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排放路径 被引量:88
1
作者 蔡博峰 曹丽斌 +9 位作者 雷宇 王灿 张立 朱建华 李明煜 杜梦冰 吕晨 蒋含颖 宁淼 王金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结合中国中长期规划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文献,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新技术研发和投入使用周期,利用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base,CHR... 结合中国中长期规划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文献,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新技术研发和投入使用周期,利用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base,CHRED),自上而下(基于中国中长期排放和强度目标并参考IPCC-SSPs排放情景)和自下而上(基于CHRED 50 km网格分部门排放,利用空间公平趋同模型),建立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2020—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路径(CAEP-CP 1.1)。CAEP-CP 1.1表明,中国2027年左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为106亿t,达峰后经历5~7年平台期,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5亿t。CAEP-CP 1.1空间格局(50 km)在2030年和IPCC排放情景基本一致,但2060年差异较为显著,主要由于CAEP-CP 1.1是基于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相比IPCC情景减排力度更强。2060年排放格局下,中国基本实现超低排放,绝大部分区域(50 km×50 km)排放量都低于100万t,而在IPCC的情境下,中国2060年仍有不少区域排放量超过1 000万t。CAEP-CP 1.1空间化排放数据可与IPCC-SSPs(0.5°网格)比对和分析,路径数据可实现部门、区域对标分析和横纵向比较,国家-区域-部门-网格数据联动和双向反馈,可追溯性强(可分析每个50 km空间网格分部门排放和相关参数),便于根据实际发展、国家重大决策变化和认知提升等动态调整和迭代升级路径数据,有利于决策者在国家-区域-部门层面模拟和推演不同政策措施下的排放情景,为二氧化碳排放管控科学化、精准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路径 空间化 碳中和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路径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郑逸璇 宋晓晖 +8 位作者 周佳 许艳玲 林民松 牟雪洁 薛文博 陈潇君 蔡博峰 雷宇 严刚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45-51,共7页
全面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同源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就目标指标、管控区域... 全面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度同源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就目标指标、管控区域、控制对象、措施任务、政策工具五个方面的协同性系统讨论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本内涵。其次,着眼于当前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在中国的重要性,本文在国家层面讨论了二者的中长期协同控制路线图,阐述了重点协同区域的识别方法和重点部门的协同治理思路,系统提出了大气环境治理与碳减排的协同路径。再次,本文还就“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这两个领域与碳减排的协同治理思路展开分析讨论。最后,针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政策体系的需求,提出了统筹优化减污降碳协同目标、建立协同法规标准、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建议。本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各方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认识,对各级政府后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环境污染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严刚 郑逸璇 +14 位作者 王雪松 李冰 何捷 邵朱强 李永亮 吴立新 丁焰 徐伟 李新 蔡博峰 陈潇君 宋晓晖 王倩 雷宇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宏观路径研究;以合计贡献了我国碳排放(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90%以上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6个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2个重点领域为对象,开展自下而上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通过上下路径反复迭代、行业间耦合优化,打通宏观路径与微观措施的联动和双向反馈,最终形成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达峰路径.结果表明: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需抓紧部署、大力推进包括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等4类关键举措,方可实现我国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峰值较2020年增加5.0×10^(8)~7.0×10^(8)t左右,达峰后将保持3~4年的峰值平台期.受需求与技术驱动,不同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梯次实现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含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5个重点行业)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定下降;电力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均在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经测算,2021-2030年间,为推动碳达峰采取的4类关键措施预计需投入2.08×10^(13)元;其中清洁能源降碳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措施.为保障关键举措顺利落地,建议全面加大政策创新,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碳总量控制与交易市场机制、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行业准入及产业结构政策体系、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等.本研究分行业及领域的碳达峰路径研究成果及所识别的关键控碳减碳技术手段、措施和政策将为国家碳达峰路径设计提供技术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达峰 国家路径 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行业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贺晋瑜 何捷 +4 位作者 王郁涛 范永斌 石红卫 蔡博峰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7-355,共9页
