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芳 陈明清 罗静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89,共5页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评价、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评价、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合成到表征,再到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原文传递
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弓合兴 杨敏鸽 +5 位作者 姜凤阳 周尧 思芳 陈明情 顾军 王俊勃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为基体,六方氮化硼(h-BN)为导热填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HDPE/h-BN和PP/HDPE/h-BN/PP-g-MAH导热复合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仪、场发射扫描电镜、万能试验... 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为基体,六方氮化硼(h-BN)为导热填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HDPE/h-BN和PP/HDPE/h-BN/PP-g-MAH导热复合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仪、场发射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热分析仪等测试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的h-BN、PP-g-MAH对复合材料导热性、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BN含量的增加,PP/HDPE/h-BN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热导率和耐热性提高。当h-BN含量为20%,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41.02 MPa;当h-BN含量为25%,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0.3721 W/(m·K)。h-BN对PP的结晶具有促进作用,提升PP的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PP、HDPE与h-BN质量比为64∶16∶15时,添加5%的PP-g-MAH,增强了h-BN和基体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42.72 MPa,拉伸强度达到26.64 MPa,热导率达到0.3561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六方氮化硼 导热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EPDM增韧PP/HDPE共混物的组织及增韧机制
3
作者 付明宇 姜凤阳 +5 位作者 俞慧 冀迪 惠海峰 陈明情 弓合兴 王俊勃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提高聚丙烯(PP)增韧效率并研究其增韧机制,以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为基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HDPE/EPDM共混物。结果表明:EPDM与HDPE形成核壳结构分散在基体中,并增强了与基体之间相互作用... 为提高聚丙烯(PP)增韧效率并研究其增韧机制,以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为基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P/HDPE/EPDM共混物。结果表明:EPDM与HDPE形成核壳结构分散在基体中,并增强了与基体之间相互作用力。EPDM对PP的结晶具有促进作用,但对HDPE的结晶起到抑制作用,进而细化核壳结构分散相。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4%~12%),PP/HDPE/EPDM共混物抗冲击强度增强,EPDM能够在增韧PP的同时延缓PP拉伸强度的快速下降。当EPDM含量为16%时,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达到11.18 kJ/m2,较PP/HDPE的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58%。PP/HDPE/EPDM共混物的增韧机制为EPDM壳和HDPE核结构的空穴化作用,从而提升其能量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抗冲击强度 增韧机制
原文传递
高负载柠檬醛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高添贺 颜丽娟 +2 位作者 陈明清 东为富 施冬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4-1296,共13页
使用抗菌包装材料是延缓水果腐烂变质的有效方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天然抗菌剂尤其是精油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常被选为抗菌包装材料中的抗菌组分,但因其低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和易挥发等因素导致所制得的材... 使用抗菌包装材料是延缓水果腐烂变质的有效方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天然抗菌剂尤其是精油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常被选为抗菌包装材料中的抗菌组分,但因其低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和易挥发等因素导致所制得的材料机械性能较差且抗菌有效时间较短。因此,以壳聚糖(CS)与高相对分子质量羧甲基葡聚糖(HCMG)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为皮克林乳液(PE)的稳定剂,制备负载柠檬醛的皮克林乳液;再以CS、羧甲基葡聚糖(CMG)、聚乙烯醇(PVA)和PE为原料,通过溶剂流延法制备了复合膜。所制备的含负载柠檬醛的PE的抗菌复合膜(CS-CMG-PVA-PE1)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4%,拉伸强度达到32 MPa,断裂伸长率为130%,CO_(2)/O_(2)的透过率比为8。PE对柠檬醛起到了保护作用,不仅提高了柠檬醛在复合膜基材中的相容性,同时延长了包装材料的抗菌时间。更重要的是,复合膜共混液无细胞毒性,可以直接通过浸涂的方式在水果表面形成保护层,以提高水果的保质期,大大扩大了其易用性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林乳液 柠檬醛 自组装纳米颗粒 抗菌性
下载PDF
W掺杂的大孔-介孔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冬菊 施冬健 +2 位作者 朱文倩 陈明清 舒友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22-2325,共4页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硬模板,聚醚P123为介孔导向剂,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W-TiO2薄膜。考察了金属W的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介孔结构和W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 O2薄膜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催...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硬模板,聚醚P123为介孔导向剂,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W-TiO2薄膜。考察了金属W的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介孔结构和W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 O2薄膜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催化活性,Ti与W的摩尔比为100∶4时,光催化活性最高,光催化降解5 mg/L罗丹明B,60 min降解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介孔 W/TiO2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钙掺杂的多孔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冬菊 陈明清 +2 位作者 施冬健 朱文倩 舒友菊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20-22,54,共4页
