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份贵州镇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及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曹雨 乔大河 +4 位作者 赵华富 王家伦 陈娟 陈正武 何顺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81-88,共8页
为挖掘特异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镇宁新发现的25株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运用统计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6个表型性状和12个主要生化组分进行研究,进而对这25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25份种质的表型性状和生化组... 为挖掘特异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镇宁新发现的25株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运用统计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6个表型性状和12个主要生化组分进行研究,进而对这25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25份种质的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变异类型丰富,其中26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9.26%,平均多样性指数0.87;12个生化组分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5.21%,平均多样性指数2.78;25份种质资源的酚氨比在6.12~20.09之间。聚类分析将其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一全部为小乔木,类群二、三全为灌木;类群三中资源的生化组分含量最为丰富。从中初步筛选出了3份生化组分丰富的潜在优异种质资源,为后续资源保护、开发和育种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生化成分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黎平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单株鉴选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春 吴昌敏 +4 位作者 石伟昌 徐富林 邓燕莉 陈娟 陈正武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66,72,共5页
为明确黎平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22份茶树资源的9个生化成分,并分析生化成分多样性,从中筛选优异单株。结果表明,黎平地方茶树资源中变异类型丰富,平均变异系数35.0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883;依据生... 为明确黎平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22份茶树资源的9个生化成分,并分析生化成分多样性,从中筛选优异单株。结果表明,黎平地方茶树资源中变异类型丰富,平均变异系数35.0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883;依据生化成分预判茶树适制性,筛选出6份适制绿茶茶树资源,5份适制红茶茶树资源;基于生化成分初步鉴选出优异单株9份,包括2份高茶氨酸(>3.0%)茶树资源,1份高GCG(1.5%)茶树资源,6份高EGCG(>10.0%)茶树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平 茶树资源 优异单株 茶氨酸 EGCG
下载PDF
后排转子直径对对转螺旋桨气动和声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崔盼望 仝帆 +2 位作者 冯和英 陈正武 王大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49-1760,共12页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模型,研究了不同后排转子直径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单排螺旋桨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后排转子直径的对转...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模型,研究了不同后排转子直径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单排螺旋桨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后排转子直径的对转螺旋桨模型。研究发现,对转螺旋桨后排转子直径“裁剪”会降低后排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但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后排转子直径的减小,前排转子的叶片通过频率下的噪声几乎没有变化,但高阶噪声变化幅度较大。后排转子减小0.25倍直径,后排转子的叶片通过频率下的噪声降低约为9 dB。后排转子直径“裁剪”不仅可以降低后排转子噪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前排转子的噪声。通过叶片“裁剪”,对转螺旋桨气动噪声降低5~6 dB。对转螺旋桨后排转子直径的减小,减弱了对转螺旋桨叶尖涡干涉和尾迹干涉,并减弱了前后排桨叶的势流场干涉,进而降低了对转螺旋桨的噪声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转子直径 非线性谐波方法 叶尖涡 干涉噪声
原文传递
115份贵州茶树种质茶多酚及儿茶素多样性分析及特异种质筛选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春 陈正武 +3 位作者 乔大河 郭燕 李燕 梁思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0-1480,共11页
为明确贵州茶树种质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组成和遗传多样性,以贵州省8个县115份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树中的茶多酚、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 为明确贵州茶树种质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组成和遗传多样性,以贵州省8个县115份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树中的茶多酚、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结果表明:贵州茶树种质中茶多酚、没食子酸、EGC、C、EC、EGCG、GCG和ECG平均值分别为18.57%、0.03%、1.08%、0.80%、0.95%、5.75%、0.37%和2.92%,6个儿茶素组分中,EGCG和ECG含量变化区间较大,分别是0.00%~10.86%和0.71%~10.55%。统计分析多酚类物质的12个指标,变异系数为15.59%~198.23%,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691~2.040,茶多酚的变异系数最小、遗传多样性最大,C的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多样性最小;部分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布高度聚集,115份种质中108份没食子酸含量低于0.06%,99份C含量低于0.75%,94份GCG含量低于0.5%。基于8个多酚类物质,115份资源可分为4类,第Ⅰ类C为主要儿茶素单体,第Ⅱ类ECG为主要儿茶素单体,第Ⅲ类和第Ⅳ类主要儿茶素单体为EGCG,但第Ⅲ类的茶多酚、EGCG和ECG含量极显著高于第Ⅳ类。115份茶树资源中筛选出1份高茶多酚(≥25.0%)种质,1份高GCG(≥4.0%)种质,6份高EGCG(≥10.0%)种质,7份高ECG(≥8.0%)种质,13份高CI(≥10)种质。研究表明贵州茶树种质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高茶多酚、高EGCG等生化特异资源22份,可为贵州茶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供茶树种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茶树 种质资源 茶多酚 EGCG