水泥行业是主要的CO_(2)排放行业,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2%,占全国工业过程排放的60%以上.为开展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研究,提出了基于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拟合分析模型以及基于主要下游产业的需求预测... 水泥行业是主要的CO_(2)排放行业,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2%,占全国工业过程排放的60%以上.为开展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研究,提出了基于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拟合分析模型以及基于主要下游产业的需求预测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水泥熟料及水泥产量进行预测;并通过对水泥行业碳排放特征的分析,考虑主要控制措施的可行性,构建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情景,对2021—2035年水泥行业CO_(2)排放趋势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中国水泥熟料消费量在“十四五”期间仍有一定上升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水泥市场需求在“十五五”时期下降.②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加强产能控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推进原燃料替代,可推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于“十四五”中期达峰,峰值为13.8×10^(8)~14.2×10^(8)t,经过2~3年的峰值平台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203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将较2020年下降15%~18%.③2030年,水泥熟料及水泥产量的下降将带动水泥行业碳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1.4×10^(8)t.在各项技术措施中,节能改造是CO_(2)减排潜力最大的措施,2030年能效提升可带动水泥行业CO_(2)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0.38×10^(8)t;其次是利用固体废物替代燃煤,可带动行业CO_(2)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0.17×10^(8)t.研究显示,推动我国水泥行业碳达峰及碳减排,需在加强产量控制避免水泥过度消费的基础上,聚焦节能改造和原燃料替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CO_(2) 达峰路径 情景分析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汪旭颖 李冰 +4 位作者 吕晨 管志杰 蔡博峰 雷宇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6,共8页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CO_(2)排放源.作为典型的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并有效降碳,既是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CO_(2)排放源.作为典型的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并有效降碳,既是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工艺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应用等因素影响,开展了基于情景分析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对不同情景下钢铁行业CO_(2)的排放趋势进行测算,识别钢铁行业CO_(2)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判断推动钢铁行业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CO_(2)排放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CO_(2)总排放量有望在2020—2024年期间达到峰值;行业CO_(2)总排放量峰值为18.1×10^(8)~18.5×10^(8)t,达峰后到2030年降幅将超过3×10^(8)t.研究显示,粗钢产量是决定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能否快速达峰的关键,加大废钢资源利用、推进外购电力清洁化以及提高系统能效水平是2030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并有效降碳的重要途径.到2030年,粗钢产量降低、加大废钢资源利用、推进外购电力清洁化、提高系统能效水平以及氢能炼钢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技术对钢铁行业CO_(2)减排的贡献率分别为11%~52%、34%~52%、7%~20%、5%~13%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情景分析 排放预测 驱动力 控制路径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黄志辉 纪亮 +6 位作者 尹洁 吕晨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蔡博峰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3,共9页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算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量相对合理,2019年全国汽车CO_(2)排放量为9.52×10^(8) t,比油耗法所得结果高20%左右,二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交通油耗统计数据偏低.②从车型看,重型货车和小型客车是汽车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39.7%、38.2%;从燃料种类看,汽油、柴油、其他燃料(天然气、醇类燃料等)CO_(2)排放量分别占42.8%、52.5%、4.7%.③道路交通CO_(2)排放预计于“十五五”末达峰,峰值在12.2×10^(8)~13.9×10^(8) t之间,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④推广新能源车是道路交通CO_(2)排放控制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为能效提升,运输结构调整在前期有一定的贡献,2025年上述措施对道路交通CO_(2)减排量占比分别为56%、34%和10%左右,2030年分别为55%、40%和5%左右.研究显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持续降低新生产燃油车碳排放强度,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道路交通 碳减排
下载PDF
中国石化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庞凌云 翁慧 +12 位作者 常靖 李永亮 蔡博峰 雷宇 严刚 吕晨 张立 戚志强 孙伟善 曹丽斌 张哲 李淼 韦志浩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6-367,共12页
石化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比例的10%,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不仅能推动工业部门尽早实现达峰,同时也为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协会、企业碳核查等多来源数... 石化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比例的10%,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不仅能推动工业部门尽早实现达峰,同时也为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协会、企业碳核查等多来源数据,在分析历史排放趋势的基础上,识别能源集中度高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采用情景分析法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中的炼油、乙烯、丙烯、对二甲苯和合成氨等重点产品,预测其基准情景和控排情景下的重点产品产量和碳排放强度,以及石化化工行业2021—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石化化工行业在基准情景下排放量无法实现2030年前达峰,控排情景下将于2030年达峰,峰值为17.3×10^(8)t.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低碳循环及高效利用等途径可以实现行业减排,与BAU(仅考虑石化产品产量变化,不考虑产品结构、单位产品能耗变化)情景相比,减排贡献最大的路径是化石能源利用清洁化改造,2030年相对BAU减排1.19×10^(8)t,贡献率约44%;其次是加大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力度和资源循环及高效利用,减排量分别为0.8×10^(8)和0.6×10^(8)t,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2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化工行业 碳达峰 情景预测 碳排放峰值 减排路径
下载PDF
建设项目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晓晖 吕晨 +4 位作者 王丽娟 郑逸璇 陈潇君 蔡博峰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413,共9页
