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想 常虹 +2 位作者 石松利 周红兵 白万富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0-247,共8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性的肺部疾病,以肌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肺瘢痕形成为主要特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如何阻断、治疗肺纤维化并对抗COVID-19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中医角度... 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性的肺部疾病,以肌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肺瘢痕形成为主要特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如何阻断、治疗肺纤维化并对抗COVID-19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中医角度对肺纤维化病因、病机、临床分型、治则进行探讨,并根据证型和治则整理归纳一系列在临床和实验中证实具有抗纤维化潜能的中药复方、单方、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并对其功效、机制及现代药理研究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探索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纤维化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 被引量:45
2
作者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4 位作者 常红 张素 范凯婷 赵洁 田思颖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制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作为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指导工具,以规范溶栓治疗的护理行为。方法严格按照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草案,采用临床指南研... 目的制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作为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指导工具,以规范溶栓治疗的护理行为。方法严格按照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草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目录Ⅱ对指南草案进行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建议对指南进行修改,形成正式指南。结果构建的指南推荐意见涵盖了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体位与离床活动和质量管理共5个方面的内容。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是根据最佳证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员的判断形成的循证指南,可作为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学 指南
原文传递
经口摄食管理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晓娟 常红 +3 位作者 姚辉 赵洁 任禹灿 张佳佳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摄食管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口摄食干预,包括对患者吞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 目的探讨经口摄食管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口摄食干预,包括对患者吞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进食性状安全指导、制订食谱、实施经口摄食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生活照顾、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摄食管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摄食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摄食 管理
下载PDF
针刺“至骨”法临床应用浅议 被引量:34
4
作者 邹德辉 刘通 +6 位作者 王洪彬 常宏 李佳凝 李旗 武淑娟 崔建美 张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针刺"至骨"法针灸治疗理念进行源流考辨、取穴特点分析、临床特色介绍及治病机制浅议,浅谈针刺"至骨"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刺"至骨"法属于深刺法,源于《内经》的短刺和输刺,以骨缘附近的经穴"... 通过对针刺"至骨"法针灸治疗理念进行源流考辨、取穴特点分析、临床特色介绍及治病机制浅议,浅谈针刺"至骨"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刺"至骨"法属于深刺法,源于《内经》的短刺和输刺,以骨缘附近的经穴"反应点"及软组织在骨骼上的附着点为取穴靶点,进针时针尖多抵达骨面或针身贴骨进针,以刺激骨膜为手法特色,对痉挛性、深在性、顽固性的痛证及运动系统疾病、神志性疾病、脑源性疾病等疗效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输刺 骨膜 软组织 疼痛 针刺“至骨”
原文传递
设立急诊护理组长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梁潇 杨莘 +4 位作者 常红 孙雪莲 孙长怡 苏林霞 郭蕊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设立急诊护理组长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急诊分诊组长只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干预组急诊护理组长... 目的探讨设立急诊护理组长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急诊分诊组长只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干预组急诊护理组长参与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并给予有效的沟通协调。比较设立急诊护理组长参与绿色通道工作前后护士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静脉抽血时间和从患者到达医院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结果急诊护理组长参与绿色通道后护士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静脉抽血时间和从患者到达医院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急诊护理组长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时间缩短,保证了患者在最佳抢救时机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改善了患者预后,促进了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组长 绿色通道 缺血性脑卒中 抢救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1
6
作者 常红 赵洁 +5 位作者 王晓娟 张佳佳 姚辉 曹闻亚 范凯婷 马青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出血预警模型。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出血相关指标、血液学检查结果等,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出血预警模型。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出血相关指标、血液学检查结果等,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纳入的9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溶栓治疗后36 h内未出血者566例(未出血组),出血者358例(出血组),两组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6,P=0.009)。年龄、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使用抗栓药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是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为(0.571,0.793),P<0.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外周系统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高龄、溶栓前高收缩压、有跌倒史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静脉溶栓后出血的风险较大,提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出血并发症的预警与防治,出血预警模型可为出血并发症的护理观察及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 并发症 预警模型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思威 孙海滨 +3 位作者 常虹 钟声 赵俊生 王潇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0-620,共11页