下载PDF
古茶树优系品种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邓代信 成凯 +5 位作者 刘进平 陈正武 乔大河 李忠朝 周绍均 牛素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古茶4号的茶氨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高为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古茶树 氨基酸 茶氨酸
下载PDF
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正武 姜裕标 +2 位作者 赵昱 卢翔宇 仝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7,共10页
针对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性能评估和优化研究需求,依托声学风洞,研发了1套大功率对转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装置,并发展了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转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装置由300 kW电动机提供动力输入... 针对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性能评估和优化研究需求,依托声学风洞,研发了1套大功率对转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装置,并发展了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转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装置由300 kW电动机提供动力输入,由齿轮箱实现增速和内外传动轴反向旋转,由旋转轴天平测量气动力。装置完成研制后,在5.5 m×4 m声学风洞开展了对转螺旋桨气动力和气动噪声试验。结果表明对转螺旋桨动力模拟试验装置的转速控制精度优于0.5 r/min,传动效率达到97.7%,装置运行平稳、可靠;对转螺旋桨试验的拉力系数重复性精度优于0.002 1,功率系数重复性精度优于0.002 2,气动噪声重复性精度优于0.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开式转子 气动噪声 声学风洞 旋转轴天平
原文传递
传声器阵列特征值滤波去噪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余亮 潘铮 +1 位作者 陈正武 蒋伟康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43,共9页
作为二阶统计量的互谱矩阵(CSM)是声学成像算法的核心输入量。为增强传声器阵列的去噪表现,研究了互谱矩阵特征值滤波的机理,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特征值滤波方法的设计准则:(1)声源互谱矩阵的Stein无偏风险估计(SURE收缩),即基于SURE准... 作为二阶统计量的互谱矩阵(CSM)是声学成像算法的核心输入量。为增强传声器阵列的去噪表现,研究了互谱矩阵特征值滤波的机理,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特征值滤波方法的设计准则:(1)声源互谱矩阵的Stein无偏风险估计(SURE收缩),即基于SURE准则的特征值软阈值收缩;(2)进一步提高声源互谱矩阵EYM(Eckart-Young-Mirsky)估计误差的最优收缩(Opt-Shrinkage)方法,即对声源特征值所含有的噪声进一步去除。然后,在3000个快照数,0 dB信噪比(SNR),100个传声器的环境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与经典的MUSIC方法比较原声源信号与去噪后信号的互谱矩阵对角线误差,其中MUSIC方法的互谱矩阵对角线误差为74.15%,SURE收缩为41.97%,最优收缩为20.62%。并通过改变快照数、声源数与SNR,对比了不同特征值滤波去噪方法的效果。从仿真结果上看,在少声源(少于40个)工况下SURE收缩方法的去噪效果优于MUSIC方法与最优收缩方法;在声源数超过42个后,最优收缩方法取得更显著的效果。最后,在3个声源、60个传声器数、-5 dB信噪比的声源定位实验中,SURE收缩与最优收缩均获得了相比MUSIC方法更好的去噪效果。研究表明在现有传声器阵列特征值滤波方法的基础上,对特征值的进一步处理可以得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传声器阵列 特征值
下载PDF
不同轴向间距对对转螺旋桨气动和 声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8
作者 冯和英 崔盼望 +2 位作者 仝帆 陈正武 李抢斌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295,共13页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理论,研究了转子轴向间距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及其物理机制。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转子轴向间距的对转螺旋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转螺旋桨转子轴向间距的变化对对...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理论,研究了转子轴向间距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及其物理机制。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转子轴向间距的对转螺旋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转螺旋桨转子轴向间距的变化对对转螺旋桨总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对总拉力系数和总功率系数影响不大。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对前后排转子之间的轴向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对转子后气流轴向速度影响不大。随着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前后排转子之间的径向速度逐渐减小,进而减弱了对转螺旋桨转子间的滑流收缩。通过改变转子轴向间距,相比最小轴向间距,对转螺旋桨噪声最大降低约10 dB,干涉噪声降低约10 dB以上,效率提升了1.4%。随着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前排转子85%叶高处的压力面和吸力面1阶谐波压力幅值在尾缘处分别降低1836 Pa(89%)和1277 Pa(90%),后排转子75%叶高处的压力面和吸力面3阶谐波压力幅值在前缘处分别降低266 Pa(78%)和209 Pa(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开式转子 轴向间距 非线性谐波法 滑流流场 气动干扰