建立完善的、减污降碳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全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的重要保障,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是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尽早达峰的关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源头防控的基础性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纳入其中是现阶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 建立完善的、减污降碳相协同的管理制度是支撑全国碳排放高质量达峰的重要保障,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是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尽早达峰的关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源头防控的基础性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纳入其中是现阶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可行途径及重要抓手.综合考虑国内外管理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制度特点与管理需求,开展了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本文提出了系统性、全过程、协同性的三大温室气体评价基本原则,识别建设项目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强调高效、低碳、循环的温室气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项目分析与判断、影响因素识别、影响预测与技术分析、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体系.基于该方法,以山东省250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至云南省项目为例,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测算结果表明:若不考虑项目对云南省对外输电的影响,全国CO_(2)减排量可达2574.4×10^(4)t;如考虑项目对跨区输电的影响,则全国CO_(2)净减排量将减至968.3×10^(4)t;进一步考虑技术升级、地方煤炭消费政策等因素影响,还会得到差异明显的评价结果.研究显示,考虑不同评价目标、评价边界和影响因素可能会对全社会碳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由此建议在开展相关评价时应立足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评价目标和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鹤壁市农村生活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惠 王真 +4 位作者 曹丽斌 蔡博峰 庞凌云 伍鹏程 张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5,共11页
为全面控制CO2排放,以按期完成中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对农村家庭生活的能耗进行严格的管控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该文通过实地调研,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及强化低碳情景下鹤壁市2017-2030年能源消费和... 为全面控制CO2排放,以按期完成中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对农村家庭生活的能耗进行严格的管控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该文通过实地调研,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及强化低碳情景下鹤壁市2017-2030年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种情景下鹤壁市农村家庭部门的能源消费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主要缘于2017年颁布及实施的清洁采暖政策;而CO2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2017-2020年迅速下降,之后10 a保持平稳的状态。该文针对农村生活节能减排,提出应优化能源结构、提供基础设施、推广节能方法和培养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下载PDF
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博峰 吕晨 +13 位作者 董金池 汪旭颖 郑逸璇 李新 王雪松 李冰 何捷 李永亮 吴立新 邵朱强 丁焰 徐伟 雷宇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0-328,共9页
区域化石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往往集中于少数高能耗、高排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行业/领域的产业规模、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变化直接决定区域碳排放达峰时间、达峰质量和峰值大小.研究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是实现碳排放分区管控、... 区域化石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往往集中于少数高能耗、高排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行业/领域的产业规模、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变化直接决定区域碳排放达峰时间、达峰质量和峰值大小.研究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是实现碳排放分区管控、落实行业减排责任和推动区域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方法,涵盖宏观目标约束、边界和范围确定、宏观需求预测、行业关联耦合四大模块.该方法提供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目标双约束下,不同行业/领域碳排放达峰的路径优化选择.在充分考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技术特点、国内外进出口变化的基础上,宏观预测重点行业/领域发展规模与需求变化,同时结合以技术为核心的MESSAGE模型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关系,建立行业内、行业间能量流、物质流耦合关系,通过不断迭代优化确立各行业/领域未来发展需求,并建立不同发展情景,综合研判各情景提出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目标与路径.该方法满足国家、省份、城市等不同区域尺度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路径分析与减排措施、成本效益、政策保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行业/领域 碳达峰 情景分析 动态反馈机制 行业耦合
下载PDF
2020年中国区域和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宁礼哲 张哲 +1 位作者 蔡博峰 周才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228,共7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以及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用电排放是企业重要排放源,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总结分析了国内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情况,在2020年等公开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2020年中国区域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以及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用电排放是企业重要排放源,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总结分析了国内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情况,在2020年等公开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2020年中国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并与2010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电网排放因子相对2010年电网因子下降趋势明显,且地区间差异增大。2020年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与其对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偏差率平均值达到23%。与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相比,省级电网排放因子核算结果更为精确可明显改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数据质量,因此更适合用于估算用电隐含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电网 区域电网 温室气体 排放因子
