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流行期针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建议 被引量:49
1
作者 常蕾 黄薛冰 +4 位作者 赵梦婕 马宁 孙伟 师乐 范滕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2-283,共2页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大众的生活和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在生活中,需要作适应性改变的任何环境变故,如改变居住地点,入学或毕业,改换工作或失业,及家庭重要成员的离别、出生和亡故。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大众的生活和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在生活中,需要作适应性改变的任何环境变故,如改变居住地点,入学或毕业,改换工作或失业,及家庭重要成员的离别、出生和亡故。社会公众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抑郁、自责、愤怒,也可能产生疑病、强迫、甚至压力相关的躯体症状,同时会影响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爆发 心理反应 应对方式
下载PDF
秸秆带状覆盖对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常磊 韩凡香 +5 位作者 柴雨葳 包正育 程宏波 黄彩霞 杨德龙 柴守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50-4158,共9页
为探索半干旱雨养区小麦高产高效的覆盖种植技术新途径,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定位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3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秸秆带状覆盖4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SM2)、秸秆带状覆盖5行(覆盖带和种植带... 为探索半干旱雨养区小麦高产高效的覆盖种植技术新途径,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定位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3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秸秆带状覆盖4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SM2)、秸秆带状覆盖5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50 cm,播种5行,SM3)、全膜覆土穴播(PMF)、不覆盖露地(CK)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雨养区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显著改善作物土壤墒情,秸秆带状覆盖处理的土壤墒情好于地膜覆盖处理,且SM1>SM2>SM3,0~2 m土壤贮水量在小麦开花期分别平均比CK高15.4%~20.8%、11.2%~14.7%和10.1%~14.5%;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了生育期耗水量,降低了播种至开花阶段耗水量,增加了开花至成熟阶段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覆盖会提高小麦对120 cm以下深层贮水的调用比例.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1.9%~19.5%和26.9%~27.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9.8%~13.9%和18.4%~22.0%.因此,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有利于降低冬小麦前期耗水比例,改善土壤墒情,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于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的绿色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蓄水量 冬小麦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中林 李晓勉 +5 位作者 李锟 唐胜利 杨智勇 常磊 刘志苏 袁玉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箐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利用ICG荧光成像技术完成的68例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方法、荧光导航方式、ICG注射... 目的探讨吲哚箐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利用ICG荧光成像技术完成的68例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方法、荧光导航方式、ICG注射时间及剂量、肿瘤显影特点、术后肿瘤病理结果等。结果68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65例按预先计划实施ICG荧光腹腔镜肝脏手术。其中32例实施ICG荧光成像引导下腹腔镜肝段/肝叶解剖性切除(正显影17例,负显影15例),19例ICG成功显影(19/32,59.4%)。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肝实体瘤(31例)、继发性肝肿瘤(12例)、肝囊肿(4例)、肝血管瘤(5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合并乙肝肝硬化背景29例。结论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有积极意义。合理的术前ICG注射有助于术中肿瘤的识别、定位和手术引导,特别是对于位置深在的中央区肿瘤;有助于提高腹腔镜肝脏手术的肿瘤根治性和手术安全性。术中ICG注射的目标肝段显影和手术导航,有助于实施更加精准的解剖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中ICG荧光技术对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良性病变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腔镜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西北半干旱区秸秆带状覆盖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辉 柴守玺 +7 位作者 常磊 吴建民 程宏波 韩凡香 李博文 兰雪梅 王芳 李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156,256,共10页
为了探明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设置地膜覆盖(M1)、秸秆带状平覆(M2)、垄沟覆杆(M3)和传统不覆盖(CK)4个处理,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生长指标、土层含水率、产量及水分利用... 为了探明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设置地膜覆盖(M1)、秸秆带状平覆(M2)、垄沟覆杆(M3)和传统不覆盖(CK)4个处理,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生长指标、土层含水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较CK显著增产11.68%~21.74%,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2.82%~48.63%。覆盖种植较CK单株产量提高26.02%~48.37%,株高增加3.18%~12.82%,单株生物量增加0.59%~26.49%,全生育期作物耗水量降低55.29~66.21mm,以秸秆带状平覆(M2)最好或较好。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平水年黑膜大垄(M1)较CK低0.89个百分点,偏旱年较CK高1.30个百分点;秸秆带状平覆(M2)无论平水年还是偏旱年分别较M1及CK高0.20~0.89及0~1.50个百分点。其中以秸秆带状平覆(M2)在作物生长、增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效果较好,适宜西北半干旱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半干旱区 玉米秸秆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马铃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斌 刘向阳 +4 位作者 王国平 沈雄杰 常磊 彭帅 张明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3,共6页
