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在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0
1
作者 陈志强 陈旭东 +1 位作者 JoséValente de Olivira 李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6-226,共21页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大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日益受到各界重视。深度学习能够在层次结构的特征提取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隐藏知识,在领域自适应方面具有良好的数据适应性,近年来逐渐成为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热点,并在设...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大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日益受到各界重视。深度学习能够在层次结构的特征提取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隐藏知识,在领域自适应方面具有良好的数据适应性,近年来逐渐成为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热点,并在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中应用,总结、分类和解释关于这一热点主题的主要文献,讨论了各种体系结构和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深度学习在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选择、设计或实现深度学习架构,提供明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故障诊断 剩余寿命预测
下载PDF
5G远程机器人手术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荣 赵国栋 +7 位作者 孙玉宁 杨文龙 刘景丰 黄尧 谢武生 陈志强 赵伟 纪洪辰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5G网络下远程机器人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将国产康多机器人主、从系统分开,物理空间隔离50 km,借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共同研发的5G网络互联,主刀医师远程无线控制床旁操作系统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远程手术...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5G网络下远程机器人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将国产康多机器人主、从系统分开,物理空间隔离50 km,借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共同研发的5G网络互联,主刀医师远程无线控制床旁操作系统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远程手术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2018年12月18日,动物实验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完成。主刀医师远程控制2个机械臂(双极电凝和电凝钩)和镜头臂,顺利完成猪的肝脏楔形切除,切除范围约2 cm×2 cm×3 cm。整个动物实验耗时约60 min,出血约5 ml,术中高清3D影像及声音传输即时、稳定,床旁机械臂操作平顺、灵活,主、从跟踪性好,无误操作产生,主、从映射模型正确。移动执行器末端运动指令到机器人臂末端运动平均延误时间<150 ms。整个实验过程机器人系统未出现软件、硬件不良状况。结论本次动物实验是国际上5G远程手术的首次尝试,结果初步验证了5G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技术可行,远程手术的应用将有效解决目前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小分级诊疗差距,有效降低医疗开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战时医疗救援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机器人 远程手术 网络延时 5G网络
原文传递
烤烟新品种中川20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玉 刘杨 +10 位作者 王元英 罗成刚 杨爱国 潘旭浩 常爱霞 冯全福 蔡宪杰 陈志强 胡海洲 蒋彩虹 徐春林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烤烟新品种中川208(CF228)是以优质、适产、抗TMV为主攻目标,以MS中烟103为母本,烤烟新品系T136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式塔型,叶形椭圆;综合经济性状显著优于K326,略优于云烟87;外观质量优于K3... 烤烟新品种中川208(CF228)是以优质、适产、抗TMV为主攻目标,以MS中烟103为母本,烤烟新品系T136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式塔型,叶形椭圆;综合经济性状显著优于K326,略优于云烟87;外观质量优于K326,略优于或相当于云烟87;烤后烟叶钾离子含量相对较高,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彰显区域风格特征,工业可用性较强,在西南烟区清香风格明显,清甜香韵突出;对TMV免疫,中感黑胫病、根结线虫病和PVY,感青枯病、赤星病和CMV。综合评价,中川208是质量性状、经济性状和抗病抗逆性状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适应性强,适宜在西南和华中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中川208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和MaxEnt模型的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活动节律分析和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智强 赵增辉 +3 位作者 王远飞 韦力 丁国骅 林植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35-3547,共13页
黑麂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鹿科动物,分布于浙闽赣皖四省的部分山地丘陵。为明确黑麂的活动节律及适宜环境温度,探讨四省区域的潜在分布区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黑麂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 黑麂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鹿科动物,分布于浙闽赣皖四省的部分山地丘陵。为明确黑麂的活动节律及适宜环境温度,探讨四省区域的潜在分布区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黑麂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监测期间红外相机共有效监测到黑麂26次,相对多度指数为1.79。根据监测到黑麂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黑麂出现位点16个。根据黑麂栖息地特征选择6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MaxEnt模型预测黑麂在浙闽赣皖四省的潜在适生区。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AUC=0.976)。结果表明:(1)黑麂年活动高峰季节为夏季,日活动高峰为7:00—9:00和16:00—18:00;(2)温度是影响黑麂活动的重要因素,其活动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3)黑麂潜在适生区总面积约为25980.62 km^(2),占四省总面积的4.87%;(4)黑麂潜在适生区分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浙赣潜在分布区、洞宫山潜在分布区和括苍山潜在分布区4个区域。建议(1)加强潜在分布区内种群资源的调查;(2)识别并建立各适宜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3)建立黑麂保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遂昌牛头山 活动节律 环境温度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13—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秀珍 姜倩倩 +5 位作者 谈锦艳 张艳君 陈志强 薛晨 赵月秀 黄怡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37,共2页
