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南早侏罗世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许中杰 程日辉 +2 位作者 何奕言 王嘹亮 蓝艺植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71-1388,共18页
华南陆缘在湘南、湘东南、赣南及闽西南地区早中生代发育一条呈近EW向展布的火山岩带,闽西南永定堂堡和五湖藩坑组火山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利用锆石U-Pb测定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89±6)~(195±2)Ma和184±2Ma,是早侏罗... 华南陆缘在湘南、湘东南、赣南及闽西南地区早中生代发育一条呈近EW向展布的火山岩带,闽西南永定堂堡和五湖藩坑组火山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利用锆石U-Pb测定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89±6)~(195±2)Ma和184±2Ma,是早侏罗世火山喷发形成的.为了解闽西南早侏罗世火山岩岩浆来源及形成构造背景等信息,对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鉴定、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测试分析.藩坑组火山岩基性和酸性端员戴里间断达20左右,是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员玄武岩(碱玄岩)主量元素高TiO_2、高TFe_2O_3(全铁),(Rb/Sr)N、(La/Nb)N、(Ba/Nb)N和(Rb/Yb)N的比值均高于原始地幔值,具有REE较高、轻稀土富集,δEu有微弱异常的特征,Isr值在0.704 4~0.707 5之间,ε_(Nd)(t)介于-1.19~4.30,说明岩浆源可能为较深的软流圈地幔,同时存在部分来自岩石圈地幔的组分.酸性端员流纹岩(英安岩)(Rb/Sr)N和(Rb/Yb)N比值均高于原始地幔值,(Ba/Nb)N比值全部低于原始地幔值,(La/Nb)N既有高值也有低值.具有REE较高、轻稀土富集、δEu存在异常的特征I.sr值在0.701 2~0.705 3之间,ε_(Nd)(t)介于-5.40~-1.95,说明岩浆物质来源为壳幔混熔型,主要为壳源成因,但有幔源组分参与.闽西南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板内靠近大陆边缘的特殊构造位置,受到古太平洋板块的低角度俯冲-弧后伸展-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早侏罗世 闽西南 锆石U-PB测年 SR-ND同位素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原文传递
下扬子南京地区早寒武世幕府山组海平面相对升降的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7
2
作者 许中杰 孔锦涛 +3 位作者 程日辉 李双林 孔媛 于振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本文对南京地区早寒武世幕府山组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对古盐度、古水深及古环境的记录,分析幕府山组时期发生的海平面相对升降。结果表明:下扬子南京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Mg2+/Ca2+值... 本文对南京地区早寒武世幕府山组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对古盐度、古水深及古环境的记录,分析幕府山组时期发生的海平面相对升降。结果表明:下扬子南京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Mg2+/Ca2+值与古水深呈负相关,Sr/Ba值、1000Sr/Ca值和V/Ni值与古盐度、古水深呈正相关,Sr/Ba值、1000Sr/Ca值和V/Ni值反映的古盐度、古水深曲线可以指示海平面相对升降。幕府山组样品碳、氧同位素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δ13CPDB值分布于0.8‰~3.5‰之间,均值为2.55‰;δ18OPDB值分布于-6.9‰^-2.2‰之间,均值为-4.18‰。幕府山组样品的δ13CPDB值大小可以反映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两者呈正相关。根据Sr/Ba值、1000Sr/Ca值、V/Ni值、δ13CPDB值和沉积环境演化,绘制了幕府山组海平面相对升降曲线。幕府山组经历了一次海侵—海退旋回,海平面相对升降曲线反映了幕府山组海平面波动频繁,由3次海平面相对上升和3次海平面相对下降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南京地区 下寒武统 幕府山组 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柳河盆地早白垩世鹰嘴砬子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梁云怡 许中杰 +3 位作者 周洋 程日辉 蓝艺植 何奕言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21,共15页
华北板块北缘在晚中生代受到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作用的影响,发育强烈的构造变形及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研究区柳河盆地地处华北板块北缘,对其开展研究能够为约束华北板块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阶段提供沉积方面的证据.依据对盆地早白垩世... 华北板块北缘在晚中生代受到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作用的影响,发育强烈的构造变形及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研究区柳河盆地地处华北板块北缘,对其开展研究能够为约束华北板块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阶段提供沉积方面的证据.依据对盆地早白垩世鹰嘴砬子组样品碎屑组分、岩性序列、沉积相演化特征的研究,结合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判断,盆地样品矿物组成具有石英含量较低,岩屑和长石含量较高的特点,显示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岩浆弧物源区.两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相似,以晚中生代为主,古元古代为辅.L1-B178样品(岩心)碎屑锆石存在约127Ma的主峰和约2553Ma的次峰;P303-B3样品(剖面)存在约126Ma的主峰和约2545Ma的次峰,中生代沉积物物源可能来自盆地东北侧丰富的岩浆岩.早白垩世鹰嘴砬子组最年轻碎屑锆石颗粒的U-Pb年龄限定岩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125±4)Ma,介于早白垩世巴雷姆阶与阿普特阶,与层内流纹岩样品(124.3±0.7)Ma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吻合.通过对柳河盆地样品矿物组成特点、沉积相演化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综合判断,盆地在(125±4)Ma已接收到古太平板块俯冲作用带来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河盆地 早白垩世 鹰嘴砬子组 锆石U-PB定年 物源 地质年代学 岩石学
原文传递
