊 樊晓红 蒋兰萍 董源 赵若环 吕宁 乐偲 涂娟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1期87-101,共15页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以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为主要临床特点。可出现早产、低血容量、室性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生长发育迟缓、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临床...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以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为主要临床特点。可出现早产、低血容量、室性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生长发育迟缓、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临床情况,疾病危害大。近年来,Bartter综合征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全面复习了Bartter综合征相关文献,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分型、诊断、治疗、并发症管理方面达成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共识 中国
下载PDF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管理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6 位作者 王鸥 陈曦 孙立昊 陈德才 陈丽萌 廖泉 刘建民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7-825,共9页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急重者危及生命,慢性者影响生活质量,需不断提高对此类情况的识别和处置水平。来自国内外科、内分泌科和肾脏科的专家,围绕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理...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急重者危及生命,慢性者影响生活质量,需不断提高对此类情况的识别和处置水平。来自国内外科、内分泌科和肾脏科的专家,围绕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和生化表现、紧急救治和长期治疗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低钙血症 术后 管理 共识
原文传递
补体抑制剂在罕见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乐偲 杜亚丽 +3 位作者 黄杨钰 陈丽萌 管宇宙 韩冰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4期391-399,共9页
补体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补体抑制剂的使用为很多罕见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等,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近年来,补体抑制剂的应用... 补体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补体抑制剂的使用为很多罕见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等,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近年来,补体抑制剂的应用也逐渐向其他补体相关疾病领域拓展。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就补体抑制剂在较为成熟的罕见病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也对其今后在相关罕见病领域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抑制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H形梁-柱弱轴角钢折形腹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林枫 陈李锰 郝振奋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为了研究箱形节点域的H形柱钢框架梁柱弱轴角钢折形腹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参考梁柱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共设计了9个等肢角钢折形腹板弱轴连接系列试件和1个传统平腹板弱轴连接试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折形腹板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 为了研究箱形节点域的H形柱钢框架梁柱弱轴角钢折形腹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参考梁柱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共设计了9个等肢角钢折形腹板弱轴连接系列试件和1个传统平腹板弱轴连接试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折形腹板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角钢折形腹板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塑性转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点屈服以前,削弱参数对节点的滞回曲线影响不大;节点屈服之后,削弱参数对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角钢折形腹板弱轴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均优于传统平腹板弱轴连接节点,滞回环更加稳定饱满,塑性转动能力提高了18.3%,延性系数均大于4.0。满足抗震规范要求,能够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形腹板连接 弱轴连接 有限元分析 H形柱 抗震性能
下载PDF
Bartter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丽萌 +1 位作者 陈朝英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744-757,共14页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以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为主要临床特点。可出现早产、低血容量、室性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生长发育迟缓、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临床...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盐性肾病,以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为主要临床特点。可出现早产、低血容量、室性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生长发育迟缓、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临床情况,疾病危害大。近年来,Bartter综合征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全面复习了Bartter综合征相关文献,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分型、诊断、治疗、并发症管理方面达成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TER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共识 中国
下载PDF
药物相关Fanconi综合征
18
作者 陈欣 徐鲁斌 +4 位作者 叶葳 秦岩 施潇潇 陈丽萌 刘岩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25岁男性患者,因“服用中成药近1年,乏力3月,发现尿蛋白、尿糖阳性2月”入院,低钾血症,低尿酸血症,提示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血清肌酐临界值104μmol/L,诊断Fanconi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提示,可见灶性小管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排除过敏、中... 25岁男性患者,因“服用中成药近1年,乏力3月,发现尿蛋白、尿糖阳性2月”入院,低钾血症,低尿酸血症,提示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血清肌酐临界值104μmol/L,诊断Fanconi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提示,可见灶性小管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排除过敏、中毒、免疫、肿瘤、遗传等其他因素后,考虑药物相关可能性大,予激素、补钾等治疗后,乏力明显改善,1年后停用激素、补钾药物,肾功能、血钾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CONI综合征 低钾血症 药物相关
下载PDF
第508例——反复双下肢水肿伴蛋白尿
19
作者 徐秋郁 陈罡 +8 位作者 杨晨皓 郑可 马杰 李超 樊晓红 叶葳 文煜冰 陈丽萌 李雪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患者男性,31岁。因水肿、蛋白尿2年余就诊,外院肾脏病理提示不典型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4程利妥昔单抗(1 g,静脉输注)治疗后肾病综合征无缓解,24 h尿蛋白仍高达31.18 g,考虑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后期病程中短期... 患者男性,31岁。因水肿、蛋白尿2年余就诊,外院肾脏病理提示不典型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4程利妥昔单抗(1 g,静脉输注)治疗后肾病综合征无缓解,24 h尿蛋白仍高达31.18 g,考虑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后期病程中短期内出现肌酐升高(322.5μmol/L),重复肾组织活检病理示膜性肾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予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加第5程利妥昔单抗1 g静脉输注,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呈现缓解趋势(血肌酐322.5μmol/L➝147μmol/L),但膜性肾病仍未能部分缓解,随后尝试使用奥妥珠单抗(1 g,静脉输注)。患者门诊规律随诊,末次随访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阴性,B细胞清零,血白蛋白36 g/L,尿总蛋白肌酐比4810 mg/g,血肌酐162μmol/L。提示奥妥珠单抗在难治性膜性肾病中的疗效。此外,在肾病综合征的任何时期,合并急性肾损伤时均需要鉴别原因,寻找可逆因素并行针对性治疗,尽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利妥昔单抗难治性膜性肾病 肾炎 间质性 抗CD20单抗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紫娟 郑华 +6 位作者 李伟 马莹 王海云 平凡 李雪梅 李玉秀 陈丽萌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61-266,共6页
目的利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血糖谱,探讨腹膜透析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规律腹膜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MPD组,n=19)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PD组,n=8),并根据年龄... 目的利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血糖谱,探讨腹膜透析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规律腹膜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MPD组,n=19)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PD组,n=8),并根据年龄、性别和72h平均血糖匹配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DM组,n=20),应用CGMS进行连续72h动态血糖监测,比较腹透糖尿病和肾功能正常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腹透患者血糖波动的特点。结果腹膜转运功能和平均血糖、标准差和平均有效血糖波动幅度显著正相关。和PD组相比,DMPD组多项血糖波动指标如日内血糖波动标准差(P<0.001)、变异系数(P=0.009)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P=0.043)均显著低于DM组。DMPD和DM组均表现为凌晨血糖低,餐后高血糖特点,但DMPD组凌晨血糖低谷明显高于DM组(P<0.001)。结论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显著小于平均血糖水平匹配的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糖波动 腹膜转运状态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 腹膜糖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