背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是是多因素的综合,目前认为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测量分析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的MRI影像学指标,探讨其与椎体骨折发生... 背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是是多因素的综合,目前认为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测量分析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的MRI影像学指标,探讨其与椎体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95例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腰椎MRI平扫检查评估患者腰椎椎旁肌肉面积及脂肪变性程度,测量指标包括双侧椎旁肌(多裂肌和竖脊肌)的横截面积、椎体横截面积、腰椎肌肉程度及脂肪变性比例。根据骨折椎体数量,将骨折组分为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并选取同时期32例无椎体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组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多裂肌和竖脊肌的横截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而2个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对照组、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的椎体横截面积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与无骨折的对照组相比,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的腰椎肌肉程度均明显减少(P <0.05),但2个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多发骨折组的脂肪变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椎旁肌肉数量及质量均较无椎体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下降,提示腰椎椎旁肌肉退变可能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潜在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组织工程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旁肌肉面积 腰椎骨折 椎旁肌肉磁共振测量 腰椎椎旁肌肉退变
下载PDF
秸秆带状沟覆垄播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玉章 田慧慧 +5 位作者 李亚伟 柴雨葳 李瑞 程宏波 常磊 柴守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4-727,共14页
为探明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生产中沟垄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特点,在2016年和2017年设置了大田试验,包括秸秆带状沟覆宽垄种植、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全覆膜沟垄种植和露地平作4个处理。... 为探明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生产中沟垄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特点,在2016年和2017年设置了大田试验,包括秸秆带状沟覆宽垄种植、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全覆膜沟垄种植和露地平作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干旱年份(2016年),沟垄覆盖种植可显著降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6.1%~13.2%,平均提高块茎形成期1.2~1.8 m土层含水量7.6%,全覆膜沟垄作可显著提高淀粉积累期0~0.2 m土壤含水量30.3%。在平水年份(2017年),除全覆膜沟垄种植显著降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22.2%外,其余处理与露地平作无显著差异;沟垄覆盖种植0~2m土壤含水量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分别平均比露地平作高8.7%、13.0%和13.1%。与露地平作相比, 2个生长季沟垄覆盖种植可使马铃薯全生育期0~2 m土壤平均贮水量提高5.4%~15.5%,单株生物量增加12.8%~147.4%,成熟期株高增加21.1~39.7cm,进而马铃薯增产51.6%~88.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8.2%~111.7%。以玉米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增产增效最显著,2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经济收益分别较露地平作提高87.8%、97.5%和254.2%。因此,玉米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此外,与全覆膜沟垄种植相比,秸秆带状沟覆微垄种植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适宜在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垄作 覆膜 秸秆带状沟覆 旱作马铃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带状覆盖对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田地温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常磊 韩凡香 +5 位作者 柴雨葳 杨德龙 杨长刚 程宏波 黄彩霞 柴守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49-2958,共10页
为了明确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田地温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2年定位试验,设不覆盖露地(CK)、全膜覆土穴播(PM)、秸秆带状覆盖(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 为了明确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田地温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2年定位试验,设不覆盖露地(CK)、全膜覆土穴播(PM)、秸秆带状覆盖(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SM2)、(覆盖带和种植带各50 cm,播种5行,SM3)5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SM1、SM2和SM3处理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分别比CK显著降低1.0~1.3℃、0.7~0.9℃和0.7~1.1℃.不同时期比较,覆盖处理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秸秆覆盖在苗期-越冬期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返青期-成熟期具有降温效应,增温效应覆膜>秸秆覆盖,而降温效应秸秆覆盖>覆膜.同时,秸秆覆盖降低了全生育期土壤有效积温和日变化幅度,全生育期有效积温较CK降低3.4~33.5℃·d,土壤温差较CK降低0.6~2.0℃;秸秆覆盖在越冬期平均温度比CK高0.2~0.3℃、负积温比CK高0.4~17.0℃·d.秸秆覆盖较CK增产11.9%~19.5%,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的差异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因此,秸秆带状覆盖适宜在西北雨养区旱地冬小麦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半干旱雨养区 冬小麦
原文传递