【目的】探究广东茂名区域主栽荔枝品种白糖罂的营养成分特征,选择适合白糖罂外观和内质的评价指标,为白糖罂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度来自茂名28份... 【目的】探究广东茂名区域主栽荔枝品种白糖罂的营养成分特征,选择适合白糖罂外观和内质的评价指标,为白糖罂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度来自茂名28份白糖罂样品的20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白糖罂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部分可溶性糖含量等6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为3.74%~10.29%;其余14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为12.81%~81.63%。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甜度、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滋味物质贡献值结果显示,蔗糖可显著影响茂名白糖罂的甜味,苹果酸和抗坏血酸显著影响其酸味。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贡献率较高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226%,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果实总糖、酸度、还原糖和果实总有机酸含量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茂名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评价预测模型,包括4个有效指标,其中系数大于1的为苹果酸含量和甜度。【结论】可滴定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和甜度等品质指标是评价茂名白糖罂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育种者选择亲本提供参考,也将为深入探究白糖罂果实内营养物质代谢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白糖罂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进展性案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凤春 宋晓萌 +3 位作者 李翠景 芦文博 常红 张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093-4096,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案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职我院神经内科护士24名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职的神经内科护士26名为试验组,实施进... 目的:探讨进展性案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职我院神经内科护士24名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职的神经内科护士26名为试验组,实施进展性案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训1年后评价两组低年资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考试成绩。结果:培训1年后试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91.27±3.32)分,对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61.04±1.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情观察能力得分为(76.35±1.39)分,对照组病情观察能力得分为(70.88±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考试成绩为(80.92±1.12)分,对照组考试成绩为(73.42±0.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案例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病情观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低年资护士 进展性案例 思维导图 护理教育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肿瘤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蒋绍艳 常宏 +1 位作者 樊丹怡 邓少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及多药耐药细胞株SKVCR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淫羊藿苷溶液分别作用于SKOV3细胞和SKVCR细胞,CCK8实验检测其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以0.8倍IC50质量浓度淫羊藿...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及多药耐药细胞株SKVCR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淫羊藿苷溶液分别作用于SKOV3细胞和SKVCR细胞,CCK8实验检测其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以0.8倍IC50质量浓度淫羊藿苷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淫羊藿苷抑制SKOV3及SKVCR细胞增殖,且在5~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量效正相关趋势;淫羊藿苷分别以19.5μg/mL和48.4μg/mL(0.8倍IC50)质量浓度作用于SKOV3细胞及SKVCR细胞后,SKOV3及SKVCR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增加卵巢癌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及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卵巢癌 淫羊藿苷 细胞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SOCS低甲基化在儿童过敏性紫癜Th17/Treg细胞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常红 林毅 +3 位作者 雷珂 王芳 张庆群 张秋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低甲基化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探讨HSP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32例急性期HSP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行健康体检的28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低甲基化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探讨HSP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32例急性期HSP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行健康体检的28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IL-17A+T细胞(Th17细胞)比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CD4+T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检测CD4+T细胞SOCS1、SOCS3基因m RNA表达;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端非翻译区(5'-UTR)可能的STAT3结合位点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P组血浆IL-6浓度、CD4+T细胞p STAT3的MFI显著增加;HSP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上调,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5)。HSP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 mRNA和SOCS3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SOCS1 mRNA及SOCS3 mRNA表达均与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P<0.05)。HSP组患儿急性期SOCS1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UTR区可能的STAT结合位点CpG岛呈低甲基化,而健康对照组呈完全去甲基化状态。结论 SOCS1、SOCS3基因低甲基化所致其相对表达不足可能是HSP患儿Th17/Treg失衡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甲基化 儿童
下载PDF