华南陆缘粤南地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其对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森然 许中杰 +2 位作者 孔锦涛 程日辉 王嘹亮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90-3306,共17页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对粤南地区古气候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其内在联系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以粤南地区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和ICP⁃MS微量、稀...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对粤南地区古气候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其内在联系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以粤南地区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和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并开展了沉积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综合分析.测试表明,小坪组凤岗段泥岩样品CIA(75.7~81.3)、Sr/Cu(0.83~21.3)、Rb/Sr(2.32~12.8)、Mg/Ca(0.57~2.50)和Sr/Ba(0.04~0.19)均指示该区晚三叠世早期为温湿气候,δCe(0.93~0.95)指示弱氧化环境,间接反映该时期为温湿气候;小坪组马安段泥岩样品CIA(77.5~82.2)、Sr/Cu(8.41~13.3)、Rb/Sr(2.08~5.83)、Mg/Ca(0.79~3.10)和Sr/Ba(0.06~0.26)指示该区晚三叠世晚期为干热气候,δCe(1.04~1.05)指示还原环境,间接反映该时期为干热气候;金鸡组、桥源组泥岩样品CIA(77.1~82.3)、Sr/Cu(1.51~4.38)、Rb/Sr(2.16~12.1)、Mg/Ca(0.84~2.94)和Sr/Ba(0.04~0.24)指示该区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以温湿气候为主,短暂出现干热气候,δCe(0.92~1.00)指示弱还原‒弱氧化环境,间接反映该时期气候以温湿为主,短暂出现干热.将研究区与周缘地区古气候进行对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粤南及其围区古气候都经历了由温湿(晚三叠世早期)‒干热(晚三叠世晚期)‒温湿为主,短暂出现干热(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的转变,这一具有相同演化趋势的古气候转变,正是对该时期华南经历了由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南 华南陆缘 早中生代 古气候 构造体制 响应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不同物源影响下储层的成岩演化
5
作者 高丹 程日辉 +3 位作者 付秋林 沈艳杰 王嘹亮 谭笑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0,共10页
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薄片光学显微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和手段分析成岩特征,探讨不同物源-沉积体系控制下储层的成岩演化。研究认为,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发育... 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薄片光学显微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方法和手段分析成岩特征,探讨不同物源-沉积体系控制下储层的成岩演化。研究认为,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凝灰质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其中,东部地区压实作用强度要高于西南和北部地区,北部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以凝灰质胶结为特征并发生凝灰质脱玻化作用,西南部以黏土矿质胶结为特征并发生明显的黏土矿物转化现象,西南和北部地区的溶蚀/溶解作用的发育程度要好于东部地区。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不同物源沉积区储层具有差异的成岩特征,表现为不同的储层序列,从而影响储层的成岩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盆地 中生界 储层 物质来源 成岩演化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
6
作者 沈艳杰 李嘉欣 +3 位作者 周洋 高丹 程日辉 胡小强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270-283,共14页
通过钻井岩性、岩石组分分析、狄更森图解分析和成岩作用分析,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坳陷内A井区、B井区钻遇中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陆相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序列,B井区凝灰质... 通过钻井岩性、岩石组分分析、狄更森图解分析和成岩作用分析,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火山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坳陷内A井区、B井区钻遇中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陆相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序列,B井区凝灰质砂岩发育,火山碎屑含量较高;A井区主要发育碎屑砂岩。凝灰质砂岩中火山碎屑的体积分数为20%~35%,碎屑砂岩中也含有小于10%的火山碎屑。成岩作用研究表明,A区发育凝灰质溶蚀-绢云母蚀变和黏土矿物蚀变作用,同时酸性流体导致岩石中黏土矿物选择性生成或转化,这些黏土矿物早期占位,抵抗颗粒间压实,后期或溶蚀或转化,形成粒内溶蚀孔和部分基质溶孔,释放一定储集空间;B区发育的少量凝灰质砂岩以脱玻化-重结晶作用为主,导致微细粒凝灰质组分减少,降低喉道堵塞,提高连通性,晚期脱玻化导致硅质胶结作用增强。研究区储层具非均质性,凝灰质砂岩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脱玻化孔及晶间孔贡献相对较少,构造-火山活动形成岩石裂隙-微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盆地 东部坳陷 中生代 凝灰质砂岩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扭动-伸展盆地及其层序发育模式:以辽西彰武早白垩世盆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腾飞 金振奎 +3 位作者 张东宁 程日辉 沈艳杰 曲前中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01-312,共12页