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董莎 姜会梨 +5 位作者 王瑜 卢峻 常磊 张鹏 辛随成 图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CR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血清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效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28...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CR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血清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效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28dCRS结合孤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印堂"和双侧"三阴交"穴20min,氟西汀组予以氟西汀灌胃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8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海马、前额叶皮层GFAP及血清IL-10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水平穿越格数和垂直竖立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水平穿越格数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海马中GFAP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层GFAP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前额叶皮层GFAP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氟西汀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调节CRS抑郁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AST中GFAP的表达,改善海马、前额叶皮层AST的功能,并增加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束缚应激 抑郁症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白介素-10
原文传递
秸秆带状覆盖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常磊 韩凡香 +5 位作者 柴雨葳 王仕娥 杨德龙 程宏波 黄彩霞 柴守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7-494,共8页
为了解秸秆带状覆盖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甘肃省旱作区设置定位试验,研究秸秆带状覆盖(SM)、全膜覆土穴播(PMF)和露地种植(CK)3种方式下冬小麦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及转运与分配的差异。... 为了解秸秆带状覆盖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甘肃省旱作区设置定位试验,研究秸秆带状覆盖(SM)、全膜覆土穴播(PMF)和露地种植(CK)3种方式下冬小麦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及转运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SM处理能增加冬小麦成熟期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但与PM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M处理会降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但能显著提高小麦开花后籽粒氮和磷的积累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69.3%和70.3%,其所积累的氮素和磷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1%和53.0%,并有效减少了开花前茎叶积累的钾素在开花后的流失。说明秸秆带状覆盖有利用促进小麦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养分转移 旱地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建涛 程宏波 +6 位作者 陈玉章 李亚伟 兰雪梅 李瑞 柴雨葳 常磊 柴守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42-2250,共9页
在陇中半干旱区设置玉米整秆带状覆盖(ST)、地膜覆盖(PT)2种覆盖方式,以露地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田土壤水分、耗水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马铃薯播种... 在陇中半干旱区设置玉米整秆带状覆盖(ST)、地膜覆盖(PT)2种覆盖方式,以露地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田土壤水分、耗水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马铃薯播种至收获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ST和PT处理土壤贮水量较CK的增幅分别以收获期(12.3%)和淀粉积累期(9.1%)最大;覆盖处理降低了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以ST处理的降幅最大(23.4%);与CK相比,ST处理显著降低了生育前期(播种-块茎形成期)和后期(淀粉积累期-收获期)的耗水量,显著增加了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并增加了深层土壤水分,而PT处理主要降低了生育前期和中期耗水,显著增加了生育后期耗水;ST和PT处理分别使马铃薯产量较CK显著增加32.4%和32.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8%和48.8%。综上可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能显著改善马铃薯生育中后期0~200 cm土壤水分状况,使马铃薯关键生长阶段耗水增多,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整秆带状覆盖 土壤水分 耗水特征 马铃薯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分区混合动态喷氨技术工程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罗志 牛国平 +4 位作者 王晓冰 常磊 潘栋 徐晓涛 董陈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硝系统难以长期保持氨逃逸量达标,这将对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低温省煤器等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分区混合的动态喷氨技术,具体方案为:在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加装大范围烟气混合器,降低NO_x分布不均匀度;然后将SCR脱硝系统后续入口烟道分成2~4个区,通过分区混合器将烟气成分基本混合均匀;每个分区设置1个自动调节阀调整分区喷氨量;每个分区出口设置在线NO_x测点,并以此对各分区喷氨量进行实时调整,最大程度降低氨逃逸水平。在某660 MW机组上进行该项技术改造,改造后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及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降低了氨耗量,有效保证了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SCR 分区 动态喷氨 氨氮摩尔比 氨逃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精准医学指导下乳腺癌分型论治的中医临床规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常磊 卢雯平 《中国医药》 202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归纳精准医学指导下乳腺癌分型论治的中医临床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中医药干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软件将文献涉及辨证按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汇总。