为防止因抗菌药物的临床滥用造成细菌耐药的传播蔓延,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全国持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的使用目的有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其中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在外科领... 为防止因抗菌药物的临床滥用造成细菌耐药的传播蔓延,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全国持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的使用目的有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其中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在外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普遍存在使用率高、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档次偏高、联合用药欠规范等不合理现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手术 预防使用
原文传递
非执行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险峰 陈志强 +1 位作者 李佳宾 胡珺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88-1196,共9页
基于非执行董事视角,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非执行董事的监督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中的非执行董事扮演了股东'代言人'的角色,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基于非执行董事视角,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非执行董事的监督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中的非执行董事扮演了股东'代言人'的角色,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权力的制约,即在股权集中程度更高以及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中,非执行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相对降低。拓展检验还发现:非执行董事监督与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互补效应,共同推动企业创新;由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集中,非执行董事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非执行董事 代理成本 企业技术创新
下载PDF
亚热带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区晓琳 陈志彪 +2 位作者 陈志强 陈海滨 任天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6-1167,共12页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分配格局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5个不同植被恢复年限的样地(分别为5a、10a、15a、30a、80a)以及1个未治理地(恢复0a)为对照坡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并分析土壤与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06~27.71 g·kg^(-1)、0.54~2.12g·kg^(-1)和0.034~0.189g·kg^(-1),团聚体C︰N、C︰P、N︰P变化范围分别为3.06~13.05、21.4~185.6、5.62~18.20。(2)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C:N总体上显著增加,均表现为表土层(0~20 cm)高于底土层(20~40 cm),团聚体C︰P、N︰P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趋势,团聚体C︰P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团聚体N︰P在土层间无明显变化。(3)除恢复0 a外,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团聚体C︰N、C︰P随粒径减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N︰P在各粒径间无显著差异。(4)土壤与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之间以及团聚体有机碳、全氮与团聚体C︰N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团聚体有机碳与团聚体C︰P呈极显著正相关;团聚体全磷与团聚体N︰P呈极显著负相关。植被恢复降低土壤侵蚀,明显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团聚体碳氮"汇"功能,且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中P元素成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
下载PDF
高速铁路ATO系统控车舒适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友兵 陈志强 +1 位作者 王建敏 吴培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1,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智慧铁路,是铁路部门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铁路部门开始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到高铁列车控制系统中,构成高速铁路ATO系统,在该系统中,由ATP保...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智慧铁路,是铁路部门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铁路部门开始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到高铁列车控制系统中,构成高速铁路ATO系统,在该系统中,由ATP保证行车安全,由ATO实现自动驾驶,实现安全和效率的有机结合。如何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是高铁自动驾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和给出了不同场景下提高ATO控车舒适度的方法。研究结论:(1)给出了提高启动、巡航、停车三个不同控速阶段控车舒适度的方法;(2)给出了提高过分相区舒适度的方法;(3)给出了提高舒适度的一般方法;(4)给出了舒适度的评价方法;(5)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提高高速铁路ATO系统的控车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自动驾驶 车载设备 舒适度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21
9
作者 秦泗河 +19 位作者 张永红 臧建成 王栋 朱磊 郭保逢 焦绍锋 姚满叶 陈兆军 刘培亭 朱明海 陈志强 刘方娜 刘来有 韦健 刘旻 石华南 石俊俊 乔虎云 邢浩 张兴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马蹄内翻足是运动系统最常见的畸形,其中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是手术矫形与功能重建最困难的一类。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立项,外固定与肢... 马蹄内翻足是运动系统最常见的畸形,其中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是手术矫形与功能重建最困难的一类。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立项,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小组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制定了本共识,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供临床骨科医师参考。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文献收集及筛选概况、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评价、治疗原则、治疗难点以及手术适应证、禁忌证,Ilizarov技术的应用方法、要点、并发症及畸形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成人 ILIZAROV技术 微创技术 外固定器 畸形
下载PDF
水稻耐淹成苗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凯 李冬秀 +8 位作者 杨靖 董骥驰 严贤诚 罗立新 刘永柱 肖武名 王慧 陈志强 郭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8,共14页