原文传递
涡流恢复导叶对螺旋桨气动和声学性能影响研究
9
作者 韦卿 张武 +3 位作者 陈正武 仝帆 朱文浩 王良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5,共13页
为了对比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与单排螺旋桨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安装六种不同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和单排螺旋桨的气动力及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状态,级间距Δx=0.27的工况下,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使得推力... 为了对比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与单排螺旋桨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安装六种不同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和单排螺旋桨的气动力及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状态,级间距Δx=0.27的工况下,安装涡流恢复导叶使得推力系数增加6.4%,效率增加6.7%。随着间距的增大,前级叶片的桨尖涡、尾迹涡等涡系结构在通过后级叶片时破碎并向下游传播,且强度逐渐减小。噪声强度随着级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大级间距涡流恢复导叶的噪声与最小级间距涡流恢复导叶噪声相比降低5.7 dB,噪声下降幅度随级间距的增加逐渐减缓,存在级间距最优位置使得推力增加最大,噪声强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涡流恢复导叶 桨尖涡 尾迹涡 干涉噪声
下载PDF
茶树叶片理化性质对茶蚜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阳玉婷 田森 +4 位作者 胡蕾 赵德刚 陈正武 何应琴 徐富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6,62,共8页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存在差异,其中对‘黄金芽’的选择性最强,而对‘黔茶1号’和‘黔茶10号’的选择性最弱。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中,‘黔茶1号’‘黔茶10号’为抗虫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黔茶8号’为中抗品种;‘黔湄601’为感虫品种;‘黄金芽’为高感品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总厚度(r=-0.84)、下表皮厚度(r=-0.78)、栅栏组织厚度(r=-0.94)、咖啡碱含量(r=-0.91)、茶多酚含量(r=-0.94)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密度(r=0.93)、游离氨基酸含量(r=0.94)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绵组织厚度(r=-0.27)、可溶性糖含量(r=0.75)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我国抗蚜种质资源鉴选及利用、茶蚜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取食选择性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恩俊 田维丽 +2 位作者 陈正武 李岩 赵德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71-5080,共10页
本研究以‘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的取样时间和消毒条件、最佳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生根和壮苗培养基配方以及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取样时间为4月份,茎段经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2 min,外植体... 本研究以‘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的取样时间和消毒条件、最佳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生根和壮苗培养基配方以及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取样时间为4月份,茎段经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2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91.3%,污染率为2.7%,以MS+2 mg/L 6-BA+1 mg/L GA3作为腋芽萌发培养基,培养40 d出芽率为91.7%,以MS+4 mg/L 6-BA+1 mg/L IBA作为增殖培养基,培养45 d增值系数可达3.8。以MS+1 mg/L 6-BA+0.5 mg/L IBA作为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经45 d可培养至约4~5 cm后诱导生根,在50 mg/L IBA无菌溶液中浸泡5 min后,转至1/2MS+1.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2.5%。自然光条件下开瓶室温炼苗5 d,移栽到以营养土和蛭石2∶1比例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66.7%。本研究建立‘中黄1号’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为‘中黄1号’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黄1号 组培快繁 带腋芽茎段
原文传递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科润99’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毅科 杜胜利 +4 位作者 魏爱民 刘楠 陈正武 张有为 李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9-610,共2页
‘科润99’为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率高。瓜长35 cm左右,顺直,深绿色,刺密,瘤小,瓜把短粗,瓜肉绿色,心腔小,口感甜脆。抗病,早熟性和丰产性好。适宜早春温室及春、秋大棚栽培,早春温室栽培产量可达150 ... ‘科润99’为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率高。瓜长35 cm左右,顺直,深绿色,刺密,瘤小,瓜把短粗,瓜肉绿色,心腔小,口感甜脆。抗病,早熟性和丰产性好。适宜早春温室及春、秋大棚栽培,早春温室栽培产量可达150 t·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一代杂种 品种
原文传递
基于快响压力敏感涂料的螺旋桨表面压力测量技术研究