使用SPSS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归纳精准医学指导下乳腺癌分型论治的中医临床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中医药干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软件将文献涉及辨证按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汇总。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中医处方数据挖掘。结果Luminal型、三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排名前4位的中医证型均含肝肾阴虚证、气滞证、血瘀证,归纳其病理因素为虚、滞、瘀。Luminal型乳腺癌中以肝肾阴虚证最多见;三阴性乳腺癌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以肾虚血瘀证最多见。在治疗上,Luminal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均以疏肝健脾、补益肾气为基本治则。Luminal型重视疏肝益肾;三阴性更重化痰活血、清热解毒散结;HER-2过表达型相关文献不足,无法进行聚类分析。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具有不同的证候特点和用药特点,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中医临床选方可丰富辨病论治的内涵,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型论治 中西医融合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额叶和海马谷氨酸受体2/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常磊 姜会梨 +5 位作者 王瑜 卢峻 董莎 张鹏 辛随成 图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7-233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额叶和海马中谷氨酸受体2/4(Glu R2/4)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束缚应...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额叶和海马中谷氨酸受体2/4(Glu R2/4)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印堂""三阴交",每天1次,每次20min,持续28d。氟西汀组于应激刺激前1h予氟西汀(1.8mg/kg)10m L·kg^(-1)·d^(-1)灌胃,持续28d。采用体质量、糖水实验对大鼠行为学变化进行评价,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中Glu R2/4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与糖水消耗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Glu R2/4在海马、额叶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和糖水消耗量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Glu R2/4在海马、额叶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氟西汀组Glu R2/4在海马的表达、Glu R2在额叶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和额叶Glu R2/4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抑郁症 海马 额叶 谷氨酸受体2/4
原文传递
覆盖方式对旱地不同熟性马铃薯土壤水热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建涛 陈玉章 +6 位作者 程宏波 兰雪梅 李亚伟 李瑞 柴雨葳 常磊 柴守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6,共10页
【目的】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覆盖方式(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平作(SM)、黑膜双垄沟覆盖(PM)、露地平作(CK))对当地典型早熟“LK99”、中熟“克新1号”和晚熟“青薯9号”马铃薯土壤水热状况、产量及水... 【目的】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覆盖方式(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平作(SM)、黑膜双垄沟覆盖(PM)、露地平作(CK))对当地典型早熟“LK99”、中熟“克新1号”和晚熟“青薯9号”马铃薯土壤水热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覆盖(SM、PM处理)可显著降低各品种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11.0%~19.0%),分别提高早、中、晚熟马铃薯出苗至成熟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24.6、29.5和48.9 mm,且SM和PM处理土壤贮水量在同一品种上无显著差异。PM处理早、中、晚熟马铃薯全生育期5~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CK分别提高1.6、1.6和1.4℃,而SM处理在各品种上均低于CK。与CK相比,覆盖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各品种单薯鲜质量和商品薯率;马铃薯干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提高21.6%~51.4%和44.2%~77.1%。SM处理在早、晚熟品种上取得与PM处理相近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在中熟品种上,SM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低于PM处理。【结论】综合马铃薯品种熟性、水热利用状况和产量等因素,SM处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在旱作区,若要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应注意马铃薯品种熟性与覆盖方式的科学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整秆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马铃薯 土壤水热 产量
下载PDF
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被引量:15
15
作者 常蕾 汪翔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文从世界芋头起源和品种、生产情况、主产国情况、消费和进出口情况及发展总体趋势5个方面概述了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探寻其变动对中国芋头产业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芋头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 本文从世界芋头起源和品种、生产情况、主产国情况、消费和进出口情况及发展总体趋势5个方面概述了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探寻其变动对中国芋头产业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芋头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我国芋头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产业 发展现状 世界
下载PDF
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旱地土壤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辉 吴建民 +3 位作者 柴守玺 常磊 韩凡香 程宏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2-599,共8页