东乌珠穆沁草甸草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常虹 孙海莲 +3 位作者 刘亚红 邱晓 石磊 温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4-192,共9页
为深入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东乌珠穆沁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菊科、蔷薇科、莎草科、豆科、唇形... 为深入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东乌珠穆沁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菊科、蔷薇科、莎草科、豆科、唇形科。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草地植被盖度减小;群落优势种从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等优质牧草逐渐转变为杂类草植物;多年生植物优势度下降,一年生杂草优势度上升,群落稳定性变差。未退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最大,中度退化草地较未退化草地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其余草地类型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未退化草地样点间植物群落相似度较高,与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差别较大。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间植物群落组成存在相似性。本研究结果为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退化程度 植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玲玲 常红 +3 位作者 蔡卫新 宋海庆 朱以诚 绳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价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9月便利选取3家综合医院VaMCI老年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8)。两组均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另行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共3个月... 目的评价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9月便利选取3家综合医院VaMCI老年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8)。两组均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另行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J)和连线测试进行评估,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1年的跌倒次数。结果对照组2例、试验组3例退出。干预后,试验组MoCA-BJ总分和各维度分除命名外,均高于对照组(|Z|>2.002,P<0.05);连线测试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Z=-5.949,P<0.001)。干预后,试验组1年内跌倒次数明显降低(χ^2=10.080,P<0.01)。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可以改善VaMCI老年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特别是对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明显影响,可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双重任务训练 认知功能 注意力 执行功能 跌倒
下载PDF
基于饮食性状改变的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常红 赵洁 田思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37,共4页
吞咽障碍是卒中后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之一,其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通过增稠液体和改变食物的性状来进行进食干预逐渐受到临床的认可和广泛应用。然而,这种干预的有效性会受到患者主... 吞咽障碍是卒中后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之一,其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通过增稠液体和改变食物的性状来进行进食干预逐渐受到临床的认可和广泛应用。然而,这种干预的有效性会受到患者主观感受及其所致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本文就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能力的评估,液体及食物黏稠度、性状改变的定义、分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干预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增稠剂 食物性状改变 进食管理
下载PDF
《黄帝内经》经络病位思想探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常虹 王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4-2636,共3页
为传承经典,对《黄帝内经》中有关经络的篇章进行整理挖掘,期望构建系统性的《黄帝内经》经络病位思维模型。文章通过梳理有关原文,发现从《黄帝内经》时代已经有明确的经络病位思维模型,从外而内,依次为皮部、络脉(阳络、阴络)、经脉... 为传承经典,对《黄帝内经》中有关经络的篇章进行整理挖掘,期望构建系统性的《黄帝内经》经络病位思维模型。文章通过梳理有关原文,发现从《黄帝内经》时代已经有明确的经络病位思维模型,从外而内,依次为皮部、络脉(阳络、阴络)、经脉、经筋、骨等,而且根据病变层次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因此,构建这样一个系统性的望诊体系,不仅对还原《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生理解剖观意义重大,而且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定位诊断,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经络病位思想 皮部 经脉 络脉 经筋 骨度 阳络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门槛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常红 王军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51,共11页
基于“生产-研发”两部门模型梳理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理逻辑,从理论层面考察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技术创新有关。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04-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 基于“生产-研发”两部门模型梳理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理逻辑,从理论层面考察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技术创新有关。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04-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门槛,当技术创新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会抑制经济增长;当技术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会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基于技术创新分样本对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在未来政策制定过程中,结合技术创新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常红 陈颖 +3 位作者 邢惠娟 孙威 杨颖 王洪志 《陕西中医》 202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平均血流量(Qm)、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脑血流峰值时间(TTP)、血管阻力指数(RI)、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SjvO2均明显降低,SaO2及CER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Qm、Vm均升高,TTP、RI、DA、NE、5-HT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Qm、Vm均高于对照组,TTP、RI、DA、NE、5-H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70%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DA、NE、5-HT等神经递质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活血化瘀汤 急性期 血流动力学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特征及相关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振香 郭云飞 +5 位作者 林蓓蕾 刘清玄 常红 安保霞 史丹卿 陈战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494-3500,共7页