彰武盆地是辽西地区发育的众多早白垩世断陷盆地之一.其中早白垩世沙海组、九佛堂组共可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2个一级层序.盆地发育期经历右旋扭动的过程,包括伸展阶段和扭转阶段两大演化阶段.得益于其合适的大小,整个盆地... 彰武盆地是辽西地区发育的众多早白垩世断陷盆地之一.其中早白垩世沙海组、九佛堂组共可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2个一级层序.盆地发育期经历右旋扭动的过程,包括伸展阶段和扭转阶段两大演化阶段.得益于其合适的大小,整个盆地在层序发育期表现出明显的右旋扭动特征.彰武盆地是拉张伸展盆地和转换伸展盆地的过渡类型,称之为扭动-伸展盆地.作为伸展扭动盆地,彰武盆地层序充填最突出的特点是水进时期变化的物源供给.据此归纳8种层序发育模式,分别是陡坡正常物源供给模式、陡坡充足物源供给模式、缓坡正常物源供给模式、缓坡充足物源供给模式、深水正常物源供给模式、深水充足物源供给模式、深槽模式和台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模式 早白垩世 彰武盆地 扭动-伸展盆地 地层学
原文传递
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期的古气候演化及元素地球化学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田 许中杰 +4 位作者 程日辉 王嘹亮 高丹 胡小强 张振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0-1118,共19页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地台东部的北黄海盆地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影响,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伸展-反转挤压-伸展的转变.构造体制的差异不但表现在大地构造性质及其产生的地质效应上,也表现在盆地沉积特征、古生物及古...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地台东部的北黄海盆地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影响,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伸展-反转挤压-伸展的转变.构造体制的差异不但表现在大地构造性质及其产生的地质效应上,也表现在盆地沉积特征、古生物及古气候等方面.本文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X1井中侏罗统至下白垩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古气候的指示,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对古气候演化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X1井泥岩样品的Sr/Cu比值(2.12~34.10)、Sr/Ba比值(0.16~1.60)、Rb/Sr比值(0.13~1.23)、Fe2O3/FeO比值(0.22~11.10)、V/Cr比值(0.91~1.78)、V/Sc比值(4.89~8.33)、Ni/Co比值(1.14~3.85)、δU比值(0.50~0.84)和U/Th比值(0.11~0.24)的纵向变化反映古气候经历了温湿→整体湿润、短暂干热→干热的演化.沉积物经历了暗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灰色夹灰绿色、灰色与红褐色互层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粗粒沉积物和红褐色、灰黄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的变化.古生物经历了喜湿植物丰富→喜热植物出现→喜热植物丰富的过程.结果表明,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的影响,华北地台向北漂移,北黄海盆地古气候经历了由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以温湿气候为主,至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整体相对湿润,出现短暂干热气候,到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为干热气候的演化.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的转变正是对华北地台东部晚中生代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北黄海盆地 地球化学 古气候 响应
原文传递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次生孔隙的发育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丹 程日辉 +3 位作者 沈艳杰 候世林 付秋林 王嘹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201,共8页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以特低孔、超低渗型为主,对本区次生孔隙的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的重要内容,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钻井、岩心和物性资料分析,采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北黄海盆...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以特低孔、超低渗型为主,对本区次生孔隙的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的重要内容,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钻井、岩心和物性资料分析,采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储层的岩石类型、孔渗特征以及孔隙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了次生孔隙带的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本区次生孔隙的发育除受到成岩作用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物质成分、沉积相带、地层不整合和构造裂隙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沿地层不整合风化界面和大断裂的淋滤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中部地区地层不整合界面附近是有利的次生孔隙带发育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带 不整合 北黄海盆地 中生界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相发育特征——以吉林省九台地区野外露头为例
10
作者 沈艳杰 李钧如 +2 位作者 张立亚 周洋 程日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为了解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类型、火山岩相类型及成因模式的复杂性、相关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对于油气勘探的意义,利用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岩石薄片等多种地质资料,识别火山岩类型,划分火山岩相,分析了火山岩相成因特征。结果表明:①... 为了解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类型、火山岩相类型及成因模式的复杂性、相关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对于油气勘探的意义,利用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岩石薄片等多种地质资料,识别火山岩类型,划分火山岩相,分析了火山岩相成因特征。结果表明:①营城组发育4大类火山岩类型,即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碎屑沉积岩;②营城组野外露头划分了5种岩相类型,即火山口—火山通道型、火山口—破火山口型,近火山口—火山斜坡型、火山斜坡型和火山穹窿型;③建立了2类火山岩相成因模式,火山口堆积成因模式和火山斜坡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九台地区 营城组 火山岩 火山岩相 成因模式