原文传递
2020年中国区域及省级电网电力碳足迹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宁礼哲 任家琪 +2 位作者 张哲 蔡博峰 周才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6,共8页
电力碳排放的数据质量取决于电网排放因子的准确性。为了获得用于产品碳足迹计算的电网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基于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和计算方法,将核算范围扩展到电力上游的燃料开采与生产、发电设施建设与退役以及电力生产过程,考虑CO_(2)... 电力碳排放的数据质量取决于电网排放因子的准确性。为了获得用于产品碳足迹计算的电网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基于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和计算方法,将核算范围扩展到电力上游的燃料开采与生产、发电设施建设与退役以及电力生产过程,考虑CO_(2)、CH4、N2O等温室气体排放,得到2020年中国区域及省级的电网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排放因子最高(1.005 t CO_(2)e/MW·h),南方地区排放因子最低(0.470 t CO_(2)e/MW·h),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的省份排放因子低,全国排放因子显著降低。研究得到的电网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可为电力碳排放计算提供参考,建议在计算产品碳足迹时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区域电网 省级电网 碳足迹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碳排放类型与碳管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伟 蔡博峰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目标为中国碳减排工作明确了时...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目标为中国碳减排工作明确了时间表与路线图。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成为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核心载体,碳减排也将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内容与新标尺。为此,本文根据2005年和2012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及经济发展数据,从动态、静态角度评价中国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类型,进而提出中国城市碳管理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发展数据 城市碳排放 碳管理 碳减排 碳中和 核心载体 联合国大会
下载PDF
生命周期视角下城市碳足迹核算及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建议——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凡鑫 樊兆宇 +4 位作者 王东方 郭文卿 刘耕源 蔡博峰 杨志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8-885,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以及跨境交通分别在上游、下游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选取深圳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市碳足迹总量为6566.19万t CO_(2e),具体为:1)城市内主要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的能源活动及非能源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Scope 1)为3282.38万t CO_(2e),占深圳市碳足迹总量的49.99%,其中工业能源部门占比最大,为36.95%;2)城市外调电力消费引起的间接碳排放(Scope 2)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18.89%;3)跨境运输、关键支撑物质的上游产业链以及废弃物在下游处理过程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Scope 3)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31.12%,其中5.37%来自跨境交通,22.26%来自主要物质上游供应链,3.49%来自下游废弃物处理.由此可知,2015年深圳市在城市上下游跨边界的间接碳排放量与城市内部的直接排放量相当,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厘清城市自身碳排放现状及应对碳中和战略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足迹 城市 混合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改进Upernet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算法
15
作者 蔡博锋 周城 +1 位作者 熊承义 刘仁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06-815,共10页
针对现有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中存在的分割精度低、浅层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pernet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引入Resnest的分裂注意力网络连接结构来重构原有的骨干网络,并在其中集成可变形卷积以提高网络对... 针对现有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中存在的分割精度低、浅层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pernet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引入Resnest的分裂注意力网络连接结构来重构原有的骨干网络,并在其中集成可变形卷积以提高网络对不同尺度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在Upernet的下采样路径中设计融合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重构特征融合模块,改善特征表示能力;最后引入交叉熵损失函数和Dice Loss联合训练样本来改善训练中存在的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并加速模型收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网络在遥感影像ISPRS的Potsdam数据集和Vaihingen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79.38%和74.70%的MIoU.相比DeepLabV3Plus、Pspnet、FCN以及经典Upernet算法,该算法性能在Potsdam数据集上获得了平均2.16%的提升,在Vaihingen数据集上亦获得了平均2.21%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遥感影像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动态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区域碳达峰路径的影响
16