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钙掺杂的多孔TiO_2薄膜,以聚苯乙烯(PS)微球、聚醚P123分别为大孔和介孔导向剂。通过SEM、TEM、XRD、PL、比表面积分析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材料形貌、结构、光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 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钙掺杂的多孔TiO_2薄膜,以聚苯乙烯(PS)微球、聚醚P123分别为大孔和介孔导向剂。通过SEM、TEM、XRD、PL、比表面积分析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材料形貌、结构、光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a掺杂样品在紫外光区对罗丹明B(RhB)的光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Ca可以显著提高大孔-介孔TiO_2薄膜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且当掺Ca量为0.25%时,多孔TiO_2对RhB的光催化活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介孔 Ca/TiO2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加强异体问责健全环境行政问责主体制度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明清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重同体轻异体的环境行政问责主体制度导致我国环境行政问责缺乏有效的问责主体。根据程序正义、权力制衡与监督、行政效率等原理,我们应加强环境行政问责的异体问责,这样方可解决我国在环境行政问责主体制度上异体问责无力与同体问责不... 重同体轻异体的环境行政问责主体制度导致我国环境行政问责缺乏有效的问责主体。根据程序正义、权力制衡与监督、行政效率等原理,我们应加强环境行政问责的异体问责,这样方可解决我国在环境行政问责主体制度上异体问责无力与同体问责不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问责主体 同体问责 异体问责
下载PDF
用于肉类腐败监测的纳米银混合凝胶的简便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安 夏碧华 +3 位作者 蒋杰 李婷 陈明清 东为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2,140,共8页
为检测肉类腐败产生的H2S,制备银纳米颗粒混合双醛淀粉-壳聚糖-聚乙烯醇甘油凝胶。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强还原基团的双醛淀粉。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交联剂,以甘油为溶剂,通过交联反应和原位还原反应,得到银纳米颗... 为检测肉类腐败产生的H2S,制备银纳米颗粒混合双醛淀粉-壳聚糖-聚乙烯醇甘油凝胶。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强还原基团的双醛淀粉。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交联剂,以甘油为溶剂,通过交联反应和原位还原反应,得到银纳米颗粒混合双醛淀粉-壳聚糖-聚乙烯醇甘油凝胶。所得银纳米颗粒混合凝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形状稳定性,且对于硫化氢有快速高效的响应而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可用于智能包装材料监测鸡胸肉和猪里脊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淀粉 交联 银纳米颗粒 甘油 硫化氢传感器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研究生培养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伟军 徐鹏武 +5 位作者 王玮 杜明亮 东为富 白绘宇 陈明清 马丕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模块化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中心。本文介绍了模块化教学的发展历程,以江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方向)硕士点为例,通过教学课程模块整合,将各研究方向所需要不同层次的知识,包含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和前沿进... 模块化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中心。本文介绍了模块化教学的发展历程,以江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方向)硕士点为例,通过教学课程模块整合,将各研究方向所需要不同层次的知识,包含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和前沿进展有效区分,基于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构建高分子材料学科课程群结构模块,解决了课程内容重复度高、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先进性等问题,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满足于研究生创新需求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研究生培养 模块化课程 创新与实践
原文传递
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的流变控制及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 陈明清 倪忠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1,156,共6页
利用羟基(-OH)和异氰酸酯基(-NCO)的简易反应合成了含4个氨酯键(-NHCOO-),两端基为十六碳烷链(-C16H33)的四氨酯化合物,并用作液体双酚A环氧的流变改性剂。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四... 利用羟基(-OH)和异氰酸酯基(-NCO)的简易反应合成了含4个氨酯键(-NHCOO-),两端基为十六碳烷链(-C16H33)的四氨酯化合物,并用作液体双酚A环氧的流变改性剂。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四氨酯化合物及其环氧复配物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及万能试验机等对环氧复配物的流变性及其固化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氨酯化合物借助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可在液体环氧基体中自组装形成合适及可控的分子聚集体形态,从而实现对液体环氧复配物流变性的有效控制。5%的四氨酯化合物可使环氧复配物拥有与含10%工业用气相二氧化硅(RY200)的环氧复配物一样的触变性。同时,四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特性使其环氧复配物的流变性具有热可逆性。另外,环氧固化性能受四氨酯化合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四氨酯化合物 触变性 分子间作用力
下载PDF
机械损伤构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效果分析
11
作者 严子璇 艾瑛 +2 位作者 陈明庆 闫雪兰 刘嘉 《医学信息》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机械损伤构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揭示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机械刮宫法,将麻醉后的未受孕雌性SD大鼠一侧子宫刮宫,对侧切开暴露内膜进行自身对照,构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在建模后... 目的 通过分析机械损伤构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揭示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机械刮宫法,将麻醉后的未受孕雌性SD大鼠一侧子宫刮宫,对侧切开暴露内膜进行自身对照,构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在建模后的不同时间点取大鼠子宫标本,对标本进行大体比较,常规固定后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子宫刮宫段TGF-β_(1)的表达水平,判定不同时间点大鼠宫腔粘连模型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刮宫组子宫直径明显增粗,宫腔表面可见环形狭窄,宫腔局部或整体粘连阻塞;刮宫组子宫内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建模后宫腔粘连在第3天到达高峰,第5天后开始修复;刮宫后第3天,TGF-β_(1)表达水平提高,宫腔粘连程度最为明显。结论 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可以通过机械刮宫构建,模型建立后子宫内膜变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减少、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增加,与人类宫腔粘连病理情况相似,且建模后第3天,受损子宫TGF-β_(1)的表达量最高,大鼠子宫宫腔粘连程度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机械刮宫 动物模型 子宫内膜形态