13
作者 魏春华 仝帆 +3 位作者 廖先辉 陈正武 梁磊 姜裕标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压力敏感涂料(PSP)是一种全局压力测量技术。与传统压力传感器相比,PSP在快速旋转叶片上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和非接触等优势。然而,由于传统压力测量技术的局限性,PSP测量在高速旋转叶片上的验证非常困难。本文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 压力敏感涂料(PSP)是一种全局压力测量技术。与传统压力传感器相比,PSP在快速旋转叶片上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和非接触等优势。然而,由于传统压力测量技术的局限性,PSP测量在高速旋转叶片上的验证非常困难。本文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某型螺旋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PSP测量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研究。对不同工况下桨叶整体压力分布与CFD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PSP测量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压力敏感涂料 寿命法 航空声学风洞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对转螺旋桨流场和声场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李光明 丁珏 +3 位作者 陈正武 仝帆 杨小权 唐小龙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9-384,共16页
采用非线性谐波法耦合FW-H方程的混合噪声数值模拟方法,对某11×9的对转螺旋桨模型的气动力与噪声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阶段,与单转子螺旋桨相比,对转螺旋桨的主要噪声源是由前排螺旋桨产生的叶尖涡、前缘涡和尾迹... 采用非线性谐波法耦合FW-H方程的混合噪声数值模拟方法,对某11×9的对转螺旋桨模型的气动力与噪声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阶段,与单转子螺旋桨相比,对转螺旋桨的主要噪声源是由前排螺旋桨产生的叶尖涡、前缘涡和尾迹涡等涡系与后排螺旋桨相互作用产生的干涉噪声,后排螺旋桨上的非定常压力波动是干涉噪声的主要贡献源;在干涉噪声频率处,前排螺旋桨的噪声主要向下游辐射,后排螺旋桨的噪声主要向上游辐射。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积分面对对转螺旋桨噪声计算结果的影响。相比于固体壁面FW-H积分面,可穿透FW-H积分面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数据,但是不同的积分面对转子单独噪声基本没有影响;上游积分面的变化对对转螺旋桨的噪声影响很小,但是下游积分面的变化对干涉噪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气动性能 干涉噪声 固体壁面FW-H积分面 可穿透FW-H积分面
原文传递
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春 李帅 +3 位作者 陈正武 乔大河 陈娟 孟泽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1-436,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3个茶树品种健康及受害新梢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没食子酸及儿茶素组分(EGC、EC、C、ECG和EGCG),通过分析品种生化成分与绿盲蝽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及绿盲蝽取食后茶树生化成分的变化...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3个茶树品种健康及受害新梢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没食子酸及儿茶素组分(EGC、EC、C、ECG和EGCG),通过分析品种生化成分与绿盲蝽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及绿盲蝽取食后茶树生化成分的变化,探明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危害程度存在紧密联系,咖啡因和没食子酸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和EGC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呈现一定正相关;绿盲蝽取食后,叶片生化成分含量出现显著变化,咖啡因含量上升,没食子酸含量下降.咖啡因是茶树抗绿盲蝽的关键生化成分,受害最轻的苔选0310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且取食后增加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茶树品种 咖啡因 苔选0310
下载PDF
剪切层形态对声波传播与声源定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李璨 陈荣钱 +2 位作者 尤延铖 陈正武 邱若凡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8-1157,共10页
声学风洞开口实验段的剪切层形态对气动噪声测量及声源定位有重要影响。以平行剪切层和扩张剪切层为对象研究了剪切层的厚度、扩张角、强度等因素对声波穿过剪切层传播规律以及声源定位的影响。剪切层的流场采用自相似的速度分布来构造... 声学风洞开口实验段的剪切层形态对气动噪声测量及声源定位有重要影响。以平行剪切层和扩张剪切层为对象研究了剪切层的厚度、扩张角、强度等因素对声波穿过剪切层传播规律以及声源定位的影响。剪切层的流场采用自相似的速度分布来构造,声传播模拟采用带源项的线化欧拉方程,声源定位使用基于Amiet理论的波束成形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的数值方法可以很好模拟声波穿过剪切层产生的折射、反射等现象;剪切层厚度、扩张角和强度等的变化对使用简化对流波动方程预测的垂直入射区影响较小,对上/下游区域影响较大,这主要体现在剪切层的存在改变了声传播的相位;剪切层厚度、扩张角和强度的增加,造成声波穿过有/无厚度剪切层的声场差别增大、基于Amiet理论定位的声源相对实际声源的位置偏移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 风洞 剪切层 折射 声源定位
下载PDF
茶树对茶棍蓟马和茶小绿叶蝉抗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泽洪 杨春 +2 位作者 李帅 陈正武 周玉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2,共9页