【背景】耐淹成苗率低是限制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挖掘高种子活力、低氧萌发能力强的水稻材料是提高耐淹成苗率的关键,但控制耐淹成苗率的遗传位点的挖掘仍然比较有限。【目的】利用来源广泛的自然种质,分析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表型性... 【背景】耐淹成苗率低是限制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挖掘高种子活力、低氧萌发能力强的水稻材料是提高耐淹成苗率的关键,但控制耐淹成苗率的遗传位点的挖掘仍然比较有限。【目的】利用来源广泛的自然种质,分析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表型性状,挖掘相关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直播稻耐淹成苗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材料基础。【方法】以200份来源广泛的水稻种质为材料,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测量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低氧条件下测量芽鞘长和芽鞘直径;进行耐淹成苗试验,水深10 cm,20 d后测量耐淹成苗率。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挖掘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性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对以上6个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在关联区间内筛选候选基因;对02428和YZX 2份材料进行有氧、无氧以及氧气含量转换条件下的转录组检测,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种子活力、芽鞘表型和耐淹成苗率在200份材料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芽鞘长和活力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芽鞘长、活力指数与耐淹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8个与活力指数显著关联的位点,15个与芽鞘长显著关联的位点;结合基因组注释,在关联区间筛选出6个与活力指数相关的候选基因,7个与芽鞘长度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比较13个基因在有氧、无氧及氧气转换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以及表达量的变化,发现Os02g0657000、Os03g0592500、Os08g0380100表达量变化显著,表现出对氧气处理的敏感性。【结论】种子活力、芽鞘长与耐淹成苗率密切相关,可作为筛选高耐淹成苗水稻材料的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转录组分析与基因表达模式比较的联合应用可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耐低氧萌发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废锂离子电池物理分选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超 邱显扬 +3 位作者 刘勇 何晓娟 陈志强 刘牡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3-501,共9页
为了应对能源安全和能源环境污染等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优越的性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受制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锂离子电池将在未来几年逐渐进入批量报废阶段,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含有钴、锂... 为了应对能源安全和能源环境污染等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优越的性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受制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锂离子电池将在未来几年逐渐进入批量报废阶段,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含有钴、锂、铜、镍、石墨等有价组分,回收价值极大。另一方面,废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碳酸酯等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实现资源化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废锂离子电池物理分选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破碎、筛分分选、重力分选和浮选等工艺进行了评述,提出应加强物理分选相关的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分选产品纯度,指出废锂离子电池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的资源化回收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对物理分选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锂离子电池 资源与环境 物理分选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南方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芒萁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敬哲 陈志强 +1 位作者 陈志彪 潘宗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0-909,共10页
目前关于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植被-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鲜有报道。以该区域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包含0年未恢复地、6年、12年、18年、36年以及80年的次生林地)芒萁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 目前关于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植被-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鲜有报道。以该区域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包含0年未恢复地、6年、12年、18年、36年以及80年的次生林地)芒萁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因子的变化,采用样方调查分析法,探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芒萁叶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芒萁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芒萁叶功能性状各指标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差异明显(P<0.05),并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表现出胁迫型、扩展型、竞争型不同功能性状组合;芒萁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也表现出显著的特征(P<0.01);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表明叶全氮含量、比叶面积和叶全磷含量主成分贡献排名高,可作为芒萁叶功能性状评价的主要指标。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发现,土壤全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对芒萁叶功能性状各项指标影响显著(P<0.01)。芒萁伴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叶功能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状况,且受土壤因子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适应策略,反映了芒萁叶片随土壤因子变化形态可塑性强,作为重要的生态恢复植被有利于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的有效建植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植被恢复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长汀县