下载PDF
缓释型壳聚糖/醋酸氯己定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秋棚 章朱迎 +3 位作者 施冬健 裴泽军 陈明清 倪忠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9-1611,共13页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巨大挑战,开发长效的抗菌材料对于改善医疗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乳化法制备壳聚糖/醋酸氯己定(CS/CHXA)复合微球,通过调控制备参数控制复合微球的大小和交联度,进而改变CS与CHXA的...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巨大挑战,开发长效的抗菌材料对于改善医疗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乳化法制备壳聚糖/醋酸氯己定(CS/CHXA)复合微球,通过调控制备参数控制复合微球的大小和交联度,进而改变CS与CHXA的复合比例、交联剂用量与时间等条件,控制CHXA的载药量和缓释性能。通过将CS/CHXA复合微球添加至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中,制备均匀分散的乳液并涂覆于橡胶管表面,实现了CHXA的长时间释放,涂覆在橡胶管表面的涂层具有长效抗菌性,最终有望实现橡胶管的长效抗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复合微球 醋酸氯己定 缓释 抗菌性能
下载PDF
乳液EVA基黏接层的改性研究
13
作者 吕晓雷 陈波 +2 位作者 倪忠斌 陈明清 王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3-56,71,共5页
采用丙烯酸(AA)乳液共混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液,通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AA乳液调控EVA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获得较优的热封效果。其次,AA乳液的加入可以调整EVA乳液成膜后作为热封层的力学性能与易揭性,通过涂覆在铝箔... 采用丙烯酸(AA)乳液共混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液,通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AA乳液调控EVA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获得较优的热封效果。其次,AA乳液的加入可以调整EVA乳液成膜后作为热封层的力学性能与易揭性,通过涂覆在铝箔表面进行试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使其能够满足航空铝合金领域对于易揭保护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丙烯酸乳液 共混改性 易揭膜
下载PDF
石墨烯富锌涂料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相苗 倪忠斌 +2 位作者 刘士荣 侯荣杰 陈明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将石墨烯加入到富锌涂料中能增强锌粉对基体铁板的"阴极保护"效应,但目前关于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多。以通用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得到不同还原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 将石墨烯加入到富锌涂料中能增强锌粉对基体铁板的"阴极保护"效应,但目前关于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多。以通用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得到不同还原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以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测定r GO的还原程度。结果显示:还原12 h之后还原程度基本不变。将几组不同还原程度的r GO用于改性环氧富锌涂料得到r GO改性富锌涂料并制备涂层,通过盐雾试验、铁离子浓度测定、Tafel极化曲线测试等研究了r GO还原程度对防腐蚀涂料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未加石墨烯的环氧富锌涂料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少量还原程度较低的r GO能提高含锌量86%传统富锌涂料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还原6 h即还原程度为58%的r GO改性富锌涂料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富锌涂料 防腐蚀性能 还原程度
下载PDF
聚乳酸/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雯迪 刘文毅 +2 位作者 梁孝林 施冬健 陈明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19-2923,共5页
聚乳酸(PLA)被认为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其降解周期长、缺乏功能性而限制了其更广的应用。为改善聚乳酸(PLA)的各项性能,选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 NPs)作为纳米填料,通过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多巴胺... 聚乳酸(PLA)被认为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其降解周期长、缺乏功能性而限制了其更广的应用。为改善聚乳酸(PLA)的各项性能,选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 NPs)作为纳米填料,通过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多巴胺(PLA/PDA NPs)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A NPs呈规则、均一的球形结构,且可通过改变介质pH调控粒径在140~550 nm;PDA NPs的加入可降低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T c)和结晶度(X c);但却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且其降解速率先较平缓后明显加快,最终降解20 d后降解率达到95.3%,比纯PLA加快了1倍。此外,PLA/PDA NPs复合材料被发现还具有紫外屏蔽性能,复合材料对UVA和UVB的屏蔽率分别高达65.98%和71.49%,是纯PLA的紫外屏蔽性能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复合材料 聚多巴胺 降解性能
下载PDF
聚氯乙烯/环氧树脂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黎明 倪忠斌 +2 位作者 朱相苗 闻杰 陈明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以双酚A环氧树脂(EP)、异佛尔酮二胺(IPDA)及环氧大豆油(ESO)为共混体系,经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了微米级环氧树脂微球(EMs),并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氯乙烯(PVC)/EMs/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Ms的粒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以及其质量分数对... 以双酚A环氧树脂(EP)、异佛尔酮二胺(IPDA)及环氧大豆油(ESO)为共混体系,经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了微米级环氧树脂微球(EMs),并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氯乙烯(PVC)/EMs/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Ms的粒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以及其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P用量为20%时,微球平均粒径较小(3. 23μm),单分散指数较小(1. 06)且Tg较高(177. 33℃);当EMs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6%,冲击强度提高了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微球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电子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明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3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胃镜胃息肉电切术在治疗胃部疾病上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本次选取本院2016年4月15日~2017年4月15日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患者60例,为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胃镜胃息肉电切术在治疗胃部疾病上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本次选取本院2016年4月15日~2017年4月15日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患者60例,为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电子胃镜息肉切除术。