为明确影响茶树品种抗虫性的叶片关键结构性状,快速鉴定茶树抗性品种,以12个不同抗性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叶片物理结构进行测量,结合相关系数分析12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和13个叶片微形态结构性状与茶树对茶棍蓟马和... 为明确影响茶树品种抗虫性的叶片关键结构性状,快速鉴定茶树抗性品种,以12个不同抗性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叶片物理结构进行测量,结合相关系数分析12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和13个叶片微形态结构性状与茶树对茶棍蓟马和茶小绿叶蝉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抗茶棍蓟马茶树品种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茸毛密度显著大于高感品种,气孔开放率显著小于高感品种;高感茶小绿叶蝉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叶片中草酸钙晶体数最少。相关性分析显示,气孔密度、叶片茸毛密度、草酸钙晶体密度、叶表蜡质纹饰形状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率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内气孔宽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栅栏组织密度与茶小绿叶蝉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综合来看,茶树叶片结构与茶树对茶棍蓟马的抗性关联强于茶树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关联,叶片多个物理性状与茶树对茶棍蓟马抗性显著相关,气孔和茸毛是决定茶树品种抗茶棍蓟马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片结构 抗性 茶棍蓟马 茶小绿叶蝉
下载PDF
黄瓜新品种‘津美11号’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爱民 杜胜利 +4 位作者 韩毅科 刘楠 陈正武 李波 张海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90-2991,共2页
‘津美11号’为无刺小型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全雌型。果实短棒状,长15 cm,光滑无刺,商品瓜率高;表皮深绿,光泽度好;果肉绿色,口感脆甜。植株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持续结瓜能力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合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早... ‘津美11号’为无刺小型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全雌型。果实短棒状,长15 cm,光滑无刺,商品瓜率高;表皮深绿,光泽度好;果肉绿色,口感脆甜。植株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持续结瓜能力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合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早春温室和春棚栽培。早春温室种植产量为112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原文传递
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爱民 姚尧 +5 位作者 刘楠 车黎明 魏盼盼 韩毅科 陈正武 杜胜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3,共11页
研究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大幅提高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胚胎诱导率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和qPCR技术,提取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早期胚珠部位总RNA,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高频基因型和低频基因型黄瓜未受精... 研究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大幅提高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胚胎诱导率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和qPCR技术,提取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早期胚珠部位总RNA,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高频基因型和低频基因型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早期差异基因表达。筛选出与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47个,经qPCR验证,获得8个候选基因,在高频型材料培养的前6 d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在低频型材料培养中呈现低水平表达或总体变化下降的趋势。其中3个基因与响应水杨酸、茉莉酸防御系统,响应脱落酸刺激,生长素诱导结合蛋白以及玉米素合成途径中细胞分裂素脱氢酶的表达相关;2个基因参与POD酶活性表达;3个基因分别与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水通道蛋白以及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相关。初步认为上述8个基因是与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程相关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离体雌核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直升机旋翼声信号检测与识别一体化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磊 林啸宇 +2 位作者 王勇 陈正武 常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1,共7页
基于直升机旋翼声信号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是低空目标预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将检测和识别分别进行研究,而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与识别是一个整体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直升机旋翼声信号检测与识别一体... 基于直升机旋翼声信号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是低空目标预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将检测和识别分别进行研究,而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与识别是一个整体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直升机旋翼声信号检测与识别一体化算法。算法首先通过融合特征提取和支撑向量机进行目标检测,再将检测到的潜在直升机声目标的信号段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实验数据测试了该算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检测率、识别率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增强了检测识别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直升机旋翼声信号 信号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