下载PDF
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振 程日辉 +1 位作者 许中杰 李双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45,共14页
江苏句容地区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沉积发育泥晶灰岩、细晶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和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6种岩性,可区分出潮坪、开阔台地、台盆、浅滩和生物礁5种相类型。这套碳酸盐沉积序列... 江苏句容地区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沉积发育泥晶灰岩、细晶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和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6种岩性,可区分出潮坪、开阔台地、台盆、浅滩和生物礁5种相类型。这套碳酸盐沉积序列由S1、S2和S3三个层序构成,其中S1为Ⅰ型层序,S2和S3为Ⅱ型层序。依据岩性、沉积相、古生物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编制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反映船山组经历了3次海平面相对上升和下降。相对海平面升降控制了层序的发育,层序S1由滨海砾岩-潮坪结晶灰岩(低水位体系域)、台盆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2由生物礁相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与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开阔台地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3由开阔台地相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潮坪相结晶灰岩-块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下扬子区船山组是在构造相对稳定背景下发育的一套以开阔台地为主局部有滩有盆出现的碳酸盐沉积。开阔台地和台盆环境中沉积的灰岩是良好的生油层位,礁滩环境中的灰岩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船山组 句容 碳酸盐岩 沉积相 层序 相对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其对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佩蓉 许中杰 +1 位作者 孔锦涛 程日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2-1024,共13页
为探究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特征,寻找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在古气候方面留下的记录,本文以闽西南地区漳平东坑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漳平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分析及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并与其沉积... 为探究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特征,寻找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在古气候方面留下的记录,本文以闽西南地区漳平东坑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漳平组泥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主量元素分析及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并与其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剖面化学蚀变指数(CIA=72.2~81.6)、Mg/Ca值(0.40~38.5)、Rb/Sr值(2.07~19.8),古盐度指标Sr/Ba值(0.05~0.12)及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指标δCe值(0.77~1.00)、V/Cr(0.73~1.79)、Ni/Co(0.76~4.38)、U/Th(0.13~0.46)、δU值(0.57~1.16)均指示闽西南地区中侏罗世早期以半温湿气候为主,存在短暂干热期,中侏罗世中期开始向半干热气候转变。这一古气候转变是闽西南及其围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温湿气候向晚侏罗世-白垩纪干热气候演化的重要纽带,其转变也是早中生代华南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 中侏罗世 漳平组 地球化学 古气候 响应
下载PDF
华南闽西南早侏罗世梨山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中杰 王嘹亮 +1 位作者 蓝艺植 程日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09-224,共16页
对闽西南早侏罗世梨山组碎屑岩进行了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其目的是查明早侏罗世沉积物的组成及来源,揭示华南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梨山组上段样品(GMC12)和下段样品(GMC22)反映的主要年龄组成相似,均有一个约1 860 Ma的主峰和一个约230 M... 对闽西南早侏罗世梨山组碎屑岩进行了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其目的是查明早侏罗世沉积物的组成及来源,揭示华南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梨山组上段样品(GMC12)和下段样品(GMC22)反映的主要年龄组成相似,均有一个约1 860 Ma的主峰和一个约230 Ma的次峰.但下段样品(GMC22)显示出较为简单的年龄分布,获得显著的年龄峰值为1 860 Ma和230 Ma;上部样品(GMC12)显示出多峰特征,除了主峰1 860 Ma外,还有约230 Ma、约280 Ma、约410 Ma、约490 Ma、约770 Ma和约2 540 Ma多个次峰值.由下段至上段,碎屑锆石年龄组成由简单变复杂.上段样品中较老的年龄组成比下段明显增加,而且年龄组成比下段复杂,表明物源可能发生变化.研究区早侏罗世主要物源为古元古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产物,通过与闽西南周围不同盆地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对比,闽西南早侏罗世物源主要来自研究区北部和东北部.由研究区到华南内陆/南部,盆地内沉积物年龄组成发生了由复杂且相对较老到简单且年轻的变化.印支期造山运动早期到晚期,华南地区岩浆活动发生了由南部沿海向华南内陆的迁移,而华南东部沿海、东北部和北部地区岩浆活动一直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 早侏罗世 碎屑锆石 物源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