治疗后正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等基本情况,判断电子胃镜的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5%。对照组6例患者1个月内出现复发;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复发,入院治疗后均恢复。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满意23例,不满意17例,总治疗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6例,满意28例,不满意6例,总治疗满意度为9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息肉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电子胃镜切除术治疗可保证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 切除术 胃息肉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丁香酚/改性聚乙烯醇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丽娟 高添贺 +1 位作者 施冬健 陈明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5,共9页
活性包装可通过释放功能性物质而提高食品的防腐保鲜性能,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聚乙烯醇(PVA)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包装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强亲水性使其存在耐水性差、机械性能弱等问题。据此,本研究选用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PVA,... 活性包装可通过释放功能性物质而提高食品的防腐保鲜性能,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聚乙烯醇(PVA)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包装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强亲水性使其存在耐水性差、机械性能弱等问题。据此,本研究选用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PVA,进而通过柠檬酸(CA)交联,制备PVA-CC成膜基材;再将天然植物精油丁香酚(EUG)作为抗菌模板分子载入到PVA-CC聚合物网络中,制备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膜PVA-CCE。通过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一系列的表征与测试发现,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水性、热稳定性和抗菌性。经过CA交联后的复合膜PVA-CCE在水中的溶胀率可从原来的495.74%降低至72.00%,耐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与纯的PVA膜相比,该复合膜的熔融温度降低了11℃,分解温度提高了20℃,这说明经过CA共价交联后PVA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复合膜中存在游离的CA能够降低分子间的作用力而起到增塑作用,并可以与EUG协同抗菌增强复合膜的抗菌效果。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PVA-CCE在活性包装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化学交联 丁香酚 耐水性 抗菌性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Co_3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丽颖 路姗姗 +1 位作者 段芳 陈明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3-802,共10页
以三聚氰胺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一锅法制备Co_3O_4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Co_3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 以三聚氰胺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一锅法制备Co_3O_4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Co_3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以盐酸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不同负载量Co_3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o_3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为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较大,并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显著的吸收。利用原位生成的Co_3O_4纳米粒子在氮化碳表面形成异质结构,可有效转移光生载流子,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再结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并且存在最佳Co_3O_4复合量,当六水合氯化钴加入量为三聚氰胺的8%(w/w)时,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CoCN-8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60 min内可降解85%的TC,而同样条件下,纯g-C_3N_4仅降解23%的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Co3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 多孔结构 光催化
下载PDF
窄带隙半导体耦合Bi_2S_3/g-C_3N_4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风丽 段芳 陈明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4,共7页
利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Bi_2S_3含量可调的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光催化剂物相、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可见光照射下,以罗丹明... 利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Bi_2S_3含量可调的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时间分辨荧光衰减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光催化剂物相、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可见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Rh B)为降解模型评价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_2S_3沉积在g-C_3N_4表面,显著增强g-C_3N_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并随着Bi_2S_3含量不同,复合光催化剂Bi_2S_3/g-C_3N_4的催化性能发生变化,其中Bi_2S_3质量分数为5%时表现出最佳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利用捕获剂、NBT转化确定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O_2^-·是次要活性物种。对Bi_2S_3/g-C_3N_4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进行研究,Bi_2S_3的加入显著增强g-C_3N_4对可见光的吸收,并与g-C_3N_4之间形成异质结,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延长载流子寿命,显著增强g-C_3N_4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S3 g-C3N4 复合 光催化 可见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