背景复发风险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复发风险意识与健康行为,但目前关于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风险感知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特征及相关因素,从复发风险感知角度为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结局... 背景复发风险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复发风险意识与健康行为,但目前关于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风险感知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特征及相关因素,从复发风险感知角度为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结局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4-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及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7例,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进行访谈,并按照质性研究中的类属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共析出复发风险感知因素、复发风险感知内容、复发风险感知特征3大类属,其中复发风险感知因素主要为疾病相关知识、疾病态度与心理、健康行为意识、家庭社会环境;复发风险感知内容主要为复发可能性、复发危险因素、复发严重性;复发风险感知特征主要为主观上低估复发风险、主观上回避复发问题、客观上具有个体经验局限性。结论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内容并不单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存在一定问题,医护人员应注意提供科学、合理的复发风险感知评估与管理服务,使其树立正确的复发风险感知意识、掌握复发风险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复发 定性研究 感知
下载PDF
论中医肾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关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军 董重阳 +8 位作者 李昕 田广芳 王雄耀 师建平 常虹 高小明 莫日根 王振华 刘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75-78,共4页
骨质疏松症之疾病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有“骨痿”“骨枯”之类似于此病之独到论述,且其认为肾虚同骨痿、骨枯密切相关。骨的强弱决定于肾之精气。充盛之肾精,源生化之骨髓,充足之骨髓,则充养了骨骼... 骨质疏松症之疾病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有“骨痿”“骨枯”之类似于此病之独到论述,且其认为肾虚同骨痿、骨枯密切相关。骨的强弱决定于肾之精气。充盛之肾精,源生化之骨髓,充足之骨髓,则充养了骨骼,则有力坚劲的骨骼形成,强劳作并且耐久立,形成坚固的牙齿且脱落不易。若具有不足之肾精,则产生空虚之骨髓,失养之骨骼,在小儿可见发育生长迟滞不前,无力而骨软,发病“五迟”“五软”。在成人可因骨质疏松而痿软,见腰膝酸软,甚则足痿不能行走,即“骨痿”;骨髓乏源,骨骼失养而导致骨质疏松。老年则因髓减骨枯,还易发生骨折。文章通过对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结合现代医学骨质疏松病因病机以认识二者关系,以便于在科研、临床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骨质疏松症 肾主骨理论 中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常红 张素 +4 位作者 范凯婷 赵洁 曹闻亚 梁建姝 金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实践现状以及依照指南的实施情况。方法:采取两阶段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知识与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9家医院... 目的:调查我国护士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实践现状以及依照指南的实施情况。方法:采取两阶段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知识与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9家医院的1?518名从事静脉溶栓护理实践的护士。结果:1?518名护士年龄为26~56(30.73±6.42)岁,调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工具-FAST评估量表的掌握率为54.3%(825例),溶栓前血糖、血压的控制范围的知晓率分别为50.7%(769例)和28.3%(430例),溶栓期间患者吸氧标准的知晓率为22.4%(340例),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实践内容的知晓率为27.8%~53.8%。结论:护士对静脉溶栓护理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已有静脉溶栓指南在护理实践中不能被准确地转化与实施,护理人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疑惑,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标准,促进静脉溶栓护理实践的标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实践 调查
下载PDF
吻合静脉的带蒂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指腹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辉 杨晓溪 +4 位作者 王斌 霍永鑫 常红 杨山辉 李骏然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探讨吻合静脉的带蒂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56例(67指)第2~5指指端或者指腹缺损急诊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吻合静脉组29... 目的探讨吻合静脉的带蒂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56例(67指)第2~5指指端或者指腹缺损急诊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吻合静脉组29例(35指),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7~6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1.6 cm×1.3 cm^3.1 cm×2.4 cm;不吻合静脉组27例(32指),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0~59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7 cm×1.2 cm^3.0 cm×2.4 cm。根据2组患者指端或指腹缺损位置及大小,于受伤手指中节或近节背侧设计皮瓣,术中将皮瓣携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指背神经近端与创面内指固有神经残端行端端外膜吻合。吻合静脉组患者将皮瓣携带的1条或2条浅表静脉与创面近端背侧或掌侧浅表静脉行端端间断吻合,不吻合静脉组不进行静脉吻合。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5 cm^3.4 cm×2.6 cm,不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9 cm×1.4 cm^3.3 cm×2.6 cm。2组患者供区创面取前臂近端或上臂内侧全厚游离皮片覆盖。术后观察2组患者皮瓣血运情况。术后随访采用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2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的满意度;由笔者单位手外科主任医师肉眼观察皮瓣颜色,并计算皮瓣色素沉着发生率。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术后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张力性水疱;不吻合静脉组患者中有6例(6指)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蒂部部分缝线、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5个月,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为(4.6±0.5)分,明显高于不吻合静脉组的(4.3±0.6)分,t=2.482,P<0.05。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色素沉着发生率为9%(3/35),明显低于不吻合静脉组的31%(10/32),χ2=5.498,P<0.05。结论吻合静脉的带蒂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指腹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缺损 静脉吻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