设黑膜大垄(M1)、玉米秸秆带状平覆(M2)、玉米秸秆带状垄沟覆杆(M3)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地土壤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较CK提高全生育期土壤温度0.98℃,主要提高了... 设黑膜大垄(M1)、玉米秸秆带状平覆(M2)、玉米秸秆带状垄沟覆杆(M3)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地土壤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较CK提高全生育期土壤温度0.98℃,主要提高了块茎膨大期5cm土层(2015年)及淀粉积累期10cm土层(2016年)的土壤温度;M2、M3较CK降低全生育期土壤温度1.06℃、0.59℃,主要降低了块茎形成期10cm土层的土壤温度。两年M1、M2、M3分别平均较CK增产11.68%、21.74%、16.88%。产量与淀粉积累期至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正相关(r=0.064~0.766),覆盖处理显著较CK提高淀粉积累期单株结薯数及单株产量,平水年以M1最好,偏旱年以M2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西北旱地 玉米秸秆带状覆盖 土壤温度 产量指标
原文传递
覆盖方式对旱地不同熟性马铃薯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建涛 程宏波 +4 位作者 柴守玺 王仕娥 高甜甜 常磊 丁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64,共10页
【目的】了解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的影响.【方法】以‘LK99’(早熟)、‘克新1号’(中熟)和‘青薯9号’(晚熟)为材料,设置秸秆带状覆盖(T_1)、地膜覆盖(T_2)和露地平作(CK)3种不同栽培方式,系统研究... 【目的】了解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的影响.【方法】以‘LK99’(早熟)、‘克新1号’(中熟)和‘青薯9号’(晚熟)为材料,设置秸秆带状覆盖(T_1)、地膜覆盖(T_2)和露地平作(CK)3种不同栽培方式,系统研究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与CK相比,T_1鲜薯产量增加13.7%~23.9%,干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_D)提高34.3%~73.8%;T_2鲜薯产量增加24.7%~44.5%,WUE_D提高42.5%~63.8%.不同品种间鲜薯产量和WUE_D的最大增幅T_1处理均为早熟,T_2处理依次为早熟和中熟.覆盖显著提高单薯质量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早、中、晚熟马铃薯平均单薯质量比CK依次增加10.6、19.9和26.4 g.鲜薯产量与耗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1~*),与WUE_D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9^(**)).覆盖对各品种的不同时期和土层均具有增墒或降墒的双重效应,增墒作用更为显著,覆盖材料间增墒效果相似,但品种间差异较大,以晚熟品种覆盖土壤含水量较CK提高最显著(1.5%).【结论】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是半干旱雨养农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高效用水的技术,而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可减少污染,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秸秆带状覆盖 马铃薯 产量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锟 张中林 +5 位作者 刘权焰 常磊 李震 潘定宇 刘志苏 袁玉峰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联合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术中ICG荧光显像技术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5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联合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术中ICG荧光显像技术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5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明确肝内脉管系统的解剖关系及其与肿瘤的毗邻关系。术中ICG荧光显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肝切除线,行精准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等。结果 5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无术中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260±150)min,术中出血量(196±104)ml,术后住院时间(9±3)d。无发生术后肝衰竭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均为Clavien-DindoⅡ级,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随访期间4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或转移。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能清晰显示肝癌与肝脏脉管结构的关系,并能准确预测肝癌肝切除范围,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细胞 成像 三维 吲哚氰绿 荧光显像
原文传递
秸秆带状覆盖下旱地冬小麦生长和土壤水分动态差异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浏 陈玉章 +4 位作者 李瑞 柴雨葳 常磊 柴守玺 程宏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31-1838,共8页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适合冬小麦种植的覆盖保墒技术,以小麦品种陇中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秸秆带状覆盖方式(秸秆带状4行、秸秆带状5行)、地膜全地面覆盖和无覆盖种植4个处理,以无覆盖种植为对照(CK),研究冬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对...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适合冬小麦种植的覆盖保墒技术,以小麦品种陇中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秸秆带状覆盖方式(秸秆带状4行、秸秆带状5行)、地膜全地面覆盖和无覆盖种植4个处理,以无覆盖种植为对照(CK),研究冬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秸秆带状覆盖较CK显著增产28.1%~35.4%,单位面积穗数显著提高35.1%~50.8%,表明增加穗数是秸秆带状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具有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在分时期、分土层共72个测定点次中,2种秸秆带状覆盖增墒点次比例分别为61.1%、58.3%,相应降墒点次比例分别为38.9%、41.7%;秸秆带状覆盖的降墒效应在乳熟期表现最为明显,其降墒点次比例平均为81.2%,在其他时期则普遍表现为增墒效应,增墒点次比例平均为64.9%;2种秸秆带状覆盖在各土层的增墒点次均大于或等于50%,且在40 cm以下土层的增墒点次在60%以上,增墒效应更为突出。综上,秸秆带状覆盖方式保墒、增产增效显著,是西北旱地小麦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新技术。本研究为半干旱雨养区冬小麦夏玉米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 土壤水分 产量 冬小麦 旱地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辛阳 张晓华 +3 位作者 杨红 常蕾 刘刚 张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4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银... 目的研究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BAEP异常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Ⅰ、Ⅲ、ⅤPL异常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BV、FIB水平、RE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降低BAEP异常率,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内注射 地塞米松 银杏叶提取物 突发性耳聋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