作者 贾敏 张立 +10 位作者 张哲 宋晓晖 姜玲玲 蔡博峰 赵良 芦新波 张泽宸 郑海涛 汤铃 王金南 舒印彪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化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重要性,详细预测了不同情景下2020—2035年省级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各省排放路径并量化不同时空精度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各省排放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1)2020—2035年,各省电力CO_(2)排放因子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现有公开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与本研究省级水平相比存在差异;(2)2010—2020年,电力净调入省份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其占比逐渐增加,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占比最高;(3)在情景1和情景3(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情景)下,各省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和总排放显著高于情景2和情景4(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动态变化情景)的估算结果;情景1和情景2(全国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与情景3和情景4(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中的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对于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占比较大的省份,选取不同空间精度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其排放总量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导致相关达峰年的偏移。研究结论对支撑各省碳达峰路径规划、降低电力消费间接排放预测的不确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CO_(2)排放因子 碳达峰 排放路径 电力消费间接排放 省级维度
下载PDF
ARM Cortex-M0+机器码文件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伯峰 蒋建武 王宜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4-48,51,共6页
MCU深层次应用开发需要开发人员深入了解机器码在MCU中的存储和执行机制,但机器码自身可读性差、相互关系不清晰等特点决定了对其阅读、查找、分析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以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KL25 MCU为蓝本,根据工程编译链接... MCU深层次应用开发需要开发人员深入了解机器码在MCU中的存储和执行机制,但机器码自身可读性差、相互关系不清晰等特点决定了对其阅读、查找、分析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以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KL25 MCU为蓝本,根据工程编译链接过程和链接脚本文件(.ld),分析机器码文件的生成机制和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机器码文件中的中断向量表、初始化代码、函数、常变量、FLASH配置域等主要内容,结合机器码系列文件,给出了简明快捷实用的分析方法,为嵌入式开发人员优化及动态更新程序和数据、设计机器码下载软件等提供支撑,对其他内核机器码文件的分析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Cortex-M0+ 机器码文件 KL25 链接脚本
下载PDF
ARM Cortex-M0+机器码系列文件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伯峰 王宜怀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4-798,共5页
在剖析MCU应用工程编译链接过程的基础上,以ARM Cortex-M0+KL25 MCU为例,深入分析研究机器码文件及其关联文件的功能作用、组成等内容.综合运用提供的信息,分析MCU复位启动过程,并提出简明快捷的计算MCU程序数据占用空间、执行时间的方... 在剖析MCU应用工程编译链接过程的基础上,以ARM Cortex-M0+KL25 MCU为例,深入分析研究机器码文件及其关联文件的功能作用、组成等内容.综合运用提供的信息,分析MCU复位启动过程,并提出简明快捷的计算MCU程序数据占用空间、执行时间的方法,为开发人员类似地分析其他内核机器码文件以及设计优化MCU应用工程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码系列文件分析 ARMCortex-M0+ MCU复位分析 时间计算 空间计算
下载PDF
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定位分析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李明煜 张诗卉 +1 位作者 王灿 蔡博峰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3期28-39,共12页
基于企业样本数据和省级数据库,本文对中国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进行碳排放量核算、排放集中度分析、达峰情况分类及脱钩状态判断,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各省份在减排行动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全国钢铁及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在2014年后增... 基于企业样本数据和省级数据库,本文对中国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进行碳排放量核算、排放集中度分析、达峰情况分类及脱钩状态判断,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各省份在减排行动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全国钢铁及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在2014年后增长明显放缓,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持续上升;在省级层面,电力、钢铁及水泥行业分别有15个、7个及12个省份碳排放量仍在快速增长;在空间分布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钢铁行业碳排放集中在河北周边,水泥行业碳排放呈现"南高北低中部突出";时间趋势上,各省份电力行业和水泥行业逐渐实现碳排放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脱钩,在产量增长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增长减缓甚至降低,各省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与产量之间的脱钩状态则较为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达峰 减排行动定位 钢铁行业 水泥行业 电力行业
下载PDF
中国省级碳排放趋势及差异化达峰路径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诗卉 李明煜 +3 位作者 王灿 安康欣 周嘉欣 蔡博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4,共10页
从区域层面贯彻落实达峰行动,推动发达地区率先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分析了中国省级区域的碳排放趋势,将31个省份基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排放特征等异质性划分为5类,并结合各... 从区域层面贯彻落实达峰行动,推动发达地区率先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分析了中国省级区域的碳排放趋势,将31个省份基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排放特征等异质性划分为5类,并结合各省的达峰行动进度对各自面临的达峰形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差异化的达峰行动路径。研究发现,31个省份中已有7个成为碳排放与GDP增长脱钩的达峰示范省,另有10个正在脱钩的低碳潜力省、9个待脱钩的工业转型期省份、3个能源基地省和2个低碳转型初期的省份。这些省份的行动进度也呈现较多共性:①达峰示范省大部分宣告明确的达峰目标年份并宣称有望提前实现;②低碳潜力省的低碳试点城市数量最多,排放覆盖率也高;③较多重工业转型期省份提出了明确达峰目标,但城市层面的目标力度较为缺乏;④能源基地省和低碳转型初期省的省级和城市层面的力度均有所欠缺。文章给出如下政策建议:①对于经济发达、基本完成低碳转型的达峰示范省,建议面向碳中和愿景,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引领需求侧低碳转型;②对于经济增长迅速、同时还没有形成高耗能行业路径依赖的低碳潜力省,建议以低碳城市规划为抓手,着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绿色经济;③对于重工业比重较高,亟待低碳转型的重工业转型期省份,建议加强城市层面的行动落实,同时加强传统工业的低碳升级改造;④对于能源基地型省份,建议因地制宜建立低碳能源供应体系;⑤对于低碳转型初期省份,建议协调好生态屏障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达峰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脱钩 低碳试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