下载PDF
P16/ki67双标记和HPV E6/E7 mRNA检测及其联合应用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学分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官燕飞 彭建明 +5 位作者 袁春雷 米贤军 陈志强 陈健锋 陈昂 刘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宫颈薄层细胞学技术(TCT)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初次TCT结果为LSIL,于4周内进行了阴道镜及活检术检查的患者239例,对患者剩余细... 目的探讨P16/ki67双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宫颈薄层细胞学技术(TCT)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初次TCT结果为LSIL,于4周内进行了阴道镜及活检术检查的患者239例,对患者剩余细胞学样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双标记并采用Panther全自动HPV E6/E7 mRNA检测系统对HPV E6/E7 mRNA进行检测。使用SPSS22.0软件,纵向分析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 mRNA和联合检测分别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中阳性率的差异。横向比较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 mRNA和联合检测在相同宫颈病变中阳性率的差异。综合评估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 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阳性病变效率的差异。结果239例宫颈细胞学LSIL相对应的HE染色诊断结果为慢性宫颈炎71例(29.71%)、 LSIL 143例(59.83%)、 HSIL22例(9.20%)、宫颈癌3例(1.26%)。P16^+ki67^+病变46例(19.25%)、 ki67^+P16^-病变41例(17.15%)、 ki67^-P16^+病变33例(13.81%)、 P16^-ki67^-病变119例(49.79%)。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HSIL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高于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mRNA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7850。结论 P16/ki67双标记、 HPV E6/E7 mRNA和联合检测在细胞LSIL的分流管理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明显提高HSIL及以上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同时维持了较高的特异度和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低级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榆-槐花药对治疗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芝强 陈怡 +3 位作者 林瑞婷 麦喆钘 孙玲玲 林丽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7-845,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榆-槐花药对治疗直肠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地榆-槐花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收集与直肠癌相关的靶标,并与药物成分所对应的靶标相比...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榆-槐花药对治疗直肠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地榆-槐花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收集与直肠癌相关的靶标,并与药物成分所对应的靶标相比较,筛选出共同部分,作为药对的预测作用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预测作用靶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大小筛选出核心靶标。通过Systems Dock WebSite网络服务器进行核心靶标与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核心靶标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分类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作用靶标'网络图、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图以及'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关系图。利用Omicshare平台绘制直肠癌靶标与药对靶标匹配图、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图、GO分类富集分析结果图、分子对接柱状图。结果收集到地榆-槐花药对的12个活性成分,包括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等,主要作用于Akt1、TP53、IL6、VEGFA、TNF 5个靶标,涉及PI3K-Akt、MAPK、TNF、RAS、Toll-like receptor等通路发挥治疗直肠癌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究了地榆-槐花药对治疗直肠癌可能的靶标和通路,其作用特点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相符合,可为地榆-槐花药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槐花 直肠癌 靶标 通路
原文传递
烤烟品种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的物质及分子基础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常爱霞 屈亚芳 +9 位作者 王国平 李洋洋 罗成刚 冯全福 陈志强 付宪奎 杨爱国 胡日生 向世鹏 王元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索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的关键致香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为特香型烤烟品种培育及工业利用奠定基础,通过不同品种(系)的表面分泌物检测及烟叶感官鉴定比较,明确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关键致香物质基础;通过对不同品种中调控关键致香... 为探索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的关键致香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为特香型烤烟品种培育及工业利用奠定基础,通过不同品种(系)的表面分泌物检测及烟叶感官鉴定比较,明确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关键致香物质基础;通过对不同品种中调控关键致香物质合成的基因进行测序,明确大白筋599特征香气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结果表明,烤烟品种大白筋599和香料烟品种Samsun表面分泌物中含有赖百当二萜冷杉醇,而普通烤烟G28等均不含冷杉醇。普通烤烟G28与大白筋599杂交或回交的后代品系中,含有冷杉醇的均具有大白筋599特异香气特性,不含冷杉醇的没有特异香气特性。调控冷杉醇合成的关键基因Nt CPS2的第292位碱基在不同品种间具有多态性,在大白筋599中是野生型碱基G,而在供试普通烤烟及生产主栽品种中是突变型碱基T。冷杉醇是烤烟品种大白筋599特异香气性状形成的关键致香物质。调控冷杉醇合成的关键基因Nt CPS2的第292位碱基在大白筋599及供试普通烤烟品种和主栽品种间的SNP多态性,是导致其香气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遗传改良,丰富烟草表面分泌物中致香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培育特色香气风格烤烟品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筋599 特异香型烤烟 基因NtCPS2 冷杉醇
下载PDF
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在尘肺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志强 周武旺 +4 位作者 卢雪梅 张久红 白梅 何雪明 陈晶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A.TB)在尘肺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尘肺患者67人,尘肺并发肺结核患者56人;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2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A.TB)在尘肺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尘肺患者67人,尘肺并发肺结核患者56人;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2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同时进行A.TB检测、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TB-Ab)和结核菌素皮肤(TST)试验。结果尘肺并发肺结核组、尘肺组及健康对照组A.TB阳性率分别为73.21%、23.88%、13.46%。尘肺并发肺结核组、尘肺组及健康对照组TST阳性率分别为60.71%、40.29%、40.38%。尘肺并发肺结核组、尘肺组及健康对照组TB-Ab阳性率分别为35.71%、38.81%、30.77%。尘肺并发肺组的A.TB阳性率明显高于TST及TB-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B检测在尘肺并发结核病临床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TST、TB-Ab,对尘肺并发结核病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结核 尘肺 结核菌素试验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芝强 李泽云 +3 位作者 林瑞婷 孙伟鹏 林丽珠 孙玲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990-199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试验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照组)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项RCT,共计16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RR=1.67,95%C( I 1.48,1.89),P<0.000 01]、临床受益率[RR=1.26,95%CI(1.20,1.33),P<0.000 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RR=0.98,95%CI(0.88,1.11),P=0.79]、血小板下降发生率[RR=1.07,95%CI(0.91,1.26),P=0.39]、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1.01,95%CI(0.90,1.14),P=0.8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可提高NSCLC患者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吉西他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芝强 林瑞婷 +1 位作者 孙玲玲 李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83-189,194,共8页
目的 针对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网络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Clinical Trials等,各数... 目的 针对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网络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Clinical Trials等,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18年8月,同时,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手动检索相关的杂志和会议论文。收集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比单用化疗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依据Cochrane Handbook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估办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4篇,包括患者19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疗效[ OR=1.52,95%CI (1.38,1.67), P < 0.001]、生存质量(KPS)评分[ OR=2.74,95%CI (2.13,3.51), P < 0.001]以及疼痛缓解度[ OR=14.02,95%CI (5.60,35.09), P < 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有限的证据可推测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所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进行更精心的设计,如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对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质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模糊理论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志强 王贻明 +1 位作者 陈顺满 牛鹏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了准确、客观地获得采空区的稳定分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众多采空区复杂、不确定影响因素中,选取工程地质情况、采空区形态参数及其他因素3大类共15项因子,建立了模糊评判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因素集... 为了准确、客观地获得采空区的稳定分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众多采空区复杂、不确定影响因素中,选取工程地质情况、采空区形态参数及其他因素3大类共15项因子,建立了模糊评判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因素集、评判集、权重级,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引入熵权法确定权重,使得权重分配更加科学、客观,结合模糊平均加权法及置信度准则得出最终评判结果。以某地下金矿开采采空区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其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较相符,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采空区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近场多脉冲地震作用下高墩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史雄 陈志强 +1 位作者 陈志伟 李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7-907,共11页
为了研究近断层地震的多脉冲效应对不规则高墩大跨桥梁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采用眼观识别的方法选取了典型的多脉冲、单脉冲和非脉冲3组地震动;然后,采用小波变换识别方法和能量识别方法对其脉冲性进行识别,研究了脉冲地震动识别... 为了研究近断层地震的多脉冲效应对不规则高墩大跨桥梁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采用眼观识别的方法选取了典型的多脉冲、单脉冲和非脉冲3组地震动;然后,采用小波变换识别方法和能量识别方法对其脉冲性进行识别,研究了脉冲地震动识别方法对多脉冲地震动的适用性;最后,以某大跨度高墩桥梁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了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比研究了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及单脉冲地震动对不规则高墩桥梁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近断层脉冲识别方法只适用于速度时程中只含有一个主脉冲的地震动,对于多脉冲地震动,其失效的可能性非常大;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对不规则高墩桥梁具有更强的破坏性,特别是在多脉冲地震作用下,1号、2号两个高墩的墩顶位移需求分别增加了118.9%和109.6%,墩底弯矩和墩底曲率也有明显的增大;近场多脉冲地震作用下主梁的碰撞次数增大了3~5倍,碰撞力也会增大2~3倍,主梁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碰撞破坏,在抗震设计时应采取适当防撞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多脉冲地震动 脉冲识别 高墩桥梁 非线性地震响应 碰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